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细节虽小却投射着大智慧,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灵心则自然而然生成无法预约的精彩。作为教师要捕捉、关注每一个教学细节,在热烈的讨论中挖掘细节,在巧妙的评价中提升细节,在“顺应急变”中催生细节亮点,尽显细节之美,进而成就精彩、灵动的课堂。
关键词:教育智慧;关注、把握细节;灵动课堂
教学细节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很细小的环节或片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课堂中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错误、一个疑点。细节虽小,却蕴含着大空间,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生成一次精彩,每一个细节也可以毁灭一次精彩。作为教师如果能用眼睛去发现细节,用耳朵去聆听细节,有意识地捕捉、优化每一个教学细节,我们的课堂就不会枯燥无味,就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熠熠生辉,否则,良好的教学契机,就会在教师的经意和不经意中悄悄溜走。下面是自己平时听课中获取到的几个案例,让我深思:
一、值得“延伸”的“环节”
【案例】 教学“升与毫升的认识”,质疑问难时
生1:老师,1毫升等于多少克?
師:我举个例子,1小时等于多少米?
(学生哄堂大笑。)
生2:时间单位不能与长度单位相等。毫升是容积单位,克是质量单位,它们是不能相等的。
师:(对着生2)你说得真好。(对着生1)你理解了吗?
【思考】 在灵动的探究中“挖掘细节”
教学细节,往往无法预设。教师肯定没有预设到生1会提出这个问题。他的反问在教学中貌似处理得很机警、很幽默、很妥当,可是仔细回味一下,觉得似乎有些不足:该例中生1真的理解了吗?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究,只有经过主动探究才会有所创造。如果教师在生1的问题上稍加修改,变为“1毫升的_______等于多少克?”学生就一目了然了,对具体的物质而言就有答案了。这样既让学生明白了毫升与克是表示物质的不同的属性,又让学生明确了毫升与克的内在联系。同时,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深入挖掘,再设计以下的课外延伸:让学生取100毫升的水、100毫升的油或者100毫升的其他液体,分别称一称。它们的质量各是多少?再算出1毫升是多少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自然明白毫升与克是不同的计量单位,而且还明白不同的液体1毫升的质量是不同的,这个延伸的探究就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值得“延迟”的“评价”
【案例】 “求平均数的应用题”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一辆汽车上午3小时行270千米,下午5小时行30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生1:(270+300)÷(3+5)=71.25(千米)
师:很好!谁来说一说想法?
生2:先求出总路程和总的时间,再用总路程除以总的时间,就可以求出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的千米数。
生3: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但结果却和他的不一样。
师:既然答案不一样,说明你肯定做错了,一道题目怎么可能出现两个不同的答案呢?是不是?快将它改过来吧!
【思考】 在巧妙的评价中“提升细节”
记得有人说过:“教室——学生出错的地方”,“不怕学生犯错,就怕学生没错”。在与生3的课后交流中发现,生3对教师的“封喉”仍耿耿于怀。可见,教师“快刀斩乱麻”式的评价方式,是不符合课堂教学规律的,是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背道而驰的。
让我们来听听生3的解题方法:先求出这辆汽车上午平均每小时行的千米数,列式为270÷3=90(千米);再求出这辆汽车下午平均每小时行的千米数,列式为300÷5=60(千米);再求最后的问题,列式为(90+60)÷2=75(千米)。
应该说,学生自认为其观点是“合理”的,是“严密”的,也就难怪学生对教师的“快刀”有点不满了。因此当教学中出现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和解法一时难以下结论的尴尬场面时,教师千万不要轻易对学生的回答和解题方法作出评价,特别是学生个性化的解题方法,更不要贸然否定学生的见解。而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哪怕是“错误”的,要给学生机会实现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认识自己思维轨迹中不合情理、不符合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的地方,形成对知识的深刻认识。
评价绝不能仅限于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要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的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有生疑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和释疑的可能。这里采用延迟性评价,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也能给教师一个冷静思考、妥当处理意外生成的时间准备。同时,学生在得到教师外在肯定的同时,也学会内在的自我肯定,从而很好地培养学习的自信心,这才是评价的巧妙之处。
三、值得“深思”的“意外”
【案例】 教学“11~20数的认识”
教师把10张卡片发给学生,点到名的要求说出自己的数是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11~20中最小的一个数请上来。
生1:11是我,我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
师:比20少1的数请上来。
生2:19是我,我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九组成的。
…………
11~20的各数都站在台上,教师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排队。
当教师要求学生回座位时,学生一拥而散,秩序混乱。此时有一个学生大喊道:“不能乱挤,要按顺序走。”教师并没搭理这位学生,也没要求学生按顺序走。
【思考】 在“顺应急变”中“催生细节亮点”
课堂上被有意无意忽视和漠视的地方,往往存在着教师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都应该努力去避免的非教育和反教育的现象,该例中或许教师没有在意学生的这句话,或许教师并没有把这个预设在教学环节中,但是学生“意外”的一句话很值得教师深思。
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和顺序”,更重要的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课堂上如果老师能马上顺势引导学生说:“是呀,说得真对。既然你们都有一定的顺序,那为什么不能按顺序走呢?快把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用出来啊!”这样不仅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而且对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很有帮助,那位学生也会满怀喜悦。
因此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他有正确的认识,“顺应急变”,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将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堂资源和财富。此时的课堂,必将是一幅主动学习的活泼场面。
一位管理大师说过,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铸就完美。数学教学更是如此,“不善于关注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教学无小事,处处是细节。”课堂上的一个个细节,见理念、见功夫、见魅力……只要我们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聚焦细节,欣赏细节,深入挖掘细节中蕴藏的教育资源,一定能成就精彩、灵动、智慧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把数学教材细节做“亮”》——小学教学研究2013、10.
关键词:教育智慧;关注、把握细节;灵动课堂
教学细节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很细小的环节或片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课堂中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错误、一个疑点。细节虽小,却蕴含着大空间,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生成一次精彩,每一个细节也可以毁灭一次精彩。作为教师如果能用眼睛去发现细节,用耳朵去聆听细节,有意识地捕捉、优化每一个教学细节,我们的课堂就不会枯燥无味,就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熠熠生辉,否则,良好的教学契机,就会在教师的经意和不经意中悄悄溜走。下面是自己平时听课中获取到的几个案例,让我深思:
一、值得“延伸”的“环节”
【案例】 教学“升与毫升的认识”,质疑问难时
生1:老师,1毫升等于多少克?
師:我举个例子,1小时等于多少米?
(学生哄堂大笑。)
生2:时间单位不能与长度单位相等。毫升是容积单位,克是质量单位,它们是不能相等的。
师:(对着生2)你说得真好。(对着生1)你理解了吗?
【思考】 在灵动的探究中“挖掘细节”
教学细节,往往无法预设。教师肯定没有预设到生1会提出这个问题。他的反问在教学中貌似处理得很机警、很幽默、很妥当,可是仔细回味一下,觉得似乎有些不足:该例中生1真的理解了吗?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究,只有经过主动探究才会有所创造。如果教师在生1的问题上稍加修改,变为“1毫升的_______等于多少克?”学生就一目了然了,对具体的物质而言就有答案了。这样既让学生明白了毫升与克是表示物质的不同的属性,又让学生明确了毫升与克的内在联系。同时,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深入挖掘,再设计以下的课外延伸:让学生取100毫升的水、100毫升的油或者100毫升的其他液体,分别称一称。它们的质量各是多少?再算出1毫升是多少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自然明白毫升与克是不同的计量单位,而且还明白不同的液体1毫升的质量是不同的,这个延伸的探究就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值得“延迟”的“评价”
【案例】 “求平均数的应用题”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一辆汽车上午3小时行270千米,下午5小时行30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生1:(270+300)÷(3+5)=71.25(千米)
师:很好!谁来说一说想法?
生2:先求出总路程和总的时间,再用总路程除以总的时间,就可以求出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的千米数。
生3: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但结果却和他的不一样。
师:既然答案不一样,说明你肯定做错了,一道题目怎么可能出现两个不同的答案呢?是不是?快将它改过来吧!
【思考】 在巧妙的评价中“提升细节”
记得有人说过:“教室——学生出错的地方”,“不怕学生犯错,就怕学生没错”。在与生3的课后交流中发现,生3对教师的“封喉”仍耿耿于怀。可见,教师“快刀斩乱麻”式的评价方式,是不符合课堂教学规律的,是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背道而驰的。
让我们来听听生3的解题方法:先求出这辆汽车上午平均每小时行的千米数,列式为270÷3=90(千米);再求出这辆汽车下午平均每小时行的千米数,列式为300÷5=60(千米);再求最后的问题,列式为(90+60)÷2=75(千米)。
应该说,学生自认为其观点是“合理”的,是“严密”的,也就难怪学生对教师的“快刀”有点不满了。因此当教学中出现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和解法一时难以下结论的尴尬场面时,教师千万不要轻易对学生的回答和解题方法作出评价,特别是学生个性化的解题方法,更不要贸然否定学生的见解。而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哪怕是“错误”的,要给学生机会实现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认识自己思维轨迹中不合情理、不符合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的地方,形成对知识的深刻认识。
评价绝不能仅限于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要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的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有生疑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和释疑的可能。这里采用延迟性评价,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也能给教师一个冷静思考、妥当处理意外生成的时间准备。同时,学生在得到教师外在肯定的同时,也学会内在的自我肯定,从而很好地培养学习的自信心,这才是评价的巧妙之处。
三、值得“深思”的“意外”
【案例】 教学“11~20数的认识”
教师把10张卡片发给学生,点到名的要求说出自己的数是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11~20中最小的一个数请上来。
生1:11是我,我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
师:比20少1的数请上来。
生2:19是我,我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九组成的。
…………
11~20的各数都站在台上,教师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排队。
当教师要求学生回座位时,学生一拥而散,秩序混乱。此时有一个学生大喊道:“不能乱挤,要按顺序走。”教师并没搭理这位学生,也没要求学生按顺序走。
【思考】 在“顺应急变”中“催生细节亮点”
课堂上被有意无意忽视和漠视的地方,往往存在着教师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都应该努力去避免的非教育和反教育的现象,该例中或许教师没有在意学生的这句话,或许教师并没有把这个预设在教学环节中,但是学生“意外”的一句话很值得教师深思。
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和顺序”,更重要的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课堂上如果老师能马上顺势引导学生说:“是呀,说得真对。既然你们都有一定的顺序,那为什么不能按顺序走呢?快把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用出来啊!”这样不仅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而且对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很有帮助,那位学生也会满怀喜悦。
因此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他有正确的认识,“顺应急变”,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将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堂资源和财富。此时的课堂,必将是一幅主动学习的活泼场面。
一位管理大师说过,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铸就完美。数学教学更是如此,“不善于关注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教学无小事,处处是细节。”课堂上的一个个细节,见理念、见功夫、见魅力……只要我们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聚焦细节,欣赏细节,深入挖掘细节中蕴藏的教育资源,一定能成就精彩、灵动、智慧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把数学教材细节做“亮”》——小学教学研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