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基于此,在幼儿3~6岁阶段是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关键时期。幼儿学前教育与常规教育显著不同,幼儿稚嫩的身心条件,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培养中应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关怀。对此,幼儿学前教师首先要认清自身的责任使命和职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学前教育中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浅谈;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
引言
学前阶段的幼儿身心尚未成熟,正处在身心发展和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幼儿对自身的行为缺乏正确认知,也难以理解学习的含义和概念。基于这样的认知规律和特点,进行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一、学前教育中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培养的现存问题
虽然我国的教育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改变,教育目的也有了调整,但是由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创新发展时间较短,在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某些教育计划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还没有完全转变传统的学前教育理念,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引导方式可能由于幼儿之间存在的差距,而不适用于部分幼儿,但是由于幼儿接受能力还不成熟,因此不适当的引导会让幼儿产生厌学心理,对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利影响。而且部分家庭存在对幼儿的溺爱,在幼儿成长期间没有对幼儿性格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这导致幼儿的性格和行为都可能会向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意义
3-6岁的孩子对一切都很好奇。通过幼儿生活的经验,幼儿在6岁以后获得了第一种世界观,我们经常称之为世界观。儿童的世界观体现在他们对全世界的态度上,这种态度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习惯。要想让幼儿成为好人,就必须强调幼儿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可以使幼儿一生受益学前教育的重点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为此目的,教师应在幼儿教育中强调实践的理论融合,将框架纳入细节,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行为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幼儿学前教育中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3.1优化教育环境,指导行为习惯发展
关于环境对一个人行为的影响,以中国古代的“孟母三千”为重要论据,对现代生态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环境在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积极的环境可以增强力量,有意识地促进良好的行为,消极的环境很容易导致一个人的退化。在这方面,学前一级的教师应注重环境建设,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并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入幼儿园的学生自主意识低,教师必须结合一天的生活创造环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应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并为早操、上课、用餐、午休、休闲活动等制定明确的时间指标。,以帮助学生意识到需要做什么,并有意识地调整行为,形成一种行为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培养良好的时间习惯。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教师可以设计休息日,引导学生参加诸如擦桌子和椅子、整理书籍和玩具等活动,坚持价值日,培养学生热爱工作,为他人服务和指导习惯。
3.2心理教育
从心理学理论上看,心理是人类行为根基,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象。因此,要想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取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成效,必须同步开展心理教育,从而为行为习惯养成保驾护航。但是,由于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小,不适合采用专业教学的方式开展心理教育,而是通过一些较为生动化、生活化的方式将相关思想和理念传递给幼儿,为其外在行为意识提供指引。比如,有些幼儿不愿意自己吃饭,此时教师可以与其进行深入交谈。首先,了解幼儿不愿意自己吃饭的原因,比如,因为幼儿家长平时习惯为喂孩子吃饭,导致幼儿出现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告知幼儿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小学校园的学龄前儿童,需要具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对什么错,从而建立起一定的非是观念。之后,教师还要与幼儿家长进行高质量的沟通,让家长从自我做起,通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意识与能力。另外,在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幼儿的内心活动,揣测其行为动机,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例如,有些幼儿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或者不经他人允许就随意拿别人东西。导致这些外在行为问题的内在原因是在于幼儿缺少足够的关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一方面要给幼儿送上温暖的关爱,让幼儿能够敞开心扉,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融入班集体当中,逐渐建立起一种阳光健康的心态。此后,其外在行为问题自然可以得到解决。
3.3构建家校共育模式
家庭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主要阵地之一,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只有构建良好的家校共育模式,才能使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具体来说,构建家校共育模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首先要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通过沟通幼儿教师能够了解幼儿的性格特征,从而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和分层次的引导,家长通过与幼儿教师的沟通,才能够发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更加具体的引導。在构建家校共育模式时,学校还要发挥出重要的引导作用,例如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举行各类亲子活动,通过家长会议为家长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这样家长才能更好的配合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通过亲子活动,能够使家长学会正确的与孩子相处,利用亲子活动加强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的联动,更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成长有着深刻的意义。不仅仅要通过幼儿园的教育和引导对幼儿产生影响,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行为,在幼儿具有较强模仿能力的阶段,引导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帆.学前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探讨[J].家长,2021(08):179-180.
[2]谈娅妮.学前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1(04):125-126.
[3]韩琳.启蒙教育下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36):159-160.
[4]马廷英.浅析学前教育应当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中华少年,2019(32):24-25.
[5]雒春秀.幼儿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成为学前教育永恒的课题[J].新课程(综合版),2019(06):24-25.
关键词:浅谈;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
引言
学前阶段的幼儿身心尚未成熟,正处在身心发展和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幼儿对自身的行为缺乏正确认知,也难以理解学习的含义和概念。基于这样的认知规律和特点,进行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一、学前教育中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培养的现存问题
虽然我国的教育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改变,教育目的也有了调整,但是由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创新发展时间较短,在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某些教育计划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还没有完全转变传统的学前教育理念,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引导方式可能由于幼儿之间存在的差距,而不适用于部分幼儿,但是由于幼儿接受能力还不成熟,因此不适当的引导会让幼儿产生厌学心理,对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利影响。而且部分家庭存在对幼儿的溺爱,在幼儿成长期间没有对幼儿性格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这导致幼儿的性格和行为都可能会向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意义
3-6岁的孩子对一切都很好奇。通过幼儿生活的经验,幼儿在6岁以后获得了第一种世界观,我们经常称之为世界观。儿童的世界观体现在他们对全世界的态度上,这种态度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习惯。要想让幼儿成为好人,就必须强调幼儿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可以使幼儿一生受益学前教育的重点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为此目的,教师应在幼儿教育中强调实践的理论融合,将框架纳入细节,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行为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幼儿学前教育中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3.1优化教育环境,指导行为习惯发展
关于环境对一个人行为的影响,以中国古代的“孟母三千”为重要论据,对现代生态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环境在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积极的环境可以增强力量,有意识地促进良好的行为,消极的环境很容易导致一个人的退化。在这方面,学前一级的教师应注重环境建设,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并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入幼儿园的学生自主意识低,教师必须结合一天的生活创造环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应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并为早操、上课、用餐、午休、休闲活动等制定明确的时间指标。,以帮助学生意识到需要做什么,并有意识地调整行为,形成一种行为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培养良好的时间习惯。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教师可以设计休息日,引导学生参加诸如擦桌子和椅子、整理书籍和玩具等活动,坚持价值日,培养学生热爱工作,为他人服务和指导习惯。
3.2心理教育
从心理学理论上看,心理是人类行为根基,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象。因此,要想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取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成效,必须同步开展心理教育,从而为行为习惯养成保驾护航。但是,由于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小,不适合采用专业教学的方式开展心理教育,而是通过一些较为生动化、生活化的方式将相关思想和理念传递给幼儿,为其外在行为意识提供指引。比如,有些幼儿不愿意自己吃饭,此时教师可以与其进行深入交谈。首先,了解幼儿不愿意自己吃饭的原因,比如,因为幼儿家长平时习惯为喂孩子吃饭,导致幼儿出现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告知幼儿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小学校园的学龄前儿童,需要具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对什么错,从而建立起一定的非是观念。之后,教师还要与幼儿家长进行高质量的沟通,让家长从自我做起,通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意识与能力。另外,在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幼儿的内心活动,揣测其行为动机,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例如,有些幼儿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或者不经他人允许就随意拿别人东西。导致这些外在行为问题的内在原因是在于幼儿缺少足够的关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一方面要给幼儿送上温暖的关爱,让幼儿能够敞开心扉,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融入班集体当中,逐渐建立起一种阳光健康的心态。此后,其外在行为问题自然可以得到解决。
3.3构建家校共育模式
家庭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主要阵地之一,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只有构建良好的家校共育模式,才能使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具体来说,构建家校共育模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首先要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通过沟通幼儿教师能够了解幼儿的性格特征,从而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和分层次的引导,家长通过与幼儿教师的沟通,才能够发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更加具体的引導。在构建家校共育模式时,学校还要发挥出重要的引导作用,例如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举行各类亲子活动,通过家长会议为家长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这样家长才能更好的配合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通过亲子活动,能够使家长学会正确的与孩子相处,利用亲子活动加强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的联动,更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成长有着深刻的意义。不仅仅要通过幼儿园的教育和引导对幼儿产生影响,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行为,在幼儿具有较强模仿能力的阶段,引导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帆.学前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探讨[J].家长,2021(08):179-180.
[2]谈娅妮.学前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1(04):125-126.
[3]韩琳.启蒙教育下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36):159-160.
[4]马廷英.浅析学前教育应当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中华少年,2019(32):24-25.
[5]雒春秀.幼儿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成为学前教育永恒的课题[J].新课程(综合版),2019(0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