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互涉视野中的《碧血剑》与南京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he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南京作为历史名城,在文学文本中多被提及。随着文学的书写,金陵这一意象的政治意义逐渐衰减,文化意义不断加强,文学文本中的南京大多成为借古抒怀的对象。金庸《碧血剑》中的南京元素与金陵怀古词构成互涉,在文本与叙述手法间形成一种互涉结构。
  【关键词】 碧血剑;金陵怀古词;文本互涉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8-0009-02
  文本互涉是指不同文本之间的一种联系,巴赫金指出,任何文本的结构都不能单独出现,必定在其余文本结构下产生。本文试以文本互涉为理论基础,探析《碧血剑》在内容情感及叙述手法中与金陵怀古词的互涉结构。
  一、南京(金陵)的怀古传统
  借古抒怀一直是中国文学经久不衰的题材,在众多怀古作品中,金陵怀古诗词凭借其丰赡的历史底蕴与悠久的吟咏传统而长盛不衰。作为六朝古城,金陵历经过由盛而衰的社会消亡规律,由六朝繁华渐渐走向隋的衰落,据《建业实录》载,从立名至夷为平地,金陵足有数百年历史。
  金陵城最初以政治意义为鼎盛,往往与“王气”相通。唐代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一诗便提及作为政治属性附加的“王气”,《汉书》《史记》《太平寰宇记》中对王气也多有记录。据《建业实录》记载:“始皇三十六年,始皇东巡,自江而渡,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唐诗解》在评唐诗人许浑《金陵怀古》时,认为“金陵本六朝建都之地,至陈主荒淫,王气由此而灭。”但在提及王气的隋后诗词文学中,金陵已丧失了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政治上的意义已然衰减,文学上的意义占据上风。明《板桥杂记》录:“金陵古称佳丽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虽战乱频仍,但金陵一直都由汉族统治,在南北朝的混乱间保存了正统的文化底蕴。且金陵墓穴亦众多,极易产生繁盛归尽后的历史空茫感。金陵没落以后,唐以后作家多次登临怀古,借历史兴亡,或抒发魏阙之恋,或进行怀古之叹,或感慨人生命途。石头城、乌衣巷、凤凰台等都成为历代文人吟咏的对象,这些意象寄托着往昔金陵的繁盛,而昔时的繁盛与吟咏时的荒凉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中,国破家亡的范式使知识分子的心灵产生巨大恐慌,政权的频繁更替使文人们在金陵面前产生一种共情,此时金陵已经完全摆脱其政治意义,它作为维系这一群体的情感纽带,勾连起士阶层感伤怀古的情感世界。而面对“六朝旧事随水流,但寒烟衰草凝绿”的虚无时,文人们很容易挣脱个人的追怀,将情感上升到宇宙与人生的永恒及无常间。
  金庸《碧血剑》写作在明末的南京背景中,明代作为汉民族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直被尖锐的民族矛盾所笼罩。一方面,明代金陵诗词沉浸在一片脂粉青楼间,吴伟业的《圆圆曲》、龚鼎孽的词集《白门柳》、钱谦益的《六朝诗集小传》、陈维崧的《妇人集》,以及余怀在其杂记《板桥杂记》中所录“征江左之风流,存六朝之金粉”,都充满了秦淮纸醉金迷的脂粉香气。而另一方面,与唐宋时期注重人生哲理抒发的金陵怀古作不同,明清时期的金陵怀古诗词呈现出一片凄冷的废国气象与悲叹,归庄《锦堂春·燕子矶》中写:“隔岸荒云远断,绕矶小树微明。旧时燕子还飞否?今古不胜情。”全无唐宋意境的清幽,反而引入一种压抑着民族失落感的复杂幽怨。在距离金陵政治衰微已一千余年的明清,金陵这一意象的情感厚度也在不断累积,尤其是在政权更迭频繁的年代,金陵作为一种文化象征,隐喻着历史苍茫与人事不复的感慨。金庸《碧血剑》虽以明末南京展开大篇幅描写,但作为现当代文人,金庸却是以现代化的目光俯瞰金陵的历史变化,他的文本成为金陵怀古文学的一部分,又超出了原有金陵怀古文学的内涵,加深了金陵意象的深意。
  二、《碧血剑》与金陵怀古词的文本互涉
  在蒙人、朝廷、李自成三方势力的外忧内患下,《碧血剑》的朝代更迭为故事添加了历史的沉重与沧桑,使南京再一次成为见证历史更替的发生点。与明末的金陵怀古词相似,金庸《碧血剑》也呈现出一片乱世景象。跨越朝代的文人常常创作能引发内心伤痛的文章,或寄托对故国的缅怀,或追思往日的繁盛,《碧血劍》刻意将开篇及重要情节安置在南京,借金陵这一历来被吟咏的题材及乱世中人的心态,暗寄亡国之悲。明清金陵诗词多废国气象,朱彝尊《卖花声 · 雨花台》中写尽一片冷清萧瑟之景:“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碧血剑》虽未明写废国,但亦借两个民族之间的对抗,勾勒出民族矛盾尖锐的乱世景象。
  但是另一方面,金陵怀古文学的历史兴亡或仅停留在感伤的层次,或仅从历史的进退领悟到人事东流的无常幻灭。而《碧血剑》中对清兵势如破竹进攻态势的描写,有废国末路不可挽回的无常感,也有超越了普通的民族对立的历史观,《碧血剑》已认识到安顺历史的必然,这在金陵怀古词中是绝无仅有的。严家炎指出:“在武侠小说中承认并写出中国少数民族及其领袖的地位和作用,用平等开放的态度处理各民族间的关系,金庸是第一人。”在1975年改写《碧血剑》的版本中,金庸甚至借皇太极之口说出“让天下老百姓人人有饭吃”的承诺,袁承志也曾对刺杀皇太极的行径产生质疑,这在一直站在华夏角度,抒发正统文化没落之悲的金陵怀古文学中无疑是一种颠覆。
  小说结尾处,袁承志等一众武林人物无意于时局政治,远赴海外渤泥国开疆辟土,这与开篇南京故事的上演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主人公的家国情怀最终没有得到实现。中国自古“天朝”观念的推崇,体现了汉民族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优越感。然而历史不断地向前,人物在朝代更迭与动荡中的纠结恰恰体现出历史的必然。金陵也体现着金庸对“何为正统”的摇摆以及“记忆”与“失忆”的问题。在《碧血剑》的文本设置中,地域的意义对于文本的完整性影响不大,可金庸仍数次提及南京,甚至不吝笔墨展开对南京的大段描写,这一提及自有金陵本身的用意所在。《碧血剑》在对金陵怀古词的文本互涉中,暗含几千年文人直面兴亡的黍离之悲,而在阐发国破的主题时,金庸又超越了个人的悲痛,将视角上升至整个民族乃至历史的高度,堆砌满浓重的人文情怀。   三、《碧血剑》与金陵怀古词叙述技巧的互涉
  在《碧血剑》的叙事结构中,文本发展的顺序并非按照传统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尾的叙述模式进行推进,小说开篇以浡泥国国王前来朝贺的“天朝模式”步入叙述,借南京场地为故事发展的蓝本,打乱固有的时空顺序,隐去事件原本的起因,颠倒次序,编排叙事。在这种巧妙地安排下,主人公“并诛明帝清酋,以洗千古奇冤”的目的是徐徐浮现的,这就使文章在叙述时渲染了世事莫测的苍茫之感。而金庸将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南京,南京(金陵)本身的文化意义也加深了这种空幻感。
  旧有金陵怀古文学中,时空的颠倒破坏成为固有范式。南明弘光政权的仓促陨灭常引人追忆“风雅之薮”的金陵,而对故国往事进行追忆时,叙述者又皆处于后人视角。这样,不同时空间产生形如对话的效果,俯仰今昔成为文人抒情的重要写作方式。吴伟业《秣陵口号》中云:“车马垂杨十字街,河桥灯火旧秦淮。放衙非复通侯第,废圃谁知博士斋。易饼市傍王殿瓦,换鱼江上孝陵柴。无端射取原头鹿,收得长生苑内牌。”在吴诗叙述下,当下与过去借南京之地相勾连,眼前之景色似今非今,似昨非昨,于颠倒的时空中呈现出虚茫之感,这种时空的错乱加深了金陵怀古文学的虚茫。沈德潜评蒋超《金陵旧院》中时,曾对“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这句赞许有加,认为“极浓丽地,偏写得荒凉如许,感慨系之”,而浓丽与荒凉正是今与昔的两种时空叠合,时空的界限在怀古文学中变得模糊不清,它们更多的是作为文人笔下的一种表意符号出现,不具备本身的实际标记时间的价值。这种时空的虚无感,不仅体现在《碧血剑》颠倒的时间顺序中,也贯彻在真真假假的人物与地名里,这些名字看似与历史相关联,却又保持着固有的距离,他们与金陵一样,皆在历史的湮灭中变成亦真亦假的虚幻。
  《碧血剑》与金陵怀古文学在叙述技巧的文本互涉,也可謂文学中一种“金陵怀古”原型现象,文学作品的共通之处就在于原型的反复重现,文学也因此成为一个实际上的整体,金庸《碧血剑》中的南京亦是金陵怀古的一部分,在书写中也难逃金陵怀古文学的影响,于这一情境下,金陵怀古词古今交错的叙述模式必然会影响到金庸的文学创作。
  四、结语
  金庸生活在香港,他所接受的西方教育与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在特殊的环境中,金庸通过对“侠”的书写,逐步意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于各民族平等、开放的交流,于是在武侠的书写中,金庸转向一种特殊的平静,其后有了《书剑恩仇录》及《碧血剑》般民族情感复杂的文本,而武侠江湖中光怪陆离的种种传奇,亦不过是社会另一种形态的反映。于独特的文化背景下,《碧血剑》的南京继承了怀古文学中的金陵书写,一并寄托了中国传统文人黍离之悲,但金庸独特的视角与经历又使他超越了传统的金陵怀古词,赋予了金陵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陈墨.金庸小说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9.
  [2]高峰.论金陵怀古词的文学生成及表现[J].南京师大学报,2009,(05).
  [3]郝军海.论金庸武侠小说的民族国家意识[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4]金庸.金庸作品集[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0.
  [5]平志军.清初文人金陵怀古幽情探析[J].社科纵横,2009,(02).
  [6]魏冉.金陵怀古诗词的符号学阐释[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7]许兴阳.大陆2000-2006年金庸小说研究述评[J].菏泽学院学报,2008,(03).
  [8]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元杂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所以元杂剧翻译可以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推动力,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参考平行文本和论文,研究相关的翻译范式,总结出元杂剧中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文本类型的翻译方法,即曲词部分主要采用语境增译法和文化替代法,宾白主要采用直译法和音译法,以及科介部分主要运用注释法,该模式可以为元杂剧文本的对外传播提供可能
期刊
【摘要】临终关怀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发展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中国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本文通过讨论临终关怀的内涵和实质,结合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进行研究和讨论,从“仁爱”和人道主义、生命伦理学理论、医德、社会道德方面探寻临终关怀实践过程中的伦理意义,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临终关怀并报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它。  【关键词】生命伦理;临终关怀;伦理辩护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本文在了解湖湘文化典籍《楚辞》翻译现状基础上,阐释了“深度翻译”理论,并探讨其应用于《楚辞》英译的可行性。然后,以霍译本为案例,对《楚辞》中“深度翻译”策略进行了阐述,包括序言法、拼写注手法、脚尾加注、插图法等。认为它提高了翻译质量,为“一带一路”视域下湖湘典籍“走出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楚辞》;深度翻译;英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开始选择在网络平台中阅读,这种情况下图书馆读者的数量减少,成为图书馆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图书馆应该转变自身的发展思路,将开发人性化服务、多元化服务、便利性服务作为切入点,遵循人本性的基本原则,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提升图书馆在相关活动中的功能,为社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拓宽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城市文化建设的速度,彰显自身
期刊
【摘要】 《聊斋志异》是一部专写狐鬼花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鬼怪”题材描写本身极具神秘色彩,其中有不少“换心剖心”的故事情节,剖心易心使人心智聪慧、死而复生的情节更加具有神话性。鬼、神、人,皆可取心。蒲松龄以这种以心换形、以心换性所揭示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问题是值得关注的。修身易而修心难,人心固然难测,面对世间纷扰,更重要的是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关键词】 《聊斋志异》;剖心易心;修心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立足于托妮 · 莫里森的长篇小说《秀拉》,对其进行主题学意义上的研究时,可以从中概括出“回归”这一母题。《秀拉》中的主人公在“回归”路上始终探索着黑人女性的命运、黑人民族的处境以及人类最终之归处。他们回归为了远离不公、意图施展抱负与反抗男性话语压迫,他们回归终为达成两性和谐、天人合一以及在异化的艰难处境中,寻觅人类最初的清明。  【关键词】 《秀拉》;回归母题;黑人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经济学的思维模式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综合、判断、推理。通过把经济学思维模式与艺术学学科结合并分析,以及对经济学思维模式推动下发展的人机工程学学科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由此作为经济学思维模式与艺术学科跨学科思辨的起点。  【关键词】经济学;思维模式;艺术学科;导向性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
期刊
【摘要】 城市与建筑一样,它是一种尺度更巨大的空间结构,要用更长的时间去感知。作家以自我的主观性透入城市生活,使城市不仅表现为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呈现,也是社会性的呈现,是一种文学或文化上的结构体现。本文以王安忆的《长恨歌》为例,解读小说文本中的城市意象。对于城市意象的概念,Lynch Kevin在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中提道:城市意象作为一个重要概念用来理解城市空间,其中既包
期刊
【摘要】 阿尔贝 · 加缪作为法国杰出的存在主义作家,其作品《鼠疫》自出版以来,各方学者对其解读历来莫衷一是。经过对文本的研读与对加繆经历的剖析后,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的行为根源——“记忆”角度入手,借助个体心理学有关知识,探究加缪个人记忆对小说《鼠疫》内容的陶染作用,以及其记忆在文本中的表现形式,由此阐发对加缪所属流派论争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 阿尔贝 · 加缪;鼠疫;个人记忆;自我精神  
期刊
【摘要】 余秀华的诗歌中总能看见关于“疼痛”的书写,她天生的残疾是她不幸的来源,疾病不光使她身体饱受折磨,也让她无法拥有爱情,以一个孤独者的姿态存活于世。她将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和对生命的意识,用疼痛的书写方式呈现在了诗歌中。  【关键词】 余秀华;疼痛;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1)08-0020-03  2015年年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