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一种“操作性的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象征着装载知识的“载体和工具”,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个性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可以说是一种没有生命的课堂。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尊重学习的主体性,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欲望。因此本文倡导“有生命的数学教学”。
【关键词】生命教学;对话;争辩;分享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可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就是要我们在教学中尊重个体的生命,创建有生命的数学课堂。
而所谓的有生命的课堂,就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富于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它要求以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精神生命的提升为最终目的来构建课堂,让课堂教学流动生命的智慧。这种智慧依赖于学生的思想,依赖于对话、争辩、分享。那么如何实现心灵的对话、思维的争辩,感悟的分享?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来具体的阐述:
一、生命在对话中激荡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能运用数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条理分明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初步学会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反思、质疑和对问题进行多方面分析、发散性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乐意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可见数学对话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内容,对话有利于营造平等的氛围,从而激荡出智慧。智慧需要对话来沟通心灵抵达灵魂,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从对话开始。
课堂对话,不同于传统的问题教学法。比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习惯于“对不对?是不是?为什么?”这样简单的师生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对话缺少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而我们所说的对话便体现话题的集中性,可论性和启发性。所以确立一个言之有物的话题,就成了课堂对话重要的一环。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我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问学生: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那满足什么条件的四边形可以判定为平行四边形呢?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终于发现: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三种判定方法,这三种都是教材中方法,但有的同学提出: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也应该是平行四边形。结果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我把机会交给来学生,让他们通过对话来交流,最终他们意识到,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判定方法,这个发现令学生欣喜不已。可见,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发挥,从而拓展了思维活动空间。所以教师应该把更多的话语权还给学生,由原来的“权威者”转为“引导者”“对话者”。必须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发问,多思考,多对话交流。使我们离学生的内心世界更近,使学生离生活的智慧更近。
二、思维在争辩中碰撞
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灵动,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碰撞学生的思维火花。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让学生争辩起来。所谓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清”。说的就是赞成学生的辩论。但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教师也想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但没有把问题布置清楚,加上学生争辩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争辩,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甚至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辩变成来争执、吵闹,以至于过程失控。所以很多老师放弃让学生争辩。
但实际上,学生不是在被动中接受,而是在主动中探索。他们通过辩论质疑已有的知识和观点,并反观和提升自己。如果学生能够自觉的争辩,他们的思维碰撞就更直接、更激烈,也更易抵达问题的核心。但更多时候,还得靠教师在过程设计中有意识的准备有争辩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中,当学完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两个不同概念时,有些同学感到迷惑,这时,教师就应该提出学生心中的困惑:“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是不是一个意思”?我把学生分成两派,让他们开始争辩,拿出争辩结果。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自检”和“感悟”,经历由模糊到清晰,慢慢前进的过程,最终对这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了正确的认识。这样的争辩,既能很好的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更能实战性的提升学生的能力。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三、智慧在传播中分享
分享是一种智慧的交替。它能使你原有的东西增值,且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但很多老师只是粗略的认为,分享就是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这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其实,课堂之上,课程之间,可以分享的东西很多,哪怕一个规律,一个公式。当它在数学背景下进行分享时,它往往能超越自身原有的价值,彰显最朴实却又是最灵动的智慧之光。
当然,分享并不等于把切好的西瓜直接端给学生,我们可以邀请学生一起来切西瓜。过程的分享,远比结果的分享更有趣,也更有意义。
总之,生命的课堂,需要学生在对话中交流和沟通,在争辩中激活思维,在分享中彰显灵动。只要我们抓住契机,打开学生的心门,就一定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灿烂起来。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沈小珍.数学课堂呼唤真正的合作.[J].绍兴教育,2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第三中学)
【关键词】生命教学;对话;争辩;分享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可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就是要我们在教学中尊重个体的生命,创建有生命的数学课堂。
而所谓的有生命的课堂,就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富于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它要求以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精神生命的提升为最终目的来构建课堂,让课堂教学流动生命的智慧。这种智慧依赖于学生的思想,依赖于对话、争辩、分享。那么如何实现心灵的对话、思维的争辩,感悟的分享?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来具体的阐述:
一、生命在对话中激荡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能运用数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条理分明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初步学会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反思、质疑和对问题进行多方面分析、发散性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乐意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可见数学对话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内容,对话有利于营造平等的氛围,从而激荡出智慧。智慧需要对话来沟通心灵抵达灵魂,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从对话开始。
课堂对话,不同于传统的问题教学法。比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习惯于“对不对?是不是?为什么?”这样简单的师生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对话缺少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而我们所说的对话便体现话题的集中性,可论性和启发性。所以确立一个言之有物的话题,就成了课堂对话重要的一环。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我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问学生: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那满足什么条件的四边形可以判定为平行四边形呢?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终于发现: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三种判定方法,这三种都是教材中方法,但有的同学提出: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也应该是平行四边形。结果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我把机会交给来学生,让他们通过对话来交流,最终他们意识到,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判定方法,这个发现令学生欣喜不已。可见,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发挥,从而拓展了思维活动空间。所以教师应该把更多的话语权还给学生,由原来的“权威者”转为“引导者”“对话者”。必须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发问,多思考,多对话交流。使我们离学生的内心世界更近,使学生离生活的智慧更近。
二、思维在争辩中碰撞
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灵动,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碰撞学生的思维火花。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让学生争辩起来。所谓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清”。说的就是赞成学生的辩论。但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教师也想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但没有把问题布置清楚,加上学生争辩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争辩,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甚至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辩变成来争执、吵闹,以至于过程失控。所以很多老师放弃让学生争辩。
但实际上,学生不是在被动中接受,而是在主动中探索。他们通过辩论质疑已有的知识和观点,并反观和提升自己。如果学生能够自觉的争辩,他们的思维碰撞就更直接、更激烈,也更易抵达问题的核心。但更多时候,还得靠教师在过程设计中有意识的准备有争辩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中,当学完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两个不同概念时,有些同学感到迷惑,这时,教师就应该提出学生心中的困惑:“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是不是一个意思”?我把学生分成两派,让他们开始争辩,拿出争辩结果。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自检”和“感悟”,经历由模糊到清晰,慢慢前进的过程,最终对这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了正确的认识。这样的争辩,既能很好的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更能实战性的提升学生的能力。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三、智慧在传播中分享
分享是一种智慧的交替。它能使你原有的东西增值,且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但很多老师只是粗略的认为,分享就是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这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其实,课堂之上,课程之间,可以分享的东西很多,哪怕一个规律,一个公式。当它在数学背景下进行分享时,它往往能超越自身原有的价值,彰显最朴实却又是最灵动的智慧之光。
当然,分享并不等于把切好的西瓜直接端给学生,我们可以邀请学生一起来切西瓜。过程的分享,远比结果的分享更有趣,也更有意义。
总之,生命的课堂,需要学生在对话中交流和沟通,在争辩中激活思维,在分享中彰显灵动。只要我们抓住契机,打开学生的心门,就一定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灿烂起来。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沈小珍.数学课堂呼唤真正的合作.[J].绍兴教育,2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