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东坡的闲情逸致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rbinbaya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这一生,有没有一篇文章,每次读它写它对你来说如同是享用了一场文字精神的飨宴?我就有,特别是在心中不宁静时,我就会写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不到百字,我一分钟写得干干净净,一点不拖泥带水,可我为什么如此“情有独钟”于它呢?只因为我了解到这篇短文后的东坡为人与遭际,读出几许文中“闲人”的特别“闲情逸致”。读者个人如我就浅薄地体味出文中五处闲情逸致。
   《记承天寺夜游》一开头就是交代时间。夜晚,是人们忙碌了一天后,最为悠闲放松的时刻。故视为闲时不为过,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对它最好的注解。放松心情,就是在晚上卸下白天的疲惫、防备、谨慎,那时可谓心情悠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夜”,那年那月那日那夜,交代得清清楚楚,我想象苏东坡当时的心情应该是自在而郑重的。“郑重”是东坡对每一天生活的认真,表现在写文时间仔细交待;“自在”是晚上消弭了些许白天应对的紧张而已,但对他来讲何其难得!这是我在文中体味到的一次闲情逸致。
   随后的12字“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先8字“解衣欲睡,月色入户”应该是古诗“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的同等心理写照,但是东坡又有4字“欣然起行”中“欣然”,我可以揣摩想象出,当时秋夜天凉,早已无盛夏炎热晚睡的可能、必要,也已经脱掉了衣服上榻要好眠了,只因月光来了,苏东坡就毫不犹豫且高兴地又穿衣起来出门,与月光抱了一个满怀,同明月一起悠悠地走着走着,不知今夕何夕,这是放浪形骸,回归自然的天性表现。本来天晚休息是为明天更好地学习、工作,偶尔心情不佳我们也会与朋友相邀夜半喝酒嗨舞K歌,发泄发泄的。东坡也是一样月亮一呼,就立马一和,就是因为他正在被流放之中,“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可操劳的,亦无工作上的压力——“黄州副团练”,亦是东坡被赦免死刑后的身份。但这是他在遭受死亡的磨砺后,他对生活的心依然是柔软的。心性旷达、洒脱的东坡,他认为将来的事将来再说,现在无官一身轻,就应该“欣然”地投身于自然怀抱中,月亮相邀,就与之“结无情游”。与月同游,何其浪漫!这是我在文中又一次体味到的闲情逸致。
   接着“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此处我还是可见,月亮的召唤,以她最好的清辉容颜和温和性格,让苏东坡沉浸其中,乐亦其中。好东西要与人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人分享快乐,快乐翻番。东坡知道这个道理,也明白以他自己现在的身份,应该是被人遗忘的。我认为这里的“念”字传达出他两个想法。如此良夜,相思不可递,一怕无人理會,二怕连累他人;如此良夜,独自感受,实在有些辜负:这是他一想。那么,“为乐者”为谁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张怀民境遇与他一般,明日肯定也还是无事可忙,因为工作对他们俩而言是奢侈品;况且怀民又住在他常去的寺院,知己知彼:这是他二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苏东坡决定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共享月色,也是内心感情的渴求。人需要朋友,特别是了解彼此、感情真挚的朋友,不会让自己再雪上加霜,反而可能是雪中送炭。现在,“相与步于中庭”,温柔的月光让闲人闲友有了一丝“忙碌”(晚上都不能睡觉嘛!),因着皎洁而又柔和的光芒指引,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在月下尽情的赏景感怀,何其逍遥!这是我再一次体味到的闲情逸致。
   接下来文中有二人赏景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我认为最能烘托二人此时心境。东坡尽兴踏月而来,又开心与友分享了,远胜李白那样有阔园有名花有美酒相伴,却只能“独酌”因为“无相亲”的人。东坡,被贬黜之人,虽无姹紫嫣红的花园,更无“斗十千”的金樽清酒和“直万钱”的玉盘珍羞,却有怀民——“相亲”之人。怀民与东坡心意相通,情趣相投,因为明月清辉的呼唤指引,两人浮生难得半日闲。通过这处的自然景物描写,我发现了东坡与怀民内心的悠闲安逸。月光肆意倾泻,中庭地白竹柏影,使得院中恰如一泓池水,且池中水里藻、荇招摇,在柔波里荡漾,恍若是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左右采之”,而东坡与怀民俨然化身为“在河之洲”那岸边“寤寐思服”“窈窕淑女”的“君子”看着赏着,何其诗意!这是我第四次体味到的文中闲情逸致。
   而文末尾3句“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直接点出“闲人”即闲情逸致的人,我以为是东坡对这次秋夜漫游的定位。内心真正有闲情逸致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天地造就的闲——月光临照天下人,院栽竹柏藻荇影,才“但”(只)“吾两人”能有一晚无人打扰的悠闲,与那些昼夜伏案操劳的人相比,何其快活!这是末次在文中我体味到的闲情逸致。
   东坡短短的不到百字文章,我虽不才,但也体味出五处闲情逸致,可谓是认真的人。这“闲情逸致”,我是在东坡人生低谷之时写的作文中感受到的,不能不让人佩服,佩服他对生活积极乐观面对的态度行为。他的这篇文章对于我来讲,也就能如文中月指引他一般,来指引我,心中不宁静时,亦可以坚强勇敢面对生活困苦艰难。
   这一场由真正懂得闲情逸致的人疗治心中不宁静的精神盛宴,是那年十月的月夜里开场的,千年后,这飨宴的后续由我亦是月下、在手提上敲打出,拿来与诸君共享。
其他文献
秋瑾作于1903年的《满江红(小住京华)》,语言刚健清新,字字珠玑,用典含蓄蕴藉,情调高昂。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她从封建婚姻家庭和陈腐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之前的苦闷彷徨和壮志雄心。为了赏析好这首词,指导学生俯而读,仰而思,批文入情,据境索义,用诗词的内容、形式和姿态来巧妙学习,深入领略其热血丹心、家国情怀。   一、细研教材,独辟蹊径   备课,首先要跨好文本解读这道坎,为常教常新打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国外的教育理论、教育经验得以传人国内,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可以借鉴的域外资源。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教育领域变化很大,正如浙江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朱宗顺教授的专著《交流与改革:教育交流视野中的中国教育改革(1978—2000)》(下称《交流与改革》)一书中指出的:教育交流是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而此书也开了将“教育交流”作为研究课题的先河。  罗素
在占往今来的各种《红楼梦》校印本中,去年5月首次出版的这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简称庚辰校本),显然是最为独特的。它既是面向广大读者的一种通行本,同时又具有浓厚的学术探讨性质。尽管它问世之初还带有一个草创之本不尽人意的诸多疏漏,但其出版后所引起的强烈反响和受到的普遍欢迎,颇有些出乎主流学者的意料之外。在出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竟重印了四次,还包括两次大的修订及相应的脱销档期。  如今这一重加
自从1907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与《摩罗诗力说》中向国人推介“伊孛生”的大名和他的《社会之敌》,至今已整整一百年了。一个世纪以来,这位挪威戏剧大师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这影响发生在文学史和思想史的方方面面,不仅歧义叠出,有些甚至是相互矛盾并曾引起激烈论争的——我们有艺术家的易卜生,更有思想家的易卜生;其思想最被看重的,至少有自由主义和女性主义这两条;套用一个今天学术界时兴的说法,我们的易卜
近年来学界对写作教学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一批博士对过程写作、交际语境的写作、微型化写作的研究成果正慢慢影响着中学语文课堂,但写作教学在初中阶段仍然是让学生和老师感到头痛的问题,写作教学似乎处于“不作为”状态。我们尝试从学情出发,提供写作支架,建构写作模式,力图改进初中写作教学尴尬局面。  一、课例呈现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作文公开课,针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板块,教学生学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观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观的主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热点。2014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修订课程标准讨论稿认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四个发展层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同样对初中语文教学传达了新方向和新思考。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只要维护两岸统一,就会名垂青史,受到中华民族的爱戴。  谈到海峡两岸的英雄人物,人们会对驱除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油然而生敬意,而对于平定台湾的传奇人物施琅大将军则知之不多、不深。读完安然所著《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掩卷而思,一个完整、真实和高大的施琅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施琅,生长在明清之际,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这使当时各种人物的抉择颇伤脑筋
《敦煌丝绸艺术全集》的编纂计划是早就知道的,也有幸在书还是校样的时候率先利用过其中的材料,因此对它先已有所了解。及至把正式出版的一部《英藏卷》捧在手里,却仍感到它的好,竟是超出预想之外。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已逾百年,关于敦煌文献与敦煌艺术的研究,不必说早是成果丰硕,不过就深、细而言,其中的纺织品之部与其他相比似觉稍逊。最教入感觉迫切的便是“全集”式的汇编与整理。当然所谓“全集”应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景象,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引起我们反思的现象。课堂提问作为教师们的“常规武器”,是教学中运用的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那么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的技巧性上着实下一番功夫。下面结合个人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问题生成:你提
余秋雨先生的《都江堰》曾经出现在上海S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现在被选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文章的篇幅不短,如何在课堂上实现长文短教,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文本的理解与探讨,着实让我痛苦了很久,最后没想到的是“对比”这一手法救了我。  其实第一遍阅读文本的时候,我和学生都注意到了对比,因为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但是,大概是对比手法的使用过于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