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画在提醒你什么?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ii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亲宝贝”亲子俱乐部“我画我家”亲子绘画活动侧记
  “我画的家在这棵高高的树上,我和妈妈都在屋子里面,看书,看电脑。房子的门是锁着的,锁了好几道锁,这样就不怕别人进到家里,不怕别人来偷东西了??”在“幸福亲宝贝”亲子俱乐部举行的“我画我家”亲子绘画活动中,朋朋(化名)这样讲解着自己的画。
  
  亲子绘画是一次探索之旅
  “我画我家”亲子绘画活动刚在“最家长”QQ群里发布,家长们纷纷打电话咨询:什么是亲子绘画?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意义?
  这不,活动一开始,活动主持《祝你幸福·最家长》编辑、心理咨询师牛淑娟、商倩倩就先解释上了:亲子绘画就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就同一个主题画画。因为儿童的表达和沟通的能力不如成人,他们有很多感受靠语言是表达不出来的,但绘画能画出他们潜意识的感受、情绪和情感,画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应该说,这样的绘画是一次探索之旅,可以发现孩子心底的“秘密。家长亲自拿起画笔画出自己的内心时,对画的评价标准会发生改变,毕竟研究自己的画更容易,也更有趣。只有这样,才会对孩子的画更加包容。这样的画画,看重的是真实感受,而不是技巧。
  孩子画中的秘密
  咨询师牛老师首先和大家分享了一幅画,是一个4岁半的小女孩画的“我和奶奶”。画是画在一个小纸盒上的,可以看出是孩子随手的涂鸦。奇怪的是,画中的孩子和奶奶都没有嘴巴。据了解,奶奶是一个强势的人,和孩子交流时很严肃,孩子不喜欢和奶奶交流,但平时也不敢表现出来。所以画画时,孩子的潜意识在说话了,无意中关闭了与奶奶交流的通道。
  孩子的画竟然这么奇妙!现场妈妈们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拿着自己孩子的画左看右看,想看看孩子的心里有些啥“秘密”。
  不过咨询师说了,要想了解孩子的画,首先得让孩子自己来解释。
  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不同的,所以对一幅画的解读总会有个人的因素,所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比如对黑色的理解,有人觉得是深沉,有人觉得阴暗,有人感觉神秘,有人感觉安全。所以想读懂孩子的画,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先来解释。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考虑与画相关的背景,就无法真正理解一幅画的含义。
  朋朋在开心地讲解着自己的画,妈妈心里万般滋味。孩子爸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在家,和孩子的沟通不多,眼看孩子就要进入青春期,妈妈也一直担心,长期缺少爸爸的陪伴,对孩子的心理会有影响,但今天亲眼看到孩子的画还是很震撼:那高高的树上的家,给人那么不踏实的感觉,那重重的锁,说明孩子内心有多少恐惧啊!孩子平时和自己沟通得不错,自己也很注意培养孩子的男子汉意识,但真的没有想到,孩子的心里有这么多的恐惧和不安。
  咨询师说,通过画看到孩子真实的内心,是对家长的一个提醒,提醒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缺失了什么,或者相互的关系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去加以调整,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乐乐(化名)的画只用了红色,画了一座高高的房子,他说这是他家的大楼,他和爸爸在楼前玩,而妈妈被画在楼的另一侧,乐乐说因为妈妈走得太快,自己走到前头去了。而最让人吃惊的是,竟然乐乐在一幅画出现了六个太阳,布满了整个画面。
  咨询师告诉妈妈,乐乐在画里通篇的红色以及多个太阳的出现,可能是在表示,家人对于孩子的关注太多,让孩子产生了压力和焦虑感。而妈妈的位置,也是在提醒妈妈要调整与孩子的交流方式,要让孩子从妈妈身上感受到舒适和放松,孩子才愿意与你近距离交流。
  
  小松(化名)的画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整齐,但有些冷清。画中有房子,有树,有小花、太阳和小鸟,但没有任何色彩,也没有人。她解释说,妈妈在屋里看电视,爸爸在屋里玩电脑,她在屋里看书。咨询师说,从画里看,小松是一个很认真严谨的孩子,但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家庭互动少。希望家长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多陪伴孩子玩耍,带孩子享受多彩的生活。
  心理咨询师还告诉家长,儿童画的意义可以传达信息,有时候也有“呼救”的功能,孩子潜意识里希望得到大人的关注,也希望大人能够理解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希望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画,并结合生活现实进行分析,从而调整亲子相处的模式。
  理解儿童画的方法
  活动结束时,家长们感觉意犹未尽,都想再多了解一些关于儿童画的知识,咨询师告诉大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画画的出发点不是他“看到了什么”,而是他们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关注的不是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形状,而是孩子们在画的过程中自己发现的形状,孩子们不是在临摹,而是在创造。所以,一定不要以像与不像去衡量孩子的画,别对孩子的创作指手画脚。
  2.绘画对孩子内心的创伤有疗愈的功能。很多的时候,孩子是遵从一种内心的冲动去画画,在画画的过程中,他们会修复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伤痛。所以家长既使看到孩子去画一些奇怪的,不符合我们既定想法的画,也不要打断他们,批评他们。特别是那种随手的涂鸦,你要做的是静静地陪伴着孩子,倾听他内心的声音。
  3.孩子明显在画中省略掉的东西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更深层的含义。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决定他们什么时候画完,画中应该出现什么,不应该有什么。只要我们以一种坦诚的态度去对待这些倾诉,就很容易接收到孩子们给出的信息,与他们进行一次感同身受的谈话。
其他文献
先听听出去过的孩子是如何说的吧——  打好语言基础,出去多和外国人聊天  刚开始准备出国的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出国挺好的,可以看看国外是什么样子。可后半句大概咽下去了,很多人觉得出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出国之后,我发现,出国好死了,差异完全不是问题。  差异本身不是痛苦的理由,如何看待这些差异才是。英国人以文明礼貌、实事求是著称,他们也很为自己国家的学术氛围、民主法治以及高效率而自豪。出
期刊
这些孩子的可爱及萌,都是给大人看的,为了讨好大人的。然而内心却可能是冷漠的,因为他们真实的想法得不到大人的回应。  一位学生的来信:  成老师你好,我做了一个非常诡异的梦,梦到我们学校大门口外面的一条商业街上,所有的店铺都只卖一种东西,就是玩偶。这些玩偶全部穿着和服,都是剪着童花头的小女孩形象,每个玩偶都装在同样的金色棺材样的包装盒里,这条街上所有店铺的所有娃娃都是一个模样,一个装束,没有一点不一
期刊
心理承受能力是最重要的,不担事的孩子,自控力差的孩子,以及与父母关系非常不好的,都应该谨慎考虑。  有人说,若想让孩子去天堂,就送TA去留学;若想把孩子送往地狱,也让TA留学去吧!其实,国外留学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全看你的孩子是不是适合去留学。  假设你的家庭不差钱儿,或者你的孩子能拿到全额奖学金,把TA送出去留学,可以作为一种选择。但如果你们家得节衣缩食,或者砸锅卖铁,孩子又没有奖学金,还是
期刊
别在孩子面前骂单位的领导,别教孩子不相信外人,别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混蛋,特别是——  我们要鼓励孩子做三个假定——  我们要假定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其实很多父母会无意识地影响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包括我们对现实的愤怒,对一些不公平现象的语言,包括我们如果身处不太好的情境里,我们往往会忘掉是不是要保护孩子,要给他对美好空间的一种感受。  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人生》讲述了一个爸爸身处纳粹集中营,却不让
期刊
当孩子顶嘴时,不要再说:“如果你再??,我真给你个好果子吃!”  反抗期的孩子为啥爱顶嘴  真相一:也许他在证明自己的成长  经常说“不”,是孩子希望对周围产生影响。孩子能力的增长,也让他急于向别人表达:我长大了,我能行。于是他常常对爸爸妈妈说“不”,然后按自己的意愿行动。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要让孩子与自己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用商量代替命令与强制。例如,在让孩子吃饭时,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来吃
期刊
孩子天然的认为是:爸爸妈妈比房子车子更重要。  家长的态度很重要  我们在美国曾听到过不少这样的故事:一位亲友住在个富人区,房子在我们看来已经相当好了。但是她对我们说,这样的房子,在这个区还是显得寒酸。一次女儿带同学来家玩。同学好奇地问:“你们家的房子怎么这么小?”以后女儿就再不带同学来玩了。另一朋友的孩子,对自己家的小房子是如此惭愧,乃至每次校车来家门口接送时,他都不用前门用后门,绕着走大房子邻
期刊
无论多么富有,也注定有不能满足孩子的时候,这时候你应该如何对孩子说?  重视孩子的“想要”,孩子才懂得顺从和自律  如果我是一个孩子。  每一个“想要”都是一个意愿甚至渴望。如果我害怕你责骂而不敢要,或者你不当回事,我怎么能感到你的爱?  每一个限制或拒绝都是痛苦,如果拒绝,请给我一个可以理解的理由。如果不是我愿意而是出于被迫,我会感到压抑,而你却说“你爱我”,我该相信哪个呢?  并不是我不愿接受
期刊
现在很多中学都开设了以留学为目标的“国际班”,节假日,留学机构纷纷前来游说。面对备受争议的高考以及备受责难的中国的大学教育,不少家长已经开始为孩子积攒留学的资金,同时四处打听应该为留学的孩子做什么准备,而一旦听到有关留学生的负面消息时,又开始忧心忡忡,我们编辑部接到了大量家长的来信来电,问我们——我的孩子该去留学么?  我们没有办法代家长做出选择,这就像我们不应该代孩子进行选择一样。因为每一个孩子
期刊
这也是留学之一种,代表着这个民族的适应性,骨子里有老祖宗的勤奋。这样的孩子不要说去国外,去外太空也能活得十分潇洒。  程思选择到南安普敦大学留学,源于电影《泰坦尼克号》。  那时程思读高二,在尖子班。学校是封闭式的,进出必须有老师的批条,上边不仅有班主任的签名,还有学校的公章。那一年,第一波海啸是金融危机,第二波是《泰坦尼克号》,但程思所在的学校,却像海洋中的一座孤岛。  为了看电影,程思先是装病
期刊
那些被溺爱过头,被过度呵护、娇纵、放任,被表扬过头的孩子到了国外,等待他们的是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或者是屈辱和失败。  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走出国门,到国外留学,学成以后有的留在当地,有的回到国内发展。出国留学经历,对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现在早已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也能够以各种方式出国了。  国内的优秀孩子不惧怕艰难险阻的考验,面对竞争也不退缩,有理想有抱负,为参与全球化竞争做了充足的准备,集中精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