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用车临时用,临时用车固定用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全媒体记者
冯彬

  公车改革执行至今有些年头了,有时候采访,还是能听到一些吐槽。改革带来的好处,不一而足,不过在有的节骨眼儿上,仍然存在一些尴尬的事。
  按规定,只有市和县(区)的党政一把手有固定用车,且不能是越野车,这样一来,就可以把越野车应用在路况复杂的地方。
  对一把手来说,按标准配置的轿车平时使用没问题,但下乡到偏远地方时,这样的车就非常吃力了。所以领导下乡时,有时需要另外调一辆越野车。
  而在一些地方,一把手下乡翻山越岭的时候远多于平时开会,当地的越野车本来就少,所以偶尔会遇到一种情况——因其他工作越野车已经在路上,一把手要用时,没有。
  解决的办法就是,为保证一把手有动力强劲的车用,就只能让越野车在那候着,即使是其他领导或单位有需要,也不敢派车。长此以往,造成一种现象,下乡多的一把手几乎将越野车作为专车,而其本身配的轿车,成了临时用车。尴尬的是,到时候查看越野车行动轨迹,确實是一把手在用。
  不少地方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过程中,将脱贫攻坚领域的监督检查整合起来,其实这不仅减轻了基层负担,也让行业部门松了口气,因为其中也涉及公务用车的问题。
  对于一些较弱势的部门,下乡的车辆保障就有些难度。有基层干部透露,当地的机关事务管理局派车不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而是依据工作的紧急程度和部门的重要性。
  这样一来,“小部门”的督查人员往往只能私车公用,也带来了问题——如果出现违章甚至发生交通事故,谁来负责、怎样界定?
  时间一长,客观上影响到需要“跑腿”的工作,有的经常下乡开展工作的干部,因为级别或身份问题没有车补,想用公车几乎没可能。一名年轻基层干部告诉记者,来单位两年多,平均每星期都要下乡,从没见过公车,一般都是到处找同事拼车。
  其实车改过后,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被大幅削弱,早些年公车被异化为权力、身份与地位象征的现象基本不复存在。但在基层,改革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根据实际解决完善。一方面是有人用不上车的问题;另一方面,就像一名公车司机说的,有的人啊,车补照样拿,车还照样坐。
其他文献
浙江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人文优势明显,文化发展基础良好,在历史上素有“文物之邦”之称.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激发创造活力,对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实现当代浙江文化复兴的同时,将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使浙江成为走在前列的省份.
期刊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任重道远,为未成年人构建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家庭、社会、国家共同肩负的责任.根据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群体中,来自包括流动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家庭、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在内的未成年人占重要比例,该类群体之所以犯罪高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不适宜或无力承担抚养、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同时制度上的设计又使国家监护、社会监护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而导致的生存发展困境.对此我国立法界、司法界和理论界先后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在此基础上,202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法典的形式重新确立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告诉我们,在重大历史关口,我们党都以坚定的文化自觉推动国家进步、社会发展.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需要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更加昂扬向上的姿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启之年.现代化是伟大的社会革命,需要文化来支持
期刊
近年来微团课成为引领青年的一种重要形式.现实生活中,有些微团课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微团课功能的更好发挥.这些问题之所以产生,与人们对微团课缺乏理论自觉直接相关.微团课微而不小,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追求润物无声之效,是团员青年自我教育的形式.微团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红色文化、党的方针政策、优良传统文化、青年榜样楷模等多方面.微团课的形式主要包括讲述故事、情景表演等.提升微团课的水平,要求微团课团队从明确目标要求、整合丰富素材、提炼思想理念、选好“切入口”等多方面,精心构思和实践.
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动我省文化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会议,是时隔10多年之后省委专题部署文化工作的高规格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如何紧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脉搏,如何更好发挥浙江广播电视人在实施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中的推动作用,如何将省委的号召转化为发展壮大自己的切实举措,这需要我们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束缚,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
期刊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期盼憧憬,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光荣使命.共同富裕是全方位的富裕,是物质和精神的“双富足”,绘好共同富裕示范区这幅气势恢宏的图景,文化是根与魂,文化是支撑和保障,文化是窗口和形象.
期刊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不仅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是支撑力、变革力.新发展阶段,浙江已迈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正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将遇到别人未曾遇到的难题、探索别人未曾探索的路径,必须充分发挥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的强大力量和功能,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让文化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标识,不断以“文化密码”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以文化建设构筑共同富裕新格局.
期刊
社会组织在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之帮教考察工作中扮演着参与者、协作者的重要角色.社会组织的健全程度、发展水平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帮教考察工作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发达程度水平因地不同、社会组织资源链接能力相对缺乏、社会组织参与帮教缺乏法律保障及专司帮教考察的社会组织数量较不足等现实问题是影响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发展的困境因素.本研究认为:有必要通过积极发展社会组织,丰富帮教考察资源;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组织协作网络;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社会组织资质;对接少年司法需求、提供专业帮
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就学地工作是博士生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主体功能和派生功能的主要方式.在社会资本与社会认同的理论视角下,选取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进行质性研究后发现,从“自我”到“他者”的人的因素和从“自然”到“社会”的环境因素是博士研究生选择就业地区的两大决定因素.附着于个体身上的个人特质和体现于不同地理区位的自然环境是“个人”和“自然”的基本要义,而围绕博士研究生个体形成的社会资本、社会认同和社会环境是“社会”的关键内容,“个人-社会-自然”三者联动,对人文社科类
雷锋作为家喻户晓的道德楷模,其精神影响着几代中国青少年.自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至今,雷锋精神的传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63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为第一阶段,雷锋精神的阐释主要由国家层面完成,雷锋形象作为政治符号,兼有精神领袖和平民英雄的双重身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为第二阶段,雷锋精神的宣传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风气变革的影响下呈现出多面向的特点,逐步从政治认同走向社会认同;20世纪90年代至今为第三阶段,雷锋精神走进公共生活,学雷锋活动趋于常态化.雷锋精神的文化建构与当代传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