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监控,不要“亮瞎眼”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a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有关监控补光灯“亮瞎眼”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社交媒体上,在“北京多条道路监控补光灯刺眼,司机路过被迫降速”的报道下,各地网友纷纷“打卡”:“天津也这样啊”“武汉摄像头全都是这样的”……
    夜间开车,最令人深恶痛绝的莫过于有人滥用远光灯。特别是在一些光线昏暗的路段,迎面而來的强烈灯光,足以使人头晕目眩、瞬间看不清路况。滥用远光灯之所以被列入交通违法行为,一方面在于增加了不可预知的道路风险,另一方面则在于直接威胁到他人的身体健康——长时间置身于强光照射下,不仅会对视力造成永久性伤害,甚至可能致人瞬间失明。
    就实际危害来看,“亮瞎眼”的监控补光灯与滥用远光灯并无二致。问题是,滥用远光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亮瞎眼”的监控补光灯大多是骤然来袭,不容抗拒、无可回避。同样是夜间“光污染”,为什么滥用远光灯被列入严厉打击之列,“亮瞎眼”的监控补光灯却能大行其道?
    作为道路监控辅助设备,监控补光灯在分析道路交通流量、抓拍过往车辆信息、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那些设置不尽合理、亮度过于刺眼的监控补光灯,却在事实上给公共通行带来了困扰和威胁。由此很容易使人产生疑问,既然只是为了补光,有必要如此“亮瞎眼”吗?
    按照《交通技术监控成像补光装置通用技术规范》的规定,在额定电压下,补光装置的功耗每车道应小于等于50W;补光装置在路面上形成的补光区域应覆盖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监控成像区域,光照度均匀,无明显暗区,且不得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业内人士披露,爆闪监控补光灯功率能在瞬间达到200W,公众吐槽“亮瞎眼”的正是此类监控补光灯。以“亮瞎眼”的方式出现在公众视野,爆闪监控补光灯显然谈不上“光照度均匀”,其自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恐怕要打上一个问号。
    退一步说,即使爆闪监控补光灯“未超过国家标准亮度”,也不意味着其“不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原因很简单,人眼对光线的感知受环境影响很大,同等亮度的补光灯,在光线昏暗的路段更容易使人感觉“亮瞎眼”。单纯以国家标准而不是实际效果来管理,这样的管理思路未免有些不负责任。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规范化只是第一个层次,在此之上的是精细化。如果说规范化更多考虑的是管理,那么,精细化关注的重心则是服务。在城市越来越强调精细化管理的当下,为什么不能依据道路情况和光线背景,适当调整监控补光灯的亮度呢?
    道路监控的重要意义无须赘述,既可以维护交通秩序,又可以为警方提供线索,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但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监控设备进行全面“体检”,一方面治理干扰视线的“亮瞎眼”,另一方面剔除年久失修的“睁眼瞎”。
    随着公共服务方式的持续改进,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首先就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服务者的眼光去看待监控补光灯,无论是“亮瞎眼”还是“睁眼瞎”都不难找到解决的方案,所需要的是多一些“绣花”的细致与耐心。
  (摘自《光明日报》)
  【赏析】
   公共服务必须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标准为标准的形式主义。“亮瞎眼”是典型现象,却不是唯一现象,若无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监控补光灯不仅会刺眼,更会给群众添堵。和谐城市绝不是整体上的和谐和看上去的和谐,管理者和服务者必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别把功夫都做在表面上,多解决管理缺位的问题,由内而外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
其他文献
【文题展示】   “不能越雷池一步”,往往成为我们某些不能创新与进步的理由。其实,我们只有“越过雷池”,才能达到思想的突破,才能进行行动的尝试,才能完成探索的实践,进而取得进步与胜利。   请以“越过雷池”为题,运用层进式的议论文结构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  【写作指导】   写作前,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审清题意行好文。首先,要知道“雷池”的本义与引申义,
期刊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这首《南山南》在年轻人中广为流行并被改编着,它之所以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就是因为它深深地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是时代的特征。它受时代的影响,是时代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你是否还记得,靠双拐走路的残疾青年郑智化用略带沙哑的嗓音演唱的《水手》?歌曲中表现的那种挫败感因赢得人们心灵的共鸣而流行一时。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信天游》《黄土高坡》等歌
期刊
前不久,“空调小哥被公司奖励价值60万元房产”这样一则新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众人直呼“神仙公司”。   而当事的这位空调小哥,或许更应该被看作“神仙般的存在”。原来,新闻发出的前几天,他曾徒手爬楼救下一名被困窗外的小女孩,被称为四川“真实版蜘蛛侠”。公司为了“点赞”他的勇敢和爱心,给出了这样高额的奖励。   惊险一幕是在四川自贡某小区发生的。家住6楼的一名小女孩,在家长出门时调皮翻过了窗户栏杆,随
期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美好。相对于一般动物而言,如果没有视觉就意味着它们将无法生存,特别是对需要速度的弱小鱼类来说,可是什么都有例外,盲鱼就为我们演绎了一段传奇。   盲鱼又名无眼鱼,它们没有眼睛。据推测,盲鱼的祖先应该也是有眼睛的,其中的一部分可能在数万年前被水流带到了只有很少光线或完全没有光线的地下水中或者洞穴内。随着漫长的岁月流逝,逐渐退化变成了今天的盲鱼。  
期刊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有人说:“有凌云壮志,可气吞山河,傲视群雄者方为英雄。”可真正的英雄只是一人力量之极致、功德之盖世吗?   项羽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不择手段,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人们不禁疑窦丛生:难道他统一天下不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而是博取英雄美名的龃龉手段?英雄,不是牺牲了别人,而是牺牲了自己;不是战胜了别人,而是战胜了自己;不是打败了别人,而是守护了别人。   一
期刊
社会互联互通,共享崭露头角:共享单车带来便捷出行,网络发文分享人情冷暖,公开授课提供优质教育……共享渐入生活,影响深远。在我看来,若以共享满神州,发展进步正此时。   所谓“共享”,即共同分享,它正在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共享的最终目的是使全民获益。”这与我国共同富裕之目标不谋而合,则其重要,不言而喻。   共享满成长,可予个人机遇,添人生亮色。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生活在我们
期刊
时代更新,催生共享潮流;社会发展,独享亦引关注。共享大行其道,獨享细流暗涌,今天的我们应如何抉择?依我之见,两者本不对立,自当有机结合,以独享滋养共享,用共享推广独享。  共享经济的兴起让不少人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殊不知,这一模式的流行,扎根于独享这一肥沃土壤。没有独享就难有共享,有了共享才有更多独享。独享与共享共舞,方为新时代发展正道。  牵手共进,同奏发展强音,于共享中促和谐。在发展需求猛增却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奥斯维辛集中营旁边阳光灿烂的小街上,咖啡馆一家连着一家,中午时分家家都坐满了人,人们在阳光里如释重负。一切都因为这里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目睹了历史中黑暗的遗留物后,人们就能激赏日常生活的美好。   人们三三两两在阳光下走动,带着强烈的自由痕迹,慢腾腾的,若有所思的。遮阳伞下有人在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念品商店买来的明信片上写字。黑白照片里,生锈的铁轨
期刊
某明星因乘坐高铁被“熊孩子”吵而发了一条微博,以国外已有女性专用车厢一事,建议中国高铁设“熊孩子”专用车厢。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熊孩子”的讽刺,粗暴对待“熊孩子”的心中之“火”。   古人造字,“能”字底下一把“火”为“熊”;今人用“熊孩子”指代那些岁数小、不懂事、极调皮的孩子。依笔者之见,“熊”字准确地传达出了一些信息:孩子心中有天性自然之“火”,温柔妥善相待,可更好地塑造孩子,使之成為能人。  
期刊
前不久,一起未成年人案件引起社会关注。随后,网上有人传播“一男孩面对指责敷衍”的视频,有网友将该视频中的男孩误指为前述案件的“杀人犯”。男孩父亲张先生说,视频传播后,其儿子因害怕不敢回家,在外“流浪”近10天。被找到后,儿子变得不爱说话、“状态不好”。   自从有了“人肉搜索”,网络暴力几乎就成了社会热点事件的“标配”。一有新闻事件发生,很快就有新闻主角的个人信息传出,瞬间刷爆屏幕,网络喷子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