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安妮宝贝的博客清醒……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vaf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一个以常写作为业的人而言,用新奇的故事或者形式来吸引眼球,容易程度远胜于用淡雅的笔调和情节;而对经常翻看新书的人来说,从陌生的故事或形式中读出亲切,远比从熟悉的形式或故事中读出特色要困难。
  其实,这也正是那些“少年作家”一夜成名而又迅速沉寂的重要原因,他们笔下只有剑走偏锋的“奇”,却没有倾倒众生的“特”。“奇”是可以取巧而得来的,“特”却是感悟人生后的境界。
  如果说在时下当红的作家中,有一个是真正拥有把平淡的故事写得动人的境界的,那么在我心目中,这个人非安妮宝贝莫属。她的文字,绚丽、缥缈,甚至可以说颓废,但是并非痴人说梦,也非自作多情;她的小说,反复叙说着爱与死这两个拥抱在一起的人生主题,却又与最擅长写这类主题的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和玛格丽特·杜拉斯风格迥异。这就是她的特色:无尽的都市夜色中的绝望挣扎。
  当安妮宝贝从单纯的小说写作中走出,推出了新书《清醒纪》的时候,我发现,出版者对她的新作已经无法定位了。在出版者的眼中,这是一本“小说加散文”的文体,并且直接称之为“小说散文集”。我却认为,这完全可以看作一部安妮宝贝的博客日志。博客就是一种心情的记录,它可以最直接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对周遭变化、对人生变幻的感悟,而且只要写出心情,无论它是小说还是散文,都不重要。而《清醒纪》,恰恰就是这样一部博客日志。她不再用故事去打动我们,而是用我们熟悉的博客来召唤自己。
  应该说,真正让我们知道“博客”(Weblog)的存在并且让博客在中国迅速风行的,是木子美,然而我们一直没有看到走向纸制读物的精品博客。安妮宝贝的《清醒纪》,应该就算是一个开端。全书分成若干篇,每一篇都是一段心情故事,有些是有情节的,有些只是感怀,但无疑,那都是安妮宝贝心情的挥洒。
  而她的博客,也并非仅限于对生活的记录,对伤感的诉说,对未来的捉摸。这个博客是有生命的,因为安妮宝贝把她的风格灌注在了每一段记录之中。
  翻开这本书,开篇就有这样一段唯美的文字:
  只是会有一些事情,一些人,使我们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会无声感伤,却没有任何悔改。有一些事情,一些人,提醒我们曾经照耀彼此眼目,粉身碎骨般剧烈,并依旧在念想。
  此时此地。这就是生命的神性所在。
  你始终都不知道它将如何降临及带来的终局。
  它的高贵丝毫不能被探测。仿佛隐藏在我们心中的那些伤和回忆。
  这种唯美的风格在全书中到处闪现。那种绝望中的守望,作为安妮宝贝一以贯之的态度,同样是这本书的灵魂。在轻松而散漫的笔调之下,这种思想弥漫着,在别人同样写下博客日志的日子里,让安妮宝贝的博客显得与众不同——走向清醒,回望沉醉,记录下爱别离后的追忆。她的用词依然华美而略显苍凉,一种孤独的都市情结这次表现得更加直接。她写道,“给你看我二十岁时的照片”,那么不露声色地表现出在时光面前的无奈,在如风往事逝去后的无助。她也写,爱情就是“愿意在某段时间里,与一个人互相交换历史,记忆及时间的信任”,将都市中人渴望信任又缺少交流的心境袒露无遗。
   自从安妮宝贝的成名作《告别薇安》问世以来,对她是否属于“小资”的讨论就从未停过,她的文字,她的生活态度,她的习惯,都成为讨论的对象。她的生活充满着都市的气息,但“都市”并不等于“小资”,对她而言,那些优雅考究的习惯,从衣着、饮食到待人接物,只是体现她的格调,而不是像小资一样彻底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现在,作为她的博客日志,《清醒纪》中所记载的心情断片,也许能更清楚地让我们认识一个都市的而非小资的安妮宝贝,和浮躁的都市生活中难得一见的凄美的优雅。
  
  《清醒纪》 安妮宝贝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10 定价:22.00元
其他文献
导语——审计之后是问责    一年前的6月25日,一批违规大案在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审计报告中曝光,一场严查乱管理、乱投资、违规挪用资金的“审计风暴”随即席卷全国。  一年后的今天,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李金华再次提交了一份让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中央一些部委赫然在榜。  长达22页的审计报告中有19页都是关于对各级财政审计后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不仅披露了国
期刊
     
期刊
说到房龙,读书界几乎人人都听说过。自1913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直至去世,房龙这个名字总是和历史联系在一起。难怪他去世的当天,美国《星期日快报》刊登讣告时用了这样的标题:“历史成就了他的名声——房龙逝世。”房龙是历史学博士,但他并不以深入细致的研究见长,而是善于把历史通俗化、个人化,能将深奥晦涩的历史内容描述得令一般读者乐于接受,他使读历史成为读者的一大乐趣。   年轻时的房龙,因经济拮据,像一头大象
期刊
我们生活在危机四伏的环境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你读了金磊先生的新作《中国城市安全警告》,一定会马上清醒地意识到。  不要以为我们生活在和平宽松的年代时就没有任何危险;不要以为有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就可以高枕无忧。不断发生的灾难,频仍出现的事故,使我们丧失了安全感,每时每刻我们都处于危险的威胁之中。  一次较大的地震就使美丽的城镇几近瘫痪;一场狂风暴雨就让我们的家园成为水乡泽国。
期刊
学者马文·奥拉斯基(Marvin Olasky)的《美国同情心的悲剧》(The Tragedy of American Compassion)是美国政要正在热读的图书之一,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关于福利和社会政策的最重要的一本书”,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小布什制定福利政策最重要的参考读物。通过分析美国救济穷人的历史——从17世纪欧洲人开始大批移民美国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该书认为,政府只有减少救济
期刊
黄集伟先生最近推出了他的第四本“语词笔记”——《冒犯之美》。所谓“语词笔记”,其实是黄先生对当代社会各种流行语词的研究记录,涉及内容既有在社会上口口相传的“段子”,也有民间新创的名词,媒体常用的时尚用语,同时还包括虚拟网络中形形色色的网名,以及网友的“签名档”等等。当今社会可说是一个世俗文化大行其道的年代,在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之下,民间语文自然也会与时俱进,以一拨又一拨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语言泡沫和
期刊
梦与健康    在一般人看来,梦更多的是与心理状况和情感状态有关,其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在本书中,精神治疗专家露丝·温泽女士试图唤醒的,正是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在她看来,生理与心理之间存在着神秘的联系,梦境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身体的诠释,对梦的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疾病,并由此治疗它。书中有大量真实的案例,包括作者本人的经历,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美]露丝·温泽著 桂琳,蔡传喜译 团
期刊
2004年9月21日至10月1日,金庸先生入川参加“人文四川·名家论坛”活动。10天的四川之行,深厚的巴蜀文化令金大侠流连忘返。三星堆、熊猫基地、九寨沟、峨眉山、青城山、乐山大佛、都江堰、杜甫草堂等,都留下了先生的足迹。  大侠金庸,国字脸,中等身材,儒雅谦和。他爱笑,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与天真可爱的孩子无异。这位慈祥的长者,是老少咸宜的朋友。现在年已八旬。金庸是江南人,1924年生于浙江海宁,
期刊
前不久各大报纸陆续发表了关于评职称要不要考外语的文章,由此众说纷纭热闹了一气,最后也没见个结果不了了之了。最近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学历无用论》一书,干脆来了个不谈学历,更令人不知所终。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曾经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上世纪60年代的超级畅销书,几乎人手一册。本书作者盛田昭夫——前索尼总裁,在他创业的生涯中打破了传统框框,以他全新的用人观伴随着他自己的事业,凭着他的智慧走出了一条属于自
期刊
蓝军的抗争和百姓的质疑    大选结束后,蓝军支持者发起一波又一波抗争示威活动,绿军支持者却默不作声。民进党中央在3月21日下令各地总部暂时不举行胜选后游街“谢票”活动,以免发生冲突,并要求全体党员保持克制,“不可有不礼貌的行为”。民进党籍“立委”萧美琴说,陈水扁的支持者都在“强忍怒气”。如果绿军支持者按捺不住,双方支持者间难免爆发严重冲突。民进党秘书长张俊雄则一再呼吁国亲两党,应该循“司法”途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