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教材的再次革新,以及中考命题的不断改革,都给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鉴于此,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更新教育理念,突破应试教育的模式,有效地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所谓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比数学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通往世界之门的第一步。观察从数学上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与形的特点进行一番直觉上的认知,在数学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解方程组时,若直接利用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就会使运算十分复杂,这时引导学生观察两式中相同字母的系数以及常数项的特点,不难发现两式中x的系数之差为500,y的系数差为1000,常数项差为500;再比较这三个差的特点发现它们都是500的倍数,由②-①后化简可得关于x、y的系数十分简单的一个方程式“x-2y=-1”。这样,解答此方程组就会变得简单省事得多。总之,数学概念的形成、命题的发现、问题解决方法的探求都离不开观察,只有在数学学习中把观察能力的训练落到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恰当运用观察,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集中表现为应用内涵更博大、概括力更强的能力,它是高度抽象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自我开发。数学教材处处体现逻辑性,教师千万不能基于教材的表面,只讲数学知识——只有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自觉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本身的逻辑因素,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活动能力,必从概念入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构成概念的基本条件,揭示概念中各条件的内在联系,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建立概念的结构联系。
2、引导学生使用归纳法,善于分析、总结和归纳,加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功能。
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类比法,善于在一系列的结果中找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或相似之处,推测在其它方面也可能存在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三、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发散思维,是发展和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思维,在教学中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的状态中,以探究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在数学解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创新情感的培养。因此,在数学的学习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求异思维,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力求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启迪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从反面去思维。思维方向变了,就容易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助于克服那种单一、刻板和封闭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两点:
1、采用“变式”的方法。变式教学应用于解题就是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它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扩展思维空间。例如:在教学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因为三个内角比较分散,学生一致认为必须添辅助线,这便是思维的求异点,可要求学生各抒已见。有的说,过一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有的说,过一顶点作射线平行于对边;有的说,在一边取一点分别作两边的平行线。引导学生比较,异中选优,都一致认为“过一顶点作射线平行于对边”较简洁。再如:在教学“正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为定值”时,在证明完该命题后,可将命题中“形内任意一点”改为“形外任意一点”,将“正三角形”改为“任意三角形”或“多边形”,研究结论如何变化。又如:在复习行程问题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小王每分钟走70米,小张每分钟走50米,如果两人同时出发,几分钟以后相距100米?这道题初读很简单,但这道题却隐含了条件,带来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初步分析形成了四种结果,这道题扩大了学生创新的空间,激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提出错误的反例。要让学生从事物变化的表象中去揭示变化的实质,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例如:进行概念教学时,首先从正面讲清概念后,再适当举出一些相反的错误实例,供学生进行辨析,以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引导他们进行多向思维活动。
四、形象思维的培养
形象思维是指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形象性、完整性和跳跃性。数学形象思维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有效组织教学,采用观察猜想。具体化或特殊化、数形结合等具体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象思维能力集中体现为联想和猜想的能力。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1、教学中让学生把知识经验以信息的方式井然有序地储存于大脑中。
2、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思维活动以联想的形式出现。
3、让联想导致创造:教师要指导学生经常有意识地对输入大脑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使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网络,构成无数信息链。
总之,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很多,以上只是我在数学教学中一点肤浅的体会。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勇于探索、锐意改革、大胆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紧跟数学改革的新形势,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培养出一批批创新型人才。
所谓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比数学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通往世界之门的第一步。观察从数学上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与形的特点进行一番直觉上的认知,在数学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解方程组时,若直接利用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就会使运算十分复杂,这时引导学生观察两式中相同字母的系数以及常数项的特点,不难发现两式中x的系数之差为500,y的系数差为1000,常数项差为500;再比较这三个差的特点发现它们都是500的倍数,由②-①后化简可得关于x、y的系数十分简单的一个方程式“x-2y=-1”。这样,解答此方程组就会变得简单省事得多。总之,数学概念的形成、命题的发现、问题解决方法的探求都离不开观察,只有在数学学习中把观察能力的训练落到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恰当运用观察,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集中表现为应用内涵更博大、概括力更强的能力,它是高度抽象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自我开发。数学教材处处体现逻辑性,教师千万不能基于教材的表面,只讲数学知识——只有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自觉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本身的逻辑因素,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活动能力,必从概念入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构成概念的基本条件,揭示概念中各条件的内在联系,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建立概念的结构联系。
2、引导学生使用归纳法,善于分析、总结和归纳,加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功能。
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类比法,善于在一系列的结果中找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或相似之处,推测在其它方面也可能存在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三、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发散思维,是发展和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思维,在教学中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的状态中,以探究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在数学解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创新情感的培养。因此,在数学的学习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求异思维,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力求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启迪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从反面去思维。思维方向变了,就容易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助于克服那种单一、刻板和封闭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两点:
1、采用“变式”的方法。变式教学应用于解题就是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它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扩展思维空间。例如:在教学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因为三个内角比较分散,学生一致认为必须添辅助线,这便是思维的求异点,可要求学生各抒已见。有的说,过一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有的说,过一顶点作射线平行于对边;有的说,在一边取一点分别作两边的平行线。引导学生比较,异中选优,都一致认为“过一顶点作射线平行于对边”较简洁。再如:在教学“正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为定值”时,在证明完该命题后,可将命题中“形内任意一点”改为“形外任意一点”,将“正三角形”改为“任意三角形”或“多边形”,研究结论如何变化。又如:在复习行程问题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小王每分钟走70米,小张每分钟走50米,如果两人同时出发,几分钟以后相距100米?这道题初读很简单,但这道题却隐含了条件,带来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初步分析形成了四种结果,这道题扩大了学生创新的空间,激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提出错误的反例。要让学生从事物变化的表象中去揭示变化的实质,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例如:进行概念教学时,首先从正面讲清概念后,再适当举出一些相反的错误实例,供学生进行辨析,以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引导他们进行多向思维活动。
四、形象思维的培养
形象思维是指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形象性、完整性和跳跃性。数学形象思维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有效组织教学,采用观察猜想。具体化或特殊化、数形结合等具体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象思维能力集中体现为联想和猜想的能力。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1、教学中让学生把知识经验以信息的方式井然有序地储存于大脑中。
2、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思维活动以联想的形式出现。
3、让联想导致创造:教师要指导学生经常有意识地对输入大脑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使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网络,构成无数信息链。
总之,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很多,以上只是我在数学教学中一点肤浅的体会。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勇于探索、锐意改革、大胆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紧跟数学改革的新形势,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培养出一批批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