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设计让思维可视,多元活动助过程经历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200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数的含义和读写》一课的教学,通过动态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可视:例题动态呈现,承中有变;练习动态处理,序中有延;拓展动态关联,稳中有向。开展多元活动,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分一分,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存在;涂一涂,体会小数与平均分、十进制的融合;比一比,清晰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动态设计 思维可视 过程经历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完成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在三年级上、下册分两次初步认识了分数。在前面这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分一分、涂一涂、算一算等学习活动。本节课应该怎样设计活动路径,帮助学生认识小数,又该怎样为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做准备呢?以下呈现笔者的“解答”。
  一、教学过程
  (一)购物情境,瞻前顾后
  引出情境:(出示表1)小红和妈妈到菜场去买菜,这是她们买的几种商品及价格。
  提问:你能把这些数分分类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分类。
  追问:同学们把16、8、9归为一类,把19.9、3.6、0.9、1.88归为一类;前面3个是我们已经认识的数,后面4个数你们认识吗?
  揭题:后面4个数都有小数点,这些数与前面学习的数有什么联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设计意图:由购物情境引入新课,可让学生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分类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唤醒已有认知;在比对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产生新知学习的需求。]
  (二)自主探究,经历过程
  1.初识小数:动态处理教材情境。
  (1)测量活动,形成认知冲突。
  谈话:这是一把米尺,我们用它来测量一下黑板的长度。
  与一名学生合作进行测量。
  明确:黑板的长度大约是4个1米,也就是大约4米。
  活动:用米尺来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说一说大约是多少米。
  学生用米尺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并发现“用米尺来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无法用整数来表示”。
  追问:用米尺来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无法用整数来表示,那怎么办呢?
  明确:用“米”这个单位不合适时,可以用“分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2)新旧知识勾连,初步认识小数。
  要求:用分米做单位,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分米。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并追问: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學生同桌交流。
  明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1/10米,其中的5份是5/10米,其中的4份是410米。
  小结:在度量的过程中,用较大的度量单位无法用整数表示时,可以把度量单位平均分成10份,变成较小的度量单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板书并介绍: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0.5读作零点五;410米还可以写成0.4米,0.4读作零点四。
  (3)图形表示小数,对比理解实质。
  活动:1张空白长方形纸和1张空白正方形纸,都表示1米,请先将它们分一分,然后涂色表示0.4米。
  提问:(对比呈现两位学生的答案,如图1)仔细看两位同学的涂色部分,哪幅图可以表示0.4米?为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左图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涂色表示其中的4份,就是1米的4/10,即4/10米,可以写成0.4米;右图把1米平均分成4份,涂色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1米的1/4,也就是1/4米,不能写成0.4米。
  提问:(对比呈现两位学生的答案,如图2)这两位同学的涂色部分,都可以表示0.4米,为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不管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不管是横着平均分还是竖着平均分,只要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涂色表示其中的4份,就是1米的4/10,即4/10米,可以写成0.4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动态处理了教材情境图,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小数形成”的过程。学生独立量一量,经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的过程;同桌合作说一说,发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涂色表示0.4,感受小数的实质。]
  2.建立模型:类比推理,适当拓展。
  (1)基本练习,类比推理。
  活动:先轻声读“想想做做”第1题(如下页图3),再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结合学生的答案,提问:横着看,每一横行的数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竖着看上下三个数量,你有什么发现?
  明确:十分之几分米可以写成零点几分米,零点几分米表示十分之几分米。
  (2)开放练习,建立模型。
  板书算式:4()=0.4()。提问: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吗?
  追问:(对比呈现三位学生的答案,如图4)仔细看这三位同学的答案,你都同意吗?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①4(分米)=0.4(米)
  ②4(厘米)=0.4(分米)
  ③4(毫米)=0.4(厘米)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这三位同学都是填的长度单位,前后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前面一个数量都是后面一个数量的410,因此都可以写成0.4。
  追问:想一想,还能填其他单位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不管是长度单位,还是人民币单位,只要前后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前面一个数量是后面一个数量的4/10,都可以填进括号里。
  说明:(出示图5)如果这个正方形表示1米,涂色部分就表示0.4米;如果这个正方形表示1元,涂色部分就表示0.4元。   追问:如果涂5格表示多少元?涂9格呢?涂10格呢?
  明确:涂10格要满十进一。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基于教材,引导学生类比推理,从“米与分米”延伸到“分米与厘米”。在此基础上,借助等式“4()=0.4()”适当拓展,从长度单位拓展到人民币单位、其他十进制单位,帮助学生建立一位小数的模型。]
  3.再识小数:承上启下,自主创造。
  (1)自然生长,二维理解。
  提问:(出示一张空白正方形纸)如果这个正方形表示1元,你能在上面表示出1.2元吗?
  明确:用1个这样的单位,无法表示出1.2元。
  追问:1个这样的单位无法表示出1.2元,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呈现两张空白正方形纸条,追问:每个正方形表示1元,怎么用两个正方形涂色表示1.2元?
  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把另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2份是2角,也就是210元,可以写成0.2元,把1元和0.2元涂上颜色,合起来就是1.2元;1.2读作一点二。
  追问:把3元5角改成用元做单位的数,是多少元?
  明确:3元5角可以分成3元和5角,5角是510元,可以写成0.5元,3元和0.5元合起来是3.5元;3.5读作三点五。
  (2)知识梳理,形成结构。
  小结: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我们刚刚认识的0.5、0.4、1.2和3.5,它们都是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作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表示十分之几或零点几。
  提问:现在你能将本节课一开始的几种商品价格改成几元几角吗?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巩固练习,丰富认识。
  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如图6),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
  明确:由于0—1这一段被平均分成了10份,所以0右边的第一个点表示0.1;同样,1—2、2—3、3—4这几段也被平均分成了10份,所以1右边的第二个点表示1.2……只要数一数,想一想,就能知道每个框里填什么小数了。
  [设计意图:教学从之前的练习自然延伸而来,又回到例2的情境中去,基于教材又丰富了思考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丰富认知。]
  (三)总结提升
  1.交流收获。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互说,集体交流。
  2.拓展练习。
  提问:你能在图6中找到1.25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小数,其实,把1.2—1.3之间的这一小段再平均分成10份,还藏着不一样的小数,后面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收获的过程中形成对数的整体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延伸题是对所学知识的适当拓展,帮助学生感受小数的稠密性,并适度勾连后面的知识。]
  二、教学思考
  (一)动态设计,让思维可视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次教学小数的知识,也是学习整数之后,学生对于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学生的基础是前一单元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他们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或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把十分之几的分数改写成一位小数”,教师动态设计了教材的例题、练习、拓展,让学生的思维可视。
  1.例题动态呈现,承中有变。
  本节课中,对小数的含义即“十分之几分数”含义的正确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例1呈现了测量的结果,让学生回答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然后介绍并引出小数。如果完全静态地展示教材情境图,便弱化了“十分之几分数”的含义。将测量结果得到的过程动态化:让学生量一量课桌面的长和宽,发现用米做单位无法用一个整数来表示,产生认知冲突,自然生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用分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需要。这样,就把情境图的过程展开了,是学生主动去获得课桌面的长和宽,而不是教师的告知。这样,“5分米”和“4分米”就是饱含了学生思考之后的表达。同样地,纸条涂色也进行了动态呈现:仅给学生一张空白长方形或正方形纸,让学生自己平均分一分,再涂色表示0.4米。
  开放的动态设计,能促进学生生成多样的资源,承接教材,又适当变化,在对比思考中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
  2.练习动态处理,序中有延。
  教材“想想做做”共安排了5题。按照教材的序列,适当动态处理,以实现练习资源的丰富,促进学生思维的延展。在例1后紧跟“想想做做”第1题,帮助学生明确“十分之几分米可以寫成零点几分米,零点几分米表示十分之几分米”。涂色表示0.4,由长度单位拓展到人民币单位,让学生用快速反应的方式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数形结合地理解小数的意义。例2教学结束后,与课始的分类活动相联系,逆向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维。课尾,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不仅要会填,还要会数学地表达,从而多元递进地理解小数的意义。
  3.拓展动态关联,稳中有向。
  适当拓展教材内容,实现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动态关联,既保证基础的扎实,又实现思维的有向延伸。增加开放题“4()=0.4()”,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从一个长度单位到多个长度单位,从长度单位到人民币单位乃至更多的十进制单位,帮助学生剥离情境,建立模型。涂色表示0.4,理解其含义之后,追问学生涂10格是多少,让学生感受小数和整数一样都采用十进制计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想想做做”第4题后进一步拓展延伸,寻找1.25,感受小数的稠密性、精确性。   (二)多元活动,助过程经历
  本节课教学,通过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等活动,助力学生经历小数形成的过程,初步感悟小数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而形成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对数的整体感悟。
  1.分一分: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存在。
  几乎所有学生都在实际生活中见过小数,大部分学生知道这些数是小数,甚至有少数学生知道小数点。所以课始,基于学情,从商品的价格入手,唤醒学生对小数的经验。
  教师呈现几种商品的价格,让学生分类。學生可能会将整数分为一类、小数分为一类,也可能将整数分为一类、一位小数分成一类、两位小数分成一类。不管怎样,都可以证明学生对于小数不是一无所知。如果是第二种分类,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分类的层级(一级分类:整数和小数;二级分类: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理解小数知识的内涵。
  2.涂一涂:体会小数与平均分、十进制的融合。
  本节课多次要求学生涂色表示小数,这并非无效的重复,而是加深与递进的过程。在例1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空白长方形或正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0.4,学生要先平均分,然后涂色表示0.4。这个过程有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的铺垫,较为自然,又存在多种生成可能,便于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十进制的渗透。
  在例2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两张正方形纸上涂色表示1.2,学生要先涂其中的一张正方形纸,再把另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涂其中的2份。这个过程较刚刚的涂色过程而言,既有相同的“平均分”,也有不同的“在两张纸上涂色”,既加深了对“平均分成十份”的理解,又是一种操作和思维上的递进。两次涂色,能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小数与平均分、十进制的融合,形成“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零点几可以表示成十分之几”的认识自觉。
  3.比一比:清晰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内在关系。
  比一比的过程设计,有利于学生沟通不同数之间的联系。在空白长方形和正方形纸上涂色表示0.4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对比:一是正与误的对比,二是正确答案不同表达方式的对比。在对比中,学生感受到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在“想想做做”第1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横着比和竖着比,帮助学生明确:十分之几分米可以写成零点几分米,零点几分米表示十分之几分米,进一步感受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在课始和例2结束后,教师均引导学生对比小数与整数,让学生不断完善数的结构,感受小数与整数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也体会到:小数和分数一样,具有精确化作用;和整数一样,也是用的十进制计数法。
  参考文献:
  [1] 吴正宪,刘劲苓,刘克臣.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 吴亚萍.“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编者按】课堂上,如何激活学生思维,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焦点。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积极构建“问学课堂”的实践样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在师生交互中发展思维;带着新的问题出课堂,让思维延续。课前问、课中问、课后问,“问”贯穿始终,“学”真的发生。本期分享两例教学及其评析。  摘要:《伯牙鼓琴》是一篇较为难读、难理解的文言文,以学生之“问”贯穿课前、课中、课后,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中,教师将文本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系统地训练和提升思维。An Adventure in Africa一课教学,基于语篇,多角度、多层次,成序列、有系统地设计问题,以问引思,以问促思,推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 问题 逻辑性 批判性 创新性  问题,作为“脚手架”,是阅读过程中启发学生思维的工具。阅读教学中,教师将文本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有
期刊
摘要:阅读《骆驼祥子》,除了了解名著的情节,理解人物的特点,品味老舍作品的语言,还可以从情感方面入手:祥子不甘于现状、不屈服于命运,这种小人物的奋斗,令人敬重;祥子生不逢时、最终毁灭,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引人同情;祥子的逆来顺受和自身性格的缺陷,让人愤懑。  关键词:《骆驼祥子》 老舍 名著导读  1936年春,某一天,山东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老舍家里聊天,说起北平有一个洋车夫,一辈子都想
期刊
摘要:单元知识讲评课是对单元知识测评卷进行讲评的一种课型。其教学应超越对试卷题目的简单讲解和对学生答卷情况的简单评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解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知识讲评课,引导学生在元认知体验、方法迁移和变式训练中提升学习能力。  关键词:单元知识讲评课 元认知体验 方法迁移 变式训练 学习能力  单元知识讲评课是对单元知识测评卷进行讲评的一种课型,是一种特殊的习题课。教学中,
期刊
摘要:科学家提出探究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推论等过程,蕴含着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从科学史中开掘出来并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围绕科学家发现植物生长素的科学史展开,着重凸显“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质疑与反思”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关键词:科学史 科学思维 归纳与概括 模型与建模 质疑与反思  “科学思维”是指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全面关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往往需要借助其他方式或手段。让同学成为“同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自然产生的“同学”现象,无意而生,缺少自觉性;散而不聚,缺少序列性;广而无序,缺少持久性;盲目而行,缺少引领性。让同学真正成为“同学”的策略有榜样示范、实践操练、任务驱动、养成习惯。  关键词:同学 自然产生 策略 任务驱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全面关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
期刊
摘要:《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一课教学,在确保教学内容科学性的同时,又让形式化的数学符号活跃于课堂,使学生禁不住要探寻“数学规定”之理,括号的产生和使用自然而然:“衬衣外套”析层次,“哥哥弟弟”明顺序;应用深化价值,练习提升素养。同时,贯穿始终的简洁美、规范的指导和循序渐进的教学结构,使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关键词:数学规定 结合符号 数学美 《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一、课堂实录  (
期刊
【编者按】 2021年1月8日,著名特级教师徐斌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独墅湖实验小学执教了一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习课。这是一节“无痕教育”理念下的“三无课”,无生活情境,无电脑课件,无固定教案。本期分享这节课中的几个精彩片段(含视频,扫描二维码免费观看)以及刘晓萍老师的点评。接下来,我们还会用“文字+视频”的方式呈现更多有研究价值的课例,带您“走入”课堂现场,让您获得多维度的“观摩”体验。  
期刊
摘要:于老师围绕“一人”“一事”,以“说”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描述、转述,开展说写一体的训练,在巧妙传递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方法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了从“我要说”到“我要写”的华丽转身。课例可圈可点之处有:植入生活镜头,以“说”确定“写”的角度;展开层次分明的对话,以“说”规范“写”的逻辑;把握好“进”“退”的度,以“说”明晰“说”的框架;及时评价跟进,以“说”展示“写”的成果。  关键词:习作
期刊
摘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设置了多个活动。实际教学时,将多个操作活动整合,设置驱动性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任务中丰富表象、唤醒认知、强化联系、发挥想象,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学习,从而掌握知识,领悟学习知识的方法。  关键词:驱动性任务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问题解决  一、课前慎思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三年级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