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蛐蛐有“五德”,你可知道?蟋蟀的“五德”,曰:守信、立勇、忠贞、知耻、识时。这恰恰是现代国人最最缺乏的。“鸣不失时,是其信也;逢敌必斗,是其勇也;寒则归宇,识时务也,宁死疆场,是其忠也;败则不鸣,知耻辱也。”也许这也是蛐蛐备受人们关注与尊重的原因。
上海有许多美丽有趣的地方,七宝就是这样一块“魅地”。撇开古镇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和饮食文化不谈,三百年来,它的“虫文化”就像一块大翡翠光照江南。
“这里正发生一场奇怪的战争!”
“这里正发生一场奇怪的战争!”——这是一群老外观看蟋蟀大战后的惊呼。
2012年来七宝观摩“蟋蟀文化节”的外国游客特别多,世界各地的老外聚集在名镇七宝,聚集在蟋蟀草堂,对一种内涵无比丰富的昆虫战争,既困惑,又兴奋,大屏幕上正展示着异常激烈甚至惨厉的打斗,受到了感染的老外也像中国人一样挥着拳头大喊大叫,甚至跺着脚唾沫横飞,来自瑞士的斯特朗小姐大概受到了特别的刺激,在看到一只名为“油黄”的名将把另一只“青三色”高高举起时,竟然打开手机激动地对亲友直播:“……这里,正在发生一场奇怪的战争!有一种昆虫在战斗,但是,大群大群的人比昆虫还要兴奋……”或许这就是蟋蟀的感染力,也是特殊文化的感染力。
七宝是上海西南郊区极少的几个千年古镇之一,每年秋风乍起,成千上万的虫迷们便潮水般涌了过来,无论白天黑夜,七宝田野中到处可以看到他们沾满泥水的身影。他们孜孜以寻的,是被虫迷们视为土虫之冠的七宝“铁砂青”。这种蟋蟀,出土时全身的肉都是白色的,六足正青,项圈上好像铺了一层铁砂,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等到白露时候,“铁砂青”便银光照体,骁勇善战,叫声洪亮,成为三秋大将。
玩蟋蟀,到七宝蟋蟀草堂
曾被贬作“赌具”的蟋蟀,其实是一项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化,真所谓“上得了庙堂,下得了江湖”,上自天子,下至蚁民,如果说有一项活动无分贵贱,那就是“斗蟀”,上海人叫“斗裁节”,“斗裁节”选在七宝、选在著名的“蟋蟀草堂”也算得其所哉了。
蟋蟀草堂,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的建筑,入门前厅,青砖铺地,桌、几、案、壁——到处是历年蟋蟀名将的标本,“铁砂青”、“狗蝇黄”、“草紫黄”、“青大头”、“紫三色”……爱虫的人,走进前厅便有“厮杀”的激情激荡胸中。
中国民间斗蟋蟀之风的兴起,开始于唐代天宝年间。到了南宋,连朝廷中的达官贵人也趋之若鹜,当时的宰相贾似道就是一个蟋蟀“超级粉丝”。他在西子湖畔专门营造的别墅“半闲堂”,不是美人的金屋,而是供他大斗蟋蟀的“讲武堂”。后来,他居然成为一名蟋蟀研究专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蟋蟀研究专著《促织经》,专门研究蟋蟀的品种、调养和斗法。
到了明代宣德年间,“虫”竟然风靡全国,连明宣宗在宫中也“不可一日无此君”。
我们非常熟悉的《济公斗蟋蟀》和《聊斋志异》中的《促织》,可以作为宋、明两代斗虫成风的佐证。
到了清代,宫中虫文化更加盛行,以至于“京人至七八月,家家皆养促织”了。
至于七宝蟋蟀,最早见载于清代道光年间顾学钟所辑的《蒲溪小志·风俗》:“俗至秋深则斗蟋蟀,冬令则把鹌鹑,藉兹挥金博彩,以争胜负。”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现象,七宝的蟋蟀文化是社会繁荣的体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七宝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七宝蟋蟀能在中国蟋蟀文化中占有一页,本身也说明了具有个性文化的象征。关于七宝的蟋蟀有一段瑰丽的传说,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驻跸松江。南方官员星夜进贡一批各地良种蟋蟀,在途经七宝时马匹失蹄,马车倒地,进贡的蟋蟀成千上万地逃逸,从此七宝便留下良种蟋蟀。
不管这个传说真实与否,至少印证了七宝的蟋蟀的确是久负盛名,集江南各地良种蟋蟀之大成,这样的传说为七宝的蟋蟀文化贴上了一层金箔。
上海有许多美丽有趣的地方,七宝就是这样一块“魅地”。撇开古镇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和饮食文化不谈,三百年来,它的“虫文化”就像一块大翡翠光照江南。
“这里正发生一场奇怪的战争!”
“这里正发生一场奇怪的战争!”——这是一群老外观看蟋蟀大战后的惊呼。
2012年来七宝观摩“蟋蟀文化节”的外国游客特别多,世界各地的老外聚集在名镇七宝,聚集在蟋蟀草堂,对一种内涵无比丰富的昆虫战争,既困惑,又兴奋,大屏幕上正展示着异常激烈甚至惨厉的打斗,受到了感染的老外也像中国人一样挥着拳头大喊大叫,甚至跺着脚唾沫横飞,来自瑞士的斯特朗小姐大概受到了特别的刺激,在看到一只名为“油黄”的名将把另一只“青三色”高高举起时,竟然打开手机激动地对亲友直播:“……这里,正在发生一场奇怪的战争!有一种昆虫在战斗,但是,大群大群的人比昆虫还要兴奋……”或许这就是蟋蟀的感染力,也是特殊文化的感染力。
七宝是上海西南郊区极少的几个千年古镇之一,每年秋风乍起,成千上万的虫迷们便潮水般涌了过来,无论白天黑夜,七宝田野中到处可以看到他们沾满泥水的身影。他们孜孜以寻的,是被虫迷们视为土虫之冠的七宝“铁砂青”。这种蟋蟀,出土时全身的肉都是白色的,六足正青,项圈上好像铺了一层铁砂,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等到白露时候,“铁砂青”便银光照体,骁勇善战,叫声洪亮,成为三秋大将。
玩蟋蟀,到七宝蟋蟀草堂
曾被贬作“赌具”的蟋蟀,其实是一项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化,真所谓“上得了庙堂,下得了江湖”,上自天子,下至蚁民,如果说有一项活动无分贵贱,那就是“斗蟀”,上海人叫“斗裁节”,“斗裁节”选在七宝、选在著名的“蟋蟀草堂”也算得其所哉了。
蟋蟀草堂,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的建筑,入门前厅,青砖铺地,桌、几、案、壁——到处是历年蟋蟀名将的标本,“铁砂青”、“狗蝇黄”、“草紫黄”、“青大头”、“紫三色”……爱虫的人,走进前厅便有“厮杀”的激情激荡胸中。
中国民间斗蟋蟀之风的兴起,开始于唐代天宝年间。到了南宋,连朝廷中的达官贵人也趋之若鹜,当时的宰相贾似道就是一个蟋蟀“超级粉丝”。他在西子湖畔专门营造的别墅“半闲堂”,不是美人的金屋,而是供他大斗蟋蟀的“讲武堂”。后来,他居然成为一名蟋蟀研究专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蟋蟀研究专著《促织经》,专门研究蟋蟀的品种、调养和斗法。
到了明代宣德年间,“虫”竟然风靡全国,连明宣宗在宫中也“不可一日无此君”。
我们非常熟悉的《济公斗蟋蟀》和《聊斋志异》中的《促织》,可以作为宋、明两代斗虫成风的佐证。
到了清代,宫中虫文化更加盛行,以至于“京人至七八月,家家皆养促织”了。
至于七宝蟋蟀,最早见载于清代道光年间顾学钟所辑的《蒲溪小志·风俗》:“俗至秋深则斗蟋蟀,冬令则把鹌鹑,藉兹挥金博彩,以争胜负。”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现象,七宝的蟋蟀文化是社会繁荣的体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七宝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七宝蟋蟀能在中国蟋蟀文化中占有一页,本身也说明了具有个性文化的象征。关于七宝的蟋蟀有一段瑰丽的传说,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驻跸松江。南方官员星夜进贡一批各地良种蟋蟀,在途经七宝时马匹失蹄,马车倒地,进贡的蟋蟀成千上万地逃逸,从此七宝便留下良种蟋蟀。
不管这个传说真实与否,至少印证了七宝的蟋蟀的确是久负盛名,集江南各地良种蟋蟀之大成,这样的传说为七宝的蟋蟀文化贴上了一层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