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140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已经变得十分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把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那么,如何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本文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巧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巧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练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那么,如何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以其生动、直观、高效、活泼等特点,给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中,小学生会对精彩的故事情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个时候的好奇心一旦发展成为认知兴趣,就会马上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愿望,进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连加》时,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并结合具体的情境图适当地出示几个问题:(1)草地上原来有几只小鸡?(2)又跑来了几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计算?在学生解决以上几个问题后,笔者再用多媒体将两幅图连起来播放一遍,接着又让学生在原来基础上将两幅图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并列式计算。这时,有学生就举手说:“原来有5只鸡,跑来了2只鸡后,又跑来了1只鸡,现在有一共有几只鸡?列式是5 2 1=8。”笔者随即肯定了他的回答,并让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其他学生都按照这位学生回答的思路进行思考,问题看似圆满地解决了。紧接着,笔者提高了难度,让学生根据“5 2 1=8”这个算式来编一个小故事。学生思考完后,有个学生站了起来说道:“有一天,妈妈买来了5个桔子,奶奶也买了2个桔子,爸爸又买回来1个桔子,现在我家有几个桔子?列式是5 2 1=8。”在他的启发下,其他孩子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相同的数量关系被学生用不同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而这些故事全都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经历过或看到过的事情。这些事情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素材,学生在编故事的过程中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学习兴趣浓厚。
  二、巧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制约,教师很难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但是如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就能够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为学生提供生动而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感知数学的教学内容、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时,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出示题目“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如果直接用講授法进行教学,学生很难理解“假设法”这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一个幻灯片。用一个简单的圆形来代替动物的头,用竖线来表示动物的脚,根据学生的想法当场增添或减少脚的数量,再把最后的结果展示给学生看。
  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出,鸡有3只,兔有5只。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示意图理解数量关系:首先假设8只全是鸡,每只鸡身上长2条腿,共有8×2=16(条)腿,还剩余26-16=10(条)腿,鸡身上再长2条腿变成兔子,直到10条腿长完为止。这样就得到兔子有10÷(4-2)=5(只),鸡有8-5=3(只)。列综合算式为:兔子是(26-2×8)÷(4-2)=5(只);鸡是8-5=3(只)。大多学生对这类题目的第一个感觉是难,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展示,化抽象为直观,原本模糊的数学问题顿时明朗化了,题目也变得很有趣了。学生再根据示意图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就能很好地理解“假设法”了。运用这种方法,“鸡兔同笼”问题也就变得简单,学生也就容易上手。
  三、巧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准确点拨、讲解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将学生头脑中模糊的知识清清楚楚地呈现出来,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笔者首先与同学们一起回顾了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并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为学习长方体的周长做好铺垫。然后,用信息技术出示标有长度和宽度的长方形图形,再让学生借助图形自己尝试去求出长方形的周长。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知道了长方形周长有三种方法:①长 宽 长 宽;②长×2 宽×2;③(长 宽)×2。但是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前两种方法的应用比较多,第三种方法的应用很少,大部分学生对于第三种方法没有直观上的认识。于是,根据周长这一概念,笔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长方形进行分解——把长方形的四条边连成一条直线,直线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最后,根据已知的长和宽求出这条线段的长度,也就是长方形的周长。通过信息技术的展示,很容易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四、巧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练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练习的形式单一,练习的内容非常枯燥,缺乏趣味性和直观性,最后导致教学低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练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练习题,能够帮助教师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利用反馈信息及时点拨评价,进而能够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所学的知识、熟练技能、发展数学思维,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初步认识角,了解角的基本概念,建立角的空间观念”是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于是,在课堂练习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练习——“找角”。学生很容易就会判断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但不清楚怎么把不是角的两条射线变成角。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的基本概念,笔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动画效果,当用鼠标点击不是角的图形时,它们能自动变形,变成角。这样就能让学生直观地看清角的演变过程,从而方便学生理解角的基本特征。第二个层次是综合练习——“比角”。利用信息技术先出示一组角:学生观察角并比较谁大谁小,说出原因。学生判断后,利用信息技术将两个角重叠在一起,这样就很容易看出大小,同时也教给了学生比较的方法。之后,笔者再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边的长度不一样的角。同样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比角的过程,使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第三个层次是拓展练习——“拼角”。用两个角拼一拼,观察变成了几个角。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拼,但是看不准到底有几个角。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成功地将图形分解出若干个角,这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潘萍.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2007(10).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对待特殊学生,教师不能置之不理,或者恶语相向。笔者认为,面对特殊学生,教师可以用爱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从心底接纳教师;可以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代替说教,润泽学生;可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其责任心。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特殊学生;教育方法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班级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一个班集体中,总会有一些特殊学生,他们或是调皮捣
摘 要: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笔者在对部分计算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十分让人满意。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计算教学而往往忽视问题解决教学。这样导致学生虽然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进而数学成绩也没有显著的提升。对此,笔者分别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和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四点小学数学
【摘 要】在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中,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对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有效教学的整合呢?整合的有效教学策略有哪些呢?本文即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整合的必要性、实施策略,以及值得思考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信息技术既可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的学习者,也有利于实施合作式学习策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加强,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科学;信息技术;整合;有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获得新知识和能力的乐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阐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策略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希望可以为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带来帮助。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广州510000)  【摘 要】在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我校教师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模式,研究优化的策略,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其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在道德认知、情感态度、生活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以达到课程的总目标。我校教师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优化小组合作学习”:一是优化小组的组成,二是优化合作的技巧,三是优化学习的方式。在策略的研究过程中,以解决现实以及未来的教育
【摘 要】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取向,因而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本文笔者首先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并结合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现状;策略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
摘 要: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数学教学是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好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文章试图从刨根式、开放式、评价式、转变式等不同的提问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作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思维能力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
摘 要:很多小学教师对班主任工作望而却步,皆因没能充分利用学生自身这个管理资源。如果建立起学生成长共同体,将学生放在一个生态环境系统,让学生在整体、和谐、开放、有序的班级环境中互帮、互助,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自身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形成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行动建设。只有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过程的熏陶,成长共同体团队的规范化管理以及有目标、有设计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找到归属感,找到成
【摘 要】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它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围绕教学目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借以掌握知识,训练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与课堂提问技巧两方面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关键词】课堂提问;重要性;技巧  一、课堂
摘 要:关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成长,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实际行动,也是班主任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学困生转化已成为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文章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转化学困生的几点策略,以期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一点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学困生;活动策略  所谓学困生,就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方法、技巧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