四月,迎接一场花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e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月,能让我刻骨铭心惦记着故乡的,除了埋葬在老家大圩上故去的亲人们,应该就是大圩上那漫野的油菜花了。
   说它野,是那种泼剌剌的生长姿态,就像我家隔壁的琴儿丫头:大大咧咧的,嗓门杠杠的,辫子粗粗的,手脚壮壮的,走路“咚咚”作响,毫不掩饰。那油菜花的花蕊,就是她的辫子,张扬个性,风一吹,簇拥一处,就是她与同伴在田埂上嬉闹追逐着。隔壁琴儿的奶奶说,“农村的娃好长。跌了,磕了,碰了,抓把土擦一下就没事,过几天就结痂蜕皮。”油菜籽也好种,抓几把,随便一撒,也不去管它是否均匀,就那样像天女散花般撒出去,用耧耙随意地铺上一层薄薄的土,挑上几桶井水将地灌足,然后就等着出秧了。说来也怪,那油菜籽在秋雨的连绵中,铆足了劲儿地一个蹿得比一个强壮。簇拥成一团的,那是一把油菜籽没有撒开;孤零零一棵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手指缝里落下来的。
   琴儿就静静地站在一簇盛开的菜花旁,孤零零的,像一株遗落的油菜花。我向她示意要抓一把糖果给她。结果,她羞涩地跑开了。
   移植油菜秧之后,便是一冬的蛰伏。种植油菜的地方,断然不会使用口粮田的。于是,十边地,家前,屋后,沟渠边,池塘边,甚至机耕道的两旁,都是满满的油菜。从打春过后,这些油菜秧就像十多岁的琴儿丫头一样,我外出读了六年书,回来再见到她时,她上半身的衣服已经被撑得鼓鼓的。屋外,春雷轰隆隆的响声中,油菜的枝枝丫丫也挂满了花朵。
   故乡的花事,严格意义上说,是从三月底开始的。当池塘边的老柳树开始垂下青丝的时候,油菜就有点急了,先是淡淡地流出一点点蕊黄,挑在嫩嫩的叶间,看了一点不过瘾。那年,我回到故乡,琴儿丫头就是像初开的油菜花一样,在门后露出半个脸看我,脸颊上带着羞涩的绯红,待我一回头,还没有看够,她就“扑通”一声关上了门。琴儿的奶奶说,“三月三,杏雨春。”我没有看到杏雨,却看见了故乡的油菜花开始盛开了。
   那种盛开,是毫无设防、毫无预兆的。仿佛一夜之间,整个故乡都跌落到了一个巨大的调色盘里。画家也许是忘记了其他的色彩,整个调色盘里就只剩下亮黄的一种颜色,黄得晃人眼,黄得连天边的云朵也被浸染了。
   在这样漫天的纯黄中,搬来一张藤椅,翻开一卷书,在懒洋洋的阳光下,读几行雪小禅的字,连心都柔软了,柔软得整个人都融化在这样的春意里。琴儿就是在这个时候偷偷摸摸地打开我的书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惊动了我,也惊动了琴儿。她像个兔子般跳跃了开去,眼睛却从我的书上再也移挪不开。
   “喜欢?”我举着送给她。
   她怯怯懦懦地走上前来,突然一把抓过转身就走,又突然定住身形,转过身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叔叔!”然后,她的背影像风一样消失在那无边的黄花中。
   花,开得越发的盛了,每一瓣花都竭尽所能,要把一季的灿烂都在刹那间绽放出来。蜜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出来的。即使是刚刚化蛹成蜂,也不能阻止它们对花香的追逐,每一株油菜花上,都发出“嗡嗡”的鸣叫声,抖动的翅膀因为速度太快而略显模糊,扇动得花粉到处乱溅。琴儿奶奶害怕被蜜蜂蜇着,每次走过快要被油菜花覆盖着的小路,总是不停地用一条毛巾拍打着,那样子,就像她每天责骂着那些趴在琴儿窗口偷看的半大小伙子们的模样,琴儿就是她的油菜花,她怕琴儿也被窗外趴着的那些小伙子蜇着。这也难怪,自从琴儿母亲打小扔下琴儿回了所谓的贵州老家后,就再也没有了音讯。琴儿奶奶承担了更多母亲的责任。
   油菜花开得越盛,乡人脸上的笑容就越多:那每一粒油菜花的背后都将是五月饱满的一簇菜籽荚。从那黄亮亮的油菜花中,仿佛已经嗅到了黄亮亮的菜籽油的香味,那浓浓的花香,带着丝丝的甜意。
   花瓣开始慢慢从枝头褪落的时候,等待的希望也就升腾起来。
   一夜的春雨过后,枝头上的黄蕊就变得稀疏了,一瓣瓣的花叶被雨水沾湿,再一张张平整地贴在地面上,那小径、乡道、田埂,如同铺开的一张金黄色的地毯。
   四月的花事里,只读完小学的琴儿丫头也出嫁了。
   其实,琴儿已经辍学在家好几年了。在外打工的父亲偶尔會寄一些钱回来。琴儿就拿着这些钱断断续续地读,读完小学已经16岁了。“读书读不上,早点寻个婆家也好,省得我天天盯着不放心。”琴儿奶奶咧着缺了门牙的嘴说。
   我背起行囊路过家乡。晒场边,琴儿丫头正坐在一张小板凳上给孩子哺乳。四周,是无边无际的黄,菜花特有的黄!
其他文献
上世纪70年代初,迫于生计,父母带着我们姐妹三人北上,去投奔远在黑龙江的表姑妈一家。   东北地大物博,在黑土地的滋养下,我们的家庭成员在不断壮大,生活条件也日渐改善。虽然那时黑龙江的经济条件要比江苏好,但父母还是念念不忘苏北老家,乡音更是未曾有丁点儿改变。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言语间,时常流露出叶落归根之意。而我想老家的唯一原因,就是怀念泗阳的膘鸡,一想到它,忍不住就会口舌生津。那时大姐
期刊
“我自以为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反而异常平静,因为害怕是多余的。你可能会在鲜花丛中散步,在绿湖中游泳,总之,你会得到平静和美丽。”几年前,汪建华在他那本《把心捂热——一个“渐冻人”的生命日记》的书里曾经这样写道。他用一种极其优雅的平和坦然面对命运的不幸;我不知道这是他面对死亡时真实的心理,还是他早已看淡生死,只想静静地离去。   一个雪花飘飘的日子,我得知汪建华心脏停止跳动的消息。告知老友,不会吧
期刊
窝在床上,听北方呼啸,感觉终于有了个完整的冬天,尽管今年的雪下得大,化得也快,终究是齐全了。豌豆苗切碎用面粉和好,再加入个鸡蛋,水磨的糯米粉就如乡下自家舂的面粉,不那么黏手了。搓成团,压成饼,在平底锅烙至两边起脆,就唇齿留香了。冬天的慈姑粉球球的,没有了苦尾子,和切碎的大咸菜一起炒,这两样是冬日佐粥的最好搭配。浇头粉丝,这个好像也是冬日的菜肴,把肉斩碎,葱花爆香,加入切好的茶干、香菇,炒熟备用。泡
期刊
说起铁耙,这一农作工具功不可没。它是我国农耕文化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有着浓郁的传统历史,它与土地缘深,农民视同自己的左右双臂一样,十分护惜。   早些年,尽管农村推行了机械化生产,拖拉机犁地几乎替代了耕牛。农民见了“铁牛”,大开眼界,其翻田效率与铁耙之比不可同日而语,助推了劳动效率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农民说,田边地角的旮旮旯旯哈,还是少不了铁耙们的帮衬。   当年我在生产队劳动时,常年备足
期刊
有条大鱼,不小心撞进童年的记忆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印象越来越深,时常令人想起,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和富有诗意。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的我大约十岁,故事就发生在老屋后面的那条小河里,那是一条清澈而美丽的生命之河,因其发源于原平定乡境内,故名平定河。这条小河蜿蜒相依于卧牛山下,流经我家门前汇入吕河,然后投入汉江的怀抱。   故乡小河里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游动的小鱼,以及爬来爬去的
期刊
1950年的冬天是黄土高原上所有村庄最为萧条和寒冷的时候,没人说得清,狼是哪一天混进村庄的。  白天,狼偷偷地潜藏在雨水常年冲刷形成的山洞里,一到晚上,潜进村庄,开始是咬死了羊、猪或者鸡。村庄人怎么也想不到这是狼干的。以至于后来,有一些村庄的孩子不见了,人们循血迹找到了孩子衣服,村庄人才知道,这一只只像狗一样的动物,会叼走孩子。  那动物不是狗,是狼。  村庄的许多人,那时正经历着一场饥饿。野菜、
期刊
小妹戴着一顶虎头帽来了,从山里来了。来时大年刚过,寒气犹存,有这帽子保暖,小脸红扑扑的,一张漂亮的小脸蛋儿,让这虎头帽衬托得更可爱。那时候,这样的帽子,我们从来没有见过。   那虎头帽,枣红色,灯芯绒做的,两只耳朵竖起,额前大大的“王”字,用黄丝线绣的,眼睛嘴巴,棕色布装饰,白丝线绣的眉毛胡子,这小小的虎头帽,有如一只小老虎,生动而又有灵气。见到小妹的人,都很惊奇这帽子,都要夸赞一番。我也像拿着
期刊
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每天课堂吵闹得像一群小麻雀,真让人束手无策。   刚来三小,记得第一天走进教室,小朋友们见我面善,各自玩耍自己的玩具,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   下课了,李东从后面一大步跨过来,跳在背上要我背他出去。恰巧这时班主任熊老师走了进来,屁股上给他一巴掌,小家伙惊叫着从我背上滑了下来。   “潘老师,你以后不要宠坏这帮孩子,对他们要凶一点,要不然,你的课堂无法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上小学。那时,书包里、家里,甚至同学家,除了学校统一发的课本外,几乎见不到有字的纸。   那时的作业本,纸页多是灰色的,偶尔还会看到手指头肚长或一韭菜叶宽、闪着微光的麦秸秆嵌在纸里,突兀着。行笔到此,要么搁笔,要么笔尖“嗖”的一下,滑梯一样滑过去了,变成一条走形的一撇一捺或一横一竖。   就这样的一张大纸,拦腰一折,再折,再折……然后垂直方向再折……用剪刀拉开,就成了16
期刊
桂林到南宁的列车。软座车厢。   我发了一夜低烧,起了一个大早,早早来到车站,早早走进车厢,坐在靠近车窗的沙发上,泡上一杯花茶,静静地等待发车。趁此空闲,我掏出随身携带的药片,用白开水吞服了几粒。此次出差,是应广西接力出版社之邀,去南宁参加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几家少儿报纸“碰头会”的。出发之前,我已患病,低烧,四肢无力。在医院门诊看过医生,服药后仍未见好转。   列车驶离站台。就在此时,一位年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