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电影《昆仑兄弟》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i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电影《昆仑兄弟》是由维吾尔族导演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和姜宏联合执导,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策划,天山电影制片厂创作拍摄的。2019年4月26日晚,影片在乌鲁木齐首映,得到了不少观众的好评。这部电影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背景,影片中一块遗失的珍贵玉石成为故事的切入点,导演通过纯洁珍贵的玉石意象很成功地呈现出新时代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感人故事。影片通过独特的叙事风格描写了主人公马尔丹的不幸遭遇和徐昆的感人事迹以及它背后的主题,同时刻画了在南疆结对认亲的干部徐昆罕见的高尚精神。本文主要探讨感人的故事情节与主人公罕见的高尚精神对当今社会的作用及价值。
  新疆电影《昆仑兄弟》以一块遗失的珍贵玉石为线索串联起整个故事。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南疆一个乡村,一个名叫马尔丹的维吾尔族小伙子跟他的老乡们在河床里捡到一块估价几十万元的和田玉。然后,马尔丹按照老乡们的委托把这块非常珍贵的玉石带去城里出售,在路上,他不小心把珍貴的玉石弄丢,于是他成了老乡们眼中的骗子,他的情人、亲朋好友都离他而去。整个村里的人都不跟他交往,马尔丹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离家打工还债,因儿子不幸的遭遇,马尔丹母亲天天伤心流泪,眼睛哭得几近失明。后来,马尔丹不幸的遭遇打动了离家1500千米来到新疆南部农村与之结对认亲的汉族干部徐昆,为了帮助马尔丹证明清白,重返家园,徐昆踏上了看似不可能的寻玉之旅。
  把主人公徐昆的感人事迹与他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性格特征及其高尚精神,用一定的方式来展现在观众眼前,要求导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叙事技巧。导演在影片中给观众清晰地展现了国家干部徐昆最经典的人生画面。影片利用倒叙的叙事方式,伴随沉重的音乐旋律慢慢展开。主人公徐昆罕见的高尚精神充分表现出影片所诠释的宏大主题:和睦相处、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亲情与爱情等集体主义。影片所呈现出来的这些主题与有意义的人生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一、弘扬“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时代精神
  这是一部赞颂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影片,更是一部各民族人们融合的影片。在一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中,笔者深深地被国家干部徐昆的这种超越血脉、超越民族的人间真爱所感动,影片凸显了“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具有鲜明的当代电影艺术气质,让影片中各民族之间的爱像一条宽大的河流在人间温暖的河床上流淌。在这个河床上,流淌的爱是不分民族和地域的,这既是人类共有的良知,也是人类永恒的家园,更是我们的中国梦。
  电影拍得很好,内容也好。患难见真情。影片中的好心人不只是徐昆一个,影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差不多都是民族团结的守护者、代言者和执行者。一句话说都是《昆仑兄弟》的一个成员,是各族人民学习的榜样。他们找回的不仅是一块珍贵的玉石而是一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这块珍贵的玉石象征着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影片把新疆景色拍得也很美。电影真实地反映了现实新疆人的生活观念和风俗习惯,全疆各民族群众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电影中,马尔丹母亲宁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被误解,马尔丹的诚信、他母亲的善良深深地打动了徐昆的心,于是他下决心找来丢失的玉石给马尔丹一个清白。这种真爱无私、大爱无疆的做法体现了各族人民宽广的胸怀和伟大而无私的人文关怀。总之,通过观影,人们获取了一次爱的教育。
  二、对广大观众的教育作用
  有时候,电影的教育作用超过文学作品,因为它是一门直观的艺术,传播效果更直接、更有效。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审美、教育、认识和娱乐等多种社会功能。《昆仑兄弟》这部电影在表现形式、审美感和娱乐等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同时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徐昆没义务帮马尔丹找回三年前丢失的玉石,就像徐昆爱人说的那样他不应该管闲事,他只管自己的家就够了,但徐昆没有那样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人间纯洁的人性之美和人文关怀。所以,影片让人们再次感受到纯洁的人性之美,当今时代已经进入商业社会,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没有以前那样无私简单,虽然时代不一样,但笔者相信人们对幸福的感受都一样。国家干部徐昆不图自身利益只为良心而做的一切给观众带来了不少启迪与感悟。最后,作为一部电影,在满足观众娱乐要求的同时,其还对当代人价值观、幸福观的提升与重塑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昆仑兄弟》用电影的直观作用,试着治疗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自私、奢侈、小气和异化等不良风气,启发当代人反思,让爱洒满人间。电影是一门直观的艺术,它能达到很多艺术形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电影用故事及它的感染力打动不少观众的心,无意识地影响他们的内心世界,启发他们反思自己,反思人生的价值及意义。观众不由反思自己活得是否完美,不由得跟主人公对比,通过主人公的一系列高尚品德来审视自己和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当然,身体上的疾病是医生可以治好的,但精神上的疾病通过文艺的治疗作用才能实现。从这一方面来说,《昆仑兄弟》这部电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三、艺术性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人公徐昆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国家干部,也是一位伟大的人。也许在他看来,自己为马尔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是微不足道的,但这恰恰诠释了无私而博大的无疆大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展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
  四、真实地体现了边疆的美
  电影《昆仑兄弟》通过生动的故事和自然美景来宣传新疆,赞美新疆,推介新疆,使内地与新疆的距离更近,进一步推动新疆旅游业发展,搞活南疆经济,使更多的内地同胞认识新疆,认识新疆的人,知道新疆的事,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了解新疆的和谐和各民族之间的真爱。看完《昆仑兄弟》这部影片,笔者对新疆的电影和电影人充满信心。影片没有刻意表达什么,但是表达了很多,没有刻意说什么,但是说了很多。《昆仑兄弟》是一部精彩的新疆题材电影,充分体现了新疆的美和新疆人的美,没有夸张手法,没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这部电影倡导民族团结和无私大爱,呼吁人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当前,新疆正处于谋求科学发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时期,影片《昆仑兄弟》将这种超越亲情、跨越民族的爱通过大银幕展现给广大观众,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各民族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包容,共同努力,将民族团结的大爱延续下去,同时要尊重差异,积极传播现代知识和现代观念,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昆仑兄弟》正传递了这种文化和内涵。影片中主人公的感人事迹与性格特征正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其他文献
司马迁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著名的“发愤著书”理念,并完成一部伟大的著作《史记》。司马迁以其独特的人格感染着后世文士,“发愤著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后世文士追求立言的不朽,以及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形成了优秀的著述传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追求。在儒
期刊
《秋窗风雨夕》的主题一直有争议,主要有“封建压迫说”“命运预感说”“历史隐喻说”“伤悼身世说”四种。本文立足文本分析,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出发,证定该诗具有“伤悼身世”和“担忧爱情”的双重主题。  一、《秋窗风雨夕》的主题  作为《红楼梦》中的名篇,《秋窗风雨夕》常被各家诗词鉴赏注本收录,但其主题仍有争议。“封建压迫说”是20世纪70年代的产物,强调“封建势力”对林黛玉的“压迫”。那时候的《红楼梦
期刊
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指出,“自我呈现”是指个体“向他人呈现他自己和他的活动的方式,他引导和控制他人对他形成的印象的方式”。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呈现的特质和方式。这是生活空间所自然赋予和形成的。  平儿,是一个平民的女儿,她不仅拥有一个“平儿”这样如此平常的名字,而且她的身份也是平凡的——一个通房丫头。但是,她的生存艺术表现很不平凡。平儿最重要的自我呈现体现在
期刊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文学艺术史上是不可多得的全才,他精通诗、文、词、赋,善书画、好音律,是宋代文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星。作为“词中之龙”,他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以及深远的影响。他打破了“词为艳科”的题材局限和音乐束缚,使“词主情”的“情”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在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他的词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他的一切喜怒哀乐、惆怅失意都深深地灌注在他的词中,为词创立了新的范式,促成了宋词的
期刊
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从未有过在英语国家留学的经历。幸运的是,我来到苏格兰的阿伯丁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算是圆了我的留学梦。略去一路风尘和之后的倒时差等生理上的不适应不谈,来英国之后,给我上的第一课就是超市购物——就在我们抵达阿伯丁的第二天,校方十分体恤地用车将我们新一届来阿大访学的中国学生带到市中心较大的超市,让我们置办生活必需品。我们许多人都闹了些笑话,其中也包括我。我本想买
期刊
新时期,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化事业空前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文化志愿服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其管理和创新工作备受重视。  新时代要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当前,我国文化志愿服务已经
期刊
17世纪,《堂吉诃德》问世,一个具有高度道德原则、理想主义但行为荒唐可笑的骑士形象诞生。凡是看过此书的人无不为他的愚蠢、疯癫捧腹,更有甚者将其树立为时代的反面教材,以此警醒世人。但深入探究《堂吉诃德》一书的语境与背景,人们不难发现,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人文魅力以及每个时代都适用的困境、出路与觉醒。本文将主要从《堂吉诃德》中的冲击性巨大矛盾入手,结合当时与如今时代特点,对这一形象进行反思。  阅读《堂
期刊
近年来,随着科幻电影的热映,中国的科幻型小说也越发受到重视。科幻小说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始终是小众,“出圈者”甚少。反之,国外却截然不同。与此同时,有关科幻体裁小说的相关研究甚少。鉴于此,本文以认知为视角,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以及本體性隐喻对《饥饿游戏》进行分析,研究了文本背后的概念隐喻现象,使读者在阅读科幻题材小说时正确理解原作的寓意。  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
期刊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小说中较为特别的一部,有别于其他小说的大团圆结局看似温馨幸福,实则蕴藏着无奈和悲凉。通过结构主义解读,人们可以发现,该文本存在着矛盾对立叙事。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倾城之恋》苍凉的美学风格。  一、白流苏与封建家庭的矛盾对立  小说开始于白公馆慢了一个小时的时钟,营造了一个跟不上时代的守旧的封建大家庭环境,而故事的女主人公白流苏就出身于这样的环境。她在前夫家受尽折磨与欺凌,最
期刊
自1996年《东方灵异传》问世以来,“东方Project”系列已走过二十余载光阴。“东方”之父、当时还是大学生的太田顺也(ZUN)恐怕也没有想到,这么一款小小的打砖块游戏最终竟演变成了一个范围广大、影响深远的世界级文化现象。粉丝众多,设定庞大,二次创作不可胜数,二十年后的今天,东方俨然已经成为ACG(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即动画、漫画、游戏)文化的象征之一,本文以“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