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去哪儿了?”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l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垃圾分类事关群众生活环境改善,事关绿色可持续发展大局。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讲话,强化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行动自觉,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凝聚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打赢打好生活垃圾分类的攻坚战、持久战。当前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全民参与的环保行动,以“垃圾去哪儿了?”作为切入点,对垃圾处理的环节、分类标准进行教学,阐述了垃圾分类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
  [关键词]垃圾分类;教学案例;职工教育
  [作者简介]温晓春(1980—),女,福建永定人,學士,广西南宁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职工教育培训技术员(中级),主要从事职工教育培训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7-0131-02 [收稿日期] 2019-10-1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垃圾处理的环节,掌握垃圾分类投放标准,建立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
  (二)技能目标
  掌握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和投放要求,提升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
  (三)情感目标
  强化职工垃圾分类意识,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培养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二、教学背景分析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讲话,强化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行动自觉,全面动员、全民参与,打赢打好生活垃圾分类的攻坚战、持久战。垃圾分类的时代来了,全民融入“垃圾分类新时尚”当中[1]。
  三、学情分析
  公共机构既是垃圾分类的决策者,也是具体执行者。国家机关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要率先垂范。目前通过垃圾分类教育宣传活动,职工们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认同度有了很大提高,但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准确投放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知晓率”和“参与率”极不匹配。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提升职工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
  难点: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投放要求。
  五、设计思路
  本课学习对职工全面系统理解垃圾分类有较大作用。开课时,在“地球的呼唤”这个环节中,以视频“一个干净的地球”作为导入,为激发职工的学习兴趣创造条件。在第二大活动“分类进行时”中,利用思维导图将“大分流,小分类”的过程清晰呈现,同时融入办公区和生活区实施垃圾分类的生动案例,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教学,帮助职工更形象地感知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第三大环节为“分类投放能力的线上检测”环节,检测最大的亮点就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在线检测并即时反馈测试成绩,形成垃圾分类投放能力的量化指标,让每个职工都能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分类投放能力水平,为后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增添动力,同时也对分类能力较弱的职工起到了促进作用[2]。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开课时,以职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围绕“时尚”这一话题,展开对话交流,进而引出习总书记的话:“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激发学习者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课题。播放宣传视频,利用多媒体实现形、声、色三维结合,引发学习者的思考:人类为什么需要一个干净的地球?进而引出课题:垃圾分类新时尚。这不但可以让学员体会到垃圾分类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求、生态文明的需要,更可以激发他们产生掌握垃圾分类方法和主动探究学习的欲望[3]。
  (二)探究学习
  活动一:地球的呼唤
  从大量的数据和图片入手,由太平洋上漂浮的垃圾岛引发思考:垃圾去哪了?这不但让学员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紧迫现状,更激发了他们产生学习垃圾分类政策和分类方法的欲望。
  活动二:分类进行时
  1.概念建立
  师: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这四大类怎么分,说说你的理解。
  2.案例展示:垃圾分类标准和投放要求解读
  师:CAI介绍四大类垃圾的投放要求。案例介绍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具体做法。
  师:请你分别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每一类垃圾在投放时的具体做法。
  3.合作学习
  通过参与式活动,学习了解垃圾分类的国家、地方政策方针、制度,进一步掌握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分类投放环节的具体做法,为后续教学环节的应用拓展打下基础。
  (三)应用拓展
  活动三:线上检测分类投放能力
  1.自我评估。扫二维码进入答题界面。
  2.活动要求。①独立思考:你给自己的垃圾分类投放能力打几分?②同伴交流:跟你的学习小组成员说说你给自己打了几分。③观察大屏幕投票墙展示,你读懂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信息?
  教师评价:大家都能够根据自己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储备做一个预设。
  3.线上实测。借助信息化手段,先让学员对自己的垃圾分类投放能力进行预估,随后立刻开展线上的实测检验,使学员对自己的分类投放能力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找准今后后续学习进步的方向。
  活动四:反思提升
  1.独立思考,问自己:在全国推行的垃圾分类工作中,我做了什么?我还欠缺什么?今后我还可以做些什么?
  2.集体交流反馈,代表发言。
  (四)全课总结
  引导学员反思自己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执行力如何,总结提升本课学习到的核心理念,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七、教学反思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个环节。后三个环节属于专业化分类,由专业的部门执行。目前,全民热议的焦点是第一环节—“分类投放”。因此,分类投放能力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起点,其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各单位及部门对职工开展的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培训,重点是要解决会不会分的问题。为此在本课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关注垃圾分类与社会生活、生态文明的联系。在开课引入时,利用对话采访新时尚和一个干净的地球宣传活动,让学员感受丰富的垃圾分类的现实背景,体会垃圾分类工作的时代必然性。
  第二,注重学员的情感体验,通过将“对话采访—地球的呼唤—分类进行时”等一系列活动引进课堂,在关注学员心理特征的同时,调动其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注重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在了解地球生态环境现状和学习国家地方政策方针制度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员去自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第四,借助多媒体技术,创造性地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能力的在线检测活动。检测的过程突显以下几个特点:①检测手段环保高效。运用线上检测,高效便捷。②题型设计丰富直观。可以根据测试需要灵活设置。③数据回收精准呈现。测试完毕后,有总体情况介绍。
  本课教学融合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关注学员的生活经验、学习方式、学习体验,把垃圾分类工作的学习活动变成了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力求促进学习者在开展垃圾分类的工作中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纶.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在德育活动中开展环保教育的探讨[J].科教文汇,2018(03):121-122.
  [2]晏文彦,钟梅芳,刘琨,付树华.垃圾分类进课堂学科整合促发展—宜春市宜阳学校垃圾分类特色教育掠影[J].江西教育,2019(14):83.
  [3]刘贤春.加强村民环境教育,改变垃圾“随手扔”习惯[J].环境教育,2019(05):31-3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目前中医学专科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为改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临床实习效率和质量提供证据支持,初步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针对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实习生的岗前培训课程体系,以期推动中医学专科生实习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医;专科生;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6-0166-02
[摘 要]“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为山东省研究生优质课程,根据课程及研究生教学特点,结合机械制造领域知识与理论的新发展,从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坚持工科德育教育为课堂育人导向、完善、丰富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研究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先进制造工艺和制造模式,提升对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各种
摘要:《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评价:要足够重视对于作文修改的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着重看到学生在修改过程当中的态度及方式方法。通过自己修改或者相互更改,从中取长补短,促进相互合作学习,以便能够更好的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作文评价;自改;互改;从学生出发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41-02  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
摘要:很多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思考,探索和改革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深入到美国和中国第一线高等数学课堂,掌握第一手课堂教学模式,进而比较优劣,综合因素,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美;比较研究;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03-02  一、引言  本人曾于2008年间以访问学者陪同身份来到美
[摘 要] 目前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将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进行,这一模式极大提升了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然而为保证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间,原有研究生理论课程集中学习的时间被分散,理论课程学习时长被压缩,造成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理论知识欠缺以及科研能力欠佳。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采用传统授课教学与小规模限
[摘 要] “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主要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技术课程中的运用,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技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
[摘 要]面临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诸多困境,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课程为载体,进行以能力训练为导向(Capability),以实践(Practice)—学习(Learning)—再创新实践(Innovation)的C-PLI三段式实学交替模式开展教改工作,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课程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四个子维度探究活动的
摘要:本研究通过调研国内外继续教育工作现状和发展,以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分析继续教育工作的内外部环境,结合实际情况,从战略上精准定位,梳理品牌化建设思路,提出继续教育品牌化建设的重点和具体措施,推进继续教育工作以质量和品牌为导向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继续教育;品牌化;研究型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2-0094-03 
[摘 要] 为了在“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课程中提升水产类高校学生的医学背景知识及人文素养,在绪论部分设计了“中国现代医学的先驱——伍连德博士”的思政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伍连德对我国现代医学、微生物学和卫生检疫领域的重要奠基作用。该案例激发了学生昂扬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历史使命感和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思政案例;伍
[摘 要] 21世纪以来,中国的民办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的出台,使得民办教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程不断壮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与选择性的需求。然而,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功能性重合却导致了二者间的多方面冲突,部分农村地区私立中小学借助资金、生源、教师与制度优势不断挤压公立教育的发展空间进而造成教育发展失衡,知识资本在私立或者公立学校之间再一次进行了重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