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t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窝在床上,听北方呼啸,感觉终于有了个完整的冬天,尽管今年的雪下得大,化得也快,终究是齐全了。豌豆苗切碎用面粉和好,再加入个鸡蛋,水磨的糯米粉就如乡下自家舂的面粉,不那么黏手了。搓成团,压成饼,在平底锅烙至两边起脆,就唇齿留香了。冬天的慈姑粉球球的,没有了苦尾子,和切碎的大咸菜一起炒,这两样是冬日佐粥的最好搭配。浇头粉丝,这个好像也是冬日的菜肴,把肉斩碎,葱花爆香,加入切好的茶干、香菇,炒熟备用。泡好的粉丝,加高汤,大火收汁,一定要炒得黏稠稠的,出锅盛碗时,粉丝上面浇上炒好的肉末,再撒上一把切碎的青蒜叶,热气腾腾地上桌,实实在在是胃和味蕾的满足。
   汪曾祺老先生曾经在他的《冬天》里写床上铺草的味道,暄腾腾的。我们小时候虽不铺草了,“暄腾腾”三个字却让我想起了各家各户蒸的馒头。腊月里,每家都会淘好糯米,去镇西的碓坊舂糯米粉,现在高邮的盂城驿景区还保留着一间碓坊的原型。蒸馒头的小麦面倒好像要去粮油店里换。蒸馒头和年糕的师傅,被庄上的人轮流约着,看碱发得怎么样,馒头蒸岀来是不是暄腾腾的。糕倒是简单,有个刻着许多菱形格子的六角木头屉子,把糯米面倒在屉子上,用个长条尺子刮来刮去,把格子填满,多余的面粉刮下来,长条尺子各个方向敲紧实,不至于糕出锅大小不一,我们这里把年糕也叫斜角糕。一般先蒸馒头后蒸糕。第一笼胖胖的略带微黄,馒头出笼倒在芦帘子上,师傅像拍小孩子的脸一样,拿在手上左拍拍,右拍拍,暄嗖嗖的,不错!第一笼是存不住的,烧火的大人,洗笼布的半大丫头小子,先吃个饱。小孩子大抵不大喜欢黏食,于斜角糕上也就个一两只。馒头和糕一时吃不了,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八九个太阳,脆嘣嘣的。考究的人家还会切成片晒。做饭烧炉灶,用火钳夹住晒干的馒头放在火上烤得金黄,更有一种焦香。开春,清明前的咸肉微黄,青菜起薹了,熬几片咸肉,放入有花骨朵的菜薹,烧滚,推入切碎的馒头,咸香扑鼻,没有入冬时咸肉的盐卤味,算是和冬天做了个了结。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冬天可以天天都过“水包皮”的日子,以前的澡堂子稀罕得很。洗澡像打仗,像是赶鸭子下塘。而大太阳底下,伏在母亲的膝上,旁边的炭炉上蓝汪汪的火苗咕嘟咕嘟烧着水。母亲用篾子一遍遍替我篾头,用“六六粉”洒入头发,用毛巾裏着。过个十分钟,用热水洗净。以至于我一直在想,现在人没有虱子,大抵是因为现在的洗发水有“六六粉”的成分。
   老先生提到的脚炉,记忆里奶奶有一只铜制的汤婆子,外面用布做了一个兜,放在被窝里,上床不至于烫到。我们小时候用个瓦盆,底下放的木屑、焦糠,扒些灶膛里未燃尽的草木灰盖在上面。家前屋后,溜冰滑雪弄湿的棉鞋,搁在瓦盆上的铁钢丝上烘干。其实,最多的时候是炸蚕豆,大人出去上工,小孩子在家翻箱倒柜,那時家具很少,极容易找到,有时就在稻集子厢房的旮旯找到。偷一把,一个一个排列地放在火盆里,“啪”的一声响了,拿筷子搛出来,小嘴烫得歪歪的,吃的脸上乌黑。有时噼噼啪啪响个不停,来不及搛,炸得焦了。大人回家之前,把火盆里的草木灰彻底翻个身,销毁证据。腊月二十四,送灶,开始炒蚕豆、花生、葵花,预备过年,“咦!”大人们吃惊地说:“怎么少了这么多!莫不是被老鼠吃了!”小孩子自鸣得意地互相挤眉弄眼。“你们这群老鼠嘴!”大人们指着孩子笑骂。
   雪后天气放晴。“太阳真有劲啊!”老人们见面都说,太阳有劲真是个好的形容句。进入腊月,临近过年,遇着个太阳有劲的日子,农具厂食堂门口的那口老井热闹起来了!主妇们一早催着孩子起床,赖被窝的直接拎起来。棉被拆了,夏布帐子摘下来,氤氲着热气的井水欢笑个不停。铁铅桶上面系个麻绳,吊落到水面上,手腕一抖,一桶冒着热气的温水就打上来了。主妇们赶着时间把被面、被里、被单、帐子洗岀来。没有洗衣机甩干,两个大人拿着床单,一边一个往反方向拧,拧到实在拧不岀水,急急地放在门前院子里早就用尼龙绳扣好的晾晒的地方,追着太阳晒。太阳真有劲啊!傍晚,院子里的芦帘子上,被里摊放在帘子上,中间铺着雪白的棉花胎,上面再放洋花布被面,或者因为过年,换上簇新的绸缎被面。小孩帮忙着叠四个方方正正的角。主妇们开始拈针穿线勾被。食指上套着针箍子,一针一线均匀地缝,晚上被窝里就有肥皂粉和太阳的味道。而这个工作,因母亲的离世,都是我父亲一个人完成!我并没有学会农村女孩应有的针黹,实在是惭愧得很。
   我有点想我的父亲母亲了!
其他文献
借一副匍匐的身姿,借一双眼睛,看见铜绿。不要以霜的冷静,带我回去,我的行头格格不入。最是綠涛掩映的枯涸,与谁相濡以沫?  取景框中,岸渐行渐远,婴儿车上,地平线在等待朝阳和黄昏,此时却当正午。静谧的多伦路倏然走上危险栈道,风景一幕一幕通过,脚抵大地的支柱正生着铜绿。
期刊
生活在小城镇里,总是常常想起记忆中的那些树。   树,应是村庄的灵魂吧。房前屋后,沟畔塘边,一棵棵、一排排、一片片,绿意盎然地屹立着。春来繁花满树,秋至硕果累累,有了它们的点缀,贫穷的村庄才显得如此美丽和温馨。   枣树是一个谦谦君子,不张扬,不喧哗,默默站在院子的东南角,米色的花朵静静地散发甜甜的幽香。上中学时读苏轼的那句“簌簌衣巾落枣花”,脑子里跳出的就是记忆中这棵枣树。麦收时节,往田里送
期刊
如若一个人的一生,不过是一个或大或小的圆,都只是从起点回到终点,那么,我是否可以奢望,在那个点上总有暖日照耀,得以让生命在阳光下起止——这样想时,我三十八岁、一米七高、七十公斤的身躯正陷在南窗下的竹藤椅中,兀自啜饮一杯满五年的福鼎寿眉白茶,暮春的朝阳像群新生的蜻蜓,无数的羽翼穿过南窗在我的杯中液态飞舞、荡漾、涌流,却仍止不住想起阮籍《咏怀》中的两句:“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我一直偏执地
期刊
我是极不愿意去车站送别的,受不了那离别的气氛,如秋风吹落叶,簌簌,荒凉寂寥,好像随时催发泪腺。然而,弟弟客居他乡,中秋短暂的相聚之后面临着长久的分别,不得不送弟弟到车站。   一路无语,从反光镜中看,弟弟脸色凝重,母亲伤感的叹息沉重冗长,就连一向活泼的侄女墩墩,也一改往日的明朗,打蔫地靠在弟弟身边。   车很快到达动车站,母亲叮嘱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才说:“行了,进去吧,只
期刊
我翻开一本旧杂志,是1996年第3期《青春岁月》,其中一页最下面两行,发表了我的一句青春寄语:“面对已往无返的多情季节,我无怨无悔,但不等于无憾无伤。曾经这样想,在那些孤独的日子里,被一个人深深地爱着,是多么的幸福……”   我已回忆不到那两行文字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我是在遇到吴女士后,又一次回味起那些青春花季的往事。每个人在青春岁月里难免会有很多荒唐事,或美好幸福、或伤感惋惜、
期刊
饭盒是我早年间的老朋友,原以为它早已归于历史的陈腐,却不承想它仍然活跃在校园里,只是换了件马甲。   女儿读高三了,平日里衣食起居都是妻子在操持着。这天,我一时心血来潮,自告奋勇去接女儿回家吃午饭。因路上堵车,当我气喘吁吁跑到教室门口时,已是十二点半了。教室里,一些同学已从学校食堂打了饭菜,在座位上一边眼睛不离书本,一边嘴里细嚼慢咽,一丝打闹声也没有。而就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一位母亲模样的中年妇
期刊
我10岁那年,学校新来个女老师。   女老师长得很漂亮,有一次,村里来了电影放映队,我们一群孩子好奇地围着那个年轻的男放映员看他摆弄放映机。他问我们,你们学校新来的女老师姓啥?我纳闷,他问那个女老师姓啥干啥呢?   女老师教我们音乐,我觉得她教的音乐和人一样美。我特别喜欢她领我们唱歌:“小松鼠,快长大,绿树叶,发新芽,快快长大,快快长大。”她唱一句,我们跟一句。她唱的歌真好听,就像我在山上看到
期刊
你认识子夜吗?   这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半夜三更,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不过一个时辰罢了。可子夜是复杂的,它要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完成一天与一天的交替。我忽然想到万物生灵经过子夜的各种状态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状态的变化。那是一些心理上的变化。我惊异地发现,在子夜的寂静里我似乎渐渐成了某种轮回的实践者。我不信佛,但我不能隐讳我的生命经历。它至少是一种现象,或许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毕竟,我的身体已经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初,迫于生计,父母带着我们姐妹三人北上,去投奔远在黑龙江的表姑妈一家。   东北地大物博,在黑土地的滋养下,我们的家庭成员在不断壮大,生活条件也日渐改善。虽然那时黑龙江的经济条件要比江苏好,但父母还是念念不忘苏北老家,乡音更是未曾有丁点儿改变。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言语间,时常流露出叶落归根之意。而我想老家的唯一原因,就是怀念泗阳的膘鸡,一想到它,忍不住就会口舌生津。那时大姐
期刊
“我自以为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反而异常平静,因为害怕是多余的。你可能会在鲜花丛中散步,在绿湖中游泳,总之,你会得到平静和美丽。”几年前,汪建华在他那本《把心捂热——一个“渐冻人”的生命日记》的书里曾经这样写道。他用一种极其优雅的平和坦然面对命运的不幸;我不知道这是他面对死亡时真实的心理,还是他早已看淡生死,只想静静地离去。   一个雪花飘飘的日子,我得知汪建华心脏停止跳动的消息。告知老友,不会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