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北京市昌平区义务教育逐步进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昌平区成为北京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验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蓬勃开展。然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存在误区,如电脑与人脑缺乏有机融合,仅是教师教学的工具,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多媒体课件代替了板书,“人灌”变成“机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难以在空间和时间上突破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折射出的问题根源在管理上,掌控技术与硬件的人是学科教学的门外汉,精通教学的人对技术常常一知半解,因此整合需要建立一种技术、教学、科研、教研、培训立体推进的机制,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整合的方法和模式,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一、开展昌平区教育网络与信息中心建设及管理研究
2002年,昌平区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赵素华申报的《农村城镇地区中小学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建设与管理的研究》,被正式批准为北京市“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该课题研究尤其在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职能、部门设计、人员结构、资源配置方面有突破,为“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北京教育网络资源项目、北京教育学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项目都在昌平区进行先期实验。经过四年的研究,形成了《中小学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建设与管理的研究》成果集。这些成果在昌平区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建设方面起到规范作用。
二、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展运用教育技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项目
研究工作依据现代信息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制定了“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力图通过创新的教学理论、模式、方法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从而在质量方面实现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的目标。项目专家在教材分析、资源准备、初步设计、教学实施、议课交流、反思小结六个方面全程跟踪,亲自指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检测,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综合素质更为突出。
三、在北京教育学会“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开发与实施项目”引领下,开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研究
2007年北京市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后,为了使我区高中新课程改革扎实、稳步、富有特色地推进,我们参加了“北京市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开发与实验”项目的研究与实验。此项目研究的价值在于它能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突破。
第一,发挥数字化技术的存储功能和网络的交互功能,开发、存储丰富的选修课程资源,突破新课程实验中课程资源不足的局限,为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个人学习发展的课程提供可能性,真正体现选修课程的选择性。
第二,发挥网络的独特功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实现学生跨班级、跨年级、跨校、跨区域选修课程,为解决校际间、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建立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平等、自由地进入选修课程的学习提供可能性。
第三,发挥网络学习平台的独特功能,完整地记录和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为突破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的难题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完善学生学习评价系统,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
第四,发挥网络平台的交互作用,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有助于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有助于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构建新型的教学共同体。
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得以建立,跨班级、年级、学校、区域的选课已经初步成为现实,多主体参与课程建设的新型课程文化和学习共同体的组织特征初露端倪。网络环境下的多元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双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四、开展新课程理念下,与教材配套的资源建设研究
2006年,昌平区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杨剑英申报的《昌平区学科教育资源建设管理和应用的研究》被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正式批准为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组从以教研为核心的学科资源建设、管理和应用机制,与课程同步资源结构模式,资源建设的培训模式,教育资源管理和评价的方法4个方面展开研究。
这些研究性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教育资源等方面。
1.探索了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建设一体化教师培训模式。项目实施以来,各项目小组根据研究目标、进展情况和具体需要,在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培训。在项目初始阶段,专家对实验教师进行基本理念、操作模式和基本的信息技能等相关培训,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础理论、项目理念和模式、网络平台的使用、课件制作技术等。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项目组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思想,从教师需求出发,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资源建设课题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边研究、边培训、边制作,每年培训160人左右,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使技术服务教师理念,理念的提升又刺激了教师学习新技术的需要。
2.构建了新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创造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案例。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地区教学质量研究,针对“少、慢、差、费”问题,瞄准效率开展研究,构建了英语学科“三说两听”和语文学科拓展阅读写作的教学模式。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开发与实施项目,立足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构建虚拟教室模式,解决了师生跨越时空的互动问题。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探索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教学行为的方法与策略,每人每学期制作一个精品教案,每年都有精品教案在全国项目评比中获奖。高中组编辑《高中新课程专刊,精品案例》,优秀教案还在全国课改会上发言,并作为交流材料。
3.项目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是课题的最终目标。参与项目的教师不仅学习了最新的教学理念,掌握了先进的教学设计方法,灵活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还掌握了各种教学科研方法,能够独立开展一些课题研究。实验前,很多教师从来没开展过课题研究,也不会撰写论文,实验过程中,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写出一定数量的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获奖,在《中国电化教育》、《基础教育参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省市级刊物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中小学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建设与管理研究》获得北京市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4.项目带动课程资源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区域教学质量研究”内设四个小项,涵盖全区2/3的小学、中学、高中。先进的教育技术不再简单代替板书,而是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融合,演绎跨越时空的师生活动、生生互动和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教师都能平等共享课程资源,积极奉献课程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区域教学质量的研究”项目,以基础教育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技术为支撑,专家团队与实验教师深度合作,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初衷,学生、教师、学校在项目实践中和谐发展,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由课堂的单纯演示向师生跨时空交流互动的转变;由单纯的资源消费者向资源建设者的转变;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向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转变。
作者单位 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 刘 颖)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折射出的问题根源在管理上,掌控技术与硬件的人是学科教学的门外汉,精通教学的人对技术常常一知半解,因此整合需要建立一种技术、教学、科研、教研、培训立体推进的机制,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整合的方法和模式,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一、开展昌平区教育网络与信息中心建设及管理研究
2002年,昌平区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赵素华申报的《农村城镇地区中小学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建设与管理的研究》,被正式批准为北京市“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该课题研究尤其在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职能、部门设计、人员结构、资源配置方面有突破,为“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北京教育网络资源项目、北京教育学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项目都在昌平区进行先期实验。经过四年的研究,形成了《中小学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建设与管理的研究》成果集。这些成果在昌平区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建设方面起到规范作用。
二、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展运用教育技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项目
研究工作依据现代信息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制定了“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力图通过创新的教学理论、模式、方法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从而在质量方面实现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的目标。项目专家在教材分析、资源准备、初步设计、教学实施、议课交流、反思小结六个方面全程跟踪,亲自指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检测,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综合素质更为突出。
三、在北京教育学会“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开发与实施项目”引领下,开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研究
2007年北京市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后,为了使我区高中新课程改革扎实、稳步、富有特色地推进,我们参加了“北京市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开发与实验”项目的研究与实验。此项目研究的价值在于它能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突破。
第一,发挥数字化技术的存储功能和网络的交互功能,开发、存储丰富的选修课程资源,突破新课程实验中课程资源不足的局限,为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个人学习发展的课程提供可能性,真正体现选修课程的选择性。
第二,发挥网络的独特功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实现学生跨班级、跨年级、跨校、跨区域选修课程,为解决校际间、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建立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平等、自由地进入选修课程的学习提供可能性。
第三,发挥网络学习平台的独特功能,完整地记录和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为突破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的难题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完善学生学习评价系统,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
第四,发挥网络平台的交互作用,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有助于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有助于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构建新型的教学共同体。
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得以建立,跨班级、年级、学校、区域的选课已经初步成为现实,多主体参与课程建设的新型课程文化和学习共同体的组织特征初露端倪。网络环境下的多元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双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四、开展新课程理念下,与教材配套的资源建设研究
2006年,昌平区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杨剑英申报的《昌平区学科教育资源建设管理和应用的研究》被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正式批准为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组从以教研为核心的学科资源建设、管理和应用机制,与课程同步资源结构模式,资源建设的培训模式,教育资源管理和评价的方法4个方面展开研究。
这些研究性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教育资源等方面。
1.探索了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建设一体化教师培训模式。项目实施以来,各项目小组根据研究目标、进展情况和具体需要,在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培训。在项目初始阶段,专家对实验教师进行基本理念、操作模式和基本的信息技能等相关培训,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础理论、项目理念和模式、网络平台的使用、课件制作技术等。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项目组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思想,从教师需求出发,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资源建设课题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边研究、边培训、边制作,每年培训160人左右,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使技术服务教师理念,理念的提升又刺激了教师学习新技术的需要。
2.构建了新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创造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案例。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地区教学质量研究,针对“少、慢、差、费”问题,瞄准效率开展研究,构建了英语学科“三说两听”和语文学科拓展阅读写作的教学模式。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开发与实施项目,立足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构建虚拟教室模式,解决了师生跨越时空的互动问题。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探索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教学行为的方法与策略,每人每学期制作一个精品教案,每年都有精品教案在全国项目评比中获奖。高中组编辑《高中新课程专刊,精品案例》,优秀教案还在全国课改会上发言,并作为交流材料。
3.项目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是课题的最终目标。参与项目的教师不仅学习了最新的教学理念,掌握了先进的教学设计方法,灵活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还掌握了各种教学科研方法,能够独立开展一些课题研究。实验前,很多教师从来没开展过课题研究,也不会撰写论文,实验过程中,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写出一定数量的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获奖,在《中国电化教育》、《基础教育参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省市级刊物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中小学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建设与管理研究》获得北京市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4.项目带动课程资源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区域教学质量研究”内设四个小项,涵盖全区2/3的小学、中学、高中。先进的教育技术不再简单代替板书,而是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融合,演绎跨越时空的师生活动、生生互动和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教师都能平等共享课程资源,积极奉献课程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区域教学质量的研究”项目,以基础教育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技术为支撑,专家团队与实验教师深度合作,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初衷,学生、教师、学校在项目实践中和谐发展,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由课堂的单纯演示向师生跨时空交流互动的转变;由单纯的资源消费者向资源建设者的转变;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向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转变。
作者单位 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 刘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