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没有文化,也没有进过幼儿园或学前班。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刚发蒙读小学的第一天,走进教室,语文老师就叫我们拿出语文课本开始领我们读课文,一遍,两遍……直到我们会读为止。然后是齐读,分组读,单个学生读……有感情地朗读。很多课文还要能背诵。以后,在每天的早读课上,我们就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又一遍的读着课文。整个校园常常沉浸在朗朗书声中,整个幽静的山村也因书声而沸腾。那时候,每个星期有十来节语文课。可以说,我们对课文是熟悉得不能在熟悉了。每一天放学回到家,家里的老人总爱让我们读书给他们听,我们常常是一张嘴就能一溜二水的把课文背出来,也因此逗得老人们眉开眼笑。
现在,小学语文课时比那时少了许多,也没有了早读课,课本又比那时的厚了很多,多数教师在语文课教学中是把朗读作为检查学生预习的一种手段或者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学生会不会读课文,读课文的熟悉程度怎么样,教师不再怎么关心或者没有时间关心。在学校已经难得听到学生的朗朗书声。很多学生没有朗读课文的兴趣,部分学生甚至不会读课文。
每每看到这种现状,我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郁闷,于是只得将这么多年来我对小学生朗读的一些感悟说出来,以便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一、小学生朗读的含义
小学生朗读就是小学生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或清清楚楚地高声读出文章。
《普通话》第七章对朗读定义为: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造的言语活动。
二、小学生朗读的意义
小学生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和基本手段,有着重要的意义。
1、小学生朗读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把握作者思路情感律动的红线;有助于明确文章的立意,抓住作品的灵魂。将课文的无声语言变成具有情感的有声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2、小学生朗读有助于学生熟悉文学作品,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拓展想象力,丰富情感,陶冶人格,深入体会文学作品。
3、小学生朗读有助于展现文学作品内涵,增强艺术感染力,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的享受。通过朗读,作品中蕴含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不断地陶冶着听者的性情,提升着他们的精神境界。
4、小学生朗读是学习普通话的基本而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强化普通话的训练,达到语言规范化的有效途径。对于学习普通话的小学生,可以避开方言环境的影响,作为普通话学习的入门过程。
5、小学生朗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许多调查显示,小学生朗读能很好地记忆课文的字、词、句、段、篇。
6、小学生朗读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语言创造力。清代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7、朗读是朗诵与演讲的基础。朗诵与演讲是艺术表演范畴,具有舞台表演性,朗诵与演讲的对象是抒情色彩比较浓的文学作品。很多都可以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朗诵与演讲除了要掌握朗读技巧外,还要掌握一些表演技巧,并配以一定的音乐。加强朗读训练,有利于小学提高朗诵演讲水平。学生不会朗读,就谈不上能朗诵与演讲。
8、朗读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小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
小学生朗读要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正确、流利、有感情。
正确就是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四、小学生朗读的技巧
小学生朗读的技巧包括:停顿,语速,语调,重音。
停顿又有标点的停顿、词语的停顿、段落的停顿和情感的停顿。
课文中的每一个标点都是停顿的明显提示。一般来说,省略号、破折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停顿应该要比省略号长。至于词语停顿、情感停顿和语调,就要在对课文有了一定熟悉了解之后,全面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结合自己的体念,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进行停顿。
语速的快慢可以烘托气氛,渲染场景。
语调的高低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
读准字音,准确运用朗读技巧进行朗读就能明确文章的立意,抓住作品的灵魂;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作者思路情感律动的红线。
五、小学生朗读水平提高的方法
要使小学生朗读水平得到提高,应抓好以下几点:
1、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朗读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或方法,如:范读、评读、赛读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朗读时做到口到、眼到、心到。
2、教师要利用好导读,引导学生使用规范、准确的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运用好朗读技巧进行朗读。读准标点符号,正确停顿,注意抑扬,才能读出文章的情感。
3、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只有了解作者的思想、心情,才能把握好朗读的基调。
4、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主题。只有理解了作品的主题内容,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心情,进而把作品读好。
5、教师要引导学生熟悉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只有熟悉了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才能读好作品。
6、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将作品丰富的内涵挖掘出来,把文章的情感读出来。
小学生朗读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小学生朗读既是小学生的一种能力,也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教学应加以重视,不可缺或无。
现在,小学语文课时比那时少了许多,也没有了早读课,课本又比那时的厚了很多,多数教师在语文课教学中是把朗读作为检查学生预习的一种手段或者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学生会不会读课文,读课文的熟悉程度怎么样,教师不再怎么关心或者没有时间关心。在学校已经难得听到学生的朗朗书声。很多学生没有朗读课文的兴趣,部分学生甚至不会读课文。
每每看到这种现状,我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郁闷,于是只得将这么多年来我对小学生朗读的一些感悟说出来,以便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一、小学生朗读的含义
小学生朗读就是小学生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或清清楚楚地高声读出文章。
《普通话》第七章对朗读定义为: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造的言语活动。
二、小学生朗读的意义
小学生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和基本手段,有着重要的意义。
1、小学生朗读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把握作者思路情感律动的红线;有助于明确文章的立意,抓住作品的灵魂。将课文的无声语言变成具有情感的有声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2、小学生朗读有助于学生熟悉文学作品,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拓展想象力,丰富情感,陶冶人格,深入体会文学作品。
3、小学生朗读有助于展现文学作品内涵,增强艺术感染力,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的享受。通过朗读,作品中蕴含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不断地陶冶着听者的性情,提升着他们的精神境界。
4、小学生朗读是学习普通话的基本而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强化普通话的训练,达到语言规范化的有效途径。对于学习普通话的小学生,可以避开方言环境的影响,作为普通话学习的入门过程。
5、小学生朗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许多调查显示,小学生朗读能很好地记忆课文的字、词、句、段、篇。
6、小学生朗读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语言创造力。清代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7、朗读是朗诵与演讲的基础。朗诵与演讲是艺术表演范畴,具有舞台表演性,朗诵与演讲的对象是抒情色彩比较浓的文学作品。很多都可以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朗诵与演讲除了要掌握朗读技巧外,还要掌握一些表演技巧,并配以一定的音乐。加强朗读训练,有利于小学提高朗诵演讲水平。学生不会朗读,就谈不上能朗诵与演讲。
8、朗读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小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
小学生朗读要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正确、流利、有感情。
正确就是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四、小学生朗读的技巧
小学生朗读的技巧包括:停顿,语速,语调,重音。
停顿又有标点的停顿、词语的停顿、段落的停顿和情感的停顿。
课文中的每一个标点都是停顿的明显提示。一般来说,省略号、破折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停顿应该要比省略号长。至于词语停顿、情感停顿和语调,就要在对课文有了一定熟悉了解之后,全面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结合自己的体念,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进行停顿。
语速的快慢可以烘托气氛,渲染场景。
语调的高低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
读准字音,准确运用朗读技巧进行朗读就能明确文章的立意,抓住作品的灵魂;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作者思路情感律动的红线。
五、小学生朗读水平提高的方法
要使小学生朗读水平得到提高,应抓好以下几点:
1、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朗读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或方法,如:范读、评读、赛读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朗读时做到口到、眼到、心到。
2、教师要利用好导读,引导学生使用规范、准确的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运用好朗读技巧进行朗读。读准标点符号,正确停顿,注意抑扬,才能读出文章的情感。
3、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只有了解作者的思想、心情,才能把握好朗读的基调。
4、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主题。只有理解了作品的主题内容,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心情,进而把作品读好。
5、教师要引导学生熟悉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只有熟悉了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才能读好作品。
6、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将作品丰富的内涵挖掘出来,把文章的情感读出来。
小学生朗读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小学生朗读既是小学生的一种能力,也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教学应加以重视,不可缺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