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独立思考的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huang8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8-01
  现代社会的需求多元化的人才,而人才需要有发散性的思维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对于学生来讲,也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拥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解决问题的工具,下面就来探讨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兴趣是自主性思维散发的先行者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中老师可以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引入正题,给与机会让同学参与,进行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活动,学生有了兴趣之后,就会越来越多地参与课堂活动,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就会抱有一种游戏的心态去思考,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在这种活跃地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多地发散出来,由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二、创新性思维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学生也要与时俱进。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所擅长的东西,积极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创造的能力。因为想要黑夜中拥有一点光亮,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因为想要信息更快地传达,莫尔斯发明了电报,贝尔发明了电话,因为想要更有效率的进行纺织工作,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由此可见,无论是发明创作,还是创新改良都离不开生活。生活为一切创作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数学问题,思考讨论,自我总结,再回归课本,在课本中将现实的问题与前人的总结相应和。把实践总结出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这种数学思维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循序渐进,进行深刻思考
  知识的积累成就思想的深度。在初中生数学的学习中也是一样的道理,随着时间的增加,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怎样灵活地运用知识,循序渐进地思考,从而激发更加深刻的思维?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应该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推理问题的方法。
  在一些应用题中,培养学生快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思想的能力。将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再将这个简单的内容深入理解,从而解决问题。思维过程的变化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就像有些老师说的,第一遍要把书读厚了,再一遍要把书读薄了。把简单的问题深入化,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最精华的思想放入自己的脑中,学习数学也是一个归纳总结的过程,一些个公式定理就是前人思维总结的结果。
  四、大胆假设,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现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都提倡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中老师应该努力的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大胆的假设。学生自主地提出、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思想的升华。在自我探索中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得到成功的鼓励。
  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鼓励学生,教师可以自己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有关联的假设,以此来带动学生,告诉他们,不要害怕犯错误,能在数学上获得重大成就的人都是从不断的假设情况、犯错误、发现错误的过程中得到提高的。在数学思维的深化中去挑战更难的高峰。数学的魅力也即生活的魅力需要人类不断的寻找、探索。
  五、在学生自我良好的个性中激发创造性思维
  每个人都是上帝完美的杰作,每个人的创造力都是巨大的,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但是不是所有的潜力都会被挖掘出来,像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也远没有完全开发。性格也会成为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形成的不确定因素,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不断地自我认知中确立一个明晰的学习目标。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努力攀登理想的高峰,坚持不懈,追寻“一览众山小”的情怀,这样的精神状态方能激发出创造性思维。
  教师作为一个先知者,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在学习中,不可能会有人一下子会知道所有问题,解决所有的问题。学生作为一个后知者,一旦拥有了一定的质疑能力,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从而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老师要启发,引导,鼓励。对于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的问题,哪怕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也要耐心讲解,并给予肯定。在学生思路上进行指导,使之趋利避弊。学生在鼓励中也会加深对数学的兴趣,在纠正中清晰了学习思路。从而达到独立思考的能力。
  未来时代发展需要一批有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能力也成了重中之重的教学内容。给他们一片蓝天,让他们的思维像小鸟一样自由地翱翔。活跃的课堂氛围会让他们有更好地思维发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虽然艰巨,但却义不容辞。让数学的乐趣感染着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让数学发挥它无尽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丽娟.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J].成功(教育).2010(05)
其他文献
运用薄膜沉积技术,制作了薄膜应变栅式称重传感器。性能测试表明,由于克服了粘接胶所带来的弊病,该类传感器与贴片式传感器相比具有滞后和蠕变小,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的特点。 Usin
【摘要】当今教育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值得大家注意的地方。因此,根据笔者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对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通过养成口算的好习惯进行阐述,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能力培养 小学生 口算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3-01  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是非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已日益凸显,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关键词】教育 学习方式 新课程 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4-01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已日益凸显
文化是人类的灵魂,它以精神形态建立在物质形态的基础之上,同样它是景观的灵魂。早在18世纪英国著名田园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特别强调“空间的情感”;我国著名学者陈俊愉院士
为了丰富蒙古国忍冬科植物种质资源,通过分析蒙古国农业中心区及蓝果忍冬在加拿大和俄罗斯分布区的气候条件,依照育种学的气候相似理论,于2007年把蓝果忍冬Gerda、Zolushka、Gol
[摘 要] 以智慧实训室感知层的建设为实践平台,将物联网服务与设备感知融合,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支持各感知设备直接感知控制的物联网智慧服务模式,实现以数据驱动感知,以感知实现服务。阐述了该模式中用到的数据驱动控制过程的新实现方法,详细描述了通信对象、数据驱动感知、控制以及智慧服务等概念的内涵,并结合高校校园应用实际给出了基于数据驱动智慧实训室服务模式的结构。  [关 键 词] 智慧实训室;数据
【摘要】在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并普及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已深入贯彻到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其有效的改善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分析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加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措施,旨在更好的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作用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兴趣教学法能让学生在相对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更多的技术知识。兴趣教学主要是教师结合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求的满足,同时也能感受到乐趣。然后,教师再以乐学激发学生区观察,增进学生的学习记忆,促进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以便收货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如何在信息技术中激发学生学习此课的兴趣呢?本文认为应该从
【摘要】自主学习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探索知识,做到乐学、会学、学会。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 学习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9-02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
【摘要】教学是教的教师与学的学生进行的一种相互心理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只有两者配合,才能使教与学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本文将从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对高职数学教师教学的建议两个方面简单介绍心理学在数学教与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心理 数学 教学 方法 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6-01  教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