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怀古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ro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陳更

  在神州大地的广袤疆域中,崇山峻岭之间,茫茫古原之上,矗立着许多雄关。如李白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它们依天险,凭地势,让将士们有所依托,保卫一方百姓。潼关便是其中一座。它上傍华山,下临黄河。“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盛唐时,这里日日燃着平安火。在一个黄昏,火焰消失了,因为安禄山的叛军已攻破了潼关。长安城最重要的屏障已失,玄宗只能仓皇逃向蜀地。杜甫为这场动乱写下“三吏三别”,“三吏”之一,便是“潼关吏”。官军痛定思痛,重筑此关,杜甫路经此地,为它写道:“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那潼关吏请杜甫放心,说历乱后的潼关如今能:“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如栅栏般列开的防筑工事高入云端,飞鸟也不能越过。
  700多年后,唐朝没有了,但是潼关还在。它还在保护着一方黎民。有一个叫张养浩的读书人,从东方来,到陕西关中去赈灾,那里的百姓正处在又一轮的水深火热中,不幸的旱灾降临在了他们头上。
  张养浩路过潼关,种种曾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事件在他眼前浮现。它们起因不同,背景各异,但永远对百姓造成沉重的伤害,就像他现在即将前往直面的这场灾害一样。于是,他在沉重而复杂的心绪中写下了这首“潼关怀古”,曲牌为“山坡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开篇从眼前的景象写起,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表里,就是内外。山河表里。就是内有山、外有河,敌军若要进攻,就要先越过河流的天堑,再翻过高山的阻拦,这是一种军事上很有利的地理优势。《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晋文公的谋士狐偃说:“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说晋国,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境内大山大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这一句暗用了《左传》的典故,意思就是,层峦叠嶂如在相聚,巨浪滔天如正发怒,潼关就坐落此间,内接华山,外连黄河。暗指它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一句很精彩,让我们一下子仿佛身临其境,眼前浮现中古来入陕门户、历代军事重地——潼关。过了潼关,就到长安了。那里的百姓正在遭受旱灾与随之而来的饥荒,正等着张养浩去拯救。于是他不禁心事重重,写下,望西都,意踌躇。西都,是长安城的别名,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而张养浩所处的元朝,建都于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踌躇,本意是犹豫、徘徊不定,这里指作者面对见证着千年变迁的潼关,思潮起伏。所以这一句的意思就是,遥望古都长安,感慨万端。
  故乡在山东、一生在京为官的张养浩很可能是第一次来到陕西地界,第一次路过潼关。在思潮起伏中,书本上的刀光剑影在他眼前浮现,令他触景生情。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伤心,在这里表示为……而伤心,秦汉经行处,表示秦朝、汉朝曾建都过的地方。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这里曾是秦汉的国都啊,当时那些数不尽的凤阁龙楼、数不尽的九重宫阙呢?都已化为尘土。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那么多成王败寇、王朝起落过去了。可是,无论起起落落如何变化,有一件事一直不变。那就是封建王朝对百姓的剥削,太平时,百姓要上交“不惜两钏输一斛,尚赢糠覈饱儿郎”的沉重赋税,战乱时,百姓要承受“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的残酷兵役。于是,潼关引发作者对历史的反思,而这反思则归于这一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王朝兴衰,百姓都饱受压迫。
  这首作品名为怀古,但你却说不上来,它所咏究竟是哪一段古,是哪件古时之事。是的,它是提到了秦汉曾建都于此,但作者的目光更重在当下,他站在潼关之上,思绪融入山峰与波涛之间,名为“怀古”,实为“悯农”。
  这就是中国文人,他们或许向往山水、或许政务缠身,有人乐观旷达,也有人忧郁脆弱,有人嗜酒成性,有人狂放不羁。但是,无论他们的外表如何,天性如何,却都有一颗柔软的心,一双总在流泪的眼睛。从老子“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到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再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几千年来,他们永远传承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文人的共同秉性,永远用一颗柔软的心同情着、悲悯着父老乡亲们在赋税与劳役的沉重压迫下艰辛的谋生,见证着、记录着他们是如何用忠厚的心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这首作品是元朝散曲中将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名作。作者张养浩一生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年迈时,他为父丁忧,隐居乡间八年,朝廷七召不赴。公元1329年,元明宗天历二年,陕西大旱,朝廷第八次任命张养浩,此次官职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这一次张养浩再未推辞。他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二月出发,一路遇到神庙便进去求雨,多次哭倒伏地,虔诚至极。三月路过潼关,却再也没有从这道关出来过。在陕西为官四个月,他鞠躬尽瘁,苦心孤诣,这一年七月,他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
  就这样,他用生命践行了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其他文献
司马祎琳  自小到大,我的学生时代,在一条街上读了十二年。  小学、初中、高中,都在城墙边的建国路读书。这是一条古旧,也很有市井烟火的老街,上学途中会经过明城墙,学校对面是张学良公馆。小时候听姥爷说,我们学校是张学良当年为解决东北军将士子女的入学问题创办的,学校的小楼很有西式的味道。  姥爷同我讲,四十年代抗战时,我们学校底下有个防空洞,当年他还在里面躲过飞机轰炸。上学路上,杨絮飞在空中惹得鼻子酸
期刊
冷思逸  在内蒙古依旧纷纷扬扬地撒着片片雪花的时候,我仓促地带着行囊,闯入了南方温柔如童话的樱花季,遇见了一个美好的女子,搭建着古代文学与现代诗歌的桥梁。她如此热爱写作,日复一日,让我想起曾经也有些许文艺的那个自己。  许是正值高考结束,大家在微信群里回忆着去年今日,喊着我组织聚餐说想念彼此;许是再次打开落了灰的日记本,电影般闪过的青春;许是看到朋友圈文学老师每日更新的小诗。我确实,想写点什么了。
期刊
编者按:   高考是一种磨砺,更是考生一生难以忘记的经历。在如今,高考是一个家庭数年中要集体承压的关卡,是家庭全体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突破的一项系统工程。如何面对高三的压力,恐怕没有标准答案,有参考,总会减少歧路。我们通过一位家长的日记,回顾她在过去一年陪着女儿走过高三的心路与行路,她的女儿如今已经考入了985的大学。她的回忆也为那些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与家庭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  按说高三开始了
期刊
我是一个象棋爱好者。我的父亲是一个彻底的象棋迷。受他的影响,我年少时就喜欢上了象棋,并且在耳濡目染中,在与父亲对弈中,棋技也愈发精湛。  摆开棋谱,楚河汉界,红黑分明。将士象马车,二炮加五兵,九宫无数线,走妙正劣着开中残局盘,将杀捉打兑,棋里风雨起,棋外人面红。棋里争输赢,棋外夺胜负。  托父亲的福,我棋艺甚好,所以同我们班同学下棋时,我总是赢的时候多,输的时候少。那时我横扫天下,被喻为“常胜將军
期刊
天空有鸟儿相伴,有云朵点缀;大地有山水相伴,有植物簇拥;我有伙伴相伴,有家人携手。  夏天就像无声的风,不知不觉来到了你的身边。夏日的老天,像戴错了帽子,变化无常。早上刚顶着烈日去上学,傍晚坐在教室却不期而遇一场大雨。雨来得干脆自然,像一个干练的人雷厉风行,虽说排场不大,但也少不了风婆婆、雷公公一股脑儿的凑热闹。我看这雨还有点不好说,不像春雨柔情似水,不像秋雨延绵惆怅,也不是夏雨珍珠一般,更像是豆
期刊
海棠花开,春去秋来。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是村子里有名的小美人,虽然已花甲之年,却是神采奕奕,一袭白发梳得很认真,没有一丝凌乱;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腰杆子挺得直直的,很有精神气。  记得在我去外婆家前一天母亲嘱咐我说:“外婆最喜欢的花是秋海棠,最喜欢的食物是海棠糕,最喜欢做的事是去照顾院子里的秋海棠。所以,在外婆不高兴的时候你就去给她买海棠糕,但不要瞎乱碰院子里的海
期刊
春天是吃笋的好时候。  第一场春雨过后,笋就漫山遍野全是了,也因此它们生的挨挨挤挤。固然这样找笋是容易百倍,可若是要吃到真正的好筍,还是需要不少走山闯林的经验。  故乡的人偏爱口感爽脆的笋肉,所以那些外壳红黑色的细竹笋常被吃货们视为佳品。而那些口感粗涩、硕大无比的笋大多是挖来晒干之后做笋丝、笋干,是鲜少有人会拿来直接烹饪上桌。可是那些人们都喜爱的细笋往往长得小,身板细,比起粗笋要更难找也更难挖,若
期刊
我曾想过这样的问题,肥胖对于大多数人意味着什么,可能是痛苦、折磨、自卑。甚至是危及到了健康。无数的男男女女想要改变现状,于是产生了一个词“减肥”。  在综艺节目《奇葩说》中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社会对肥胖的歧视和偏见,肥胖是耻辱吗?”人们往往将超重归因于可调节的内部原因,诸如缺乏锻炼、不良的饮食习惯。语有云,心宽体胖。因此,体型肥胖的人就必须心宽似海,笑纳所有的歧视和羞辱。否则那就是玻璃心。更有人
期刊
或许大多数人的人生亦如此,过了一定的年岁,总要摊开手,将曾经得到的东西一件件地交还回去。1  美国有三千八百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在法学院读书的时候,我选过一节名为“贫穷”的课,教授让我们做了一个类似《人生选择题》的网页游戏:在美国做穷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开局有一千元,目标是保持到月末都不破产,否则便出局。在游戏里,我是个单亲妈妈,做着廉价的体力工作——搬运工、清洁工、服务生,穷人大多
期刊
成长  保山位于云南西南部的澜沧江、怒江之间。在中国版图上,保山颇为低调,甚至还不如它下辖的县级市腾冲有名,若非一次出差采访的偶然机会,我恐怕也很难选择这座偏僻的小城作为旅游目的地。然而当我查询起保山的历史遗迹时,顿时兴奋起来了,没想到在如此偏远的地方,还留存着三国蜀汉的历史往事。  保山一带原为哀牢国,在汉朝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之内。今日保山市区,在汉末三国时是永昌郡不韦县。“不韦”之名,来自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