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272939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功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几年来,我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以人为本,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把整个社会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适当运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信息技术
  如今,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了突出地位,这个问题已成了每一个教师必须深入探究的课题。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功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课,应该充满情感,充满活力的。几年来,我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在此谈谈自己的愚见。
   一、以人为本,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活力,彻底打破那种“理性的奴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构建多向互动的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语文学习向人生、社会、自然延伸。
  课堂教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能力,即把重心由“教”转移到“学”。教师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法,都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会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特定的学习环境,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其中有一处古文,没有标点,我就让孩子们给这段古文加标点,再读出来。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很热烈的讨论,不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体会到文中主人公在学习这些古文时的感受。很轻松的就达到了教学效果。又如在教授《安塞腰鼓》一课时,我提出让学生分声部读课文,我当指挥,学生被这种新颖的方式吸引,按照我的指挥读的非常成功,学生即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体会的了安塞腰鼓场面的热烈。这种情景教学法实际上是把学生引进了一定的情境之中,课堂气氛显得宽松和谐,学生的学习激情被大大地激活。
  教师在教学中还有注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带领学生想上台阶一样,一步一步向上爬,并适当的予以鼓励,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教学是一个活动空间很大的学科,可以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上,让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如遇到有分歧的重要问题,我就让学生以辩论赛的方式讨论;还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实地采访和调查、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或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开展多种兴趣活动等。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去快乐地体验生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得到形成和发展。
  二、把整个社会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
   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是靠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积累获得。美国教育家卡尔罗杰斯说过:“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干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我启动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创新性语文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参与实践活动的各种机会,使其不断地积累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我在语文课上开展了说新闻和读美文的活动,每节语文课第一件事就是由一名学生播报新闻,然后学生们用2分钟的时间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和理解社会现象,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更增强了学生爱国爱家的意识。第二件事是请一名学生读一篇美文。这不仅提高了孩子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同时美文也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为课堂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社会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透视社会生活,体验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大语文观,由“应试”变为“应时”。
   三、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
    1、运用信息技术,形象生动,视听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信息通道。视听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积极性。
  如《三峡》一课,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的风光之美,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针对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三峡,对三峡景观没有形成形象认识,而文言文又较难理解,学生单凭想象难以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一实际情况,我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休播放长江三峡的风光片,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解说。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教师声情并茂的配文朗诵,学生在视听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此外,我还提供了一些网址,指导学生课外到相关网站去浏览有关三峡的图片、视频文件、文字说明等内容,帮助学生建构起对三峡景观特点的形象化认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有趣多了。
  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大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著作,是用来指导学生鉴赏、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材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我在教学时播放了有关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的录像,让学生面对着绚丽多彩、声色并茂的画面进行朗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终生学习”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终生学习”的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
  参考文献:《教学争鸣录》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课堂教学艺术》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其他文献
县(市)广播电视实行局台合一后,厂播如何运作、如何发展的问题困扰着许多县(市)广播工作者。为了研究新情况,交流新经验,5月5日至7日,上海经济区广播新闻协作会召开第13次年会,对此进
摘 要: 建立有效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十分有必要,小组成员之间可通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来运用语言,求得知识提高技能,学生通过竞争与合作学习能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改变学生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认识世界方法的社会化,有利于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合作学习 合理分工 合作过程 合理评价 新课程标准, 课堂小组活动,自主参与,   一、 英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要是课堂充满魅力,就需要创设精彩的课堂。在教学设计时进行全方位的预设,在课堂教学中用心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鲜活的课程资源;促进课堂教学资源的积极生成;有效利用好生成性教学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姿多彩   [关键字]初中英语 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  卢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虽然我们每年的教材没变,但是对象变了,其他隐
大众传媒的集团化发展,早已成为世界性的历史潮流。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发展,报业经济也越来越受到各个报社的重视。一批报社的经济实力已有明显增
摘要:阅读——文本与生活的融合,知识与智慧的转化。让文本自己说话,准确理解文本和感悟文本。让学生自主体验文本,实现自由表达的欲望。   关键词:语文文本 阅读  一、阅读——文本与生活的融合,知识与智慧的转化。  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阅读,人文涵养的积淀离不开阅读,精神境界的提升离不开阅读。如果说写作是整理思想,那么阅读就是激发思想。一个教师平时读书藏书多少,决定了他人文视野的宽度和感悟人生的深度。而
为了配合我厂氧化沥青成型机的自动放料,我们设计了CZY-Ⅰ型自动控制记数仪。该仪器为全晶体管化线路,其输入的光电信号与成型机的从动轴同步(无机械触点),故放料的起始时间
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一些策展人为满足自己的多元文化构想,并以此表达出后工业社会“游牧文化”所包含的多元、折衷、片断性特征,开始关注中国当代美术.然而,这一关注和其后
【摘 要】文章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特征,针对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认真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营销方法和对策,以便企业参考和选择。  21世纪是以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在人类进步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要求企业营销必须向纵深发展,使企业核心地位的营销工作形成一个科学完备的体系。如何深化,从何处突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
创新教学能鼓励学生发展独特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良好。如何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讲求策略,下面浅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重视数学实践活动  加强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教学时应依据教材的特点让学生接触社会,联系日常熟悉的事和物。如学习“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前
关于当代中国艺术在国际上的“妖魔化”,我想先提两个问题:究竟谁在“妖魔”化?到底妖魔“化”了谁?然后,再给出这样三个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