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朵蓝色的量子玫瑰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11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球状闪电》阅读课,以班級读书沙龙的形式展开,在一番分析和取舍后,大致定下了沙龙所需要交流和讨论的内容,学生采取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分享和互动。阅读科幻小说,道路很漫长,不忘初心,方能收获更多的惊喜和启发。
  关键词:《球状闪电》班级阅读读书沙龙
  “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
  ——阿瑟·克拉克
  一、萌芽
  对我们7班学生而言,每周三上午的语文课都值得期待。因为,他们将拥有这节课的讲台,可以通过读书演讲的方式把自己最心爱的书分享给同窗好友,而台下的同学则可以根据演讲内容进行提问、补充和评价。读书演讲自愿报名,书目自拟,提前两周找老师备案。
  刚开始,学生的目光或投向文学史上的经典大家,或投向书桌上自己的书单,报名者并不多。看着他们徘徊的目光,结合平时对他们课间活动、案头书籍的观察,我单独找了班里的一位科幻社成员刘骏同学,鼓励他把自己喜欢的科幻小说推荐给大家。
  “可以讲吗?”在他几乎下意识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意识到,学生的阅读范围已经超出了我们的常规指导范围,而对于这个“超出”,我们往往会因为传统文学观念和教学进度的限制而忽视。这个被忽视的区域,才是班里乃至许多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主要阅读阵地。
  所以,我也爽快回复:“当然可以!”
  他当即就定好了演讲书目:亚瑟·查尔斯·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在大致介绍书评、作者概况之后,刘骏用自己的语言展开了一个小说图景,结合自己搜索到的图片,一下就带领全班同学进入了想象的妙境。他没有遵循一般的演讲程序介绍小说概要,而是在展示了书中的几个成功预言之后,述说了自己对于科幻作品阅读的思考,将阅读最精彩的探秘部分留给了同学。
  刘骏同学平日在班里并不是善于言辞的积极分子,在脱稿讲述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卡壳的情况。他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下意识地看了讲台边的我一眼。我没急着替他开口,只是微笑鼓励。这时,讲台下却传来了掌声,来自全班同学的掌声。在同学的鼓励下,他终于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演讲。而之后的互动与点评,也是读书演讲开展以来班里最为积极的一次。
  我从学生的表现中看到了兴趣赋予他们的无限可能,我也认识到,我对学情把握的不足和个人阅读的盲区削弱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制约了学生的可提升空间。所以,当曹勇军老师结合班级对科幻文学的兴趣、课堂容量等情况,建议7班的共读书目可以考虑定为《球状闪电》时,我就知道,7班的精神狂欢即将来临。
  二、生长
  宣布之初,学生热情高涨,无论读过的还是没读过的,都积极投入到读书共同体中。但真正拿起这本书时,我却开始担心了。没有丰富的理科知识储备,我要带给学生什么?我能带给学生什么?所以,我尝试从文体的角度进行思考。科幻小说,首先是小说,是虚构的,但它的内容比较特殊,是“以科学为对象和线索进行幻想并构成重要内容的一种小说”。吴岩教授曾总结科幻文学的六因素:文学状态、探索因素、科学内含、认知方式、审美因素、警世因素。尽管学界关于科幻文学的定义仍存在一定争议,但从阅读经验出发,结合所搜集到的资料以及语文学科的要求,课堂的重点内容便逐渐清晰了。
  我与学生约定以一星期为限。在完成个体阅读之后,周五我下发了一张学案给学生,请他们进行思考并完成。学案上一共有三个问题:
  1.《球状闪电》中的科学设定是什么?
  2.你觉得小说主人公是谁?请试着结合情节分析这位人物。
  3.你觉得这部作品最有魅力的地方在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周末之后,陆续收到了学生的作业。每个人都认认真真地将自己的看法写在了学案上,就连从前摘抄本只有潦草的只言片语的同学,也用密密麻麻的字将空白处填满了。同时,在学生的社交APP上,我也看到了他们各自的阅读感言。这再一次坚定了我的想法:他们有动力也有能力在这个读书共同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球状闪电》阅读课,以班级读书沙龙的形式展开。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到了沙士宸、解淏中、刘骏等几位刘慈欣的铁杆书迷作为沙龙的策划人。结合全班的学案反馈,大家一致认为,《球状闪电》在人物设定、想象力、情节波折这三个方面最具魅力。在一番分析和取舍后,大致定下了沙龙需要交流和讨论的内容。我启发并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分享和互动。
  几位负责策划的学生还将我拉进了“球状闪电行动小组”。行动小组还不断吸收新成员,大家在这个小组中上传可供学习和参考的资料,提交自己的发言稿。而我,主要负责帮学生对台本、发言稿、PPT进行调整和修改。
  有了“番号”的我们很快又为沙龙定名:那一朵量子玫瑰。
  我们的群文件里有了《“那一朵量子玫瑰”台本》,《“那一朵量子玫瑰”台本修改》,《“那一朵量子玫瑰”台本修改2.0》,《“那一朵量子玫瑰”台本修改3.0》……
  就这样,7班这个《球状闪电》读书共同体开始用心浇灌属于自己的玫瑰。
  三、绽放
  很快,到了12月3日,班里的学生人手一本《球状闪电》,他们在自己的阅读主场上迎来了一次想象的碰撞与狂欢。
  “作者将量子物理的‘科学之美’融入战争的‘厚重现实’,把大自然未解之谜的某一可能性推向极致。推荐大刘的作品,不仅仅因为故事、角色、创意、文笔,还因为埋头于现实的路上,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让我仰望星空。”随着主持人沙士宸的开场,高二7班《球状闪电》阅读分享会——“那一朵量子玫瑰”正式开始。
  现实生活中,球状闪电并不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作为中国科幻文学作家的领军人物,刘慈欣用自己独特的想象创造出了一片恢宏的文学图景——曾有学生称之为“造物主般的气魄”。在请一位同学简要回顾了《球状闪电》的科学设定之后,大家便就心目中的“大刘”进行了分享和讨论。让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李良辰同学,平时说话不多的他竟主动站在讲台前,滔滔不绝地分享着他对刘慈欣的了解。在惊叹之余,我想起他母亲的话:“他可痴迷科幻了,谁若是不让他看科幻,谁若是说《三体》不好,他立马跟你急!”   在对作者进行了初步讨论之后,我走上讲台,引导学生对小说人物进行思考。为了更好地体会人物,策划小组在读书沙龙之前招募到了张雪松和芦芷萱两位同学,分别饰演陈博士和林云,再现两个人物在泰山上的邂逅。也许是因为教室里还坐着一些听课老师,张雪松显得有些拘束,但参与点评的几位“戏剧节大咖”除了给出一些中肯的建议,都对他的努力给予了肯定。
  沙龙主要的突破对象是小说主人公——林云。演员各自陈述了自己的角色理解,同时与刘慈欣其他作品的人物,如章北海、程心等开展对比,联系文本,对人物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在林云身上,学生看到了坚强、冷静,看到了追寻的魅力,也看到了她精神世界里的无助和软弱。从已有的阅读人物图谱来看,这个人物形象与其他人物不同,其存在更主要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比如,林云出场之后,对球状闪电的研究和运用便进入了新的领域,陈博士也确认了自己追梦人的身份,坚定了攀登科学巅峰的步伐。这位以防空武器系统为博士专业的女军人能够平静谈论流血和死亡,对武器抱有一种审美式的痴迷,是被某件事占据了全部生活的人。她的坚决和不顾一切能让球状闪电的相关想象在情节中得到落实、达成吻合,又能和故事的阻力设置形成冲突,带给读者一次又一次的阅读快感;与此同时,她的童年经历、情感挫折又为她的独特性格提供依据,让整本书在情感逻辑上达成一定的自洽。无坚不摧的外在与脆弱的内心构成个人形象的反差,这种反差所造成的张力会因为童年的“情有可原”而注入情感力量,讓读者享受一场有温度的想象盛宴。
  作为老师,我总是希望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所得。这个所得,并不只是知识性的,更多是方法体系的构建。在沙龙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和生活经验,提出了以下几个阅读建议:
  第一,不要把科幻小说与科普作品等同起来。
  第二,阅读科幻小说要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提升创造性思维。
  第三,阅读科幻小说仍然要关注现实,将科幻思维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处理疑难事务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四,不要把灾难题材的科幻小说与宣传世界末日的异端邪说相等同。
  沙龙结尾时,谈到刘慈欣的想象的魅力,有学生说:“科学幻想从来不是对想象力的放纵,而是有控制的想象,正因为对想象的控制,才使作品产生无穷的魅力。”平日里对学生强调作文的笔墨分配和逻辑问题,不是只有作文指导时的叮嘱才有效,在科幻阅读的自主实践中产生这样的解读,也是一种自我进步的例证。
  无论是沙龙之前和学生的交流,还是沙龙进行时的聆听,当我看到学生的阅读建议时,发自肺腑地为他们高兴,为他们自豪。在这堂课的结尾,当我对整场读书沙龙做总结的时候,我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而未来得及深入挖掘的地方,也是我们未完待续的精彩。他们认识到了科幻小说的文体边界,把握到了科幻小说最为吸引人的创意性,仰望星空却也不忘脚踏实地,不把虚幻当作逃避现实的工具,还能认识到科幻小说对现实社会的警示作用,希望更好地思考,去造福人类。
  我未曾想到,这一本书,能够让学生有如此惊艳的表达。我亦未曾想到,16岁的他们对科学伦理有如此深刻的思考,对人类社会抱有这样大的担当,对美好未来有那么真挚的期望。
  不得不说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总体来看,这节阅读课带给我很多惊喜,不过,由于课堂容量和文本体量的矛盾,阅读覆盖面较宽但深度不够,关于小说主题、写作特点、宇宙意识等问题,还需要结合课下写作和继续阅读来进一步扩展。阅读科幻小说道路很漫长,希望大家能不忘初心,收获更多的惊喜和启发。
  绽放在2018冬季的那朵蓝色量子玫瑰,真美。
  参考文献:
  [1] 孔庆东.中国科幻小说概说[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3).
  [2] 吴岩.论科幻小说的概念[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李昊欣,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    一、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的各方面提出了变革要求。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是新课改进一步推进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要阐述的是教师如何转变角色,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开展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使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师生关系;引导探究;正确认识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已受到广大教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几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教学法的概况。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和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地处偏远的农村小学,由于受到经济、文化、信息及思维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发展相对滞后、语言表达相对欠缺、导致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成了相对棘手的问题。但在素质教育成为教育主旋律的今天,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便成了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迫在眉睫。下面是
期刊
长期以来很多老师认为学习数学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做大量的练习就能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那些做过大量练习的学生却常因对题意不能正确理解,导致解题错误或无法解题,其原因就是阅读能力较差。如何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主探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就显的越来越重要。为此,要我们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对学生阅
期刊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和运用数学,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成为自主能力的人。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本文通过对自己在教学、教研中的收集到的几个案例的诊断剖析,指出7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存在的不足,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应该具有的特征。  [关键词]诊断;教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
期刊
一、学校阅读现状堪忧    1.1 读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内阅读,一类是课外阅读。许多学生对课外书不想读,原因很简单,从小学到高中读了那么多的教科书,做了那么多的练习题,还不够吗?再加上一些教师和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不是正书,不读也罢了。其实差矣,课内学习不能替代课外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
期刊
【编者按】 为了让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教师进修学校自2018年启动“二十四节气课程”建设,以作家诸荣会先生的《节气24帖》为教学蓝本,以特级教师诸向阳老师的课程实践为基础,计划用一年的时间“串起”二十四节气课。执教老师为王祥连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诸定国初中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黄本荣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对象为小学高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本刊
期刊
2019年第2期教育研究与评论论衡论衡教育研究与评论2019年第2期【编者按】 批判性思维直译于英语的“Critical Thinking”,是通过理解、质疑、查证和推理等探究活动考察观点及论证的可靠性从而决定应当信什么或做什么的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在写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批判性思维始于质疑,质疑往往是直抵作文材料的入口,也是写作者观点的试金石;批判性思维关注理由,有助于写作者把握材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