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最深是母爱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爱是一条长长的路,无论你走到哪里,她都伴你一生,那悠悠的牵挂,那谆谆的叮咛,为你指点迷津,斩断旅途中的荆棘……
  母亲犹豫了好长时间,她有些急切,又有些迟疑。终于,她拿出了一块玻璃。我不知道她这是要干什么。母亲说,把它放到你的电脑前面,兴许能遮挡辐射。这是一块普通的窗户玻璃,不普通的是边角已被母亲用砂轮磨得光滑如水。我这才回想起,这段时间以来,母亲不断地向我打听有关电脑辐射的知识。
  我日夜坐在电脑前写作,母亲不知从何处听说,电脑辐射对人体有害。“伤害”被紧张和担忧无限夸大,而她又一直认为她的儿子是何等的粗心大意。能想象出,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冥思苦想,才想出了这个“高招”。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般小心地捕捉着一切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
  ——查一路《住在母亲的掌心》
  从孟郊的《游子吟》中,我们读出了一位慈母对孩子的拳拳深情;而在本文中,母亲那无微不至的关爱,同样令我们深受感动。
  母爱就从云蒸霞蔚中凸显出来。我试着用诗的触角感知她,于是,我看见一棵缀满花朵的树,安详地沐浴在阳光中。譬如一株柳。春天里披一身鹅黄,仲夏里撑一地浓荫,安安静静地生长在每个人的视野中。雨天里或者阳光下,她更像一位淡妆肃立的女子。她的普遍导致了她的普通,而她天性的安静又使她默默无闻。漫漫旅途中,在路旁或水边,能有几人会因为一株柳的突然出现而驻足慨叹?只有当脚步接近荒原、接近情感的边缘地带时,对于绿的渴望才使旅人回头寻觅。在远方,那株柳仍然绿意葱茏地独立在风中。这遥远的风景很容易使人伤感,旅人便很自然地想起了童年和少年的大段时光。
  ——王维兴《母爱:生而为一棵树》
  树是一种平凡到近乎令人熟视无睹的植物,而树与生俱来的隐忍、顽强、无私、生生不息等高尚的品质不正同母亲一样吗?
  都说成长如憩在蝶翅上的风般美好,仿佛每一缕岁月中都浸润着花草的香气。而在我的少年岁月里,却有着那么多出乎预料的种种琐事。起初是不愿意上学、逃学,后来被你抓获狠打。那个时候,每当离开家门,你的目光就一直追随着我,就像利箭一般,我奔逃,想躲开那无所不在的监视。
  真正的奔逃是在初中时,当我自由的脚步穿过无数的田野村庄时,当那条河横在眼前时,那一瞬间,在落日里,我竟想到你的目光。多像这条河啊,困囿着我的自由岁月,那么多的向往,只能在河的那一边。夜色如恐惧的黑翅覆盖了我渐渐凉下来的心。耳畔只有流水声,却让我想到了呼唤,就是呼唤。真的有呼唤声远远地传来,我看到手电的光芒划破夜的阴沉。然后,看到你的身影站在我的眼前。
  ——包利民《你的目光我的河》
  在我们花团锦簇的成长路上,是谁在用深情的目光恒久地浸润着我们的世界?又是谁在用柔情的目光温柔地抚摩着我们的伤痛?是母亲!她那温暖的目光,如河流般淌过了我们青涩的岁月。
其他文献
【文题亮相】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一个盈满亲情的地方——家。清晨,迎着朝阳,她送你出门;傍晚,踏着夕阳,她候你归来。当你因失败而颓废时,她给你力量;当你因成功而喜悦时,她送你警钟;当你受了委屈无处诉说时,她是最好的聆听者……  阅读材料,请以“那一刻,我品尝到了  的滋味”为题目,写一篇与家庭生活相关的作文。要求:(1)补充完整题目后再作文;(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期刊
1.作者讲述这两个故事是为了证明“不准确的地图,有时却有助于发现新的地方”。哥伦布根据托勒密的观点和数据,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以为“新世界”(美洲)和东印度群岛只是一水之隔,却发现了浩渺的太平洋。2.(1)地图上简单的线条能够表现美丽无限的世界。(2)地图具有实用价值,可以使世界安就其位,不准确的地图有时也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3)地图是充满想象的宝藏,可以引人遐想。(4)地图可以让人足
期刊
天空给了小鸟翱翔的天地,这是一种爱;大海给了鱼儿畅游的空间,这是一种爱;土地给了花儿养分,这是一种爱……而我知道,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这也是一种爱,一种不寻常的爱!  每天,我们为了求学很早来到学校,有些同学就抱怨,为什么来这么早,为什么要起这么早,想睡懒觉都不行……但大家可曾想过有一个人他比我们起得更早,比我们来学校更早。每天,我们的作业很多,又有同学抱怨太多了啊,不想完成啊……但我请同学们想一
期刊
1.本段在描述祁连山丽景时,多用四字词语,如:“静绝人世、夐列天南、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等,多为书面语,用语华丽,使文章语言典雅优美;同时还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咬缺了完整的晴空”,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与祁连山的壮相吻结,自然流露出作者对祁连雪岭如恋人、挚友般的喜爱之情。2.开头以诗句渲染了自己去河西走廊之前对此地先入为主的荒凉印象,通过对比手法,反衬现实真相;引领下文,透出了文章特有
期刊
一直以来,我们似乎都认为只有大人物才能影响、改变这个世界。殊不知,我们身边很多平凡的小人物,他们某次不经意的言行,经过现代网络媒体传播和放大,却能泛起人们内心的涟漪,引发全社会的思考。他们是小人物,却感动了我们的大世界。  2015年4月14日一早,一封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横空出世,引发网友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十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辞职信来自于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教师,她叫顾少强。  
期刊
我住在秀丽的岳麓山脚下,房前屋后,遍布高大挺拔的枫树和香樟树,在浓荫遮蔽的山坡一侧,一片春兰在这里度过它们的一生又一生。  春兰的叶子细细长长,一条条叶脉清晰可见,似一把把绿剑,四下斜刺,又似一堆草,蹲在灌木杂草之中,朴素至极。青葱的绿叶,好似一掐就会挤出水来,嫩得如初生的婴儿,让人不忍触摸,在墨绿色叶片的烘托下,映着阳光,格外青翠、鲜亮。一片片向上的叶子,幽雅而有活力。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兰
期刊
《登上地球之巅》是一篇通讯文,它真实、准确、及时地报道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一件大事。作者以通讯的形式,真实而生动地为我们再现了登山队员们勇于探险的英雄气魄。下面,我们以文中的具体语句为例,揣摩本文语言的特色。  一、语言的准确性  首先,这体现在用词的精练上。通读全文,其中既有精练形象的动词,也有用笔凝练的虚词,亦有突出要义的数量词。  例1:在接近“第二台阶”顶部最后三米的地方,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
期刊
4月18日早晨,天气明媚伴着微风。按照统一安排,初一年级优秀少先队员代表一行18人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去了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参加“我站少年先锋岗”活动。  出发了,每位同学的脸上都是满满的自豪和激动。到了天安门广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的毛主席纪念堂,都让我们肃然起敬。  九点,第一岗要开始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没了嬉笑,变得严肃起来,因为自己将在
期刊
【探险·战胜自我】  每天前进30公里  □王 兴  在1911年12月之前,没有哪个地球人到达过南极点,所以这是一百多年前所有最伟大的探险者、所有最具探险精神及有此梦想的人最想做到的事情。  最后有两个团队参加竞争,一个是来自挪威的阿蒙森团队,另一个是英国的斯科特团队,他们都想率先完成这个壮举——到达南极点。阿蒙森团队有5个人,斯科特团队有17个人。这两个团队差不多都是1911年10月在南极圈的
期刊
瞧,那懒洋洋的春,在人们的翘首期待中,终于身着华美衣装,姗姗而来!  惊蛰一过的三月,万物复苏,春也该来了。可是,她终究只是淡淡地出现在人们的眼里,不像冬,总用一场纷扬的雪来证明自己的到来。不似惊涛骇浪,却有着小桥流水般的轻盈。那种说不出的感觉,须你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草色遥看近却无。瞧,看她多粗心大意,把色彩洒在草间了!叶是浅绿的,叶尖儿却是嫩黄的,树上也只见斑斑点点的绿芽。  我要问春,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