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媛:让作品自由生长,不受控制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x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晓媛说,我用一个例子来回答你的问题,关于作品创作的线索:记得挺清楚的,2009年的一个晚上,我跟男友在后海闲逛,岸边有很多柳树刚刚长出绿绦。俩人聊着聊着都停下脚步往同一个方向看着,谁也没说话。过了一会儿我说,看那树梢,他没听到。他当时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水面上灯光的倒影,完全没留意到我提树梢这回事。某些生活里的细节,会忽然间就触动我,那回是一时间又一次意识到疏离、缝隙、距离,总之一大堆东西。其实每个人都势必是个体的、孤独的,这没什么特别,不足以探讨。可是我就是想知道这个一时间触动了我的感受到底会要落在哪。于是我又一个人去了一次那边,站在同一个地方很久,让思维以单一个体的角度重新展开。后来想法越发清晰,于是就开始实施了……
  就像一个故事的开始一样,对面的胡晓媛干净而略显苍白的脸,带着从现实到梦境的迷幻,引领人进入她的艺术领域。
  生于哈尔滨,十几岁考入美院附中,再进入央美设计系学习,到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艺术一直追随着她的生命轨迹,从未曾离开过。N12小组主要成员之一,国内外举办多次大展,已然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有着斐然的成绩。在娓娓道来、极富情节性的讲述中,她缜密的思维逻辑和富于思考的特质也显露无疑。
  以艺术为核心,一切事物在她眼里变得具象而有趣起来。在她看来,一旦一件作品完成,就基本脱离了她本身,有自我存在的空间,与其说她看重作品的成就,不如说她更看重作品创作的过程和作品的自由度。
  在讲述了作品具体实现的过程后,胡晓媛接着说:现在回到你的问题,你能明白吗?最开始不过是生活中一个瞬间,这个瞬间跟我相关,它带给我思考,而思考呈现出来的结果可能不再是以我的个人感受为重心,而是这种感受引发的,跟整体的,空间也好,时间也好,存在也好的重新考量和讨论,变得开始适当地摒除个人情感记录,进而适度移向哲学化思维,大概是这样一个逻辑。
  S=surface H=胡晓媛
  S:哪些经历对你来说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H:就我愿意记得的部分来说,没有特别的事,却有两个人对我产生过比较重要的影响,一个是梁漱溟。2006—2007年,我到了一个阶段,对很多事总有一些自相矛盾的考量,其实这种自相矛盾的考量是为了验证我当时的一些思维。然后我看到了他的书,发现他书里所传达的一些东西,正好是我一些思索所得到的结果,于是这个人像是在做旁证,给了我一些动力,这动力推着我的思维矛盾进入到更深层面。当时我觉得他像是我的精神伴侣,虽然这个伴侣是死去的人,却给了我很多鼓舞。
  另一个是位老中医,姓岳,是这两年才出现的。我颈椎不好,他是我的正骨大夫,开始只是患者和医生的关系,他用他自己的一套带着我锻炼加治疗,一切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中医属于哲学体系。因为在缓慢的身体恢复过程中我一点点地悟到极为重要的一些启发,就是:要根据自己的感知去重新判断和界定这个世界,推翻权威的和他者的经验,这其中也包括他。他不像我的大夫,而更像是我的共谋,教我体会到更多自由!
  S:你说的 “权威” 是指什么?
  H:当意识不是从别人那儿,而是从自我的感知出发,去建立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之后,很多东西就可以排除掉了。他人的经验不再属于你,虽然我们最初往往都是依附于别人的经验。可实际上这些都只是在为你积攒一种能力——脱离他者经验的能力,使“我”变得独立。我觉得思考的最初起点,一定是建立在自己跟这个世界的联系上的。所谓 “权威”,就是让你感到质疑或受到约束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或者一种体系,甚至是某种模式,它让你依赖的同时也失去自由。在没有方向的状况下,诸多细微的感受都会变得特别庞大。会希望永远地保有这些细节,蜷在里面看似安全。
  S:从2004年到2007年,作品跟私密记忆的联系比较多。追溯到创作源头,你自己会有怎样的说法?
  H:有时候艺术家没这么理智,分析过去也太困难了。大概是来自于对感受性的、情感性的东西的迷恋,或者对某些不确定的东西带给我的顾虑或压力的规避。说不清。在很多状况下,诸多细微的感受都会变得特别清晰。
  S:2008年应该是一个转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夏至》 这件作品对你意味着什么?
  H:我一直相信世上所有事物和人都是流转不停的,改变着的,跟有机的生命体自然生长一样。但也绝对相信没人可以瞬间就变得跟原来的自己毫无瓜葛。如果你在2008年看到了变化,那它只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没有刻意。《夏至》是我对存在的一些思考,不是什么开始,也不是什么结尾。
  S:“木”系列一直在做,什么原因使你对这种材料保持强烈的关注度?
  H:最初做 “木”的想法特别单纯,只因为对表象和本质之间的差异、似是、一致又疏离的关系的兴趣。但到今年2月在新美术馆展出的那组作品时,我的想法有了清晰的变化,我想藉它探讨 “空性”。这些思考会呈现在接下来的这个系列中。
  S:对存在与虚无的理解是怎样的?
  H:我觉得存在也好虚无也罢,都是一个相对的说法。从一个健康和正常的角度来说,人应该在很多时候都是可以感受到自我的,而且那个感受不一定是痛苦的。但现实中,太多的人如果没有一个外力的界定,就不知道自己在哪、在干嘛,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于是总要不断地去抓住外在可能抓住的一切,来证明自己清晰存在的意识。我觉得这样越往后走会越痛苦。因为你需要不断地追求更多东西、更大的可能,并因此耗费更多的精力。但事实上你可能完全不需要那么去做就可以实现对自我存在的感知,一切也许只是方向错了。
  S:你所有的作品都有草稿本的形式,它对你的创作有什么作用?
  H:哈,那是我的“武功秘籍”。我是一个特别爱想但行动力差的人,有时候想想想,想到最后就觉得没必要做了。但到一个阶段,画个详尽的草稿可以让自己知道,如果这个想法实施了,它大概会是一个什么形态。我对于很多具体的、动手的过程还是有迷恋的。草稿对我来说像是个程度催化剂,撺掇我去实施和完整这个作品,更有时候会刺激出思维的变体和新的发现。
  S:你创作的新方向是什么?表现载体的选择上有什么新想法?
  H:没有什么方向。有方向就会变得不那么自由,会有一个控制和界定在里面。我觉得应该尽量把这些东西抛开,然后随着自我的生长,一些东西自然而然地出现,然后回过头来再看的话,那些自然而然出现的东西就是有指向性的。如果预先设立方向,不就跟命题作文一样了,自己命题自己做,不太对吧!
  S:你认为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有什么是你认为必须坚持的?
  H:艺术的自由度。整个艺术环境在中国,看上去貌似很自由,但事实上它从属于某些既定的范围、某种既定的学术论调或某些既定的角度,甚至它的反判性都有既定的力度和指向。换个角度说,因为它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利益和权力体系,这些体系过于庞大到什么样的东西只要一进来,就可以随时抓过来加以利用。所以艺术的自由度就成了一个特别奇怪的东西。但我真的觉的如何脱开这些控制,怎样才能让艺术有自己的方向,这个特别重要。
其他文献
世间万物皆平等,任何平凡事物都可能成为神奇材料的前身。本期材料栏目邀请MC新材料博物馆北京部的许军舰博士介绍四种华丽转身的新材料,虽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  01 蘑菇保护你  你可知道,Dell电脑的防震包装并不是塑料泡沫,而是由蘑菇做成的!制造商将可回收的垃圾、蔬菜、棉花、稻壳等农业副产品放进模具,置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培育,生出的白色纤维状真菌会长满模具,一周后撤掉模具,经处理就可得到所需形态
期刊
与世界最顶尖的运动员合作,一直是耐克从未改变过的传统,那些屡屡创造人类极限记录的“上帝之躯”,在与由马丁领衔的一个叫“创意厨房”的基地里进行着一种几乎可以被称为“神圣”的合作:整个人类,要怎样才能更快一点儿、更高一点儿、更强一点儿?  在耐克创始人比尔·鲍尔曼说了那句“只要你有身躯,你就是一名运动员”的名言之后,耐克的使命就成为“怎样使每一个拥有身躯的人成为运动员”,作为奥运项目的创意总监,马丁·
期刊
在近日落幕的日内瓦车展(Geneva Auto Show)中,一向被封为汽车中“环境杀手”的跑车们不约而同把各式新异材料作为“杀手锏”,为极速体验创设更多语境。  概念头文字:  Morgan Plus E & Pininfarina Cambiano  今年日内瓦车展中的概念车款可谓各类奇侠怪兵。以代工生产之路闻名的芬兰汽车商Valmet带来一只自制“异星飞碟”,车胎与车身完全连为一体;博通(B
期刊
宋洋的新展于3月10日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名为“海洋之巅”。展览内容囊括油画、CG绘画、艺术唱片发布、Badgirl同名微戏剧首演、VIDEO ART+ Live 音乐演出、摄影、雕塑……他到底想干什么?!宋洋说:“我想做的只是一件事。”  海洋的意象来自于一次在法国某海岛小城的游历感受。那小城的海白天退潮,城里人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喝咖啡晒太阳,大人孩子和狗都光溜溜地横躺在沙滩上日光浴,宋洋看着眼
期刊
纵观近几年来的大选,在 “设计”上做得出彩漂亮的要属台湾国民党,  那个 “台湾加油赞” 的7分钟短片 《爱情签证》 可谓令人叫绝,当短片  在最后一刻才出现 “必要的” 政治味道时,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  一个选举宣传片是可以拍成浪漫爱情片的。其实,这里的设计点  就在于它是冲着年轻人去的,因为从导演陈宏一到男主角莫子仪、  女主角简嫚书,再到音乐总监陈建宁,名导演加新生代演员,太懂  年轻族
期刊
一幅色彩同样鲜艳的作品却呈现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  不知名的车间里,肉色的躯干和头颅经过流水线的层层包装,  变成一个个西服革履的金发男子。在接下来的图中,一位  西服革履的金发 “机器人” 成了媒体聚焦的对象,他头戴一顶  皇冠,又像是一顶小丑帽子。  这是新西兰青年设计师乔尔·考克斯 (Joel Cocks) 的大学  毕业设计。考克斯目前正在读艺术类研究生,但他在新西兰设计界已小有名气
期刊
20世纪4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拉扎斯菲尔德 (Lazarsfeld)、  贝雷尔森 (Berelson) 和哥迪特 (Gaudet),对美国当时总统  竞选进行了民众调查,通过对俄亥俄州伊里县选民的问卷调查研究  “哪些因素会影响选民的投票”,以及 “大众传播的政治宣传在  选民决策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这项研究被誉为社会科学发展史  上最具想象力的调查研究之一。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发现,选民的社
期刊
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马丁·布鲁尼茨基,有着一半波兰、一半德国的血统。成长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中,布鲁尼茨基似乎天生就有成为设计师的天赋。母亲鼓励他从小学习绘画,并以自己精致优雅的品位确立了布鲁尼茨基最初对美的认识。“我母亲喜欢Hermès 的设计,她的品位无可挑剔,” 布鲁尼茨基说。1990年,23岁的布鲁尼茨基前往英国学习室内设计,这个看似意外的决定却并非出于偶然。“我的一个好朋友在伦敦学室
期刊
一张张照片中,摄影师捕捉了多种女性姿态。她们来自不同年代,服饰精致,表情各异——欢喜、悲伤、愤怒、羞涩、茫然……她们与背后的场景形成了强烈的呼应,让人禁不住猜想她们的故事。她们在做什么?她们经历着什么?她们想要表达什么?是谁拍下了她们如此动情的瞬间?如果告诉你,所有这些照片的摄影师和模特都是同一个女人,你是不是会感到大为惊讶?  这位艺术家就是辛迪·舍曼 (Cindy Sherman)。除了摄影和
期刊
还记得去年北京设计周“享自东方”展览中大团的气球飘云,未想到这一少女式的“造梦”想法来自孙文涛。其实早在几年前的某次策展,他就想这么做了,只是当时被人一票否决。朋友眼里的他是个不懂“变通”、固执的东北人,不过无妨,他自得其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一小部分人认可你的东西,就挺舒服的。”  最近,孙文涛为某场展览制作了一把椅子,结果被展方驳回。确实,那把椅子太“普通”了——无一例外的四方腿和椅面,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