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检察室诉讼监督职能发挥路径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u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派驻检察室作为基层检察院的派出机构,对于延伸检察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具有的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派驻检察室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派驻检察室的职能作用,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本文以民事诉讼监督为视角,对派驻检察室的诉讼监督职能进行了分析,厘清了派驻检察室与民行部门在民事诉讼监督中的关系,并就如何充分发挥派驻检察室民事诉讼监督职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派驻检察室 民事诉讼监督 职能
  中图分类号:D9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1-114-02
  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性质和职能的重要体现。然而,当前检察机关诉讼监督职能的发挥还不够充分,对基层司法、执法活动的监督还不到位。检察机关应当以推进派驻检察室建设为载体延伸诉讼监督职能,加强对基层司法、执法活动的监督。
  一、派驻检察室诉讼监督职能概述
  (一)诉讼监督的含义
  所谓诉讼监督,是指特定的主体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或权利,对参与诉讼活动的各类主体的诉讼行为所进行的监督。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诉讼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诉讼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诉讼活动所进行的监督。狭义上的诉讼监督,是指检察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诉讼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纠正,以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一系列诉讼活动,包括刑事立案监督、刑事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监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以及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等方面。
  (二)派驻检察室的诉讼监督职能
  派驻检察室作为基层检察院的派出机构,其职权范围由派出院依法赋予和限定,因此派驻检察室的诉讼监督职能不会超出派出院的诉讼监督职能范围。另一方面,派驻检察室设立在乡镇,其职能定位在于延伸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加强对基层司法执法活动的监督,因此派驻检察室的诉讼监督职能又要受其监督对象职能的限制。
  根据《山东省检察机关派驻基层检察室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派驻检察室的诉讼监督职能主要包括:对辖区公安派出所刑事立案活动依法进行监督;对辖区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依法进行监督;对辖区人民法庭审判活动依法进行监督;与诉讼监督有关的其他工作。
  因此,派驻检察室诉讼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公安派出所和人民法庭。
  (三)派驻检察室的民事诉讼监督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况可以设立若干人民法庭,但对人民法庭的职能并未做明确规定。各地基层法院对人民法庭职能的规定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规定人民法庭仅承担本辖区内民事案件的审判职能;有的地方规定人民法庭承担本辖区内民事案件的立案、审判、执行职能;还有的地方规定人民法庭除办理民事案件外,还负责审理本辖区内的刑事自诉案件。总体而言,人民法庭一般只参与民事诉讼活动。因此,派驻检察室对人民法庭的诉讼监督主要属于民事诉讼监督。
  二、民事诉讼监督中派驻检察室与民行部门的关系
  (一)派驻检察室的职能定位
  要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派驻检察室的职能定位,即派驻检察室是服务于其他职能部门,还是独立从事职务犯罪侦查、立案监督、侦查监督、民行监督等检察业务。笔者认为,派驻检察室职能的设置要避免两个倾向:第一,不能泛化,避免什么都做,最后什么都做不好;第二,不能虚化,应该赋予检察室一定的实际职权。派驻检察室在协助其他职能部门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可以独立行使部分职务犯罪侦查、立案监督、侦查监督、民行监督等职能。如派驻检察室可以办理辖区内的民事“不立案”等息诉案件及对人民法庭诉讼过程中的程序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但不承担辖区内的抗诉案件办理。
  (二)派驻检察室与民行部门的关系分析
  派驻检察室在对人民法庭民事诉讼活动进行监督时,与民行部门存在业务职能的重叠,此时,民行部门作为民事诉讼监督的专门职能机构,应当对派驻检察室进行业务指导。同时,派驻检察室应当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区位优势,协助民行部门开展辅助性工作。民事诉讼监督中派驻检察室的职能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协助民行部门开展民行检察工作。一是依法受理辖区内关于民行检察方面的举报、控告、申诉等事项。二是向民行部门移送抗诉案件线索。三是协助民行部门进行调查取证、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四是配合民行部门搞好本辖区内民行检察业务宣传工作。
  第二,对辖区内人民法庭的诉讼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对于人民法庭诉讼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的,派驻检察室可以口头提出纠正意见;情节严重的,可以向人民法庭提出检察建议或者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影响案件审理结果的,将案件线索移交民行部门办理;涉嫌职务犯罪的,依法移送自侦部门处理。
  三、充分发挥派驻检察室民事诉讼监督职能的几点建议
  (一)派驻检察室与民行部门建立工作对接机制
  为将派驻检察室的区位优势与民行部门的业务优势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好派驻检察室的民事诉讼监督职能,派驻检察室与民行部门应当建立工作对接机制。
  一是受理通报机制。派驻检察室可以直接受理辖区内的民事行政案件的举报、控告和申诉以及诉讼程序违法、督促起诉、支持起诉等案件线索,对属于民行检察范围内的申诉事项,自接收材料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移交民行部门立案审查。民行部门及时向派驻检察室通报案件办理情况,并在审结后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派驻检察室。
  二是配合调查机制。民行部门办理案件需要到派驻检察室辖区范围进行相关调查、取证、协调、送达等活动的,派驻检察室应予以协助配合,提供办案用房和办公设施服务,保障办案和各项工作的需求。必要时,民行部门可以委托派驻检察室代行以上工作。
  三是息诉预警机制。针对不受理、不立案、不提请抗诉的案件,派驻检察室应协助民行部门做好服判息诉工作。民行部门办理派驻检察室辖区内重大、敏感的案件,对于可能引发集体访、越级访等情形的,应向派驻检察室进行预警通报,由派驻检察室协助做好矛盾化解和风险防控工作。
  (二)派驻检察室与人民法庭建立工作联系机制
  为加强派驻检察室与人民法庭的协作配合与监督制约,促进派驻检察室依法履行民事诉讼监督职能,派驻检察室应当与人民法庭建立工作联系机制。第一,成立联络小组。派驻检察室与人民法庭各指派一名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负责联系、协调事宜。第二,定期走访、座谈。派驻检察室定期到辖区人民法庭进行走访、座谈,通过查阅法庭案件卷宗等材料,对人民法庭诉讼活动进行同步监督。第三,定期工作通报。派驻检察室应定期向人民法庭通报检察室工作情况,重点通报涉及法庭职能的事项。
  (三)建立民生检察联络员制度
  为让检察监督更加贴近群众,派驻检察室可以在辖区内每个村各聘请一名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民生检察联络员。民生检察联络员不仅是检察工作的宣传员,更是检群沟通的桥梁,其主要职责是向村民宣传民行检察工作职能,收集民行申诉案件线索,并协助检察机关做好当事人的服判息诉工作。派驻检察室应当安排专人与民生检察联络员进行联系,并建立联络员档案,将每名联络员收集、反映的情况分别汇总统计。此外,为保证民生检察联络员能够准确反映群众诉求,派驻检察室还应定期对其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四)建立庭审旁听制度
  为促进人民法庭正确行使审判权,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派驻检察室可以不定期派员参加人民法庭庭审旁听,对庭审活动进行现场监督。派驻检察室人员有限,不可能对所有案件逐一进行旁听,应当重点旁听以下案件: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案件;被举报、反映可能存在违纪、违规审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检察机关旁听且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需要旁听的案件。旁听过程中,检察人员不干预法庭的审判活动,不发表意见。对于庭审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在庭审后及时与人民法庭进行沟通,需要提出检察建议的,及时向院领导汇报。
其他文献
摘 要 就合同解除与损失赔偿的关系而言,认为“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相互排斥”的选择主义,与我国现行立法相悖;认为“合同解除与因合同消灭之损害赔偿并存的两立主义”,无法实现实质正义。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之下,如债权人依法行使一般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的,无论是从违约责任制度的目的来看,还是根据民法解释学的一般规则,均应采“合同解除与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并存的两立主义”,从而将期待利益纳入赔偿范围。  关键词
摘 要 正义是法律永恒的价值追求,其有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分。通过对《劳动合同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进行分析,提出了法律需要在形式正义与可行性二者之间进行博弈,寻求一个合理恰当的平衡点,才能使实质正义更好地实现,切切实实地贯彻立法的思想。  关键词 形式正义 实质正义 劳动合同法  作者简介:何志英,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检察院侦监科。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
摘 要 由于对马克思文本著作理解不够透彻,不少学者仅仅是引用经典著作中的某一段话,片面的对人的本质进行理解,并没有对人的本质达到全面把握,从而误解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述。关于这一重大问题,本文认为需要从人的类本质与个体本质两个方面来进行把握,这样才能科学的、全面的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真正释义。  关键词 人的本质 类本质 个体本质 科学阐述  作者简介:崔伟,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0
摘要戊戌维新失败后,梁启超远走日本,在看了日本翻译的大量西方译著后,其思想开始转变,也在深深的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他通过办《新民丛报》发表《新民说》,阐释了关于中国国民近代化的思想,也在思想文化层次上思考了中国落后的根源,本文结合梁启超的《新民说》对国民近代化思想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梁启超 国民性 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
摘 要 201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该法的公布挑战了传统的婚姻观,其中特别是对家庭财产归属有了新的明确规定,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司法解释的出台从法律、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产生了理论与实践意义,而通过问卷调查与访问等实证方式并与法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显示以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为代表的立法效益在法律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程度积极的效益。  关键词 司
摘 要 卢梭对政治权威及其合理性的构建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在自然状态下并不存在政治权威,政治权威在社会状态中产生,民主、法治是政治权威合理性的核心等,这些宝贵思想对民主思潮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卢梭 政治权威 合理性  作者简介:徐佳佳,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外伦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D0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在处于转型之中,这给宪法实施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挑战。本文先分析我国宪法实施中的现状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转型给宪法实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对社会转型背景下全面实施宪法的途径提出建议。  关键词 宪法实施 社会转型 宪法监督 宪法诉讼 违宪审查  作者简介:张显武,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助理检察员。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流动人口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问题,已经日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颁布,对社区矫正的实施确定了以居住地为主的管辖权原则。然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够明确,在实践过程中,有关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的管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流动人口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流动人口罪犯 社区矫正 管辖权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级大学
摘要:在海德格尔的早期思想中,主要通过此在向存在的发问,追问存在的本质。在《存在与时间》前半部分里,海德格尔提出了“向死存在”这一令人震惊的观点。此在在世界之中存在,在对烦和畏的讨论中,发现此在是趋向于死的。这样的死并非生理上的死,也非别人的死,而是此在必将去经历的死。本文正是试从海德格尔这一部分思想的转变入手,讨论向死存在何以可能。  关键词:存在;烦;畏;死  作者简介:程序,武汉纺织大学时尚
摘 要 检察建议是民诉法修改后增加的检察机关法定监督方式,由于法律规定的抽象性、概括性,检察建议在拥有了法定地位后,却无法真正发挥法律效力,本文欲从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行使程序以及效力三方面进行探讨,检察建议应注重严把起草关,建立专家询问制,紧抓落实、注重反馈,才能发挥应有效力。  关键词 检察建议 适用范围 效力  中图分类号:D9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