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四结合”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boy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备课是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面对新的内容,新的资讯而开展的集思广益的一种群体性智慧整合与发挥的教学研究活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集体备课的形式化、低效化、教条化等现象日益严重,从而带来教学效果差、教师惰性强、教学能力退步等状况。因此,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迫切。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受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心理年龄特征、区域信息常量、社会文化底蕰、学校的层次定位、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奖励机制、学校的教研水平等许多方面的制约,本文仅就教师方面谈谈搞好“四结合”,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一、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
  
  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集体参与、共同研讨,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相互吸取、相互促进的目的。为了保证交流的深入,教师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中途打断,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发言可以不分主次,某一方面能力强的,掌握信息多的可以多说几句;才入门的,经验久缺的可以多听听,学学别人的方法。每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形成观点交锋、百家争鸣的局面,在交流中获得共识,在争鸣中深化认识,在参与中提升水平,从而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二、个人引领和平等交流相结合
  
  集体备课需要较高水平的引领者,无论是教育教学理念,还是课堂教育教学实践;无论是上优质课、示范课还是诊断性、鼓励性的评课,都能起到带头作用。这在发挥学科带头人智慧的同时,也能够给青年教师提供榜样示范,让青年教师有更明确的努力方向和更多的时间充实、提高自己,使青年教师少走弯路,迅速入门。
  集体备课又要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作用,要从以骨干教师、老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信息传递转变为在平等基础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每一位成员都应在自我钻研,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三、课前讨论和教后反思相结合
  
  多数级组的多数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重视课前讨论,而缺少教后反思,致使教师们不能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调整所教知识的广度、深度,不能运用更好的教学手段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认为,教师备课应确立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前备课并非是备课的结束和终结,而仅仅是一个阶段,还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备课,教学结束后还要备课。因此,集体备课要注重课前讨论,还要注重课堂反馈、教后反思。我们常常在教完一个章节、一篇课文后,总有新的发现,或是对教材的新领悟,或是师生在课堂上的新解法,有时甚至是教材不足、教参讹误,这些都是十分难得的体会,而且一节课后,教师与教师的体会又各有不同。因此,授课结束后,教师个人和整个备课集体还应对教后反思高度关注,最好是用心思考并形成文字,否则,时间一长,便模糊不清,更不说下一次吸取经验和教训了。
  
  四、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
  
  定时备课是指在备课组的统一组织下,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全组讨论,集体商议,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同学科教学的不同以及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定时备课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常规型:主要是针对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备课组为单位,每位老师通过活动与同科同行之间相互交流。2.主题型:进行活动之前,先确立一个所要研究的主题,然后由参加备课的每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后再参与交流。3.研究型:集体备课前,由教研员(教学骨干)先作关于某种教学理论或教学方法的讲解,在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取得共识后,选择相同的课时内容,分头备课,并把具有研究性的内容渗透到教学设计中。4.会诊型:主要是针对出现具有特色或有争议的教学方法时,参加备课的教师从不同角度、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有不同意见时,选取不同的教法上不同的课,通过听课、评课,从而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得与失共同讨论,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等得到提高。同时鼓励教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课改中的困惑等内容进行交流,促进教师形成一种善于反思、分析、研究的习惯,由原来的依赖性向研究性转变。5.拓展型:为了满足新课程对学科综合化趋势的需要,也为教师对教学形势的适应以及教师思想观念的进步,教师可跨学科说课、听课、评课,从而利于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以提高开发教材的能力。[2]
  不定时备课,就是不分固定时间,只要有机会就可随时进行的讨论式集体备课。第一堂课的困惑,课间10分钟就可研究讨论,第二堂课前就会疑惑顿释;个别问题,三五个老师就可随时搭台,各抒己见,追根究源;共性问题,组长一声吆喝,广泛争论,共同实践,科学探究,凝聚智能,达成共识……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得失、希望,随时可以倾诉;新的感受、收获、启迪,随时可以交流;新的方法、模式、观点,随时可以实践;新的争论、歧义、否定,随时可以检验。这样,就可使集体备课变得直捷便利,快捷高效。[3]
  集体备课是实现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非常重要的教研形式之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努力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参考作品:
  [1]韩立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新课程有效备课行动策略》
  [2]潘秋堂鹤壁市浚县实验中学《新课程实施中校本教研活动的一种好形式——浅谈集体备课的类型和方法》
  [3]代保民重庆涪陵第十四中学《备课组——学校教育科研的“动车组”》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于发展的观点,在21世纪的今天,必须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之将来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作为教师,在组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时,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通过启发诱导、亲自实践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并运用到学习和生活
期刊
说到诵读,有些人认为那是小学和初中的事,高中语文教学就可以不注重了。这种理解有些偏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诵读应是有效的途径之一。而现在高中有些语文教师对语文诵读不够重视,这种轻诵读的做法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一、诵读教学的必要性    诵读是传统
期刊
现代科学正在逐步揭示记忆功能的秘密。人们一致认为,干扰是造成遗忘、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一、坚定信念,锻炼记忆    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及教师认识到了历史教学 的重要性。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提出了史料教学的目标及具体的教学活动建议,因而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并以此为指导积极开展史料教学。  关键词:历史 课程 重要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历史教学首先在西方逐渐被重视起来。在我国,随着教科书中引用史料的不断增加和高考历史试卷中材料解析题比重的不断攀升,历史
期刊
内容摘要:高中生已接受十年左右的汉语文学熏陶和奠基教育,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才情”基础,他们最需要的是这种“才情”的提升,“才情”的个性优化,以及“才情”的不断创新与更新,从而摆脱庸常、狭隘与幼稚,为语文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开道辟路。  关键词:语文 个性化 创新    一、重中西思维优势兼容,给语文“才情”以时代生命。    语言文学,总是最典型地沉淀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心理习性、人伦习性和社会习性,
期刊
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的,它是语文教学中异彩纷呈,最具活力的一个环节。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使课堂讨论有效实施。    一、合理的组织形式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前提     (一)讨论的形式应是合理的,有助于学生大胆参与、互动提高
期刊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对教材、教学模式的探讨,往往忽视了“人”这一最根本要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用。事实上,在新课程背景下,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已不堪重负。  由于近年来缺少一种教师终身学习与进修的机制,缺少一个科学客观评估教师素养的完善体系,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中考竞争,年轻教师素质得不到均衡发展,狭隘的教学空间,高强度的教学工作,低质量的生活,使得很少有人
期刊
内容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的教学目标,教材设置了许多由学生参与的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在兼顾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下,教师应多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新的作业形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 化学 作业设计    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热潮,课堂作为开展教学的主阵地,历来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广大教师越发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多样的教学着实
期刊
内容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标志着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这就向我们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本文介绍了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对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有一定帮助。  关键字:新课程 数学 教学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
期刊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实施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各要素的角色、地位、作用发生的很大变化,必将引起课程和课堂的重构,引起“教”与“学”理念和方式的变革。本文探索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构建有新意但又不脱离现实基础的、具有个性化的学科网络课程,为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和交互平台,并探讨学科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教师应有的课程现和教学策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和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和教学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