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就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展开讨论。从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出发,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尝试分析内部失控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财务审计;监督机制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下面提出一些自己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看法。
一、内部控制制度
1.企业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其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要素,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人员的影响。
2.内部控制的基本组成要素
①控制环境: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的核心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②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中的要素包括关注对整体目标和业务活动目标的制定和衔接、对内部和外部风险的识别与分析;③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④信息与沟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识别、捕捉确切的信息,并进行交流和沟通;⑤监督:监督活动由持续监督、个别评估所组成,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能持续有效地运作。
3.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主要有以下作用:①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企业内部的贯彻实施;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③有效的防范企业经营风险;④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⑤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1.没有内部控制制度
这些企业往往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收入不入账,成本、费用虚高等屡见不鲜。会计工作秩序不规范、核算不实及缺乏有效的程序控制等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等等。
2.内控失效,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有的企业资产内控管理薄弱,存货采购、验收、保管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会计记录缺乏及时的内部稽核制度。
3.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些企业的财会人员、公司领导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肆侵吞公款,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等。
4.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具有内审机构的企业,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
三、企业内部控制失控的原因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得力
目前,相当一些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不仅尚未制定出办法,有些企业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不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如何,遇到具体问题总是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2.考核企业干部政绩、业绩机制不完善
对企业干部政绩、业绩考核以目标利润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其他相关指标的综合考察。有些领导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手段来实现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指标。
3.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的财会人员在知识结构上偏窄,对相关的金融、贸易、证券等知识掌握偏少,财务分析缺乏有深度的总体分析。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适应外界的变化,随时了解面对的风险及怎样控制化解风险,所有这些都需借助完善的内部控制来协调。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应从多方面来加强内部控制:
1.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遵循和执行。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应注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包括经营管理的理念、组织机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管理控制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务,外部环境的影响等。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保证制度的真正落实,才能真正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2.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及高层的控制职能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应有明确的认识。要为员工建立一个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有效管理系统;培养一批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的员工,不断加强员工的后续教育,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换岗,对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防止并及时发现管理欠缺及舞弊行为。
3.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的控制
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强调人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
4.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
主要包括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等方面。
5.加强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保持相对独立性。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包括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内控环节的协调情况等。
6.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财务审计;监督机制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下面提出一些自己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看法。
一、内部控制制度
1.企业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其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要素,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人员的影响。
2.内部控制的基本组成要素
①控制环境: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的核心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②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中的要素包括关注对整体目标和业务活动目标的制定和衔接、对内部和外部风险的识别与分析;③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④信息与沟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识别、捕捉确切的信息,并进行交流和沟通;⑤监督:监督活动由持续监督、个别评估所组成,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能持续有效地运作。
3.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主要有以下作用:①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企业内部的贯彻实施;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③有效的防范企业经营风险;④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⑤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1.没有内部控制制度
这些企业往往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收入不入账,成本、费用虚高等屡见不鲜。会计工作秩序不规范、核算不实及缺乏有效的程序控制等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等等。
2.内控失效,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有的企业资产内控管理薄弱,存货采购、验收、保管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会计记录缺乏及时的内部稽核制度。
3.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些企业的财会人员、公司领导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肆侵吞公款,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等。
4.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具有内审机构的企业,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
三、企业内部控制失控的原因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得力
目前,相当一些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不仅尚未制定出办法,有些企业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不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如何,遇到具体问题总是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2.考核企业干部政绩、业绩机制不完善
对企业干部政绩、业绩考核以目标利润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其他相关指标的综合考察。有些领导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手段来实现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指标。
3.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的财会人员在知识结构上偏窄,对相关的金融、贸易、证券等知识掌握偏少,财务分析缺乏有深度的总体分析。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适应外界的变化,随时了解面对的风险及怎样控制化解风险,所有这些都需借助完善的内部控制来协调。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应从多方面来加强内部控制:
1.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遵循和执行。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应注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包括经营管理的理念、组织机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管理控制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务,外部环境的影响等。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保证制度的真正落实,才能真正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2.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及高层的控制职能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应有明确的认识。要为员工建立一个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有效管理系统;培养一批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的员工,不断加强员工的后续教育,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换岗,对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防止并及时发现管理欠缺及舞弊行为。
3.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的控制
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强调人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
4.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
主要包括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等方面。
5.加强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保持相对独立性。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包括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内控环节的协调情况等。
6.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