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的言行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时代或一个领域的纸质传播媒体——报刊,无疑是我们观察这个时代或这个领域的最好窗口之一。
  眼下正是传播媒体你争我夺最为激烈的岁月。美国的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媒体文化》中很客观地描述了传媒的局势:“在这一领域里,主要的社会群体和诸种势均力敌的意识形态都在争夺着控制权,而个人通过媒体文化的图像、话语、神话和宏大场面等经历着这些争夺”。更何况纸质传媒除了本系统内部的竞争之外还面临着广播、影视和网络等其他传媒的冲击。
  《雕塑》杂志于1995年1月正式创刊,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唯一的雕塑专业刊物。15年来,雕塑家们以及关心雕塑的人们在这方真正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不断地精耕细作。如今,《雕塑》杂志已茁壮成长为“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在过往的5475个日日夜夜中,《雕塑》的言行,即通过《雕塑》杂志发出的声音以及经由《雕塑》杂志策划的活动,极大地推动了雕塑的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和产业运营的进程。可以说,《雕塑》杂志15年的发展历程堪称是一部“《雕塑》的雕塑史”。透过《雕塑》杂志这个独特的窗口,我们可以触摸到中国当代雕塑在1995—2010年这段并不平凡的岁月绳索上所打下的厚实的记忆之结。下面五个闪光点无疑是《雕塑》杂志璀璨的历史光芒之聚焦。
  一、包火之纸:雕塑明星的升腾
  在当代中国的艺术星河中,由一批老、中、青雕塑家组成的群落,已构成一个与国画家群体和油画家群体相差无几的强大阵容。这一艺术星群中的不少出类拔萃的明星就是因《雕塑》杂志的助飞而升腾起来的。这里,仅以已经驰名中外的雕塑家吴为山和正在出名的雕塑家徐国华为例来感受一下《雕塑》杂志的传播威力。
  吴为山之盛名天下,堪称是美术报刊“造山运动”的成功典范。有人统计过,有关他的信息在《雕塑》杂志中的显示率是最高的。吴为山非常重视传媒对于一个雕塑家的塑造功能和宣传作用。当然,《雕塑》杂志对他的魅力和风采的全面推介也是十分明智的。这种明智还体现在它的每期封面雕塑作品的慎重选择。
  正因为慎重,任何一位雕塑家只要有作品荣登《雕塑》杂志封面,就很有可能一夜成名。这些年来,“封面雕塑家”已成了雕塑界一个响亮的称呼。《雕塑》杂志是双月刊,封面非常有限,并不是每一个雕塑家想上封面就能上的。能有机会上封面的雕塑家大多是《雕塑》杂志组织和策划的全国性雕塑大赛的金牌得主,或是《雕塑》杂志特别关注和长期留意的有一定影响的艺术家。就拿2010年第三期“封面雕塑家”徐国华来说吧,自从他的《爬行》入选《中国雕塑年鉴(2003)》起,他便进入《雕塑》杂志的视野。2005年他的《飞翔》荣获《雕塑》杂志主办的“和平颂”中国钢铁焊接艺术邀请赛优秀奖,并被刊登在有关钢铁焊接艺术展览的版面之显要位置。之后,徐国华的名字逐渐为艺术界所认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砚祖又在《艺术与科学》丛刊上推介了徐国华的金属焊接雕塑。2009年底,徐国华作为《中华儿女·书画名家》的“封面人物”得到“24小时记录”。2010年,徐国华的《狂飙系列—2》荣登《雕塑》杂志封面,在“特别关注”之下进入“封面雕塑家”行列,知名度越来越高。
  近年来,《雕塑》杂志又隆重推出“副刊雕塑家”。每一期“包装”一位著名雕塑家,想让他(她)飞得更高更远。
  常言道:纸包不住火,却又能包住火。一种类似纸做的灯笼——“孔明灯”,就是靠一层透明的薄纸把“火”升上天空的。《雕塑》杂志作为一种纸质传媒,对于雕塑家来说,恰似“包火的纸”,足以让他们升腾到辽阔的星河。
  二、介入之疗:雕塑产业的激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艺术市场的兴旺,雕塑产业也开始振兴,特别是在一些有“中国雕刻之乡”美誉的地区,雕刻之术逐渐渗入生财之道。福建的惠安、浙江的东阳、河北的曲阳、山东的嘉祥等地的传统雕刻行业都先后得到当地政府的扶植而形成了区域性的雕刻市场。
  在非常崇尚法度,重视传承的中国,那些由祖祖辈辈留传下来的雕刻套路和程式,使后生们轻车熟路就迈进产业化发展的时代大道,却又使他们蹈袭成风而萎靡淹滞,以致不少雕刻家墨守成规,失去了前行的动能,也少缺了创造的活力。《雕塑》杂志社敏锐地洞察到了中国传统雕刻行业所潜伏的危机,充分地认识到制约中国雕刻产业发展的症结,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地方政府拂去传统雕刻行业里的那种与新时代很不相称的沉沉暮气。
  近年来,医学上新兴一种行之有效的“介入疗法”。医生用影像设备做导向,把特制的导管或器械“介入”到人体的病变区域,进行疾病诊断和疾病治疗。《雕塑》杂志就以这样的“介入之疗”,协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将“导管”插入到“中国雕刻之乡”,在那里定期地举办国际性的雕刻大赛,邀请国内外的著名雕塑家与民间雕刻师一起进行现场比赛,并以包容的胸怀评出大赛优秀者。每次国际性的雕刻大赛获奖者不仅有现代艺术家而且不乏民间艺人。比如,2005年举办的“曲阳杯·国际雕刻艺术大赛”金奖得主是现代艺术家张永见和河北本地雕塑家孟德武,此外,曲阳的民间雕塑家刘占勋和杨松也分别获得了银奖和铜奖。通过这样的方式,《雕塑》杂志把现代艺术的理念和技法注入到民间,从而使传统雕刻冲破日渐僵滞的桎梏,继而获得新的生机。
  不仅如此,《雕塑》杂志还针对当前中国雕刻产业存在的问题,举办相应的雕塑论坛。几乎每年一届的“中国雕塑文化论坛”都做到了学术性与务实性的结合。有时,还特别召开现场座谈会探讨当地雕塑产业发展的问题和方法,力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建立有效的机制来激活雕塑产业的机体。
  三、学院之和:雕塑教育的优化
  民间有民间的规矩,学院有学院的套路;国外有国外的搞法,中国有中国的招数。在开放的文化语境下,中国的雕塑教育似乎可以各走各的路,各爬各的山,各开各的荒,各插各的秧……再加上中国高校迅猛扩招的形势,雕塑教育近几年在中国艺术教育天平上的砝码越来越重。全国不少艺术院校,甚至个别非艺术院校,纷纷开办雕塑科系。然而,雕塑教育表面上的热闹并没有掩盖住实质上的虚弱。现代学院培育出来的雕塑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很大一部分在面对实在的社会市场时总是难以招架。对于这样的雕塑教育态势,《雕塑》杂志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作为一家专业媒体,它采取的并不是批判和打击的态度而是从正面去引导和扶植雕塑教育走向健康之路。为此,《雕塑》杂志专门开设了“教育”板块来介绍雕塑教学经验和国外教学动态,每年还专门腾出一期或使用增刊把艺术院校的雕塑科系的教学成果和雕塑专业毕业生的优秀作品聚集在一起,让大家在对比中找差距求创新。
  到了2006年,《雕塑》杂志对学院雕塑的关注度有了更大的升温。从2006年起,每年都要举办“全国高校雕塑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公众和专家都有权参与评选,同时还召开相应的雕塑教学专题研讨会。如今,不少国外艺术院校也被邀请加盟。经由不同文化雨露滋润出来的雕塑作品在同一个平台上和谐共处,相互吸纳,促成了真正的“学院雕塑之和”。这个国际性的雕塑展览由于它的开放性和公正性而足以全面地、充分地反映出每年中外高校雕塑专业毕业生的艺术创作状态。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面向世界的特殊平台,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展示和切磋雕塑创作实践的便捷场域,也为高等院校教师提供了观摩和探讨雕塑教学方式的有效空间。这对于就要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预料,一年一度的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和雕塑教学研讨会必将成为雕塑专业师生们的盛宴。这一系列针对学院雕塑教育的活动自然而然地构成了《雕塑》杂志又一个有意义的品牌。《雕塑》杂志对于雕塑教育优化的担当堪称是中国当代雕塑史册上的光辉一页。
  四、自由之思:雕塑史论的推进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司徒雷登为燕京大学制定的校训依然具有强大的普适性。在艺术批评的价值标准无复存在、艺术研究的学术道德十分匮乏的时代,燕京大学的校训倒是更适合作为艺术报刊的办刊宗旨。一本真正有分量的专业期刊都应该有足够的篇幅来探讨本学科或本专业的理论问题和历史状况(即追求真理),有足够的空间让专家学者甚至普通读者参与艺术观念和美学思想的论争(即自由思考),从而为本行业或本领域担当必要的责任并贡献一定的力量(即做好服务)。《雕塑》杂志虽然没有标举这样的办刊理念,但实际的言行已体现出这样的办刊精神。这在雕塑界乃至艺术界都是有目共睹的。具体地说,《雕塑》杂志“研究”板块中的“批评与争鸣”“专家论坛”“文化拾遗”“理论纵横”等栏目极大地推进了雕塑史论的研究。
  《雕塑》杂志从2008年第一期起开始设置“批评与争鸣”栏目,至今差不多三年了。近三年来,每一期都要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自由讨论。“艺术的精神缺失”“艺术的守与变”“艺术的当代性”“东西文化思维上的同性”“当下艺术批评与创作的思维误区”等等问题都在《雕塑》杂志所开设的批评与争鸣的自由空间里得到了深度的探讨和广泛的讨论。与此相呼应的“专家论坛”栏目先后推出了“吴为山专栏”“陈云岗专栏”“滕小松专栏”等,这些以专家为名的栏目充分发挥了各位专家的学术专长,分别在“写意雕塑”“中国雕塑界现象批判”“雕塑草稿研究”等方面作出了独特而又深刻的思考。而“文化拾遗”栏目更以长篇大论对“龙门石窟雕塑”“中国道家雕塑”“麦积山雕塑”等艺术遗址遗物进行了历史考察。“理论纵横”栏目则相对来说要比其他栏目宽泛一些,主要为更多的人提供“雕塑史论”言说的平台。
  年复一年连续举办的“中国雕塑论坛”更是伴随着《雕塑》杂志的发展而逐步走向成熟,成为雕塑界影响最深、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文化盛会。该论坛与其他学术论坛不同,注重的是战略性的宏观学术研究与实际性的具体问题探讨的紧密结合,谋求的是“自由探讨理论”和“具体解决问题”的双赢。
  五、纳新之窗:雕塑交流的拓展
  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进来。这是窗口的主要功能之一。《雕塑》杂志就为雕塑界开辟了观察世界的窗口。“域外”板块中的“交流”栏目可谓中国当代雕塑的“纳新之窗”。
  《雕塑》杂志的每一期至少要推出一位海外雕塑家,有时还分析国外的艺术现象或艺术思潮。最近,“域外”板块中的“20世纪国际雕塑大师系列”介绍了曾经获得过意大利第10届国际双年展金奖的澳大利亚著名雕塑家艾罗·戴维斯和澳大利亚最多产的公共艺术家汤姆·巴斯。《雕塑》杂志之所以能获取国外雕塑大师的创作信息并把握国外雕塑领域的最新动态,是因为它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意大利、俄罗斯、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家聘请了海外观察员,而且在它的顾问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成员中都有国外的雕塑家。国外重要的雕塑展览、雕塑论坛和雕塑图书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直接的方式传达到《雕塑》杂志。当然,《雕塑》杂志也因海外顾问、编辑和观察员的穿针引线而把中国的雕塑家和雕塑作品推向了国际舞台。
  《雕塑》杂志每年还为中国雕塑家组织海外考察团。中国雕塑家考察团先后参观过世界各地的雕塑公园、雕塑创作营、美术学院雕塑系,与国际上的不少知名雕塑家进行了亲密接触,从而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这是《雕塑》杂志为中国雕塑家走向世界开通的另一条渠道。
  我们撷取《雕塑》杂志的五个闪光点,缀成了中国当代雕塑史上的五大成就。按理说,“史”的叙述应该具有“线”的呈现而不是“点”的堆积。然而,历史的实际存在与历史的逻辑叙述并非完全对等。更何况,《雕塑》杂志15年的发展历程相对于千万年的雕塑历史来说,倒像是由“点”支撑起来的横断面。因此,把“《雕塑》的雕塑史”作为一个片断来理解或许便于诠释中国15年的雕塑历史。而且这五个闪光的历史要点可以唤起我们对《雕塑》杂志甚至中国当代雕塑光明前景的美好想象。但是,今天的《雕塑》杂志显然还有不少力不从心的难言之痛,比如“雕塑元理论”“雕塑学科理论”“中国雕塑资料库”“中国雕塑教育体系”等等话题不能说与它毫无关系。我们回首《雕塑》杂志过去的辉煌,更向往它未来的灿烂。《雕塑》杂志铭记着历史,也雕塑着未来。
其他文献
致《雕塑》杂志  培一同志:  忽接贵州刘万琪先生来函,寄来为遵义会议纪念馆所创作的《历史转折》群雕照片。我认为这是革命历史题材的一种成功的探索,相当生动、真实地体现了当时的艰苦环境和战斗气氛,特别是毛泽东主席的高瞻远瞩、料敌如神的刻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高度,比我见到的所有绘画、电影等都近了一步。  他们希望在《雕塑》杂志上发表。我是赞成的。不知能否安排,不知你们如何意见?由你们决定。照片用
期刊
雕塑与公众的关系各具形态,不同时代的雕塑艺术呈现的艺术关系是不同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社会背景下雕塑与受众的关系之阐述,进一步地认识到当下的社会背景与语境中雕塑艺术所处的位置与使命,以便更好地重塑当代文化精神。  一、古代雕塑与受众的关系  在人类的原始时期以及上古时代,雕塑是与巫术发生关系的,它表现出的是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在他们的观念里,具有神秘的非物质因素的超自然法力是人类的主宰。人
期刊
2008年,琴嘎参加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展览中,总策展人以琴嘎的作品是用动物皮毛制作的为由,拒绝了他的作品展出。琴嘎当机立断,即兴地在开幕式现场表演了一次偶发行为。这次经历是本次访谈中最为生动的事例,因为它微观地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随时出现的冲突和调解,还有不妥协。  在今天,我们常常谈雕塑当代化的问题。这种当代化不光足形式、风格、与言论上的当代化,艺术家生存体制的转变
期刊
贝尔茨基1921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Brno市。他在布拉格(Prague)市度过了自己的儿童时代。16岁时他是一名艺术学校的学生,那时他就获得了该校的雕塑一等奖。  当德国法西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贝尔茨基随父母脱身前往英国,并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就读。1939年二战爆发时,他参加了属于英国部分的捷克军人组织,于1940年由英国赴法国与德国开战。在法国被德国攻破后,他脱身回到英国,1944年在诺曼
期刊
继1990年(第一届)、1992年(第二届)成功举办的雕刻艺术节之后,在河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于2005年9月9日—11日举办第三届中国曲阳国际雕刻艺术节。该届艺术节由曲阳县人民政府、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承办,得到了海内外相关行业协会和新闻、艺术媒体及广大雕塑家的大力支持。    一    本届国际雕刻艺术节的重头戏是“曲阳杯——国际雕刻艺术大赛”。
期刊
南山海上观音是一尊108米高的三面像,并不是通常见到的一个身体几个头部的佛像,而是三个身体、三个头和三个肩膀的佛像。在每个正面朝向上只能见到一个雕像。这个像是1998年开始创作的,前后共花了6年零10个月的时间,比自由女神的10年要短一些,比之通常的制作时间来说是长了一点,但正由于有较宽裕的时间,所以可以反复研究推敲,并向传统和有经验的雕塑界、佛教界人士讨教。大像制作和小像有一些地方不同,最突出的
期刊
设计教育现状思考  文/于长敏 By Yu Changmin  (桂林工学院艺术设计系)    摘要:因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仍延续美术教育的老路,以市场经济的法则去指导产品设计的意识还很不够浓。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设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中国经济发展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教育体制的滞后,现行培养模式的弊病,招生环节的漏洞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以便引起教育者足够的重视。  关健词:艺术设计;教育;思
期刊
张爱廷    张爱廷 男,浙江青田人,生于1939年。1957年开始从事青田石雕创作。1958年至1960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民间工艺美术系。1967年至1968年作为专家被国家派遣赴阿尔巴尼亚传授石雕技艺。197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一年。1988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91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1993年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
期刊
简约的外在之“形”与隐匿的内在之“意”,交相“辉映”出温和的“诗”味和冷峻的“思”性。这样的审美指归隐隐约约地标示出了陈志勉雕塑艺术的唯美主义倾向。  但是,简约并不简单!隐匿并不隐晦!  无论简约还是隐匿,都是由“炼”而来。  陈志勉的眼光和心思不只停留在雕塑上,还漫游到绘画上。在漫漫人生路上,他雕塑着,也绘画着。一腔“博爱”的艺术热心“炼”就了一身多才多艺的本领。有人戏称他是一个熔炉——一个如
期刊
内容摘要:辉煌的汉唐石雕体现了东方意象造型手法的精髓,而诗性的语言表述是意象造型手法的基本语言状态,既代表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点,也体现了中国艺术家的人格特征和审美取向。诗性的思维产生了“道”与“文”的结合,决定了意象的表达方式,展现了独特的中国艺术之美。诗性的思考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思维方式,在当代艺术创作和研究中,传统的中国诗性艺术思维随着艺术观念全球化的形式逐渐淡化,这势必造成艺术创作中国性的丧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