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深度学习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kto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与社会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1],主要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要素[2]。窃以为:学生的关键能力是综合思维,包括历史情感思维能力(认识或感受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时空思维能力(在具体时空条件下认识生活的区域和生活的变化)、历史理解与解释能力(理解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意义、理解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或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等。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少可分为两个层次:浅层次的事件发生、发展的时空界限;深层次的事件的时空变化与延续,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合理解释。浅层次目标比较容易达成,深层次的目标怎样达成呢?这就需要依靠深度学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历史与社会学习活动中,在众多史事之间进行联系,并能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高阶学习。我以2013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3-2-2《大战的爆发》为例,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课魂”提炼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教材中涉及到的重要时间、地点、人物、战役都非常多,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要求高。而《大战的爆发》这一课极为典型:直接涉及的重要时间有6处,空间仅以国家为统计单位就有10个,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德军突袭波兰、英法“静坐战争”、苏联“东方战线”、二战初期德国在西欧的进攻、法国沦陷、“自由法国运动”、不列颠之战、轴心国同盟建立等。知识琐碎而繁复,如果想面面俱到,可能会面面俱损、不知所云。朱秋蓉老师曾告诫我们:“要上好一堂历史课,必须找到它的灵魂,即课魂。”“课魂”是一节课的教学立意,更是蕴含在历史知识背后的历史规律、人文精神和历史智慧。
  怎样提炼出这节课的“课魂”呢?我首先反复研究:如何结合教材、学生的学习准备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与教材、学生之间有什么实质性联系?我能够向学生传递怎样的历史感悟与启示?贯穿教材内容的灵魂是什么?我们的教学应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为指导,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3-1-8 知道影响两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探究战争的起因、性质和后果。”[3]这个目标只是教育部对每个初中生的最基本要求,如果教师的关注点仅限于此,将会使学生思维停留在浅层次,不能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于是,我开始梳理整节课的主线,发现:无论是波兰的战败,还是德国横扫西欧、法国沦陷,都与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有关,便将课堂主线定为:“绥靖政策的延续与破产”。但这也仅停留在对知识脉络的系统梳理上,很难触及到思考的深处,因此教师必须广泛阅读,与历史进行深层对话。
  备课时,我仔细翻阅了丘吉尔的《不必要的战争》、朱维毅的《德意志的另一行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著作。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不停地追问:德国为什么选择以波兰为二战的突破口?德国的侵略企图为什么能一步步得逞?这场战争能否避免?这些追问和思考使原本相对独立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渐渐鲜明起来,我逐渐领悟到了这一课的“课魂”:在野蛮的法西斯不断扩大的侵略中,唯有“对待邪恶势力,绝不姑息养奸、助纣为虐”,让正义的力量走向联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随后,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的过程,知道绥靖政策的含义并认识其实质;
  2.以地图为载体,知道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德国的西进与法国的败亡、不列颠之战等基本史实;
  3.通过对希特勒进攻路线选择、波兰法国迅速溃败原因、不列颠之战取胜原因的探究,逐步推导二战爆发的原因,初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4.从历史细节中认识到对邪恶势力的一味妥协,只能招致更大的危害,明白“对待邪恶势力,绝不能姑息养奸、助纣为虐”,感悟到正义力量的联合产生的巨大力量。
  这一教学目标是在“课魂”的引领下,从学生的学习准备出发设定的,既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又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明确了方向。
  二、问题引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问题设计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教师通过预设有梯度的问题,使课魂成为课堂主线,帮助学生尽快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点燃其学习热情。教师还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利用教材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重组相关知识经验,渗透一些基本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提升。
  《大战的爆发》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比较多,如同散落的“珍珠”,课魂相当于串起珍珠的线。根据“对待邪恶势力,绝不能姑息养奸、助纣为虐”这一“课魂”,我很自然地找到了贯穿本课的主线:绥靖政策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破产的?并以这条主线将分散的“珍珠”(零散的史实)有机融合,设计了3个关键问题:
  1.如果你是当时的希特勒,面对剩下的这块欧洲蛋糕,你打算先吃掉哪一块?为什么?
  2.包括法国在内的众多欧洲国家为什么被德国迅速占领?英国为什么能在不列颠之战中取胜?由此你能推断出什么结论?依据是什么?
  3.丘吉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不必要?这场战争能否避免?
  通過上述3个问题引领,我期望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思维能力、历史理解与解释能力、历史情感思维能力。
  但这3个问题构架的只是骨架,缺少血肉,还需要史料、活动等的支撑。而且“二战爆发的原因”作为结论性知识,也需要一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过程。但不管怎么说,有了问题骨架的引领,我们只需要“按图索骥”进行活动设计、组合素材,就可以为得出的结论性知识提供支撑。
  三、活动设计
  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以二战重大史实为主线的短片,营造学习氛围
  2.以丘吉尔的《不必要的战争》引发思考:丘吉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不必要?这场战争能否避免?这场战争是怎么发生的?
  3.地图再现战前德国迅速扩张的过程,明确:绥靖政策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
  新课教学:
  (一)大战爆发:没有顾虑始动手,闪击波兰二战发
  1.设问:吞并捷克,德国实力大增,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使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日程缩短。如果你是当时的希特勒,面对剩下的这块欧洲蛋糕,你打算先吃哪一块?为什么?
  2.在形势图上,动画演示德国进攻波兰的过程
  小组讨论:德波战争的结果如何?为什么波兰会迅速灭亡?
  (二)法国沦陷:法国沦为亡国奴,自搬石头砸自脚
  1.思考:面对欧洲这块蛋糕,希特勒接下去从哪里下嘴?苏联还是西欧?德国为什么不直接突袭法国,而要先突袭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2.在形势图上,动画演示法国沦陷的过程
  小组讨论:拥有马其诺防线和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为什么很快就沦陷了?
  3.简要介绍戴高乐和自由法国运动
  4.归纳:二战初期,法西斯德国频频得手的原因。
  (三)不列颠之战:齐心協力不列颠,抗击德国首胜利
  1.播放丘吉尔演讲,问:丘吉尔对待纳粹德国发动的战争是什么态度?
  2.简介不列颠空战,明确:不列颠空战是希特勒发动战争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3.根据材料概括不列颠之战中英国获胜的原因。
  课堂小结:
  1.回顾丘吉尔的《不必要的战争》,战争能否避免?
  明确:战争不可避免,理解二战爆发的原因。
  2.请画出二战初期德军的进攻路线图。
  在深度学习活动中,时空思维是首要的,二战爆发的时间、地点、相关事件等知识,学生可以从教材上知道,但往往缺少深层思考。针对第1个关键问题,我设计了“地图再现战前德国迅速侵略扩张的过程”,明确:绥靖政策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通过地图这一载体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联系前后知识、观察地图看问题是加深学生理解的过程。用“绥靖政策”的概念推导英法对德国入侵波兰的态度,用地图展示欧洲各国地理位置,无论是逻辑推理还是根据已知史实,都可以得出德国首先进攻波兰的结论。
  图1
  针对第2个关键问题:“包括法国在内的众多欧洲国家为什么被德国迅速占领?”课前学生的回答是:“德国先进的战术”“绥靖政策引发的后果”。再追问:“拥有马其诺防线和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为什么很快就沦陷了?而英国为什么能在不列颠之战中取胜?由此你能推断出什么结论?依据是什么?”一部分学生会答:“英国转变了政策”,但到底怎么转变,学生答不出来。因此关于法国失败的原因,我选择了三则材料(见图1),并提问:“你从这三则材料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军事理论的落后,对‘闪击战’认识不足, 主攻方向判断失误”(材料一);“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 使法国备战不足,国内民心涣散”(材料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使德国无后顾之忧,集中大量兵力于西线;意大利的趁火打劫”(材料三)。最后得出结论:法国沦陷,与英法长期执行的绥靖政策有密切关系,属于自搬石头砸自脚。西欧大陆全部沦陷,德军矛头直指英国,英国该怎么办?还继续抱着“绥靖政策”的神牌,做和平美梦吗?播放丘吉尔的演讲,说一说:丘吉尔对待纳粹德国发动的战争是什么态度?这对不列颠空战有什么影响?展示一系列历史细节材料证明“对待邪恶势力,绝不能姑息养奸、助纣为虐”,实现了历史情感思维能力的提升。
  第3个问题是全课的重点和难点,再次直击学生的时空思维、历史理解与解释思维能力。为了凸显第3个问题的重要性,我在导入部分就先声夺人地利用丘吉尔的《不必要的战争》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回望、追问、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兴致,实现思维的聚焦和凝练。而在第1、第2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层层布线,使第3个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学生在思考、罗列原因时,还列举史实加以印证。这些都说明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已经初步学会在课堂中运用前面学到的历史时空思维、历史理解与解释思维的方法来解释我们遇到的历史问题。
  通过深度学习,学生不仅认识、强化了求真、求实的历史真相,而且体验了综合思维的方法,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
  总之,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理念有着紧密联系,深度学习在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演绎深度课堂的精彩,让历史与社会课充满思考,更加厚重而丰富。
  【注释】
  [1]牛学文:《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教学月刊(中学版)》2015年第6期。
  [2]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关于转发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学社会教学分会关于征求对
其他文献
一、不变与变:素材的延续与史学理论的提升  2016年以来,全国卷在史料运用层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图像史料和实物史料的数量增多,类型趋于多元,如表1。  这一变化趋势与课标的修订密切相关, 2017年版课程标准在学业质量水平1—3层级将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选择性必修模块2《史料研读》增补现代音像史料、数字资源。其中,主要实物史料包括器物、建筑物、遗址、遗迹,主
教科书是历史叙事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两岸同根同源,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异同互见。本文从“辛亥革命”内容入手,对比分析大陆人民版和台湾地区“康熙版”教科书在编排框架、史实取舍、历史评价和语言表述上的差异,探讨两岸教科书的历史叙事问题。  一、两版教科书“辛亥革命”的编排框架  宏观地看,历史教科书中的章、节、目以及相关的学习指导等,反映出相应的编排框架和叙事逻辑。具体地,可
历史学习特别是高三阶段复习,把单元知识进行整合,以期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通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的单元本身就有清晰、严密的逻辑体系,稍加点拔,学生就能一目了然。比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标题中就已经比较明确地点明了本单元的内在逻辑,即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主线,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脉络。但有的单
一、素养视野下的STEAM与初中历史的融合  STEAM 教学理念源自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 是一种重实践的超学科教学理念,它“具有跨学科性、情境性、设计性、实践性以及技术性等鲜明特征”[1],这与我国人才培养要求及新课程改革中对素养能力的追求是一致的。  2019 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提到:“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记忆
“移民搬迁解决了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基础性问题,新社区工厂恰恰解决了人口搬迁集中后留得住、能就业的问题。”  累计投产417家,吸纳就业17632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600人。安康毛绒玩具文创企业投产165家,仅今年就新增71家,吸纳就业8133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231人…… 仅仅两年,社区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安康大地发展壮大起来。  “十二五”以来,安康全市累计搬迁安置26.6万户92万人,共建设集
俄国农奴制度是15-19世纪中叶封建主奴役依附农民的剥削制度。从1497年法典确立俄国农奴制生产关系,到1581年颁布第一个“禁年法令”、1607年颁布新的禁年法令,沙皇政府通过国家立法,一直在限制农民的迁移,强化农奴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服各种劳役,失去了人身自由。农奴制度和独裁专制统治结合,使俄国逐渐落后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到18世纪下半期,沙皇政府意识到农奴问题的严重性,试图解决农民
6月14日是第16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安全血液,活动旨在强调和宣传血液安全及公平可及性的重要意义,让需要血液的患者能及时获得高质量、安全的血液。  6月10日上午,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血液安全主要有3个维度,一是供应量的安全,二是血液本身质量的安全,三是临床使用的安全。“从血管到血管”管理  充足的血液供应是安全的重要方面。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
安徽省六安市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农业和人口大区。该市创新管理方式,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推进扶贫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让更多贫困户参与到脱贫攻坚项目中来,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扶贫“项目库”打通“产业路”  六安市裕安区固镇河沿村的展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区内,宽敞明亮的鹅舍里,皖西白鹅成群结队滑行在水面。  “如果没有这个项目库扶持资金的注入,我的皖西白鹅养殖产业也不会有今天的发展,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1]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具有独立的人格,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激励、唤醒每个学生的自主意识,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为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自课程改革以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发现站在学生的视角,表达方式上用第一人称即“我”的所思所想来设计
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历史教学过程中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驱动式”教学可以成为有效抓手。“问题驱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是问题的提出者、课程的设计者以及结果的评估者。老师带领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以问题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