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众文化活动中美术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实践策略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nshuxue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迈入新的阶段,群众文化事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前,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和相关活动的开展如火如荼,美术活动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中的普及性项目。作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地方文化馆应当创新思维,拓展途径,使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加切实地服务于广大人民。
  关键词:群众文化 美术 策略
  一、当前群众文化美术活动开展的背景
  (一)形式和内容呈多元化趋势
  美术作为一种可视性的视觉艺术和造型艺术,天然地在艺术创作形式上就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其既有着极低的创作门槛,易于向群众普及,同时也有着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不管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的美术创作者,都足以容纳其进行充分创作。当前,群众文化美术活动从过去内容单一的简单绘画创作,发展到如今,已经基本形成了内容题材多样、创作形式丰富的多元化局面。其创作门类涵盖书画、雕塑、摄影、建筑等,创作题材的选取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到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从倾诉自己的个人表达到展现人们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优势和特点都使群众文化美术活动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之一。同时,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推动了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多元化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堪称我国文化资源中的瑰宝,为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底蕴和基础。书画、剪纸、陶艺、刺绣等,各地的民俗与传统手工艺,都能与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相结合,成为群众喜爱的美术创作形式。这既增添了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创作元素和形式,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民间得到更广泛的继承与保护。
  (二)创作和传播媒介呈多样化趋势
  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群众文化美术活动在创作形式和内容上的丰富,同时也使得创作和传播媒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方面,互联网技术进步和信息传播形式的质变,使得群众文化美术活动也不同以往。互联网平台的普及和各类便携式智能终端的泛用化,打破了美术创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桎梏,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术材料对美术创作的局限性。这一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平面设计、三维设计等专业性较强的美术应用领域,各种智能绘画软件的诞生,极大地降低了美术创作的门槛,客观上来说,这类软件的使用对于美术创作的专业性是不利的,但对于更侧重普及性、公益性、共享性的群众文化美术活动而言,智能绘画软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恰恰符合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要求,能够吸引群众参与,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软件的应用,不仅改变了群众文化美术的创作形式,也改变了美术作品的传播形式。在过去,美术作品或是通过小范围内的观赏,经由人们口口相传进行传播,或是通过美术作品展览、美术内容相关的图书和报刊发行,以及影视作品欣赏等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作品的留存程度、传播的有效性等都有所损失。而在当前,基于互联网下的信息交互与传播,实现了高效运行,乃至跨区域的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网络社区、即时通信软件、短视频平台等,不仅可以实现美术作品的迅速传播,也可以与其他网民进行艺术交流,收集和了解自身美术作品的评价等。
  (三)活动和组织形式的改变
  互联网时代下,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形式也受到极大的影响。相较于传统形式,基于互联网平台下的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组织和开展无疑有着跨越性的发展。在活动的动员和组织上,通过QQ群、微信群、各种通信软件和网络社区,不仅能够更加容易、更有效率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引导群众参与群众文化美术活动,也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本和负担。在开展一些群众文化美术讲座、美术课堂等辅导活动方面,也可以选择用线上讲座的形式开展,这既有利于群众的参与,大大拓宽了活动开展在时间、场所方面的局限,也使得辅导人员能够更加集中地准备讲课内容,并且减少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各种不必要的妨碍与打扰。同时,在活动的宣传上,也由此实现了全程互动与传播。在活动准备时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络社区和各种通信软件,就可以便捷且迅速地进行活动信息的发布和动员宣传,在活动进行期间,也可以通过这些智能软件进行实时信息发布和无障碍交流,还可以通过线上直播,扩大活动的传播范围。
  二、当前群众文化美术活动面临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够
  当前,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形势,但很多群文机构中,相关人员的意识和专业素养并没有跟上这一发展形势。
  一方面,一部分工作人员,尤其是年龄偏大的群体,其业务能力还偏于传统化,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缺乏更新,对当代流行文化、通俗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对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软件的使用也缺乏进一步学习,因此,尽管他们可能在单一层面上的专业水平较高,但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要求。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水平。首先,群众文化美术活动面对的主体是群体组成结构复杂的广大群众,这其中既有业余爱好者,也有一些创作能力强、美术天赋好的优秀美术创作者,面对不同绘画水平、不同审美层次的参与者,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具有较高美术专业水平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美术辅导水平。其次,在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开展方面,也要有一定的引导和组织能力。最后,对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软件的应用是当前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这是新形势下,推动群众文化深入群众、融入基层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
  (二)群众文化美术服务模式仍须改进
  当前,随着群众文化事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基层群文机构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都已经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相比数字化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的突飞猛进,与之配套的文化服务仍显滞后,亟待改进。互联网平台与数字化建设使群文机构自上而下进行文化资源的传播和文化产品的提供,群众被动接受的传统服务模式被打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互,使得群众文化美术服务模式向互动式的方向转变。群众真正成为群众文化美术活动开展的主体。而基层群文机构,尤其是文化馆,在这一模式中,也真正发挥了作为群众与政府之间沟通连接的枢纽作用,切实成为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引导者。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中,基層群文机构和广大群众缺少深入的对接,“送文化下乡”、社区美术展等深入基层的美术相关活动,往往交流方面的不通畅和缓慢效率,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在内容上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显然真正配套数字化建设的服务模式,在活动开展方面可以避免这一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消耗,提高群众文化美术活动在基层开展的效果。   (三)活动内容导向性不足
  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美术活动,应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目标,以群众的评判为服务质量的标准。而在当前,群文机构作为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组织者,还没有全面形成这样的意识。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组织开展“假大空”的现象,在内容上生硬刻板,在活动开展上注重形式不重实效,这样的活动难以引导群众,满足群众需求,也难以切实发挥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导向性作用。要形成真正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选择和评判为活动质量评估机制的服务模式,才能切实有效地发挥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导向性作用。
  三、群众文化美术活动开展的实践策略
  (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优秀的人才是组织开展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首要条件。因此,要真正将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引進渠道。基层群文机构,尤其是文化馆,首先应对馆内人员的培养引起重视。
  一方面,文化馆要号召相关工作人员树立自我提升的意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形成学习新理论、新方法的习惯,同时,通过定期培训对馆内人员进行全面性、基础性的培养。可以对其学习成果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其自我提升的动力。
  另一方面,对优秀骨干人才要进行重点培养,为其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并引导其在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组织中不断积累经验,拓展思路。要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渠道,在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强人才交流,实现和其他群文机构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互通互利。
  (二)丰富活动内容
  群众文化美术活动要真正做到吸引群众,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去,核心还是创作成果。只有在内容上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才能真正起到活动开展应有的导向性作用。
  一方面,作为相关工作人员,要灵活运用数字化平台和互联网技术,广泛搜集整理群众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美术素材和资源,同时,也要深入生活,善于观察和思考自身在基层工作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并通过再创作将其转化为符合时代特征、体现群众生活的优秀美术成果。
  另一方面,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内容的趣味性。群众文化美术活动并非强调专业性的美术活动,其面向主体是群众,是为了培养业余爱好者,因此,活动开展只有具有充分的趣味性,才能吸引群众自发参与到其中来。基层群众在艺术审美层面,普遍更加注重生活化,更加喜欢视觉化效果明显的美术作品,这些都是群众文化美术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在当前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如火如荼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美术作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项目,必须思考如何紧跟当前文化发展的大形势,顺应人民群众不断高涨且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并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表现时代精神的优秀群众文化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范洁.群众文化中美术活动开展策略探讨[J].文化产业,2020(06):153-154.
  (作者简介:亢蕾,女,本科,定西市文化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徐文)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时代的进步,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电影镜头使舞蹈焕发出新的活力,大量的舞蹈电影、舞蹈纪录片、舞蹈电视节目等新形式百花齐放。“镜头下的舞蹈,舞蹈中的电影”,在镜头下舞蹈与媒体的融合与磨合产生了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无论是DV8身体剧场的舞蹈影像作品还是BBC的影像舞蹈计划,它们都更加趋近于“影视”作品。笔者通过整合镜头基本语汇与舞蹈艺术相通之处的临界点,进行一次更加趋近于“舞蹈语言镜头
摘要:舞蹈表演属于一种艺术形式,舞蹈表演在视觉上可以为观众提供非常好的欣赏体验,与其他艺术形式对比,具有一种特殊的美。舞蹈表演内涵的展示是表演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这就需要舞蹈表演者具备较高的情感表现力。本文从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出发,分析舞蹈表演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强化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舞蹈表演 情感表达 重要性  舞蹈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在人类历史上具有
中国设计学学科在规模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应加强设计学的理论研究和教育规律研究,包括设计学的学科属性、体系及教育研究.本文主要是探讨设计学的学科体系与人才评价机制问题.
摘要: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为人们的阅读提供良好的场所和服务,有利于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在公共图书馆建设和运营中,其中的服务体系建设是不容忽视的,它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但当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一些完善的策略,以期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服务体系 建设  公共图书馆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建设,如此才能实现理
老头甲:哎,有空不,帮我个忙?  老头乙:帮你个什么忙?没空。有空也不乱帮忙。你没听说过吗?帮忙都是帮倒忙。  老头甲:说的也是。我要说的也正是您这意思。  老头乙:有这么巧吗?  老头甲:我想请您跟我一起说段相声,教训教训我那爱帮倒忙的孙子。  老头乙:哎,还真和我想一块儿去了,看来,这忙我非帮不可了。说吧,你那孙子怎么给你帮上倒忙了。  老头甲:最近啊,我网购了一台老年代步车。  老头乙:是吗
期刊
摘要:“音乐神童”莫扎特是18世纪古典音乐的创始人之一,其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而在其众多的作品中,艺术成就较高的当属歌剧音乐。莫扎特一生成功创作了许多著名歌剧,独特的歌剧创作展现了他自身的各种优秀品质,他也被人们称为“歌剧史上的四大巨头”之一。他认为,歌剧中最重要的是音乐,所以他所创作的歌剧具有独特的音乐特点。在其众多的歌剧作品中,《唐璜》中的音乐无疑显示了他独特的艺术创作魅力。  关键词:莫扎
摘要:开江县“水族闹春”起源于清末民初,流传至今一百余年,本文对水族闹春的起源发展和保护传承问题进行研究,在其他学者对四川民间信仰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清代《新宁县志》记载的龙神、水神、雷神、土地神等祠庙,尝试性提出:开江水族闹春的出现源于传统农业社会对掌管雨水、农业丰收等自然神灵的崇拜与祭祀,赋予水族闹春以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最后对如何保护和传承水族闹春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摘要:谭盾是音乐世界里多元文化并行的理想存在,被称为“先锋音乐家”,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武侠三部曲”,体裁均为中国武侠电影系列,是中国武侠电影音乐的代表作,其中多部配乐作品荣获大奖。因此,笔者选择其“武侠三部曲”《英雄》《卧虎藏龙》和《夜宴》中的部分配乐进行研究,主要从东西方不同的乐器选用、调式搭配和文化融合三个角度,对谭盾武侠电影配乐的创作特色及意义进行解读,为我国武侠电影音乐的发展提供
摘要:舞蹈编导是一门具有专业艺术性的综合学科,有效运用舞蹈技法更能凸显舞蹈编导人员的内涵,舞蹈技法的流畅性影响舞蹈创造性及观众的共鸣度。本文主要针对舞蹈编导中的编舞技法展开研究,介绍舞蹈技法的應用,目的在于提升舞蹈编导水平,有效发挥舞蹈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舞蹈编导 舞蹈技法 应用  一、舞蹈技法在舞蹈编导中的重要性  舞蹈编导是指编导的内容在艺术形式上用舞蹈的方式呈现出来,相比于其他
摘要:汝瓷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北宋时期汝瓷开始兴盛起来,成为宫廷御用官瓷,无论是用料、配方还是制造工艺都堪称一绝,以致后世仿制品络绎不绝,至清朝时期达到了鼎盛。如今,市场上出现的汝瓷仿古瓷作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欣赏和追求这种仿古艺术品。  关键词:汝瓷 仿古瓷 艺术特征  汝瓷仿古瓷在宋朝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历经上千年依然经久不衰,许多古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