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型学生的培养模式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c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上的全方位照顾,造就了一大批“小皇帝”“小公主”,致使他们不会主动关心他人,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也不懂得体谅他人和进行换位思考。如此缺乏自立、自主、自强意识,缺乏自理、自律能力,缺乏反恩、自评习愤的一代怎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担负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检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充分发展。
  
  一、构建反思课堂,播撒反思种子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播种思想的田园,是培养反思型学生的主战场。课堂上,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每一次作业、每一个活动,都透露着学生作为个体的学习风格与个性特征。把培养反思型学生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操作程序之中,使学生反思行为寻常化,为“反思型学生”的培养提供适宜的“气温”与“土壤”。以有利于反思意识的生根发芽。
  培养反思型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温故导新、探索交流、反思运用、感悟拓展四个环节。
  
  (一)温故导新
  学习新知識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每节课的内容,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反思和交流,收集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如与新知关联的旧知识、学习新知时要用到的知识等。这种知识间的纵向对比及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习化难为易,促使他们在对比与联系中形成反思意识。
  
  (二)探索交流
  一节课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新知的探索与交流,这也是培养反思型学生的关键环节。在对新知的探索与交流中,学生的反思能力最容易得到培养。因为探索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体不断对知识、方法和自我认识进行自我协商、对比和反思的过程,学生之间交流的过程则是学生群体之间互相协商、对比和反思的过程。通过地协商、对比和反思,冲动型学生往往会慢慢沉淀,最终向反思型学生群体靠拢;而原本偏向于反思型的学生,会在这样的学习与培养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好的方法,并且更善于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
  
  (三)反思运用
  教师不要轻视新课之后一两分钟的小结,因为它凝聚了学生在学习中经过反复比较后提炼的结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新知及时进行梳理。而小结之后的运用,则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及时反思、善于运用的良好习惯。
  
  (四)感悟拓展
  课堂学习快结束时,往往是学生思维和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此时,教师如果给学生一个舞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反思在本课中的收获,发表学习感想,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会使学生在反思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促使他们乐做反思型学生。
  
  二、创建反思档案,促进反思生成
  
  如果说课堂是播撒思想的土壤,那么档案就是凝结智慧的温床。创建反思档案,可以让学生的反思智慧跳跃于字里行间,在敞开心扉中进行沟通与对话,使个性化反思智慧飞扬于群体之间。反思档案的形式有撰写成长足迹、抒写成长故事、撰写反思日(周)记、自警日(周)记、值日(周)总结、制作学习小报等。在学习、生活一天之后,让学生与家人、老师、朋友一起聊聊天,读读以前的作文、听听过去的朗读录音、看看以前的作业,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盘点收获的果实;跟家长、老师、同学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晒晒”自己的闪光点,谈谈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惬意的满足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走过的路、收获的果实、错失的时机等进行一次全面的审视、检查与整理。同时,在盘点与回顾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反省自我,领悟了学习与交往的真谛,也能促使他们养成会反思、善反思的习惯。
  
  三、营造反思氛围,养成反思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由此可见,教师要努力营造反思氛围,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当学生视反思犹如“出于本性”,这也就预示着他们成为了反思型学生。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小小自我警示卡”,使学生学会自省;通过建立“会诊卡”,使学生学会自治;通过制订日程表,使学生学会自理;通过训练冥想,让他们浮躁的心沉静;通过训练整理贴身物品,教会他们有条理的重要性。还可以训练学生以自律克制废话,以自信克服胆怯,以交流治疗封闭……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反省,使他们在认识水平、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生活体验等方面发生改变,变主观臆断为客观待人处事,变自我为中心为替他人着想,变自私狭隘为宽容关爱,变软弱为坚强,变萎靡不振为奋发向上,最终使他们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四、开展反思性主题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活动是唱响收获之歌、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在教学中,开展学生名言征集活动,能引导学生反思生活真谛,凝结生活智慧;开展班徽征集活动,能引导学生反思班级特色,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组织学生制订班级公约,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和团队的优点与不足,增强规则意识;组织“成长”征文比赛,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体会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放飞梦想,大胆翱翔;组织问卷调查,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发现自己的优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能引导学生反思个群关系,培养他们的关爱之心,形成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开展感恩活动,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获得的爱,从而懂得感激与关爱、尊重与体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学生情操,能促使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慢地,学生自然会融反思与体验于一体,逐渐把反思变为本能。正像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我们要带领孩子走进自然,探究自然的奥秘;走向社会,体验角色的责任;融人生活,领略生活的真谛;参与劳动,感受劳动的艰辛。
  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名优秀学生都会在成长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学习反思”。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视反思为本能,就预示了反思已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反思课堂播撒反思种子,创建反思档案促进反思生成,营造反思氛围养成反思习惯,开展反思性主题活动提供展示平台,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从而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了解事故的原因和掌握管道漏水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结合西安市某科技大楼基坑塌方进行了研究,通过利用工程软件FLAC3D对基坑的没支护状态,加土钉支护进行了数值模
文章分析了国际评级机构的公信力状况,以及我国贷款企业信用评级公信力的现状与原因,就促进我国贷款企业信用评级公信力的建立与提升,提出对策建议。
以马钢“十一五”新区项目马三峰边坡为例,对含软弱夹层的岩石边坡的控稳机制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顺层岩石边坡,其稳定性决定于软弱夹层的力学强度。
历史学业求助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科目过程中遇到困难而向他人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的行为活动。历史学业求助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工具性学业求助、执行性学业求助和回避性学业求助。工具性求助指学生向帮助者询问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一些信息,期望利用这些信息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执行性求助指学生不经努力就直接向老师或同学询问正确的答案或要求帮助者代替自己完成任务;回避性求助指学生虽然需要帮助却不主动求助。  在学习历史
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早期阅读对于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自主学习能力,陶冶儿童情操,提高儿童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一个人终生受益。如何让不识字或识字少的儿童在书面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提早起步阅读,把他们引进阅读的殿堂呢?我们“童话引路”课题组的老师们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以“听读”为读书方法。开展早期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案设计应处理好的四大关系:学案与教材关系、预设与生成关系、老师与学生关系、学案与多媒体关系,以使地理教学达到最优化。
杜志强在《教育导刊》2009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一线教师对教学的反思需要有明确、清楚的反思维度,才能使其反思行为更具体、更具操作性。教学知识维度的反思。反思行为特别强调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一场以新材料、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作精密机械、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归示 知识社会信息时代
一个县内的乡镇卫生院,竞有超过40%的岗位没人!新医改背景下,安徽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对医药类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文章从历史的、逻辑的角度剖析股权分置改革背后的制度逻辑。为此.文章首先结合企业发展史论述了作为一种特殊有效的制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必然是分置的。其次,以不完全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