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初中物理教师非常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所谓问题,就是现实生活中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和矛盾.发现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先决条件,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更谈不上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会凭空产生,只有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提升自己,试着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为早日把我们国家建成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但是学生探究的问题来源于何处?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呢?
1勤于观察,让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
初中物理研究的内容大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而且最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来自生活.只要学生多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呢?首先,要让学生觉得学物理很有用,让他们知道物理跟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从人们的一言一行,身边的一草一木中都能找到物理知识的踪迹.学了声现象后,就可以解释很多有趣的现象,如百米赛跑时为什么不能听到枪声计时?蝙蝠靠什么捕食?为什么靠听声音就能辨别不同的人?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了某个知识点后,一定要让学生把这些知识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他们体会到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介绍著名物理学家的故事来让学生知道注意观察的作用.如牛顿从苹果下落这个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这些重大发现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正是科学家有一双注重观察的慧眼,并且注重思考和研究的结果.
教师在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一些生活的常识之外,还有必要在课外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更多的接触社会、认识生活的机会.特别是周末布置作业时,除了书面作业,也可适当地布置一些观察作业,或者安排一些实践活动等.如在探究“光现象”这一单元之前,可以让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重新去观察周围的一些熟悉的现象,像雨后彩虹、舞台上的灯光、家里的遥控器、浴室里的镜子、汽车的反光镜、水中倒影、影子、皮影戏等现象.也可周末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去郊游,让他们去欣赏五光十色的大自然,引导他们用物理的方法重新去思考这些问题,他们一定会产生一些新的疑问和思考,这对学好这些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
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他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学生反复的练习才能逐步形成.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它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教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那么教师应如何去引导呢?笔者认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努力营造轻松课堂,巧妙设置悬念等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并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他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他们试着去解释一些身边的现象,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2.1营造轻松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思想的火花往往在开放的环境中产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可以放开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发现新颖的、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平时应该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能打开,才能提出精彩的问题.当学生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后,要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反之如果学生发现的问题质量不是很高,也要及时加以鼓励,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2.2巧妙设置悬念
成功的电影导演往往都能够在影片中设置一个又一个的悬念,让观众不知不觉地进入影片的情境中去,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觉.高明的教师要像高明的导演一样,善于在课堂上设置一个个的悬念,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来,急切地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样的物理课堂肯定是受学生欢迎的,同时也一定是高效的.如在讲“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这一节时,笔者首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先把液氮倒在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金鱼上,金鱼很快被冻得结结实实.紧接着我问学生金鱼是否还活着,学生都以为小金鱼死了.接着我再把小金鱼放入水中,不一会儿小金鱼又在水里游来游去,学生看得目瞪口呆.这时我提问:你们有想要了解问题的愿望吗?学生提问的热情得到充分释放,发现了很多问题,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入了本节的授课内容.由于学生发现的问题本堂课不可能全部解决,这样又为后续的教学设置了悬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3理论联系实际
新教材非常注重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本上有专栏专门介绍物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优先从学生生活中最普遍、学生最感兴趣的物理现象作为问题讨论的切入点,让学生有亲切感、这样更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通过探究了解了一个知识点后,要及时再回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用刚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就能促使他们愉快地走进物理世界.
3关注科技,让学生从科技中发现问题
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许多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物理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古代四大发明就离不开物理学的贡献.而且在富国强军的路上,物理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特别是关注我国最新的科技成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国“神舟十号”成功地与“天宫一号”对接,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后,学生们非常兴奋,发现了许多问题:“为什么飞船能绕地球飞行而不掉下来”、“飞船上靠什么照明”、“为什么在发射时会有大量的白雾产生”、“飞船在降落时为什么要打开降落伞”、“成功对接要满足什么条件”、“什么是失重”、“为什么在地面不能形成水球” 等等有价值的问题.再如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服役后,学生热情高涨,问了许多问题:“为什么航母上的人员穿的服装颜色不一样?”、“为什么飞机降落时要使用拦阻索?”、“滑跃起飞的原理是什么?”等等.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绝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而应该以和蔼、亲切的姿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更不是自己滔滔不绝地提问学生,而是应该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当课堂上出现冷场时,教师要及时发挥引导作用,必要时还可成为讨论小组中的一员,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当然初中生由于受思维能力的限制,可能提出的问题不科学,甚至从教师的角度看起来有点幼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绝不能泼冷水,更要提醒班上学生要知道尊重别人的发言,不能冷嘲热讽.而且要让学生养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好习惯.一个学生只要他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么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而学好物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1勤于观察,让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
初中物理研究的内容大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而且最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来自生活.只要学生多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呢?首先,要让学生觉得学物理很有用,让他们知道物理跟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从人们的一言一行,身边的一草一木中都能找到物理知识的踪迹.学了声现象后,就可以解释很多有趣的现象,如百米赛跑时为什么不能听到枪声计时?蝙蝠靠什么捕食?为什么靠听声音就能辨别不同的人?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了某个知识点后,一定要让学生把这些知识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他们体会到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介绍著名物理学家的故事来让学生知道注意观察的作用.如牛顿从苹果下落这个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这些重大发现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正是科学家有一双注重观察的慧眼,并且注重思考和研究的结果.
教师在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一些生活的常识之外,还有必要在课外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更多的接触社会、认识生活的机会.特别是周末布置作业时,除了书面作业,也可适当地布置一些观察作业,或者安排一些实践活动等.如在探究“光现象”这一单元之前,可以让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重新去观察周围的一些熟悉的现象,像雨后彩虹、舞台上的灯光、家里的遥控器、浴室里的镜子、汽车的反光镜、水中倒影、影子、皮影戏等现象.也可周末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去郊游,让他们去欣赏五光十色的大自然,引导他们用物理的方法重新去思考这些问题,他们一定会产生一些新的疑问和思考,这对学好这些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
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他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学生反复的练习才能逐步形成.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它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教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那么教师应如何去引导呢?笔者认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努力营造轻松课堂,巧妙设置悬念等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并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他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他们试着去解释一些身边的现象,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2.1营造轻松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思想的火花往往在开放的环境中产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可以放开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发现新颖的、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平时应该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能打开,才能提出精彩的问题.当学生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后,要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反之如果学生发现的问题质量不是很高,也要及时加以鼓励,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2.2巧妙设置悬念
成功的电影导演往往都能够在影片中设置一个又一个的悬念,让观众不知不觉地进入影片的情境中去,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觉.高明的教师要像高明的导演一样,善于在课堂上设置一个个的悬念,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来,急切地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样的物理课堂肯定是受学生欢迎的,同时也一定是高效的.如在讲“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这一节时,笔者首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先把液氮倒在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金鱼上,金鱼很快被冻得结结实实.紧接着我问学生金鱼是否还活着,学生都以为小金鱼死了.接着我再把小金鱼放入水中,不一会儿小金鱼又在水里游来游去,学生看得目瞪口呆.这时我提问:你们有想要了解问题的愿望吗?学生提问的热情得到充分释放,发现了很多问题,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入了本节的授课内容.由于学生发现的问题本堂课不可能全部解决,这样又为后续的教学设置了悬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3理论联系实际
新教材非常注重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本上有专栏专门介绍物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优先从学生生活中最普遍、学生最感兴趣的物理现象作为问题讨论的切入点,让学生有亲切感、这样更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通过探究了解了一个知识点后,要及时再回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用刚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就能促使他们愉快地走进物理世界.
3关注科技,让学生从科技中发现问题
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许多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物理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古代四大发明就离不开物理学的贡献.而且在富国强军的路上,物理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特别是关注我国最新的科技成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国“神舟十号”成功地与“天宫一号”对接,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后,学生们非常兴奋,发现了许多问题:“为什么飞船能绕地球飞行而不掉下来”、“飞船上靠什么照明”、“为什么在发射时会有大量的白雾产生”、“飞船在降落时为什么要打开降落伞”、“成功对接要满足什么条件”、“什么是失重”、“为什么在地面不能形成水球” 等等有价值的问题.再如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服役后,学生热情高涨,问了许多问题:“为什么航母上的人员穿的服装颜色不一样?”、“为什么飞机降落时要使用拦阻索?”、“滑跃起飞的原理是什么?”等等.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绝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而应该以和蔼、亲切的姿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更不是自己滔滔不绝地提问学生,而是应该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当课堂上出现冷场时,教师要及时发挥引导作用,必要时还可成为讨论小组中的一员,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当然初中生由于受思维能力的限制,可能提出的问题不科学,甚至从教师的角度看起来有点幼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绝不能泼冷水,更要提醒班上学生要知道尊重别人的发言,不能冷嘲热讽.而且要让学生养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好习惯.一个学生只要他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么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而学好物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