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守规矩,就是教他们与人性的弱点作斗争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sh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闺蜜谈起如何让孩子遵守规则,闺蜜向我倒了一肚子苦水:我还没开口,奶奶就说了,那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啊!大大再说吧!爷爷也附和,长大了,就好了!
  总之一句话:规则这东西,树大自然直!
  闺蜜的话,我深有感触。和邻里邻外的宝妈们一起交流的时候,我也发现,在孩子“立规矩,守规则”这件事上,似乎存在着很多神奇的误解。
  倚小卖小
  微博上有个很热门的视频,内容是一位带孩子的母亲在游乐园排队区,对另一个人破口大骂,言语不堪入耳。深扒才知这对母女想要插队,对方不允许并可能伴有推搡动作,才发生冲突。
  很难想象,这个跟着母亲插队的小女孩,会长成一个怎样的人。她耳濡目染的环境就是这样:我弱我有理,我小我优先。不让我插队就是错,你们都是欺负我跟我妈妈的坏人。
  有的人,当他插队的时候没人阻止他,当他随地吐痰的时候没人管教他,当他开车上路随意变道的时候没人惩罚他,当他开着远光灯横冲直撞时没人奈何他,那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的规矩,是由他掌控的,遵守规矩的人都是傻子。可是最终有一天,他会为自己无视规矩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种人小时候,偶尔的顽皮没有得到家长的及时纠正,他的父母,今天管了明天又不管,让他觉得混乱。社会可以包容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但不应该包容一个明知孩子有错,还放任孩子不管的父母。
  保护弱小,照顾老弱病残,确实是社会应该做的,但这并不应该成为孩子不守规矩的保护伞,更不能“倚小卖小”,对其他人进行道德绑架。
  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0~6岁。
  如果父母在孩子6岁之前没有给他良好的教养,没有让孩子学会遵守规矩、尊重他人,那么孩子长大以后,也并不会突然化身成小天使。
  我有一個远房亲戚,因为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从小受尽宠爱。不光是父母偏爱,几个姐姐也极力帮衬,从没有谁管教过。他从小到大游手好闲,长到了三十多岁,还没有正经工作。每个月从父母那里领取零花钱,不给就闹。后来终有一天,因为酒后驾车,撞了人,把父母所有的养老金和存款都赔给人家还是不够。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规矩也不是一天就能教好的。没有规矩的小孩会长成一个没有规矩的大人,时间能改变的,只是他的破坏力,和孩子所“熊”的程度。所谓的“等孩子长大就会好”,也只是某些家长的一厢情愿吧。


  规矩容易守,就不叫规矩了
  直接走到队伍前面,比无聊的排队容易;直接翻开别人家的抽屉,比先跟大人请示容易;抄袭同学的作业,比自己动脑筋想问题容易;霸占自己喜欢吃的菜,比在一桌人面前一口一口夹菜容易。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总是喜欢选择容易的事情去做。
  “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是天性,让孩子守规矩,是让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其实是在让孩子跟人类与生俱来的人性的弱点作斗争。当然,这场斗争是值得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时候父母只是以身作则就不够了,需要的是耳提面命,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些“小惩大诫”。父母有必要让孩子知道,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是另外一回事。
  给孩子立规矩,教孩子懂规矩,是一个漫长而不易的过程。需要父母高度的素养,极大的耐心和坚强的意志。但是我们必须要这样做,原因众人皆知:不讲规矩,迟早要出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其他文献
从前些年开始,中国和澳大利亚教育部门支持推动了一项两国高中生交流互换的体验活动。我看到的是一名北京女高中生和一名澳洲珀斯女高中生,对调互换家庭和学校一个月的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无论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习上的,都让人看到两种不同文化与教育理念碰撞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还是很强烈的。  最后的结局是来自北京的那位高中生更多地接受了澳大利亚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来自澳大利亚的那位高中生则表
期刊
前两天,在一家音频节目做嘉宾,开讲之前,主持人给我看了一则不算太新的社会新闻,讲的是,国家二胎政策开放以后,有对小夫妻本来有想法再生一个孩子,但是家中的老大不同意,为此又哭又闹,还逼着他们写下一份“保证书” ,保证 “爸爸妈妈不要老二”,一辈子都只对他一个人好。  那天的节目主题,本来设定就是借着这个事件,聊一聊二胎的出生会对老大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父母们需要注意哪些可能的问题。但是当时我却建议把
期刊
窗外一副萧瑟景象。  已值深冬,连下了几天雨,越发的湿冷。  女儿山山被爸爸带出去玩,回来时候袖口湿湿的,说“太冷啦太冷啦”,然后就钻进了我的被窝。  是啊,从中午开始,我就在被窝里大睡特睡,他俩一起出去玩,回来了,这才叫醒我。  他们说:“我们给奶奶打电话了,我们也不去奶奶家吃饭了,我们要在家里照顾你!”  我头疼得很,睡了一大觉,觉得好了一些。按惯例,周日,我们是要回奶奶家团聚的,只是今天我头
期刊
“毒草”在曾经一个历史时期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这当然指的不是植物,而是书,是指那些不合时宜以及不合乎主流思想的书。回想起来,在那个时期,文学作品中不是毒草的少,大多数都是毒草,认为接触到了人就会中毒,尤其是青少年。  我三岁那年,“文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后来就开始烧书,要把毒草都烧掉,但是由谁来认定呢?却不知道,似乎人民群众都有权利认定,这就比较麻烦,响当当的香花总是比较少的,所以毒草的扩大化
期刊
那一天,我还在睡梦中,揉着朦胧的眼睛,被妈妈摇醒。她笑眯眯地看着我,脸上满是激动。那一刻,我意识到,你开始了人生的征程。在我还没完全从梦中醒来的脑中,有了第一幅画面:你在咱妈的肚子里越长越大,越来越重。从那一天起,你给我一种特殊的幸福,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了另一种新的生活。  是的,我有伴儿了,我当哥哥了!还没从刚才那件事回过神来的我,不禁笑出了声。我躺在暖暖的被窝里,思绪万千,不知不觉地描绘出第二
期刊
我们,欠孩子一句“谢谢”  有个朋友跟我说,带着6岁的儿子出门逛街,挤上地铁后,有位年轻的小伙子站起来给他们让座。本想着自己以前提醒了儿子那么多次,当别人给我们让座时,要主动跟别人说谢谢。结果,因为儿子玩得太累,一个字都不说,一屁股就坐了下去,完全没有对别人表示道谢的意思。  碍于公共场合,她又提醒儿子要给别人说谢谢,可儿子望了望对方,依然不开口。  回家路上,她又继续跟儿子强调礼貌的重要性,甚至
期刊
对职场妈妈来说,每天早晨和傍晚一共三个小时左右,是陪伴宝宝、建立亲密感情的黄金时期。时间这么有限,怎么陪,才能陪出质量?  我总结了一些用碎片时间高质量陪娃的心得,分享之。  ※早出前  赖床五分钟  每个早上我都会和苏宝赖会儿床。娃刚出生,我就在她的卧室放了一个蓝牙小音箱,娃醒后陪她一起躺在清晨的阳光里,听听音乐,哼两首儿歌,也会捏捏她的小手小脚,在她的肚子上挠痒痒。有时候我还会把头蒙在被子里和
期刊
老爹:  最近,写作课上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给我许多感觉。头天晚上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是个长相普通穿著普通表情普通上课也普通的金发年轻女人,就是那种不用力去记,一学期过后会很快忘记的老师。她让我们先写选举的一天过得怎样的段子,看得出她心情非常坏,她也不打算掩饰自己的坏心情,讲着讲着眼泪就顺着脸颊流下来,说是从早上听到消息一直哭到课堂上,但她没有停下来讲课,她感觉911又
期刊
两岁多的时候,很早就能睡整觉的小D,突然开始半夜总会哭醒一次,而且都是闭着眼睛特别特别害怕的大哭。排查了各种原因之后,原来她害怕自己床下有条鳄鱼。  我抱着她,和她说,“床下有鳄鱼,真的好可怕啊,妈妈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害怕,害怕床下的鳄鱼会随时出来”,一边这样安抚,一边让她平静。  等她情绪慢慢稳定后,我和她说:“鳄鱼实在太讨厌了,每天晚上都来打扰我们睡觉。小D和妈妈今晚一起把它抓出来,好吗?”然
期刊
门打开,新一波家属抱着宝宝进来。  立刻,我觉得空气都热起来。  抬头,来了六个大人一个小孩。难怪狭小的诊室连室温都高了。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争着对我说:医生,我们从昨天到今天已经来了4次了,宝宝的烧还是没退下来!  我赶紧仔仔细细检查了宝宝,小家伙除了有一点发烧,喉咙有一点发红,其他都挺好,小眼睛很有精神地盯着我看,小皮肤雪白光滑,一点皮疹都没有,也不认生,末了,还咧开嘴对我笑。  是一个普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