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该如何引导孩子阅读领悟,从而使经典绘本真正走进孩子们的童心呢?
一、 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期待
彭懿曾说:“图画书是一个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所以,在导读绘本时,不妨舍弃开门见山、直接阅读正文的做法,巧妙地利用封面、扉页、环衬等处隐藏的玄机,设置悬念,让孩子的好奇心、探究欲逐渐堆积,此时再赏读正文。这样的铺垫设计有如话剧中的序幕,学生的阅读期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迅速提升。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大卫,不可以》时,我首先出示封面,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大卫独特的形象深深吸引住了,并开始畅所欲言。有的说到了大卫的长相,大脑袋、朝天鼻、滿口尖牙,一看就是个捣蛋鬼。有的关注了大卫的动作,他正站在一堆书上去够玻璃鱼缸,马上就要闯祸了。还有的则提到了大卫的神情—他咧着嘴大笑,自以为了不起。我告诉孩子们:“正是因为大卫有这些鲜明的特点,所以你才能一眼就把大卫认出来。”然后,我请大家猜猜封面上的那句“大卫,不可以!”是谁说的,答案当然是大卫的妈妈。我又将书翻到扉页,扉页上是一张缺少头部的妈妈的画像,孩子们虽然看不到妈妈的表情,但都从她双手握拳叉腰的姿势读出了她的愤怒和严厉。当我请学生模仿妈妈当时的表情、语气和动作并喊出“大卫,不可以!”这句话时,大家跃跃欲试。此时,我再顺势引导:“你们想知道大卫和妈妈之间还发生了什么事吗?”很自然地激发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顺利转向正文的阅读。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孩子们已经对人物形象有了较为具体而感性的认识,所以,接下来的阅读,学生始终兴致盎然,感悟到位。
二、 关注细节,发现隐含信息
一本好的绘本,其画面往往隐藏着许多谜团般有趣的细节,这也正是绘本的精华所在。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学会使用“细节放大镜”,不露痕迹地训练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只有把细节纳入视野,孩子们才能体会到作者的匠心。
例如,安东尼·布朗的绘本代表作《我爸爸》,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描绘了一位既强壮又温柔、样样事情都在行的爸爸。为了表现出爸爸温暖得像太阳一样,画面中多次运用了“太阳”这一象征物来呼应爸爸的这种特质。在阅读中提醒孩子认真寻找,他们就会关注到不论是日历上、门上、衣服上的图案,还是盘子里的荷包蛋,或是爸爸头上不时出现的光环,都呈现出太阳的形状,无不传递出爸爸对孩子强烈的爱。为了表现出爸爸的无所不能,画中的爸爸不断变身为各种动物的形象,而画面中的小细节也巧妙地与之呼应,孩子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就会惊喜地发现:当爸爸变身为贪吃的马时,凳脚变成了马腿;当爸爸变身为金刚猩猩时,杠铃上出现了两根香蕉……而无论爸爸变成什么样子,他那身黄色格子睡袍始终没变。正是这些有趣的发现点燃了孩子们阅读的激情,让他们完全沉浸在接连不断的惊喜中,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掌握了阅读绘本中关注细节、品味细节的门道。
三、 利用“留白”,启发展开想象
阅读离不开想象力的支撑,而绘本中存在的大量“留白”正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最好媒介。教师如能关注到绘本中的这些“留白”,引导孩子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主人公,代替角色说出心中的话;鼓励孩子边看图边猜想画面以外的事,丰富故事的内容;在关键的翻页处故意停顿,让孩子们猜测一下接下来故事会怎样发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绘本《爱心树》用黑白线条讲述了树和男孩之间的故事,页面中留有很大的空白。譬如一开始“大树喜欢上一个男孩儿”那一页,左边是一棵树,而右边几乎就是一张白纸,只在角落里露出小孩的一只脚。我引导孩子想象:“如果你是那棵大树,你会怎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想象交流中,大家感受到了大树渴望摆脱孤独的内心。绘本后半部分写的是男孩不断索取,大树则不断给予,直到变成一个树墩。我请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大树最后变成一个树墩了,可为什么还是快乐的?”“在我们的生命中,‘大树’就像是谁呢?‘男孩’又像是谁呢?”孩子们在交流讨论中,很快将树和男孩的关系与生活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对应起来,并渐渐领悟到了《爱心树》所要传递的深刻内涵:因爱而给予,因给予而快乐。这样的引导可以启发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去解读“留白”之处,把看似简单的画面内容读丰富、读深刻。
四、 悦读文字,训练语言表达
绘本中的文字往往会运用儿童式语言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图文结合,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朗读欣赏文字的过程中,生动的语句反复呈现,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为以后自主读书、读更多文字书打下了基础。
例如,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的文字很有特点,循环往复,朗朗上口。每次小约翰遇到问题时,都会充满信任地说:“爷爷一定有办法。”而爷爷总是“拿起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然后总能想出新的创意:“这块料子还够做……”这样的文字出现了五次之多,我先配合生动的画面,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把文字读给孩子们听,当看到学生被绘本中的文字深深吸引时,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出示画面,让学生进行解说。孩子开心地模仿着绘本中的文字,共同讲述了爷爷把一条破毯子逐一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的奇妙过程,使得图片和文字完全匹配起来。故事的最后约翰把纽扣弄丢了,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纽扣丢哪儿了吗?”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画面下方老鼠一家的故事上来。我启发学生思考:“聪明的老鼠妈妈又会用捡到的这些宝贝做些什么呢?你能用上刚才学到的语句也来编一个小故事吗?故事的题目就叫《老鼠一定有办法》。”这一设计很自然地促使学生从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模仿,提升到实际运用,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作者单位:无锡市河垺中心小学)
一、 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期待
彭懿曾说:“图画书是一个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所以,在导读绘本时,不妨舍弃开门见山、直接阅读正文的做法,巧妙地利用封面、扉页、环衬等处隐藏的玄机,设置悬念,让孩子的好奇心、探究欲逐渐堆积,此时再赏读正文。这样的铺垫设计有如话剧中的序幕,学生的阅读期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迅速提升。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大卫,不可以》时,我首先出示封面,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大卫独特的形象深深吸引住了,并开始畅所欲言。有的说到了大卫的长相,大脑袋、朝天鼻、滿口尖牙,一看就是个捣蛋鬼。有的关注了大卫的动作,他正站在一堆书上去够玻璃鱼缸,马上就要闯祸了。还有的则提到了大卫的神情—他咧着嘴大笑,自以为了不起。我告诉孩子们:“正是因为大卫有这些鲜明的特点,所以你才能一眼就把大卫认出来。”然后,我请大家猜猜封面上的那句“大卫,不可以!”是谁说的,答案当然是大卫的妈妈。我又将书翻到扉页,扉页上是一张缺少头部的妈妈的画像,孩子们虽然看不到妈妈的表情,但都从她双手握拳叉腰的姿势读出了她的愤怒和严厉。当我请学生模仿妈妈当时的表情、语气和动作并喊出“大卫,不可以!”这句话时,大家跃跃欲试。此时,我再顺势引导:“你们想知道大卫和妈妈之间还发生了什么事吗?”很自然地激发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顺利转向正文的阅读。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孩子们已经对人物形象有了较为具体而感性的认识,所以,接下来的阅读,学生始终兴致盎然,感悟到位。
二、 关注细节,发现隐含信息
一本好的绘本,其画面往往隐藏着许多谜团般有趣的细节,这也正是绘本的精华所在。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学会使用“细节放大镜”,不露痕迹地训练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只有把细节纳入视野,孩子们才能体会到作者的匠心。
例如,安东尼·布朗的绘本代表作《我爸爸》,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描绘了一位既强壮又温柔、样样事情都在行的爸爸。为了表现出爸爸温暖得像太阳一样,画面中多次运用了“太阳”这一象征物来呼应爸爸的这种特质。在阅读中提醒孩子认真寻找,他们就会关注到不论是日历上、门上、衣服上的图案,还是盘子里的荷包蛋,或是爸爸头上不时出现的光环,都呈现出太阳的形状,无不传递出爸爸对孩子强烈的爱。为了表现出爸爸的无所不能,画中的爸爸不断变身为各种动物的形象,而画面中的小细节也巧妙地与之呼应,孩子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就会惊喜地发现:当爸爸变身为贪吃的马时,凳脚变成了马腿;当爸爸变身为金刚猩猩时,杠铃上出现了两根香蕉……而无论爸爸变成什么样子,他那身黄色格子睡袍始终没变。正是这些有趣的发现点燃了孩子们阅读的激情,让他们完全沉浸在接连不断的惊喜中,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掌握了阅读绘本中关注细节、品味细节的门道。
三、 利用“留白”,启发展开想象
阅读离不开想象力的支撑,而绘本中存在的大量“留白”正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最好媒介。教师如能关注到绘本中的这些“留白”,引导孩子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主人公,代替角色说出心中的话;鼓励孩子边看图边猜想画面以外的事,丰富故事的内容;在关键的翻页处故意停顿,让孩子们猜测一下接下来故事会怎样发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绘本《爱心树》用黑白线条讲述了树和男孩之间的故事,页面中留有很大的空白。譬如一开始“大树喜欢上一个男孩儿”那一页,左边是一棵树,而右边几乎就是一张白纸,只在角落里露出小孩的一只脚。我引导孩子想象:“如果你是那棵大树,你会怎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想象交流中,大家感受到了大树渴望摆脱孤独的内心。绘本后半部分写的是男孩不断索取,大树则不断给予,直到变成一个树墩。我请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大树最后变成一个树墩了,可为什么还是快乐的?”“在我们的生命中,‘大树’就像是谁呢?‘男孩’又像是谁呢?”孩子们在交流讨论中,很快将树和男孩的关系与生活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对应起来,并渐渐领悟到了《爱心树》所要传递的深刻内涵:因爱而给予,因给予而快乐。这样的引导可以启发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去解读“留白”之处,把看似简单的画面内容读丰富、读深刻。
四、 悦读文字,训练语言表达
绘本中的文字往往会运用儿童式语言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图文结合,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朗读欣赏文字的过程中,生动的语句反复呈现,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为以后自主读书、读更多文字书打下了基础。
例如,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的文字很有特点,循环往复,朗朗上口。每次小约翰遇到问题时,都会充满信任地说:“爷爷一定有办法。”而爷爷总是“拿起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然后总能想出新的创意:“这块料子还够做……”这样的文字出现了五次之多,我先配合生动的画面,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把文字读给孩子们听,当看到学生被绘本中的文字深深吸引时,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出示画面,让学生进行解说。孩子开心地模仿着绘本中的文字,共同讲述了爷爷把一条破毯子逐一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的奇妙过程,使得图片和文字完全匹配起来。故事的最后约翰把纽扣弄丢了,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纽扣丢哪儿了吗?”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画面下方老鼠一家的故事上来。我启发学生思考:“聪明的老鼠妈妈又会用捡到的这些宝贝做些什么呢?你能用上刚才学到的语句也来编一个小故事吗?故事的题目就叫《老鼠一定有办法》。”这一设计很自然地促使学生从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模仿,提升到实际运用,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作者单位:无锡市河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