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探讨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twytp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向马克思主义“人本论”和“生活观”的回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是大学生青年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教育理念上的情感交融,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创新,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趋势。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183-03
  
  在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日益复杂的新状况下,思想政治教育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度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迷茫。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不能完全调动人们的热情;也不能以快刀斩乱麻似的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在新世纪面临着新的挑战,强调灌输而忽视激发,工作方式表面化和简单化,甚至堵塞和压制,慢慢地脱离了群众,脱离了生活。要走出这种困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有效途径,又是一种必然趋势。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中心,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契机,将思想政治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具体化、生活化。同时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精神。进而去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生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个人品格的模式。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论的回归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人为作用对象,是做人的思想,精神世界的工作。人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的对象,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尊重、理解、关心大学生,满足大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发展需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体现了“人本论”的思想。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1]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与生活存在着本质的联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教育是人的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人的完美高尚的生活,即实现人生的价值。教育不仅要引导人们适应当前的生活。而是要创造更好的未来生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当前生活,切入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疏通他们当前思想政治观念的困惑和迷茫。第二,生活即教育。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促使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可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过程是受教育的过程,人的一生应在不断的教育过程中延续和发展。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这种密切的关系,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归到生活之中,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引导其确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国家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国家为其投入了大量的人才,物力和财力,整个社会部给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极大的关注,经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客观的说,思想政治教育乃是学校中最令人困惑,令人不安的教育。教师常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而烦恼,学生也往往把思想政治课列为不喜欢上的课程中。也就是说,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实际效果并不容乐观,还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理想化
   高校思想政育的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想化主要是指“用理想主义的目光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应该达到超理想的境地,从而表现为对生活现实的脱离,变成不切实际的空想”。[3]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还体现在对学生的要求上。目前,许多教育者都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统一的教育目标,统一的教学方法。这种做法尽管表面上看是使学生接受平等教育,但实际上恰好是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四个多样化的出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倾向。如果采用统一的标准,一刀切,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失落感,打不到我们的预期目的。邓小平曾指出:“我们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任然不能不承认各个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予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前进。[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贴近生活确定目标,也要尽量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简单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仍然采取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记,老师点学生背”的单向灌输方式,试图通过智育的模式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大多数学生都私下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师生互动较少。即使有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者尝试性地采取课堂讨论、辩论、演讲等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但由于这些方式耗费大量的时间、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因此,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者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灌输方式,注重学生认知方面的传授,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品德、心理素质、个性等因素的培养和提高。所以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提要求和灌输,只注重向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而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只强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而关心大学生的实际利益和素质发展不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结合不紧,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表面化和简单化,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甚至会引起了大学生的反感。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化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化主要是指用对待自然的,对待物的目光来看待具有高度人文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只要把知识传输给学生,自然而然促进学生品德的提高。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像传授自然科学知识那样,满足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宣讲,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久而久之,将会使学生只相信书本上的特别经过权威解释过的理论和知识,而不相信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觉,自然就不会运用到生活中去,也使得课堂内所学知识与生活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空间,分别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系统完整,过分注重政治性,唱高调。进行抽象空洞的说教,而忽视了大学生的现实需要的做法无益于大学生政治品德的形成,使得很多人讲起大道理来头头是道,分析推理准确无误。但就是不能转化为亲身实践,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形同虚设,就完全没有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牢固的知识,没有丰富的智力素养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把一个人提高到道德尊严度是不可思议的”。[5]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传授教条化的、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把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来并要再实践中贯彻坚持下去,这才是思想政教育的本意所在。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策探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从理想化、单一化、简单化的迷雾中重返现实生活,找回其本来面目,并以生活为基点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所有问题。也就是说,在宏观上,引导大学生做一个健全的人;在微观上,帮助大学生完善一个健全的人应具备的素质,使其适应生活、超越生活、享受生活。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我们必须以生活为中心,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教育理念上要树立“以人为本”实现教育主体间的情感交融
   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必须确保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理念反映现实社会的要求。当前,科学发展观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以人为本”已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把培育人、塑造人、关爱人、关注人作为教育的中心;把教育对象看成是人而不是工具,要将大学生置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之中,在现实的生活世界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求它像原始社会那样完全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而失去独立性,而是使其作为价值主体积极渗透到现实生活中。育工作者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主体意识,并将其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使主体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交流,以实现教育主体间的情感交融和心灵的相遇,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育内容上要“取材于现实生活”,实现教育内容具体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6]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生活的大环境,必然使思想政治教育如同小鸟放到天空中,不仅充满生命力,而且充满活力,思想政治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活力,这样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在形式上千姿百态,在空间上立体多维,它涵盖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物理的现实生活和虚拟的网络生活,个体生活和集体生活等等。在我们的不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其覆盖领域却往往把这样广阔的空间“窄化”了。具体表现在:重学校生活、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重现实生活、轻虚生活,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降。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树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大德育理念,坚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结合,物理的现实生活与虚拟的网络生活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具体做到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上要取材于现实生活。其一,从生活中取材,就是要尽量避免直接向大学生传授各种抽象而生硬的大道理,也不应该不顾及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人生理想的教育,而是要用大学生身处其中的亲身经历或耳濡目染的富有道德意义的,引发他们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进而催生出相应的道德行为。其二,从生活中取材,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我们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做深入研究,应尽可能让非日常生活的理论内容回归到日常生活中,融合到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形成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三,从生活中取材,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化,既要重点宣讲党的理论、方针与政策,又要强调生活常识、做人的道理与行事规则。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可感可知实践。
   (三)教育方法上要“通过实际的生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育方法多样化
   通过生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平时被教育者忽略或者不太关注的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的各个具体环节、具体情境、具体事件纳入到教育视野,把它变成重新审视的对象,通过教育者的引导、设计等以充分发挥生活的教育功能。目前,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热点、主动融入社会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走“生活化”道路,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个体需求,才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事实上,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更要采取多种途径,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我认为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实践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活动,应在实践中进行,实践的观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观点。家庭、学校与社会各界要通力合作,努力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大学生走出校门去参加和参与社会生活,使他们接触、感受、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实践活动中,可以更好地体验到自己应有的主体地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第二,“情境教育法”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情境的创设法有多种,可以从生活截取情境,直接就学生中所发生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开展情境教育;可以用画面再现情境,通过看图画、投影、录像等来再现学生生活中的真实表现开展情境教育;可以将故事描绘成情境,通过叙述虚拟的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故事开展情境教育等。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更要采取多种途径,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采取各种教育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置身于生活世界中,走“生活化”道路,才能满足受教育者成人成才的需求,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246.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2.
  [3][6]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9.
  [5]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89.第2卷第3期Vol.2,No.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出台,以及财政部关于股份支付的会计准则的公布,对股权激励的应用有推动作用,但是相关的税收规定还不明确。本文从股权激励政策主要涉及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务处理进行探讨,以期推动股权激励政策税务理论研究。   关键词:股权激励;会计准则;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200-02  
期刊
摘 要:人事代理制度是当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高校人事管理的新模式。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对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事工作的科学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也为高校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推进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人事代理;人事代理制度    文章编号:978-7-536
期刊
摘 要:陕北地区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薄弱的地区之一,近些年却也是中国环境改善最快的地区。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在世纪之交再一次的提出退耕还林及其一系列配套政策。这次实践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现代生态观念的发展成熟。本文试通过对比陕北地区生态政策的实施过程与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问题的观念发展,分析解读其内部发展的逻辑联系。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观;中国共产党   文章编号:978-7-5369-443
期刊
摘 要:国防动员法律体系是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建立健全国防动员法律体系,可以为平时动员准备和战时动员实施提供法律依据,能够有效增强国家平战转换的能力,在国家安全遭受威胁时,依法实施快速动员,能够确保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关键词:国防动员;法律体系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关于人本管理的讨论引发了许多人的热议,大家对人本管理理念的认识也是众说纷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理解。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本管理内涵的界定,包括以什么“人”为本、以什么为本和对人本管理的本质的阐述等内容,力求在这次讨论中,给人以新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人本管理;主观理性人;服务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195-02     人本管理理论最早
期刊
摘 要:政府采购的采购人属于国家行政的行政主体,而行政主体是由多个不同部门所组成,这决定了政府采购必须采用集体决策的运行机制。本文试图从我国政府采购工作的实际出发,对采购人主体在集体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博弈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政府采购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政府采购;采购人;博弈关系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208-02     我国政府采购从提出采
期刊
摘 要:“兴边富民”行动作为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行动范围覆盖到我国的陆地边界上的9个省(区)的135个边境县、旗。新疆作为兴边富民行动之一的边境地区,走过了11年的兴边富民行动,取得成果得到了学术界关注,本文就以此为基点,对新疆兴边富民行动研究进行梳理。   关键词:新疆;兴边富民行动;综述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142-03     为了配合西
期刊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员招聘进而得到优秀适用的员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员工招聘工作不仅能解决企业劳动力资源紧缺的问题,还将影响到企业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本文对人力资源招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企业;人员招聘;人力资源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206-02    
期刊
摘 要:石油,从古至今,均有被人类利用的历史记录,但是石油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刻像现在这样不可或缺,石油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人类文明的支柱,世界进入了石油时代。本文从介绍石油在原始社会的简单应用开始到在一战时石油在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再到因石油而引发的一系列战争,最后到如今石油安全已经被各国上升到战略安全角度这一系列的变化来考察石油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而对如今作为战略资源的石油进行了分析。
期刊
摘 要:在相同的环境和相同的工作条件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对工作的热情程度,忠诚度,努力度相差甚远。所以如何激励员工,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创造最大效益,是企业所有管理者关注的重点。有效的激励员工,发挥员工的工作激情,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心中始终保持兴奋状态,维持高昂的工作热情。   关键词:良好的工作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