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深山,十三代人坚守的古堡碉楼

来源 :格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w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养育中国的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水在这里发源;藏族四大神山之一的嘎朵觉吾在这里“落户”;数以年计的古代岩画以最真实的形式铭刻了被遗忘的历史瞬间;雪豹、秃鹫、岩羊、黑颈鹤……一些只能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名字,在此都可一睹芳容。它的名字叫称多,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这次我们要讲述的是隐藏在称多大山里的一座古村、一座古碉堡和十三代人守护的故事!
  称多县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群山环绕中,保留了很多古代村落。此次的目的地是一座名为“布由村”的古村落,從大的地理位置看是位于称多县尕朵乡,更小的位置则是当地通天河的东岸。整个村依山面水,坐南朝北,房屋都是以石砌成,辅之以少量木料为门窗。村子的中心位置,有一座极为高大的碉楼,其余民居依次展开。这个古村落有一大特点就是巷道极为发达,呈“树枝状”分布。暗巷更是隐藏其中。一旦有敌入侵,全村人就可以躲避在暗巷中,或者以此逃生。“布由村”有多大年纪,几乎没有很确定的说法,而即使生长在村边的白杨树都已有百岁。
  石墙、巷道、残破的房屋、村里只剩下一户人家生活,这些现实本已足够让人惊讶,而更为吃惊的是村里唯一的人家竟然已经有十三代人在这里生活,而且一直守护着村里那座最高的建筑一一一座藏式古代碉楼。
  这座藏式古代碉楼被称为布由嘉国,是一座高达10米,呈回字形的四方楼。它非常壮观,有4层,除了底座为夯土外,整个建筑内外都是由石头砌成。整个碉楼占地面积有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碉楼内部一层圈养牲畜,二层是卧室,三层是接待室,四层为佛堂。这里共有48个房间.8个瞭望口。根据当地口口相传和研究者的考证,它已经屹立了1200余年。也就是说,它应该最早建筑于吐蕃时期,即中原的唐时代。
  布由嘉国并不是一个古国的名字。布由,指布由村,嘉国是藏语表示家大业大和大门的含义。在古代,这里大多数百姓贫穷,因此门都修建的很小。布由嘉国就表示,这户人家,是村里的富庶家族,集财富、权利、威望于一身,布由村的这一方百姓都接受其管理。布由嘉国的家族来源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对贫穷母子经过这里,通天河突然跃出一条饥饿的大金鱼,她们把唯一的口粮都布施给了它,并对着金鱼祈祷。此后,母子二人累石为屋,在山坳里居住。不知是金鱼感恩还是母子的诚心祈祷作用,她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甚至有了自家的马帮与牦牛驮队。她们告诫后人说:越会布施,财富越多,房子就会越建越大,仆人也会越来越多。
  36岁的碉楼户主土洛和母亲才样,妻子白玛永藏以及三个孩子就生活在这里。在他小时候,家里人还都住在碉楼里面。2010年玉树地震后,碉楼和村里的其他房屋都受到了损害。为了安全起见,原本的三十多户村民都陆续搬迁到离碉楼有20多公里外的新村或扎朵镇上。土洛的奶奶青梅巴措却坚持要留下来,即使是她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她依旧一再的告诉家人:这里是世代的居所,先人们在此经商,九代先人都在这里生活过,这是家族生长和繁盛的地方,绝不能丢下。在随后的岁月里,当地政府发现了这座拥有漫长历史的古碉楼,拨款进行了部分维修,在碉楼院子里还特别为不愿离开的土洛一家修建了新房。于是,就出现了眼前一幕:一个废弃的古村里,只有一户人家在生活,伴随着的还有一座高大而伟岸的碉楼。
  土洛的三个小孩都很喜欢在碉楼里玩耍,互相追逐、楼上楼下的玩捉迷藏。一到开学的日子,5岁的小儿子扎西巴丁就会有些不高兴,大姐永吉拉措和哥哥土丁求培一定会离开自己,他们在都在45公里外的扎朵小学上学。大姐上二年级,哥哥上学前班。因为离家太远,他们就都住在叔叔巴桑家里。没有了玩伴,是多么的寂寞。
  布由村远在深山中,这里的生活还比较原始,半农半牧是常态。对于土洛来说,他的生活就是这样简单,种地、放牧、采挖虫草,平时就守着碉楼和家人一起为碉楼打扫卫生,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修理,当然更兼任“保安”工作,防止某些“不怀好意”之徒的光顾。土洛唯一外出的机会就是每周都需要去扎朵镇采购生活物资,看看上学的儿女和镇上的乡亲们还有生活在那里的弟弟聊聊天。
  一座古村、一户人家、一座碉楼,为了家族的使命,土洛在坚守,母亲在坚守,孩子在坚守,未来在哪里,可能他们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在与他们交谈中,能感受到他们的好客,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寂寞;自始至终,他们没有任何埋怨,乐观、满足的情绪会充分的感染听众。在他们纯粹的眼光中,我们看到了碉楼的灵魂,这就是碉楼能够屹立不倒的根本。
  对于布由嘉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它。经常过来的尕朵乡乡长冬梅表示,碉楼院墙破损、屋顶漏雨、电路时常出现问题,这是现在急需解决的,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和社会力量来帮助土洛一家尽可能的保护好这座古代文物。
其他文献
在这个“人人可以出名15分钟”的年代,摄影是最好闯入大众眼帘的一种艺术创作之一了。这里选了两组摄影师的作品,她们的拍摄对象都是亲人。让我们用手里的相機留住爱人的美丽吧。  Peter Sedlacik和Zuzu Galova这对情侣想到了一个有趣的点子,就是旅行时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为对面的彼此拍摄照片,然后拼接在一起,于是就有了这组独特而又甜蜜的旅行摄影作品。  画面中Peter Sedlacik
期刊
摄影师Jan von Holleben的创意照片世界知名,这些照片总是能将奇幻的世界带人人们的生活中。“让梦想飞翔”系列是这位德国摄影师的成名之作。他近期创作的以梦境为主题的照片又让人眼前一亮。这组照片以卧室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女子的梦境。“她的梦境”这一系列照片創作于年初,它向我们展示了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梦境,比如说飞翔、被怪兽抓住、游泳、潜水和购物。Jan说创作这些照片的时候总是充满乐趣。模特都是
期刊
做完一小时全身按摩以后的马鲁奇夫人,神清气爽,这会换上红色的便装,坐在中庭花园的摇椅上逗弄着她的“饼干”,这只有着红色颈子与柔顺性格的绿色鹦鹉,乖巧地停驻在马鲁奇夫人的右手无名指上,却警醒地盯着“鲁佳”这只长耳狗的一举一动!“鲁佳”特爱争风吃醋,在马鲁奇夫人面前表现得十分温驯的它,每当女主人一转身,便露出狰狞的面孔,一会儿猛追着猫儿的尾巴转,一会儿用爪子使劲地晃着摇椅,为得是让酣睡得正甜的“饼干”
期刊
北京丽思卡尔顿洒店携手赫莲娜臻呈跨界下午茶  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携手高端先锋护肤品牌赫莲娜,自2020年12月30日起,于一层大堂酒廊魅力演绎“至美传奇”主题下午茶,悠享珍贵下午茶时刻,探索奢美传奇、赋活新生的秘密。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饼房厨师团队以赫莲娜明星产品为灵感,融合丽思卡尔顿标志性元素,缔造极具格调的精致美点,为您带来一场惬意绚烂午后时光。将岁月剪成烟花,留住繁华与柔美,璀璨而闪耀。  星
期刊
邢傲伟,一直因为“体操世界冠军”的身份而被大众熟知。30岁之后,他不断调整着事业方向,一方面坚持推广体操运动,一方面也在新领域发起挑战,慢慢探索属于自己的体育产业创新之旅。  玩点新的  做运动员的时候,大家叫邢傲伟“体操王子”;当体操教练那几年,大家叫他“邢指导”。现在,进军体育产业的他,更愿意别人叫自己的本名,因为在这个领域里他还算一个新人,还在不断学习。  邢傲伟6岁时,恰逢1988年汉城奥
期刊
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军协助中国执行飞行任务,留下了_一组珍贵的航拍老照片,捕捉了迄今最完整、最丰富的中国城乡航拍景观。距今快70年了,这组照片一直躺在美国华盛顿国家档案馆,从未公开发表过。“航拍中国”的珍贵历史影像均为首次展出。透过这批老照片,让我们重新看见昔日的城市,走进历史,寻找未来;回望历史,守望和平;这组航拍老照片的现实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紫禁城和文渊阁(上页图说)1945年9月4日
期刊
“Drama Quccn”多少有些贬义,被嫌弃小题大做。可是戏剧女王有什么办法?若不是天生多了分敏感又怎么会天赋异禀?当别人觉得那么微不足道的瞬间,却像无数细针一样秘密散落在舞台灯光下每一个表演背后。戏里她们扮演极致女人,戏外她们游离自己。  费雯·丽  善变的表情  梦想着成为“伟大演员”  费雯·丽3岁时就在她母亲所在的业余剧团上台表演儿歌《小波比》。母亲格特鲁德试图培养她女儿的文学修养,让她
期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孩提时曰曰萦绕的袅袅炊烟,溪水畔缀满果实的参天大树,以及夕阳下鸡犬相伴的暮归人,都无声无息地承载着你我的乡愁。家乡的烙印总是借助绿水青山取悦我们的眼睛,添上各色美味娇惯我们的味蕾,叫着动听的名字讨好我们的耳朵,一步步进入我们灵魂深处。  你的乡愁里有什么?采茶的姑娘、沉甸甸的果实、奔跑的鸡鸭鹅、还是餐桌上的各色美食?  我们从投稿作品中选出了一部分作品刊登。它们凭借每一位摄影人
期刊
小时候,每逢要过年的时候,就特别盼望妈妈给我做新衣服。妈妈小时候没有特别学过,有一次,邻居家的阿姨一个人在家,晚上让妈妈陪她去作伴。那个阿姨是个裁缝,给别人做衣服,也教别人做衣服。妈妈陪她的那十几天竟然学会了做衣服,而且手艺特别好。所以小时候我可以穿各种样式的衣服,海军服、花裙子,那时我还经常穿男孩子的西装。妈妈的这门好手艺没有浪费,我有了孩子之后,孩子们小时候穿的中式棉衣都是妈妈一针一线做的,里
期刊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我在内蒙古的敖汉旗参加兴隆洼文化聚落遗址的考古发掘。兴隆洼文化遗址距今八千多年了,当时的人死了以后通常都会被葬在居室里。发掘葬于居室里的遗骸,其中的一颗头颅引起了同仁们的关注。死者的年龄大约在三十五岁上下,左侧的后槽牙,下边的一颗有一个人工钻透的上下贯通的小洞。八千年前的兴隆洼人尚不懂得金属冶炼,牙洞是用什么工具、以什么方式打通的?至今无解。至于说,兴隆洼人打通牙齿的动机,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