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争辩\分享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b2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一种“操作性的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象征着装载知识的“载体和工具”,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个性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可以说是一种没有生命的课堂。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尊重学习的主体性,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欲望。因此本文倡导“有生命的数学教学”。
  【关键词】生命教学;对话;争辩;分享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可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就是要我们在教学中尊重个体的生命,创建有生命的数学课堂。
  而所谓的有生命的课堂,就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富于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它要求以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精神生命的提升为最终目的来构建课堂,让课堂教学流动生命的智慧。这种智慧依赖于学生的思想,依赖于对话、争辩、分享。那么如何实现心灵的对话、思维的争辩,感悟的分享?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来具体的阐述:
  一、生命在对话中激荡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能运用数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条理分明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初步学会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反思、质疑和对问题进行多方面分析、发散性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乐意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可见数学对话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内容,对话有利于营造平等的氛围,从而激荡出智慧。智慧需要对话来沟通心灵抵达灵魂,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从对话开始。
  课堂对话,不同于传统的问题教学法。比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习惯于“对不对?是不是?为什么?”这样简单的师生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对话缺少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而我们所说的对话便体现话题的集中性,可论性和启发性。所以确立一个言之有物的话题,就成了课堂对话重要的一环。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我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问学生: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那满足什么条件的四边形可以判定为平行四边形呢?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终于发现: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三种判定方法,这三种都是教材中方法,但有的同学提出: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也应该是平行四边形。结果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我把机会交给来学生,让他们通过对话来交流,最终他们意识到,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判定方法,这个发现令学生欣喜不已。可见,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发挥,从而拓展了思维活动空间。所以教师应该把更多的话语权还给学生,由原来的“权威者”转为“引导者”“对话者”。必须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发问,多思考,多对话交流。使我们离学生的内心世界更近,使学生离生活的智慧更近。
  二、思维在争辩中碰撞
  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灵动,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碰撞学生的思维火花。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让学生争辩起来。所谓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清”。说的就是赞成学生的辩论。但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教师也想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但没有把问题布置清楚,加上学生争辩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争辩,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甚至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辩变成来争执、吵闹,以至于过程失控。所以很多老师放弃让学生争辩。
  但实际上,学生不是在被动中接受,而是在主动中探索。他们通过辩论质疑已有的知识和观点,并反观和提升自己。如果学生能够自觉的争辩,他们的思维碰撞就更直接、更激烈,也更易抵达问题的核心。但更多时候,还得靠教师在过程设计中有意识的准备有争辩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中,当学完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两个不同概念时,有些同学感到迷惑,这时,教师就应该提出学生心中的困惑:“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是不是一个意思”?我把学生分成两派,让他们开始争辩,拿出争辩结果。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自检”和“感悟”,经历由模糊到清晰,慢慢前进的过程,最终对这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了正确的认识。这样的争辩,既能很好的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更能实战性的提升学生的能力。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三、智慧在传播中分享
  分享是一种智慧的交替。它能使你原有的东西增值,且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但很多老师只是粗略的认为,分享就是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这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其实,课堂之上,课程之间,可以分享的东西很多,哪怕一个规律,一个公式。当它在数学背景下进行分享时,它往往能超越自身原有的价值,彰显最朴实却又是最灵动的智慧之光。
  当然,分享并不等于把切好的西瓜直接端给学生,我们可以邀请学生一起来切西瓜。过程的分享,远比结果的分享更有趣,也更有意义。
  总之,生命的课堂,需要学生在对话中交流和沟通,在争辩中激活思维,在分享中彰显灵动。只要我们抓住契机,打开学生的心门,就一定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灿烂起来。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沈小珍.数学课堂呼唤真正的合作.[J].绍兴教育,2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音乐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音乐的兴趣则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作为基础,音乐教育的任务就无法完成。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以及笔者多年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高中音乐;兴趣;多媒体;偶然事件  伴随着新一轮的课堂改革,新课标要求音乐教师在关注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同时,要以兴趣为动
期刊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它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在遥远的历史星空里,放射着夺目的光彩;它像一条遒劲的树根,深深盘扎在中华大地的沃土上,衍生出中华文明繁茂的枝叶;它像一条绵绵不断奔腾不息的河流,从远古流到现在,滋润着华夏民族的灵魂。  它是诗,记载了先民的喜怒哀乐;它是歌,唱出了古老的爱情悲欢;它是画,描绘了早期文明的真實生活,它是酒,酝酿了千百年的精神内涵。
期刊
【摘要】五年制高职校对学生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顺利就业。该文以促进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出发点,探讨了五年制高职校在对学生展开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指导方面应充分依靠班主任这一中坚力量,探讨了班主任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的必要性和充当的角色,以及班主任如何分层次,全程化开展职业生涯
期刊
【摘要】古典诗歌的宏观目标是要培育文学素养,提高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涵养人文精神,本文通过夯实文学知识,立足文本研读,培养感悟能力和渗透情感教育等四个方面探索达成的方法。  【关键词】古典诗歌;目标;达成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从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诗歌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美、鉴
期刊
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看山的体悟,其实,看一个人、看一个学生,何尝不是一样的道理呢?  了解一座大山,当然很有必要蹲在山里“细看”,因为只有这种“细看”,才能发现具有研究价值的东西。不过,仅有这一种看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它方法,譬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新课标要求及其自身教学实践体会,对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有效性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能力提升;有效教学;策略运用  能力培养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学生发展是有效教学活动的第一要义。新时代下的课程改革标准更加重视学生能力、品质和素养等方面内容的培养,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因素,要注重学生探究动手、思维创新和综
期刊
【摘要】高中新课标的实施,促使我们不断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其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关键。当今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现象非常严重:怯问、厌问、乱问。应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问题意识;情感教学;示范引领  杨澜是我很喜欢的主持人,近期偶读了杨澜访谈录《我问故我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颇有感触。尤其是该书序言中提出的我国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象,更是切中了要害,现摘录
期刊
【摘要】函数解析式是函数的表示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用一个等式表示函数定义域与值域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函数解析式是中学数学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本文介绍了求函数解析式的代入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函数方程法、参数法等五种方法。  【关键词】函数;解析式;方法  函数解析式是函数的表示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用一个等式表示函数定义域与值域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函数解析式是中学数学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从多年
期刊
【摘要】英语活动单的使用对孩子自主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潜能是巨大的。  【关键词】自主学习;英语课堂活动单  本着“解放学生的潜在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的目的,笔者在英语活动单以“三单五步”为构建基础,即以课堂为核心,向前后伸延,形成课前、课中、课后活动单(即三单);整个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其实是“明确目
期刊
【摘要】良好的课堂习惯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证,甚至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针对小学低段学生心理特征和美术课特点,我主要从课前常规准备、课堂常规要求和课后巩固持续培养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美术课堂行为习惯养成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低段;美术课堂;行为习惯养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并且有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