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里是上海。而弄堂,则是历史留给上海的一段五味杂陈的记忆,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它们藏在闹市里,夹杂着吴侬软语的气息和巷子独有的韵味,掠过积淀的时光,短暂而又深邃,静静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大上海,小弄堂
19世纪50年代,由于上海小刀会在老城厢起义,上海人开始往租界逃跑,房产商为了使有限的土地容纳更多的住户,在租界内构筑了一种被西方称为联排房屋的民居,这就是租界弄堂的发端。到1872年,玛意巴建起上海兴仁里,从此,上海人开始了弄堂的生活。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之前,9214条弄堂至少容纳了全市70%以上的人口,成为当时上海500万人民的主要居住形式。
多少年来,干百万上海人生于斯,长于斯,穿梭在这些狭窄而悠长的弄堂里,与石库门,与亭子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度过了他们漫长的人生,创造了形形色色、风情独具的弄堂文化。其实,称“弄堂”的不只是上海人,中国江南地区都这样称呼。而上海的弄堂之所以能与北京的胡同一样著称于世,主要是因为近代上海大批里弄住宅的兴起。
里弄和古代的里坊一样,也是由许多幢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它们建在被城市道路划分出的小区内。但和里坊不同的是,每个小区里都有一个或者若干个里弄;每个里弄中的单体建筑的造型和结构都基本相同,而且在总体上采取了英国的多幢联排式,一排通常为十幢左右。排与排的组合一般都采用行列式,只有少数因地制宜,依地形布置。在这种新式里弄内,各排建筑之间的空间就是弄堂。
上海的弄堂分为很多区域,纵横交织的道路把城市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之内,又有许多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它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像鱼骨图一样分布,组成弄堂的交通脉络。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江南民居,也不同于任何一种西方的建筑形式;既或多或少地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痕迹,又或多或少地带有外来的建筑影响。它是近代上海历史的最直接产物,也是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
落入市井的风花雪月
北京的胡同,成都的宽窄巷子,上海的弄堂……上个世纪,我们的祖辈多少都在老巷子里生活过。有人说,这些老巷子就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是城市历史的皱纹,在这儿,有着最平凡的市井生活和最动人的风花雪月。但相比已经商业化、景区化的宽窄巷子,上海的弄堂还活着,走进上海的弄堂,你还能看到上海人真正的生活,灯红酒绿、光鲜亮丽背后的生活。
上海人爱面子,大街上个个看上去体面得体,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这里是整个上海最真实和开放的空间,人们在这里实实在在地生活着,它是活的上海市井。不管高尚还是低俗、富有还是贫穷,总能在这里散发出最活色生香的新鲜气息,你的每一次呼吸都能嗅得到这里浓浓的人情味和地域风情。在这儿,也许你能感悟到什么是海派文化。
旧时的上海,最为热闹的就是弄堂。每逢夏季来临,弄堂中便时时可见乘凉的大军。人们早早地便将草席、长凳、躺椅、竹榻搬到弄堂口,用凉水冲洗一阵,然后怡然自得地坐在那里乘凉。此时的弄堂,热闹、嘈杂,充满各种人情世态。楼宇间挂满衣服的竹竿下,老人们静静地躺在竹榻、睡椅上,睡眼朦胧地摇着扇子;小伙子们或在打牌斗棋,或与朋友们聊着有趣的故事;妇女们则大多是在草席上嗑着瓜子,做着针线,哄着孩子睡觉……
弄堂更是小孩子们嬉戏玩耍的主要场所。打弹子、刮香烟牌子、滚铁环、跳橡皮筋、踢毽子……昔日的上海小孩就在这样的嬉闹中一天天长大,弄堂文化既满足了孩子们天真的童性,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才能。在这里,弄堂游戏习俗得以延续百年。
对于许多上海人来说,弄堂还是一个买卖物品的主要场所。许多小商品的买卖,都是在弄堂中进行,它们构成了上海滩又一种充满市井风情的弄堂习俗。旧时,弄堂中最为常见也最为热闹的,是那些卖小吃点心的生意。从清晨一直到夜晚,各种小吃点心摊子不断地涌向大街小巷,形形色色的叫卖声也在弄堂中响彻回荡,它们营造了一种浓浓的上海弄堂生活情韵。
关于一座城的记忆
时光在变,街道会变、房子会变、头顶的蓝天会变……在大大的上海城里,这些小小的弄堂,却独有一番岁月静好的景象,任由局促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将弄堂里的记忆一起发酵出人情味儿。这里像世故老人,中庸、世故,遵循着市井的道德观,不喜欢激进,也并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只是中规中矩地过自己的日子,见证着这座的城市沧桑兴衰、轮回变化。
从小在弄堂里长大的孩子,大概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些伸出窗外晾晒衣服的竹竿,那些夏天纳凉消暑的热闹场景,那些清晨醒来忙碌洗刷的声响,那些响彻街角的叫卖声,那些几家人挤住在一户院子的时光……
曾经率先进入弄堂的上海人,已在那狭长的空间里生活了一百多年。而现在,这样活色生香的弄堂生活却不多见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上海居民的家庭住房条件已经大为改善,上海弄堂的生活模式,逐渐退让给一栋栋耸立的摩登高楼,不少当年稀松平常的场景已经成为历史。有些人已经或正在走出弄堂,搬进新建的高层楼房。
当然,还有人会继续生活在弄堂里,走了的人带走的是美好回忆,没走的人仍然快乐地生活在这里。弄堂里的公用电话亭和老虎灶,街角交错的电线,墙上老旧的空调外机,路边的布满青苔的洗衣台……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印刻着一个时代的缩影和一代人的记忆。这些依旧鲜活存在着的生活还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这里是魔都年老的部分啊,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是关于一座城的记忆。
只是,趁着这份记忆还鲜活存在,去弄堂走走吧,这大大城里的小小巷弄。这一次,无关乎市井风情,也不追逐风花雪月,仅仅是在那岁月飞掠过的弄堂里,品品老街巷弄里的那些微醺的时光,说不定你也能看到幸福。
大上海,小弄堂
19世纪50年代,由于上海小刀会在老城厢起义,上海人开始往租界逃跑,房产商为了使有限的土地容纳更多的住户,在租界内构筑了一种被西方称为联排房屋的民居,这就是租界弄堂的发端。到1872年,玛意巴建起上海兴仁里,从此,上海人开始了弄堂的生活。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之前,9214条弄堂至少容纳了全市70%以上的人口,成为当时上海500万人民的主要居住形式。
多少年来,干百万上海人生于斯,长于斯,穿梭在这些狭窄而悠长的弄堂里,与石库门,与亭子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度过了他们漫长的人生,创造了形形色色、风情独具的弄堂文化。其实,称“弄堂”的不只是上海人,中国江南地区都这样称呼。而上海的弄堂之所以能与北京的胡同一样著称于世,主要是因为近代上海大批里弄住宅的兴起。
里弄和古代的里坊一样,也是由许多幢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它们建在被城市道路划分出的小区内。但和里坊不同的是,每个小区里都有一个或者若干个里弄;每个里弄中的单体建筑的造型和结构都基本相同,而且在总体上采取了英国的多幢联排式,一排通常为十幢左右。排与排的组合一般都采用行列式,只有少数因地制宜,依地形布置。在这种新式里弄内,各排建筑之间的空间就是弄堂。
上海的弄堂分为很多区域,纵横交织的道路把城市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之内,又有许多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它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像鱼骨图一样分布,组成弄堂的交通脉络。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江南民居,也不同于任何一种西方的建筑形式;既或多或少地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痕迹,又或多或少地带有外来的建筑影响。它是近代上海历史的最直接产物,也是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
落入市井的风花雪月
北京的胡同,成都的宽窄巷子,上海的弄堂……上个世纪,我们的祖辈多少都在老巷子里生活过。有人说,这些老巷子就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是城市历史的皱纹,在这儿,有着最平凡的市井生活和最动人的风花雪月。但相比已经商业化、景区化的宽窄巷子,上海的弄堂还活着,走进上海的弄堂,你还能看到上海人真正的生活,灯红酒绿、光鲜亮丽背后的生活。
上海人爱面子,大街上个个看上去体面得体,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这里是整个上海最真实和开放的空间,人们在这里实实在在地生活着,它是活的上海市井。不管高尚还是低俗、富有还是贫穷,总能在这里散发出最活色生香的新鲜气息,你的每一次呼吸都能嗅得到这里浓浓的人情味和地域风情。在这儿,也许你能感悟到什么是海派文化。
旧时的上海,最为热闹的就是弄堂。每逢夏季来临,弄堂中便时时可见乘凉的大军。人们早早地便将草席、长凳、躺椅、竹榻搬到弄堂口,用凉水冲洗一阵,然后怡然自得地坐在那里乘凉。此时的弄堂,热闹、嘈杂,充满各种人情世态。楼宇间挂满衣服的竹竿下,老人们静静地躺在竹榻、睡椅上,睡眼朦胧地摇着扇子;小伙子们或在打牌斗棋,或与朋友们聊着有趣的故事;妇女们则大多是在草席上嗑着瓜子,做着针线,哄着孩子睡觉……
弄堂更是小孩子们嬉戏玩耍的主要场所。打弹子、刮香烟牌子、滚铁环、跳橡皮筋、踢毽子……昔日的上海小孩就在这样的嬉闹中一天天长大,弄堂文化既满足了孩子们天真的童性,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才能。在这里,弄堂游戏习俗得以延续百年。
对于许多上海人来说,弄堂还是一个买卖物品的主要场所。许多小商品的买卖,都是在弄堂中进行,它们构成了上海滩又一种充满市井风情的弄堂习俗。旧时,弄堂中最为常见也最为热闹的,是那些卖小吃点心的生意。从清晨一直到夜晚,各种小吃点心摊子不断地涌向大街小巷,形形色色的叫卖声也在弄堂中响彻回荡,它们营造了一种浓浓的上海弄堂生活情韵。
关于一座城的记忆
时光在变,街道会变、房子会变、头顶的蓝天会变……在大大的上海城里,这些小小的弄堂,却独有一番岁月静好的景象,任由局促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将弄堂里的记忆一起发酵出人情味儿。这里像世故老人,中庸、世故,遵循着市井的道德观,不喜欢激进,也并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只是中规中矩地过自己的日子,见证着这座的城市沧桑兴衰、轮回变化。
从小在弄堂里长大的孩子,大概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些伸出窗外晾晒衣服的竹竿,那些夏天纳凉消暑的热闹场景,那些清晨醒来忙碌洗刷的声响,那些响彻街角的叫卖声,那些几家人挤住在一户院子的时光……
曾经率先进入弄堂的上海人,已在那狭长的空间里生活了一百多年。而现在,这样活色生香的弄堂生活却不多见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上海居民的家庭住房条件已经大为改善,上海弄堂的生活模式,逐渐退让给一栋栋耸立的摩登高楼,不少当年稀松平常的场景已经成为历史。有些人已经或正在走出弄堂,搬进新建的高层楼房。
当然,还有人会继续生活在弄堂里,走了的人带走的是美好回忆,没走的人仍然快乐地生活在这里。弄堂里的公用电话亭和老虎灶,街角交错的电线,墙上老旧的空调外机,路边的布满青苔的洗衣台……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印刻着一个时代的缩影和一代人的记忆。这些依旧鲜活存在着的生活还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这里是魔都年老的部分啊,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是关于一座城的记忆。
只是,趁着这份记忆还鲜活存在,去弄堂走走吧,这大大城里的小小巷弄。这一次,无关乎市井风情,也不追逐风花雪月,仅仅是在那岁月飞掠过的弄堂里,品品老街巷弄里的那些微醺的时光,说不定你也能看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