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晓媛说,我用一个例子来回答你的问题,关于作品创作的线索:记得挺清楚的,2009年的一个晚上,我跟男友在后海闲逛,岸边有很多柳树刚刚长出绿绦。俩人聊着聊着都停下脚步往同一个方向看着,谁也没说话。过了一会儿我说,看那树梢,他没听到。他当时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水面上灯光的倒影,完全没留意到我提树梢这回事。某些生活里的细节,会忽然间就触动我,那回是一时间又一次意识到疏离、缝隙、距离,总之一大堆东西。其实每个人都势必是个体的、孤独的,这没什么特别,不足以探讨。可是我就是想知道这个一时间触动了我的感受到底会要落在哪。于是我又一个人去了一次那边,站在同一个地方很久,让思维以单一个体的角度重新展开。后来想法越发清晰,于是就开始实施了……
就像一个故事的开始一样,对面的胡晓媛干净而略显苍白的脸,带着从现实到梦境的迷幻,引领人进入她的艺术领域。
生于哈尔滨,十几岁考入美院附中,再进入央美设计系学习,到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艺术一直追随着她的生命轨迹,从未曾离开过。N12小组主要成员之一,国内外举办多次大展,已然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有着斐然的成绩。在娓娓道来、极富情节性的讲述中,她缜密的思维逻辑和富于思考的特质也显露无疑。
以艺术为核心,一切事物在她眼里变得具象而有趣起来。在她看来,一旦一件作品完成,就基本脱离了她本身,有自我存在的空间,与其说她看重作品的成就,不如说她更看重作品创作的过程和作品的自由度。
在讲述了作品具体实现的过程后,胡晓媛接着说:现在回到你的问题,你能明白吗?最开始不过是生活中一个瞬间,这个瞬间跟我相关,它带给我思考,而思考呈现出来的结果可能不再是以我的个人感受为重心,而是这种感受引发的,跟整体的,空间也好,时间也好,存在也好的重新考量和讨论,变得开始适当地摒除个人情感记录,进而适度移向哲学化思维,大概是这样一个逻辑。
S=surface H=胡晓媛
S:哪些经历对你来说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H:就我愿意记得的部分来说,没有特别的事,却有两个人对我产生过比较重要的影响,一个是梁漱溟。2006—2007年,我到了一个阶段,对很多事总有一些自相矛盾的考量,其实这种自相矛盾的考量是为了验证我当时的一些思维。然后我看到了他的书,发现他书里所传达的一些东西,正好是我一些思索所得到的结果,于是这个人像是在做旁证,给了我一些动力,这动力推着我的思维矛盾进入到更深层面。当时我觉得他像是我的精神伴侣,虽然这个伴侣是死去的人,却给了我很多鼓舞。
另一个是位老中医,姓岳,是这两年才出现的。我颈椎不好,他是我的正骨大夫,开始只是患者和医生的关系,他用他自己的一套带着我锻炼加治疗,一切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中医属于哲学体系。因为在缓慢的身体恢复过程中我一点点地悟到极为重要的一些启发,就是:要根据自己的感知去重新判断和界定这个世界,推翻权威的和他者的经验,这其中也包括他。他不像我的大夫,而更像是我的共谋,教我体会到更多自由!
S:你说的 “权威” 是指什么?
H:当意识不是从别人那儿,而是从自我的感知出发,去建立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之后,很多东西就可以排除掉了。他人的经验不再属于你,虽然我们最初往往都是依附于别人的经验。可实际上这些都只是在为你积攒一种能力——脱离他者经验的能力,使“我”变得独立。我觉得思考的最初起点,一定是建立在自己跟这个世界的联系上的。所谓 “权威”,就是让你感到质疑或受到约束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或者一种体系,甚至是某种模式,它让你依赖的同时也失去自由。在没有方向的状况下,诸多细微的感受都会变得特别庞大。会希望永远地保有这些细节,蜷在里面看似安全。
S:从2004年到2007年,作品跟私密记忆的联系比较多。追溯到创作源头,你自己会有怎样的说法?
H:有时候艺术家没这么理智,分析过去也太困难了。大概是来自于对感受性的、情感性的东西的迷恋,或者对某些不确定的东西带给我的顾虑或压力的规避。说不清。在很多状况下,诸多细微的感受都会变得特别清晰。
S:2008年应该是一个转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夏至》 这件作品对你意味着什么?
H:我一直相信世上所有事物和人都是流转不停的,改变着的,跟有机的生命体自然生长一样。但也绝对相信没人可以瞬间就变得跟原来的自己毫无瓜葛。如果你在2008年看到了变化,那它只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没有刻意。《夏至》是我对存在的一些思考,不是什么开始,也不是什么结尾。
S:“木”系列一直在做,什么原因使你对这种材料保持强烈的关注度?
H:最初做 “木”的想法特别单纯,只因为对表象和本质之间的差异、似是、一致又疏离的关系的兴趣。但到今年2月在新美术馆展出的那组作品时,我的想法有了清晰的变化,我想藉它探讨 “空性”。这些思考会呈现在接下来的这个系列中。
S:对存在与虚无的理解是怎样的?
H:我觉得存在也好虚无也罢,都是一个相对的说法。从一个健康和正常的角度来说,人应该在很多时候都是可以感受到自我的,而且那个感受不一定是痛苦的。但现实中,太多的人如果没有一个外力的界定,就不知道自己在哪、在干嘛,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于是总要不断地去抓住外在可能抓住的一切,来证明自己清晰存在的意识。我觉得这样越往后走会越痛苦。因为你需要不断地追求更多东西、更大的可能,并因此耗费更多的精力。但事实上你可能完全不需要那么去做就可以实现对自我存在的感知,一切也许只是方向错了。
S:你所有的作品都有草稿本的形式,它对你的创作有什么作用?
H:哈,那是我的“武功秘籍”。我是一个特别爱想但行动力差的人,有时候想想想,想到最后就觉得没必要做了。但到一个阶段,画个详尽的草稿可以让自己知道,如果这个想法实施了,它大概会是一个什么形态。我对于很多具体的、动手的过程还是有迷恋的。草稿对我来说像是个程度催化剂,撺掇我去实施和完整这个作品,更有时候会刺激出思维的变体和新的发现。
S:你创作的新方向是什么?表现载体的选择上有什么新想法?
H:没有什么方向。有方向就会变得不那么自由,会有一个控制和界定在里面。我觉得应该尽量把这些东西抛开,然后随着自我的生长,一些东西自然而然地出现,然后回过头来再看的话,那些自然而然出现的东西就是有指向性的。如果预先设立方向,不就跟命题作文一样了,自己命题自己做,不太对吧!
S:你认为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有什么是你认为必须坚持的?
H:艺术的自由度。整个艺术环境在中国,看上去貌似很自由,但事实上它从属于某些既定的范围、某种既定的学术论调或某些既定的角度,甚至它的反判性都有既定的力度和指向。换个角度说,因为它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利益和权力体系,这些体系过于庞大到什么样的东西只要一进来,就可以随时抓过来加以利用。所以艺术的自由度就成了一个特别奇怪的东西。但我真的觉的如何脱开这些控制,怎样才能让艺术有自己的方向,这个特别重要。
就像一个故事的开始一样,对面的胡晓媛干净而略显苍白的脸,带着从现实到梦境的迷幻,引领人进入她的艺术领域。
生于哈尔滨,十几岁考入美院附中,再进入央美设计系学习,到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艺术一直追随着她的生命轨迹,从未曾离开过。N12小组主要成员之一,国内外举办多次大展,已然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有着斐然的成绩。在娓娓道来、极富情节性的讲述中,她缜密的思维逻辑和富于思考的特质也显露无疑。
以艺术为核心,一切事物在她眼里变得具象而有趣起来。在她看来,一旦一件作品完成,就基本脱离了她本身,有自我存在的空间,与其说她看重作品的成就,不如说她更看重作品创作的过程和作品的自由度。
在讲述了作品具体实现的过程后,胡晓媛接着说:现在回到你的问题,你能明白吗?最开始不过是生活中一个瞬间,这个瞬间跟我相关,它带给我思考,而思考呈现出来的结果可能不再是以我的个人感受为重心,而是这种感受引发的,跟整体的,空间也好,时间也好,存在也好的重新考量和讨论,变得开始适当地摒除个人情感记录,进而适度移向哲学化思维,大概是这样一个逻辑。
S=surface H=胡晓媛
S:哪些经历对你来说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H:就我愿意记得的部分来说,没有特别的事,却有两个人对我产生过比较重要的影响,一个是梁漱溟。2006—2007年,我到了一个阶段,对很多事总有一些自相矛盾的考量,其实这种自相矛盾的考量是为了验证我当时的一些思维。然后我看到了他的书,发现他书里所传达的一些东西,正好是我一些思索所得到的结果,于是这个人像是在做旁证,给了我一些动力,这动力推着我的思维矛盾进入到更深层面。当时我觉得他像是我的精神伴侣,虽然这个伴侣是死去的人,却给了我很多鼓舞。
另一个是位老中医,姓岳,是这两年才出现的。我颈椎不好,他是我的正骨大夫,开始只是患者和医生的关系,他用他自己的一套带着我锻炼加治疗,一切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中医属于哲学体系。因为在缓慢的身体恢复过程中我一点点地悟到极为重要的一些启发,就是:要根据自己的感知去重新判断和界定这个世界,推翻权威的和他者的经验,这其中也包括他。他不像我的大夫,而更像是我的共谋,教我体会到更多自由!
S:你说的 “权威” 是指什么?
H:当意识不是从别人那儿,而是从自我的感知出发,去建立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之后,很多东西就可以排除掉了。他人的经验不再属于你,虽然我们最初往往都是依附于别人的经验。可实际上这些都只是在为你积攒一种能力——脱离他者经验的能力,使“我”变得独立。我觉得思考的最初起点,一定是建立在自己跟这个世界的联系上的。所谓 “权威”,就是让你感到质疑或受到约束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或者一种体系,甚至是某种模式,它让你依赖的同时也失去自由。在没有方向的状况下,诸多细微的感受都会变得特别庞大。会希望永远地保有这些细节,蜷在里面看似安全。
S:从2004年到2007年,作品跟私密记忆的联系比较多。追溯到创作源头,你自己会有怎样的说法?
H:有时候艺术家没这么理智,分析过去也太困难了。大概是来自于对感受性的、情感性的东西的迷恋,或者对某些不确定的东西带给我的顾虑或压力的规避。说不清。在很多状况下,诸多细微的感受都会变得特别清晰。
S:2008年应该是一个转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夏至》 这件作品对你意味着什么?
H:我一直相信世上所有事物和人都是流转不停的,改变着的,跟有机的生命体自然生长一样。但也绝对相信没人可以瞬间就变得跟原来的自己毫无瓜葛。如果你在2008年看到了变化,那它只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没有刻意。《夏至》是我对存在的一些思考,不是什么开始,也不是什么结尾。
S:“木”系列一直在做,什么原因使你对这种材料保持强烈的关注度?
H:最初做 “木”的想法特别单纯,只因为对表象和本质之间的差异、似是、一致又疏离的关系的兴趣。但到今年2月在新美术馆展出的那组作品时,我的想法有了清晰的变化,我想藉它探讨 “空性”。这些思考会呈现在接下来的这个系列中。
S:对存在与虚无的理解是怎样的?
H:我觉得存在也好虚无也罢,都是一个相对的说法。从一个健康和正常的角度来说,人应该在很多时候都是可以感受到自我的,而且那个感受不一定是痛苦的。但现实中,太多的人如果没有一个外力的界定,就不知道自己在哪、在干嘛,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于是总要不断地去抓住外在可能抓住的一切,来证明自己清晰存在的意识。我觉得这样越往后走会越痛苦。因为你需要不断地追求更多东西、更大的可能,并因此耗费更多的精力。但事实上你可能完全不需要那么去做就可以实现对自我存在的感知,一切也许只是方向错了。
S:你所有的作品都有草稿本的形式,它对你的创作有什么作用?
H:哈,那是我的“武功秘籍”。我是一个特别爱想但行动力差的人,有时候想想想,想到最后就觉得没必要做了。但到一个阶段,画个详尽的草稿可以让自己知道,如果这个想法实施了,它大概会是一个什么形态。我对于很多具体的、动手的过程还是有迷恋的。草稿对我来说像是个程度催化剂,撺掇我去实施和完整这个作品,更有时候会刺激出思维的变体和新的发现。
S:你创作的新方向是什么?表现载体的选择上有什么新想法?
H:没有什么方向。有方向就会变得不那么自由,会有一个控制和界定在里面。我觉得应该尽量把这些东西抛开,然后随着自我的生长,一些东西自然而然地出现,然后回过头来再看的话,那些自然而然出现的东西就是有指向性的。如果预先设立方向,不就跟命题作文一样了,自己命题自己做,不太对吧!
S:你认为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有什么是你认为必须坚持的?
H:艺术的自由度。整个艺术环境在中国,看上去貌似很自由,但事实上它从属于某些既定的范围、某种既定的学术论调或某些既定的角度,甚至它的反判性都有既定的力度和指向。换个角度说,因为它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利益和权力体系,这些体系过于庞大到什么样的东西只要一进来,就可以随时抓过来加以利用。所以艺术的自由度就成了一个特别奇怪的东西。但我真的觉的如何脱开这些控制,怎样才能让艺术有自己的方向,这个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