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探索和建立能切实提高特殊学生操作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测试学生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将职业核心技能模块化、标准化,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具备从事各对应岗位必备的素质、知识与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残疾人职业教育 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
残疾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残疾人教育仍是我国教育薄弱环节,他们常常在特殊学校中受教育,很难融入主流教育中。随着社会发展,出现全纳教育、随班就读等形式,随着观念变化,残疾人自主独立愿望十分强烈,要求职业教育和培训。由于残疾人生理上不健全,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残疾人职业教育提出挑战,本文经过多年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分析适合各类残疾人的工作岗位,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确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模式。
一、学生学习能力测试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人们通过不同渠道学习,运用各种感官。尤其残疾人职业教育中尤为明显,视障学生失去通过视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听障学生失去通过听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补偿失去的学习能力成为特教教师研究的课题。另外由于各类残疾学生所受基础教育较薄弱,学习能力差距很大,找出他们的优势学习能力并配合适当学习方法,会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测试学习能力呢?通常我们会进行关于读、看、听、触能力的测试。流程为每项感觉测试10个内容,每张2秒钟记忆时间;然后做40秒的数学题扰乱刚才的记忆,做完数学题之后,默写出刚才见过的内容。整个过程中不能说话,每个同学会有四张不同答案和成绩,数一下每个测试中的成绩,进行比较,做成数轴,分析出每个学生的最优势学习能力,进而分析出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做好一件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精锐的工具、具备适当的手段,学习活动中同样如此。仅停留在苦学、勤学水平上,将很难应对学业,更何况因此必须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将我们带到某处,而且让我们前进时更为容易”。注重分析各类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量身定制学习方法,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主体,极大提高学习效率。第一步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看、练、想七种学习方法。第二步教会学生用文字-表格-图形-流程-口头复述的方式记笔记。第三步组织小组讨论、竞争、演讲、比赛等。
训练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写东西时,倾入的思想越多,写得越好。做表格的时候,确定横轴、竖轴特征分类,需经过一定思维整合,表达简单或一种逻辑关系,用表格会更清晰分类。图形的表现较直观,主要是表达比较复杂的逻辑关系和语言变化,涵盖表格所有内容。学会用一条或多条主线,将多个文字、表格和图串起来,逻辑性更强,形成工作流程。最后将前面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一步是最难的,要靠自己的记忆力、逻辑分析能力完成。
三、职业核心技能的模块化、标准化设计
学校和企业一起对学习内容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需要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各个工作岗位的练习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现在学到的知识是如何在今后工作岗位上应用的,学生学习和应用目标更明确。秉承德国职业教育的设计理念,教学中依据岗位职业能力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并将每个教学模块内容进行“流程化、标准化”设计,通过对专业应用技术流程的分析和了解,细化各个工作环节的标准和工作方法,并配以相应的理论点,完整保留生产流程,不进行特别体统的知识体系,尽可能保留生产流程方面的系统化和全面性,这样培训出来的学生具有特别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过程中老师需掌握的原则:1.立体化原则,将理论和实践用数轴表示出来,其中用各种图标代表环节和内容,并标注相应学习方法,制订课程计划,计划是规范和指导学生的总则。2.交叉式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重点选取专业相关核心课程的交叉部分,这一部分就是该种职业的核心技能,专业中不同课程中的相同内容会因为课程的不同,有着不同角度,教师要做的就是将交叉的核心技能提炼出来,并从不同角度分析讲解。
总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在知识、技能、经验这三者中先讲知识再讲技能最后是经验。反复多角度讲授从业需要的核心技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使学生在最短时间里完成上岗所需的技能和经验。
四、科学的质量监控
将持续改进的理念贯穿教学质量管理全过程,遵循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管理循环模式,不断改进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残疾学生职业岗位技能,完善模块化、标准化的教学内容设计,增强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甘昭良,方向阳.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与应用研究,2009(7).
[2]叶萍.基于ISO9000族标准的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4(18).
关键词: 残疾人职业教育 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
残疾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残疾人教育仍是我国教育薄弱环节,他们常常在特殊学校中受教育,很难融入主流教育中。随着社会发展,出现全纳教育、随班就读等形式,随着观念变化,残疾人自主独立愿望十分强烈,要求职业教育和培训。由于残疾人生理上不健全,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残疾人职业教育提出挑战,本文经过多年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分析适合各类残疾人的工作岗位,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确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模式。
一、学生学习能力测试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人们通过不同渠道学习,运用各种感官。尤其残疾人职业教育中尤为明显,视障学生失去通过视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听障学生失去通过听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补偿失去的学习能力成为特教教师研究的课题。另外由于各类残疾学生所受基础教育较薄弱,学习能力差距很大,找出他们的优势学习能力并配合适当学习方法,会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测试学习能力呢?通常我们会进行关于读、看、听、触能力的测试。流程为每项感觉测试10个内容,每张2秒钟记忆时间;然后做40秒的数学题扰乱刚才的记忆,做完数学题之后,默写出刚才见过的内容。整个过程中不能说话,每个同学会有四张不同答案和成绩,数一下每个测试中的成绩,进行比较,做成数轴,分析出每个学生的最优势学习能力,进而分析出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做好一件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精锐的工具、具备适当的手段,学习活动中同样如此。仅停留在苦学、勤学水平上,将很难应对学业,更何况因此必须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将我们带到某处,而且让我们前进时更为容易”。注重分析各类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量身定制学习方法,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主体,极大提高学习效率。第一步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看、练、想七种学习方法。第二步教会学生用文字-表格-图形-流程-口头复述的方式记笔记。第三步组织小组讨论、竞争、演讲、比赛等。
训练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写东西时,倾入的思想越多,写得越好。做表格的时候,确定横轴、竖轴特征分类,需经过一定思维整合,表达简单或一种逻辑关系,用表格会更清晰分类。图形的表现较直观,主要是表达比较复杂的逻辑关系和语言变化,涵盖表格所有内容。学会用一条或多条主线,将多个文字、表格和图串起来,逻辑性更强,形成工作流程。最后将前面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一步是最难的,要靠自己的记忆力、逻辑分析能力完成。
三、职业核心技能的模块化、标准化设计
学校和企业一起对学习内容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需要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各个工作岗位的练习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现在学到的知识是如何在今后工作岗位上应用的,学生学习和应用目标更明确。秉承德国职业教育的设计理念,教学中依据岗位职业能力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并将每个教学模块内容进行“流程化、标准化”设计,通过对专业应用技术流程的分析和了解,细化各个工作环节的标准和工作方法,并配以相应的理论点,完整保留生产流程,不进行特别体统的知识体系,尽可能保留生产流程方面的系统化和全面性,这样培训出来的学生具有特别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过程中老师需掌握的原则:1.立体化原则,将理论和实践用数轴表示出来,其中用各种图标代表环节和内容,并标注相应学习方法,制订课程计划,计划是规范和指导学生的总则。2.交叉式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重点选取专业相关核心课程的交叉部分,这一部分就是该种职业的核心技能,专业中不同课程中的相同内容会因为课程的不同,有着不同角度,教师要做的就是将交叉的核心技能提炼出来,并从不同角度分析讲解。
总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在知识、技能、经验这三者中先讲知识再讲技能最后是经验。反复多角度讲授从业需要的核心技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使学生在最短时间里完成上岗所需的技能和经验。
四、科学的质量监控
将持续改进的理念贯穿教学质量管理全过程,遵循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管理循环模式,不断改进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残疾学生职业岗位技能,完善模块化、标准化的教学内容设计,增强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甘昭良,方向阳.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与应用研究,2009(7).
[2]叶萍.基于ISO9000族标准的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