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数的含义和读写》一课的教学,通过动态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可视:例题动态呈现,承中有变;练习动态处理,序中有延;拓展动态关联,稳中有向。开展多元活动,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分一分,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存在;涂一涂,体会小数与平均分、十进制的融合;比一比,清晰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动态设计 思维可视 过程经历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完成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在三年级上、下册分两次初步认识了分数。在前面这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分一分、涂一涂、算一算等学习活动。本节课应该怎样设计活动路径,帮助学生认识小数,又该怎样为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做准备呢?以下呈现笔者的“解答”。
一、教学过程
(一)购物情境,瞻前顾后
引出情境:(出示表1)小红和妈妈到菜场去买菜,这是她们买的几种商品及价格。
提问:你能把这些数分分类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分类。
追问:同学们把16、8、9归为一类,把19.9、3.6、0.9、1.88归为一类;前面3个是我们已经认识的数,后面4个数你们认识吗?
揭题:后面4个数都有小数点,这些数与前面学习的数有什么联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设计意图:由购物情境引入新课,可让学生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分类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唤醒已有认知;在比对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产生新知学习的需求。]
(二)自主探究,经历过程
1.初识小数:动态处理教材情境。
(1)测量活动,形成认知冲突。
谈话:这是一把米尺,我们用它来测量一下黑板的长度。
与一名学生合作进行测量。
明确:黑板的长度大约是4个1米,也就是大约4米。
活动:用米尺来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说一说大约是多少米。
学生用米尺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并发现“用米尺来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无法用整数来表示”。
追问:用米尺来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无法用整数来表示,那怎么办呢?
明确:用“米”这个单位不合适时,可以用“分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2)新旧知识勾连,初步认识小数。
要求:用分米做单位,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分米。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并追问: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學生同桌交流。
明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1/10米,其中的5份是5/10米,其中的4份是410米。
小结:在度量的过程中,用较大的度量单位无法用整数表示时,可以把度量单位平均分成10份,变成较小的度量单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板书并介绍: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0.5读作零点五;410米还可以写成0.4米,0.4读作零点四。
(3)图形表示小数,对比理解实质。
活动:1张空白长方形纸和1张空白正方形纸,都表示1米,请先将它们分一分,然后涂色表示0.4米。
提问:(对比呈现两位学生的答案,如图1)仔细看两位同学的涂色部分,哪幅图可以表示0.4米?为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左图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涂色表示其中的4份,就是1米的4/10,即4/10米,可以写成0.4米;右图把1米平均分成4份,涂色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1米的1/4,也就是1/4米,不能写成0.4米。
提问:(对比呈现两位学生的答案,如图2)这两位同学的涂色部分,都可以表示0.4米,为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不管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不管是横着平均分还是竖着平均分,只要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涂色表示其中的4份,就是1米的4/10,即4/10米,可以写成0.4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动态处理了教材情境图,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小数形成”的过程。学生独立量一量,经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的过程;同桌合作说一说,发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涂色表示0.4,感受小数的实质。]
2.建立模型:类比推理,适当拓展。
(1)基本练习,类比推理。
活动:先轻声读“想想做做”第1题(如下页图3),再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结合学生的答案,提问:横着看,每一横行的数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竖着看上下三个数量,你有什么发现?
明确:十分之几分米可以写成零点几分米,零点几分米表示十分之几分米。
(2)开放练习,建立模型。
板书算式:4()=0.4()。提问: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吗?
追问:(对比呈现三位学生的答案,如图4)仔细看这三位同学的答案,你都同意吗?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①4(分米)=0.4(米)
②4(厘米)=0.4(分米)
③4(毫米)=0.4(厘米)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这三位同学都是填的长度单位,前后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前面一个数量都是后面一个数量的410,因此都可以写成0.4。
追问:想一想,还能填其他单位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不管是长度单位,还是人民币单位,只要前后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前面一个数量是后面一个数量的4/10,都可以填进括号里。
说明:(出示图5)如果这个正方形表示1米,涂色部分就表示0.4米;如果这个正方形表示1元,涂色部分就表示0.4元。 追问:如果涂5格表示多少元?涂9格呢?涂10格呢?
明确:涂10格要满十进一。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基于教材,引导学生类比推理,从“米与分米”延伸到“分米与厘米”。在此基础上,借助等式“4()=0.4()”适当拓展,从长度单位拓展到人民币单位、其他十进制单位,帮助学生建立一位小数的模型。]
3.再识小数:承上启下,自主创造。
(1)自然生长,二维理解。
提问:(出示一张空白正方形纸)如果这个正方形表示1元,你能在上面表示出1.2元吗?
明确:用1个这样的单位,无法表示出1.2元。
追问:1个这样的单位无法表示出1.2元,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呈现两张空白正方形纸条,追问:每个正方形表示1元,怎么用两个正方形涂色表示1.2元?
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把另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2份是2角,也就是210元,可以写成0.2元,把1元和0.2元涂上颜色,合起来就是1.2元;1.2读作一点二。
追问:把3元5角改成用元做单位的数,是多少元?
明确:3元5角可以分成3元和5角,5角是510元,可以写成0.5元,3元和0.5元合起来是3.5元;3.5读作三点五。
(2)知识梳理,形成结构。
小结: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我们刚刚认识的0.5、0.4、1.2和3.5,它们都是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作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表示十分之几或零点几。
提问:现在你能将本节课一开始的几种商品价格改成几元几角吗?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巩固练习,丰富认识。
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如图6),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
明确:由于0—1这一段被平均分成了10份,所以0右边的第一个点表示0.1;同样,1—2、2—3、3—4这几段也被平均分成了10份,所以1右边的第二个点表示1.2……只要数一数,想一想,就能知道每个框里填什么小数了。
[设计意图:教学从之前的练习自然延伸而来,又回到例2的情境中去,基于教材又丰富了思考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丰富认知。]
(三)总结提升
1.交流收获。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互说,集体交流。
2.拓展练习。
提问:你能在图6中找到1.25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小数,其实,把1.2—1.3之间的这一小段再平均分成10份,还藏着不一样的小数,后面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收获的过程中形成对数的整体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延伸题是对所学知识的适当拓展,帮助学生感受小数的稠密性,并适度勾连后面的知识。]
二、教学思考
(一)动态设计,让思维可视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次教学小数的知识,也是学习整数之后,学生对于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学生的基础是前一单元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他们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或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把十分之几的分数改写成一位小数”,教师动态设计了教材的例题、练习、拓展,让学生的思维可视。
1.例题动态呈现,承中有变。
本节课中,对小数的含义即“十分之几分数”含义的正确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例1呈现了测量的结果,让学生回答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然后介绍并引出小数。如果完全静态地展示教材情境图,便弱化了“十分之几分数”的含义。将测量结果得到的过程动态化:让学生量一量课桌面的长和宽,发现用米做单位无法用一个整数来表示,产生认知冲突,自然生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用分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需要。这样,就把情境图的过程展开了,是学生主动去获得课桌面的长和宽,而不是教师的告知。这样,“5分米”和“4分米”就是饱含了学生思考之后的表达。同样地,纸条涂色也进行了动态呈现:仅给学生一张空白长方形或正方形纸,让学生自己平均分一分,再涂色表示0.4米。
开放的动态设计,能促进学生生成多样的资源,承接教材,又适当变化,在对比思考中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
2.练习动态处理,序中有延。
教材“想想做做”共安排了5题。按照教材的序列,适当动态处理,以实现练习资源的丰富,促进学生思维的延展。在例1后紧跟“想想做做”第1题,帮助学生明确“十分之几分米可以寫成零点几分米,零点几分米表示十分之几分米”。涂色表示0.4,由长度单位拓展到人民币单位,让学生用快速反应的方式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数形结合地理解小数的意义。例2教学结束后,与课始的分类活动相联系,逆向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维。课尾,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不仅要会填,还要会数学地表达,从而多元递进地理解小数的意义。
3.拓展动态关联,稳中有向。
适当拓展教材内容,实现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动态关联,既保证基础的扎实,又实现思维的有向延伸。增加开放题“4()=0.4()”,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从一个长度单位到多个长度单位,从长度单位到人民币单位乃至更多的十进制单位,帮助学生剥离情境,建立模型。涂色表示0.4,理解其含义之后,追问学生涂10格是多少,让学生感受小数和整数一样都采用十进制计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想想做做”第4题后进一步拓展延伸,寻找1.25,感受小数的稠密性、精确性。 (二)多元活动,助过程经历
本节课教学,通过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等活动,助力学生经历小数形成的过程,初步感悟小数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而形成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对数的整体感悟。
1.分一分: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存在。
几乎所有学生都在实际生活中见过小数,大部分学生知道这些数是小数,甚至有少数学生知道小数点。所以课始,基于学情,从商品的价格入手,唤醒学生对小数的经验。
教师呈现几种商品的价格,让学生分类。學生可能会将整数分为一类、小数分为一类,也可能将整数分为一类、一位小数分成一类、两位小数分成一类。不管怎样,都可以证明学生对于小数不是一无所知。如果是第二种分类,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分类的层级(一级分类:整数和小数;二级分类: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理解小数知识的内涵。
2.涂一涂:体会小数与平均分、十进制的融合。
本节课多次要求学生涂色表示小数,这并非无效的重复,而是加深与递进的过程。在例1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空白长方形或正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0.4,学生要先平均分,然后涂色表示0.4。这个过程有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的铺垫,较为自然,又存在多种生成可能,便于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十进制的渗透。
在例2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两张正方形纸上涂色表示1.2,学生要先涂其中的一张正方形纸,再把另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涂其中的2份。这个过程较刚刚的涂色过程而言,既有相同的“平均分”,也有不同的“在两张纸上涂色”,既加深了对“平均分成十份”的理解,又是一种操作和思维上的递进。两次涂色,能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小数与平均分、十进制的融合,形成“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零点几可以表示成十分之几”的认识自觉。
3.比一比:清晰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内在关系。
比一比的过程设计,有利于学生沟通不同数之间的联系。在空白长方形和正方形纸上涂色表示0.4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对比:一是正与误的对比,二是正确答案不同表达方式的对比。在对比中,学生感受到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在“想想做做”第1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横着比和竖着比,帮助学生明确:十分之几分米可以写成零点几分米,零点几分米表示十分之几分米,进一步感受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在课始和例2结束后,教师均引导学生对比小数与整数,让学生不断完善数的结构,感受小数与整数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也体会到:小数和分数一样,具有精确化作用;和整数一样,也是用的十进制计数法。
参考文献:
[1] 吴正宪,刘劲苓,刘克臣.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 吴亚萍.“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动态设计 思维可视 过程经历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完成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在三年级上、下册分两次初步认识了分数。在前面这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分一分、涂一涂、算一算等学习活动。本节课应该怎样设计活动路径,帮助学生认识小数,又该怎样为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做准备呢?以下呈现笔者的“解答”。
一、教学过程
(一)购物情境,瞻前顾后
引出情境:(出示表1)小红和妈妈到菜场去买菜,这是她们买的几种商品及价格。
提问:你能把这些数分分类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分类。
追问:同学们把16、8、9归为一类,把19.9、3.6、0.9、1.88归为一类;前面3个是我们已经认识的数,后面4个数你们认识吗?
揭题:后面4个数都有小数点,这些数与前面学习的数有什么联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设计意图:由购物情境引入新课,可让学生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分类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唤醒已有认知;在比对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产生新知学习的需求。]
(二)自主探究,经历过程
1.初识小数:动态处理教材情境。
(1)测量活动,形成认知冲突。
谈话:这是一把米尺,我们用它来测量一下黑板的长度。
与一名学生合作进行测量。
明确:黑板的长度大约是4个1米,也就是大约4米。
活动:用米尺来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说一说大约是多少米。
学生用米尺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并发现“用米尺来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无法用整数来表示”。
追问:用米尺来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无法用整数来表示,那怎么办呢?
明确:用“米”这个单位不合适时,可以用“分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2)新旧知识勾连,初步认识小数。
要求:用分米做单位,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分米。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并追问: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學生同桌交流。
明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1/10米,其中的5份是5/10米,其中的4份是410米。
小结:在度量的过程中,用较大的度量单位无法用整数表示时,可以把度量单位平均分成10份,变成较小的度量单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板书并介绍: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0.5读作零点五;410米还可以写成0.4米,0.4读作零点四。
(3)图形表示小数,对比理解实质。
活动:1张空白长方形纸和1张空白正方形纸,都表示1米,请先将它们分一分,然后涂色表示0.4米。
提问:(对比呈现两位学生的答案,如图1)仔细看两位同学的涂色部分,哪幅图可以表示0.4米?为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左图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涂色表示其中的4份,就是1米的4/10,即4/10米,可以写成0.4米;右图把1米平均分成4份,涂色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1米的1/4,也就是1/4米,不能写成0.4米。
提问:(对比呈现两位学生的答案,如图2)这两位同学的涂色部分,都可以表示0.4米,为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不管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不管是横着平均分还是竖着平均分,只要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涂色表示其中的4份,就是1米的4/10,即4/10米,可以写成0.4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动态处理了教材情境图,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小数形成”的过程。学生独立量一量,经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的过程;同桌合作说一说,发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涂色表示0.4,感受小数的实质。]
2.建立模型:类比推理,适当拓展。
(1)基本练习,类比推理。
活动:先轻声读“想想做做”第1题(如下页图3),再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结合学生的答案,提问:横着看,每一横行的数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竖着看上下三个数量,你有什么发现?
明确:十分之几分米可以写成零点几分米,零点几分米表示十分之几分米。
(2)开放练习,建立模型。
板书算式:4()=0.4()。提问: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吗?
追问:(对比呈现三位学生的答案,如图4)仔细看这三位同学的答案,你都同意吗?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①4(分米)=0.4(米)
②4(厘米)=0.4(分米)
③4(毫米)=0.4(厘米)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这三位同学都是填的长度单位,前后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前面一个数量都是后面一个数量的410,因此都可以写成0.4。
追问:想一想,还能填其他单位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不管是长度单位,还是人民币单位,只要前后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前面一个数量是后面一个数量的4/10,都可以填进括号里。
说明:(出示图5)如果这个正方形表示1米,涂色部分就表示0.4米;如果这个正方形表示1元,涂色部分就表示0.4元。 追问:如果涂5格表示多少元?涂9格呢?涂10格呢?
明确:涂10格要满十进一。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基于教材,引导学生类比推理,从“米与分米”延伸到“分米与厘米”。在此基础上,借助等式“4()=0.4()”适当拓展,从长度单位拓展到人民币单位、其他十进制单位,帮助学生建立一位小数的模型。]
3.再识小数:承上启下,自主创造。
(1)自然生长,二维理解。
提问:(出示一张空白正方形纸)如果这个正方形表示1元,你能在上面表示出1.2元吗?
明确:用1个这样的单位,无法表示出1.2元。
追问:1个这样的单位无法表示出1.2元,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呈现两张空白正方形纸条,追问:每个正方形表示1元,怎么用两个正方形涂色表示1.2元?
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把另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2份是2角,也就是210元,可以写成0.2元,把1元和0.2元涂上颜色,合起来就是1.2元;1.2读作一点二。
追问:把3元5角改成用元做单位的数,是多少元?
明确:3元5角可以分成3元和5角,5角是510元,可以写成0.5元,3元和0.5元合起来是3.5元;3.5读作三点五。
(2)知识梳理,形成结构。
小结: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我们刚刚认识的0.5、0.4、1.2和3.5,它们都是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作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表示十分之几或零点几。
提问:现在你能将本节课一开始的几种商品价格改成几元几角吗?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巩固练习,丰富认识。
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如图6),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
明确:由于0—1这一段被平均分成了10份,所以0右边的第一个点表示0.1;同样,1—2、2—3、3—4这几段也被平均分成了10份,所以1右边的第二个点表示1.2……只要数一数,想一想,就能知道每个框里填什么小数了。
[设计意图:教学从之前的练习自然延伸而来,又回到例2的情境中去,基于教材又丰富了思考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丰富认知。]
(三)总结提升
1.交流收获。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互说,集体交流。
2.拓展练习。
提问:你能在图6中找到1.25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小数,其实,把1.2—1.3之间的这一小段再平均分成10份,还藏着不一样的小数,后面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收获的过程中形成对数的整体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延伸题是对所学知识的适当拓展,帮助学生感受小数的稠密性,并适度勾连后面的知识。]
二、教学思考
(一)动态设计,让思维可视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次教学小数的知识,也是学习整数之后,学生对于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学生的基础是前一单元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他们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或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把十分之几的分数改写成一位小数”,教师动态设计了教材的例题、练习、拓展,让学生的思维可视。
1.例题动态呈现,承中有变。
本节课中,对小数的含义即“十分之几分数”含义的正确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例1呈现了测量的结果,让学生回答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然后介绍并引出小数。如果完全静态地展示教材情境图,便弱化了“十分之几分数”的含义。将测量结果得到的过程动态化:让学生量一量课桌面的长和宽,发现用米做单位无法用一个整数来表示,产生认知冲突,自然生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用分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需要。这样,就把情境图的过程展开了,是学生主动去获得课桌面的长和宽,而不是教师的告知。这样,“5分米”和“4分米”就是饱含了学生思考之后的表达。同样地,纸条涂色也进行了动态呈现:仅给学生一张空白长方形或正方形纸,让学生自己平均分一分,再涂色表示0.4米。
开放的动态设计,能促进学生生成多样的资源,承接教材,又适当变化,在对比思考中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
2.练习动态处理,序中有延。
教材“想想做做”共安排了5题。按照教材的序列,适当动态处理,以实现练习资源的丰富,促进学生思维的延展。在例1后紧跟“想想做做”第1题,帮助学生明确“十分之几分米可以寫成零点几分米,零点几分米表示十分之几分米”。涂色表示0.4,由长度单位拓展到人民币单位,让学生用快速反应的方式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数形结合地理解小数的意义。例2教学结束后,与课始的分类活动相联系,逆向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维。课尾,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不仅要会填,还要会数学地表达,从而多元递进地理解小数的意义。
3.拓展动态关联,稳中有向。
适当拓展教材内容,实现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动态关联,既保证基础的扎实,又实现思维的有向延伸。增加开放题“4()=0.4()”,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从一个长度单位到多个长度单位,从长度单位到人民币单位乃至更多的十进制单位,帮助学生剥离情境,建立模型。涂色表示0.4,理解其含义之后,追问学生涂10格是多少,让学生感受小数和整数一样都采用十进制计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想想做做”第4题后进一步拓展延伸,寻找1.25,感受小数的稠密性、精确性。 (二)多元活动,助过程经历
本节课教学,通过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等活动,助力学生经历小数形成的过程,初步感悟小数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而形成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对数的整体感悟。
1.分一分: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存在。
几乎所有学生都在实际生活中见过小数,大部分学生知道这些数是小数,甚至有少数学生知道小数点。所以课始,基于学情,从商品的价格入手,唤醒学生对小数的经验。
教师呈现几种商品的价格,让学生分类。學生可能会将整数分为一类、小数分为一类,也可能将整数分为一类、一位小数分成一类、两位小数分成一类。不管怎样,都可以证明学生对于小数不是一无所知。如果是第二种分类,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分类的层级(一级分类:整数和小数;二级分类: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理解小数知识的内涵。
2.涂一涂:体会小数与平均分、十进制的融合。
本节课多次要求学生涂色表示小数,这并非无效的重复,而是加深与递进的过程。在例1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空白长方形或正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0.4,学生要先平均分,然后涂色表示0.4。这个过程有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的铺垫,较为自然,又存在多种生成可能,便于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十进制的渗透。
在例2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两张正方形纸上涂色表示1.2,学生要先涂其中的一张正方形纸,再把另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涂其中的2份。这个过程较刚刚的涂色过程而言,既有相同的“平均分”,也有不同的“在两张纸上涂色”,既加深了对“平均分成十份”的理解,又是一种操作和思维上的递进。两次涂色,能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小数与平均分、十进制的融合,形成“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零点几可以表示成十分之几”的认识自觉。
3.比一比:清晰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内在关系。
比一比的过程设计,有利于学生沟通不同数之间的联系。在空白长方形和正方形纸上涂色表示0.4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对比:一是正与误的对比,二是正确答案不同表达方式的对比。在对比中,学生感受到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在“想想做做”第1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横着比和竖着比,帮助学生明确:十分之几分米可以写成零点几分米,零点几分米表示十分之几分米,进一步感受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在课始和例2结束后,教师均引导学生对比小数与整数,让学生不断完善数的结构,感受小数与整数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也体会到:小数和分数一样,具有精确化作用;和整数一样,也是用的十进制计数法。
参考文献:
[1] 吴正宪,刘劲苓,刘克臣.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 吴亚萍.“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