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参读”的有效性在于“练炼链”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garetclou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参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它也成为时下小语界的流行词。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之处。究竟什么才是有效的“互文参读”?不少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展开了一定的研究,任子珍老师提出了“练、炼、链”的操作策略,这一观点得到周一贯老师的肯定,因篇幅较长,本刊分两期刊发此文,供大家讨论。
  
  时下,“互文参读”似乎正成为小学语文界的流行词。然而,笔者对“互文参读”却持非常审慎的态度。并非“互文参读”这一文本解读方式有什么错误,相反从理论上讲,“互文参读”有其诸多益处:能实现多个文本话语间的相互诠释、相互印证、相互提升;能引领学生对文本有深度的意义建构;能拓展学生的多重言语思维……但是在实践中,“互文参读”的运用,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互文”无序,无视学情。如:一年级的教师教学《荷叶圆圆》一文,引入杨万里的诗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为互文材料;三年级的教师教学《荷花》一文,还是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为互文材料。难道一、三年级孩子的学习都是同一起点?
  “互文”无度,无视主体。如:有些课堂上,太多的互文材料的引入,相关知识的补充,形式化的活动,使得学生能真正用于静心读课文、品评语言或迁移运用的时间变得少之又少。互文缺少本位意识、边界意识。舍本逐末的互文最终导致教学的“南辕北辙”。
  “互文”无“的”,无视价值。如:有的互文材料与原文本相关点极少,教师在目标预设的时候也不明确这一材料介入是为了消解难点,还是深化重点?是为了反哺文本,还是拓展文本?定位不准,造成了互文参读的无的放矢,收效甚微。
  ……
  上述种种,不能一一而道。据近几年笔者对“互文参读”的关注和实践,结合聆听的相关经典课堂,认为:“互文参读”要在立足教材文本,基于学情的前提下,“互文”在适切点,“参读”在紧要处,讲究“练、炼、链”,才是有效的“互文参读”。
  一、“练”:关注训练
  这里的训练,并不是纯工具性的机械操练。“互文参读”理念下的练是一些基本的训练,科学的训练,活化的训练。
  1.练读
  “读”是语文课堂中最外显、最能培养学生语感的元素。“读”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更是教学的目的所在。说起“互文参读”,教师往往会和“师生”“文本”的对话联系起来,仿佛互文只和滔滔不绝的对话有关,只和师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有关,和“读”无关。这是对“互文参读”的一种误解,基于“练读”的互文淡化了朗读的生硬技法指导,从细节处切入,体现着朗读指导“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师:“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这句谁来读一读?(一生读)
  师:(做陶醉状)哇,“金黄的果实”啊!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田野里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了黄黄的橘子像灯笼一样挂满树梢。
  生:我好像看到了胖墩墩的大南瓜躺在地上。
  ……
  师:是呀,田野献上了那么多的礼物——
  梨树——(生齐读: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生齐读: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生齐读: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生齐读:举起燃烧的火把)
  (此处引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的图画》互文)
  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丰收的景象吗?
  生1:果实累累。 (师:真多呀!)
  生2:瓜果飘香。 (师:真香呀!)
  生3:五谷丰登。(师:真高兴啊!)
  ……
   (此处引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互文)
  师:田野送的礼物好吗?(好)让我们把这份喜悦送入这句话!
  生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突出金黄,读得有声有色)
  生2: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十分投入,一边读一边摇头晃脑)
  ……
  这样的练读,以导为虚,以情为实,以实写虚,虚实相生。执教者以学生熟悉的记忆文本与学生现学的教材文本穿插对接,互文交融,因为有了多重文本的参与,感情在多重文本的的回顾中慢慢的积累,而在一朝的朗读中得以喷发,势如破竹。执教者本意在于高屋建瓴地占领“感情朗读”的制高点,但又不是居高临下地进行“话语霸权”式指导,而是“不着指导一字”,然“尽得指导风流”。基于“练读”的互文,让“练”享受到了山不转水转的艺术效果!
  2.练写
  “互文参读”的引入,需要教师把更多的视角放在“文本语言形式”的揣摩、品味、迁移、运用上,把重心从“写什么内容感悟”转移到“怎样写言语习得”的层面上。以“互文参读”为载体,促进读和写的有机结合,以读促写,读写互动,有效训练。在这一点上,曹晨曦老师的《怀念母亲》做了经典的演绎。
  (教师呈现1935年11月16日季羡林先生的日记:……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于为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
  师:季老先生为什么会觉得这种怀念是酸酸的,凄凉的?
  (生答略)
  师:这样的酸酸甜甜又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产生的呢?
  生:拨开灯……暗夜织上天空……一切沉在朦胧中……
  师:“沉静的黄昏,暗夜的来袭”触发他的思乡之情。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触景生情!(板书:触景生情)
  ……
  (教师呈现11月20日的日记:我现在还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师:在11月20日的日记中,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境,季羡林先生没有写,却写在我们的心里,或许是在南飞的大雁排成的人字中,或许在随秋风飘落的树叶中,请同学们写下此刻季羡林先生触景生情中的一个“境”。(课件出现练写句式:“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配以低沉忧郁的音乐)
  学生写后交流:
  生1:我仰望天空,凝望那颗最善良的星星,也许那是我最亲爱的母亲。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生2:天空披上黑色的睡衣,我背倚着大树,看着朦胧夜空。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生3:我站在窗前,看着一棵小树靠着大树,风雨中,它摇晃着成长。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
  这是“文本内部互文练笔”的经典片段,真可谓是“慧心独运”:既丰厚了对文本的体认,使学生的认识渐次推进;又重锤敲击了“触景生情”的词语内涵,开掘了词语深度;还体悟了文本由景及情的写作特色,敏化了学生语感;更训练了语言,实现了“触景生情”中“境”言语的有效迁移,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了“以一当十”的多重功效。
  二、“炼”:贯注锤炼
  即用心琢磨,在各文本的互相交叉、借用、阐释下,使词语更加精美传神,句子更加意蕴丰富,或使文本主题更加概括凝练。
  1.锤炼词语
  “互文参读”的介入,把词语置定于一个新的语境中,用新文本的相关性来创设“语用”情境,诠释印证词语,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进而点染词语的亮度,产生强大的再生功能。
  如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凡执教过这篇课文的教师都有感受,这句话中的“时令”一词,对于脱离农村耕作生活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个理解上的难点。而“顺序”一词,和平常在使用的“顺序”一词又有所不同。如何消解这个词语教学上的难点呢?笔者在执教时,做了这样的互文处理。
  ◆激活想象:读着“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你这样的想象合理吗?(不作是否合理的分析)
  ◆互文参读:出示学生三年级学过的课文《花钟》的一段话: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请学生朗读后说说发现了什么?(一天中花儿按着时间次序开放)
  ◆印证推进:出示正月梅花香又香, 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红十里……教师朗读后提问,你又体悟到了什么?(一年中,花儿按着季节有顺序地开放)
  ◆回归文本语境,拓展练笔:乡下人家的场地上,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夏天;秋天;冬天 。喇叭花在夏天的早上吹起了紫色的喇叭;中饭花在夏天的;夜姣姣在夏天的 。真是依着
  ,开放!
  2.锤炼句子
  每个文本中都潜藏着破译作者心灵密码的句子。这些句子或被作者漫不经心地一笔带过,或浓墨重彩地大肆渲染;或朴素平淡,或绮丽俊俏。找到了这些句子,细细体味、反复品评,用“互文”的方式把它放置于另一个更加开阔的文本视野中,穿插印证,深度挖掘,就能撬开整个文本世界。
  《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母亲 “好好儿活”一句话看似朴朴素素,实则凝练深刻,在文中一共出现两次(严格地说应该是三次)。三处“好好活”,前后照应,在文本中此唱彼和,营造了内部互文的张力。如何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下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走进史铁生笔下的“好好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好好活”为主线,采用“互文参读”的方式化简约为丰富,化疏朗为稠密,做了比较理想的炼句处理:
  ◆第一层次:以互文材料《合欢树》为引子,引领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中母亲的“苦”,母亲的“忍”,入情入境,体验母亲面对苦难时的坚忍不拔。
  ◆第二层次:以《病隙碎笔》为推进,深入感悟史铁生多灾多难人生中对于“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中省略号的深深思考,感悟史铁生不折不挠的人生力量来源和人生境界。
  ◆第三层次:以余杰的《敬重病痛》和文中的“秋风中烂漫菊花”为互文基点,由物及人,读出“好好儿活”的个性化人生哲理。围绕“好好儿活”,三个层次,多次互文,将教材置于史铁生一组作品和余杰的评论之中,层层推进,构建课堂。“好好儿活”的炼句新颖、简洁、深刻、广博。
  3.提炼主题
  即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锤炼、提炼,以一字或一词贯穿整堂课教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就可以跨越时空整合文本,以“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一句中的“许多人”和“痛哭”为基础,以“泪”为支点,结合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相关语段展开互文教学。具体安排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爱抚小孩——救护车夫——关心女佣”的内容和《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小孩的泪——青年的泪——老人的泪——巴金的泪”融合对照,互文参读。
  教学中,教师用“泪”把文本内和文本外的内容联系起来,把原文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参读文本《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完全整合在一起,课结束时把三次“泪”以巴金的笔触融合在一起,铺设以“泪”为情感主线的立体多维的教学,升华了文本主题,挖掘了文本内涵。“爱”和“泪”呼应,大气而不失精致。(未完待续)
  (浙江省上虞市城东小学312300)
其他文献
要发言,先举手。这似乎已经是小学生的行为规范了。小学生刚刚入学就被老师告知,上课不能随便讲话,  想发言一定要先举手。从课堂常规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大家都不举手就发言,课堂还不乱  成一锅粥了?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大概是20年前,我曾尝试过不举手就发言。我的课堂并没有乱成一锅粥。相反,课堂  还是井井有条的。方法说出来其实很简单,我对学生说,我们要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所以
“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图表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折线统计图是对已有统计分析方法的一种延伸与拓展,它与已有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
关键词:健康中国;学校体育;健康第一;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1-0004-02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战略部署时特别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
[教材分析]    北京不只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它是一块圣地。孩子们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的歌谣走进校园,一年级上册学习了一首儿童诗《我多想去看看》,在与山里孩子的对话中埋下了心向北京的种子。二年级上册又跟着教材《北京》走进祖国的首都,看到了雄伟而古老的天安门广场,看到了一条条宽阔而繁华的大街,看到了一幢幢高楼大厦,看到了遍地的绿树和鲜花。二年级下册教材又一次领着孩子
摘 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新理念不断涌出,而近期提出的“新样态课堂”理念,则提倡要构建四有课堂,即“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教师需让教学不再只是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回到“育人”的本质上,主张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这也是我们体育教学所提倡的体育核心素养,即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本文中笔者主要讲述关于低段运用体育游戏性教学法的探
这是干国祥老师的一节随堂:课,课始照例检查预习,讨论对武松这一形象的认识,学生列出“倔强、豪爽、勇敢、无畏、鲁莽、武艺高超、爱面子”等十几个词语,其中首选“勇敢无畏”的占80%。建立在学生个体学习基础上,课堂如何继续深入下去,在充满紧张感的智力挑战中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一根棒    师:我刚读开头就纳闷了,“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哨棒靠在一边”,大家知道
今天到柯岩中心校,听了四节语文课。  第一节是蒋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  如其人,蒋老师温文尔雅,时不时莞尔一笑,给孩子们  以纯真的美感。不疾不徐的讲述提问,随文抓住一些  重点词语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做得还是很扎实的。  听着听着,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蒋老师引导学  生体会课题中的“让”字,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体会  出德国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高尚境界。  下课的时候,我就问了一
摘 要:河南省新密市从2015年开始尝试区域范围内的体育学业评价,经过两年的实施,体育学业评价方案逐渐成熟,各校在实施过程中达到了以评促教、以评促研的目的。本文旨在总结评价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探讨下阶段工作的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体育学业;评价;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1-0049-02  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岗位已经有
[教前畅想]    我们发现,对于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因为先前已有相关内容的涉及,学生并不陌生,但对这个结论产生的过程,大多数学生却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因此,教学时与其在“三角形内角和是否是180度”上争论不休,不如围绕“三角形内角和为何是180度”进行展开。在验证阶段,设置认知冲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其不自觉地运用推理、演绎、分析等多种手段,构建对“三角形内角和”结论由来的充分认识。   
关键词:运动负荷;水平三;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 (2020) 02-0064-04  点评:本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项目的特点创设实战情境,层层递进,情境设置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课的基本部分利用进阶练习的方法逐渐增加练习难度,同时,注意精讲多练,有效提高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利用电子设备辅助教学,通过视频把所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