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设计归根结底是环境的设计,通过对原有环境的改造与重塑,创造出适于人类生产、生活、工作的新环境。在一拖集团5#-3综合楼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外在环境因素的提炼与发挥,在创造高效、舒适的室内外环境,满足现代化办公需求的基础上,反映了建筑所处的环境、人文特色,并最终使的建筑与环境、文脉协调共生。
关键词:建筑环境 设计 办公建筑
中圖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建筑设计归根结底是环境的设计,通过对原有环境的改造与重塑,创造出适于人类生产、生活、工作的新环境。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在“经济、使用美观”的原则下,从环境出发,做到尊重环境、协调环境、利用环境、美化环境,用发展的观点给周围的环境注入新的时代气息,同时引导周围环境的重塑、发展。
1. 项目历史文化背景与地域环境氛围
一拖集团5#-3综合楼基地位于洛阳市中州西路和长安路十字路口西南侧,一拖集团厂前广场的南侧,属于洛阳市涧西区工业遗产街保护范围内。
洛阳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而在现代洛阳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因此在保留下了大批的苏联时期的历史建筑及广场。本项目基地就位于一拖集团广场南侧,是涧西区工业遗产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本项目的建筑风格定下了一个庄重的基调。也就是体现了本项目周围环境的文脉。
2. 规划理念
文脉主义的设计思想实际上指的是从民族性、地域性及基地环境的角度考虑新旧建筑环境相互依赖及关联。
如何继承原有广场的文脉并根据时代特点发展它是摆在设计者面前的一个严肃的问题。文化既是一种设计上的特征,同时也是发挥设计创意构思的激发点。设计不仅应具备现代办公建筑的一切特征,同时更应注重周边的环境与气氛,以群体的观念,城市文化的观念入手,追求与建筑环境的相对整体性及与自然人文的结合,力求体现历史性,文化性和地域性特点。在实现整体均衡和协调的同时,用建筑空间语言书写一拖乃至整个涧西区工业遗址街的地域环境与人文特征。
3. 规划结构
基于对广场和周围建筑与环境的理解,想方设法使较大尺度的高层办公楼融入城市中去,而不是与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所以采用了打破传统的总体布局:大楼尽可能多退红线,以免外部空间被挤压,从而形成总体互融的双赢结局。而不是相冲的耗散结局,酿成建筑与广场空间关系失衡的刚性界面。会议中心置前,位于苍穹之下,为广场退让出宝贵的空间,办公楼尽量靠后布置,对广场呈梯度后退,视线通达无限,形成亦虚亦实、亦内亦外的弹性界面。建筑在布局上与广场,街道协和相契。以大面积的灰空间的处理形成了规划上对广场的尊重和发展。
5. 建筑外部空间规划
建筑的外部空间是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的室内空间向外延伸与室外的景观空间相结合的建筑空间,它不单单是建筑空间和室外景观的简单组合。
本项目的基地入口位于地块的北侧和东侧,避开了道路交叉口的繁忙人流,给上下班的人们相对轻松的空间,在会议中心的两侧布置停车场。通过主楼与裙房体块的组合,在两个体块之间形成一个半开放的公共空间,通过绿化景观的引入,把蓬勃的生机引入室内。人们在绿色与鲜花的指引下走向建筑入口,开始新的一天。建筑主体的环道和中间的道路也形成了顺畅的消防通道。
6.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主体融于环境、美化环境是在总的设计指导思想下确定的造型设计原则。建筑的尺度要与环境协调、适应,同时建筑与广场的比例尺度,建筑尺度还要考虑与人的关系,体现亲民性。在注重造型稳重、大方的同时,尽量追求亲切、宜人的尺度。
建筑主体采用矩形为母体,通过对建筑最基本元素的解构处理,把一个方的体形切割并使相对位置错位,构成了形体上的三角形的有机结合。其目的不是卖弄概念与手法,仍然是对广场的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尊重。采用突破常规的造型手法,同时也意味着有破有立的构思,即在改革的大潮中,不拘一格,打破常规的各种经营理念,开拓出一拖的新的青春。大楼形态方整,直率简约,没有过多粉饰,崇向淡其形,强其意,通过对体块的巧妙构成,使尖锐的建筑边角向广场周边扩散开去,对广场与雕塑有一个拥抱的态势。两个体部之间留有大面积的灰空间,即盈满又虚空,盈满是充满着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对拖厂辉煌历史的继承。虚空是因为留待着丰富的事件出演,意味着拖厂广泛的发展空间。
7.建筑立面设计
作为建筑环境的有机部分,建筑在立面设计上力求简洁、明快,体现现代办公建筑的风格。
立面的处理也采用了虚实对比的手法,大片的充满现代感的落地窗和秀美的构架组成主要的景观立面。采用传统与现代风格相济,造型简洁大气,舒展飘逸,建筑风格挺拔,稳重亲切,体现良好的办公环境。
本次设计是在对各种外在环境因素的提炼与发挥,在创造高效、舒适的室内外环境,满足现代化办公需求的基础上,反映了建筑所处的环境、人文特色,并最终使的建筑与环境、文脉协调共生。
关键词:建筑环境 设计 办公建筑
中圖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建筑设计归根结底是环境的设计,通过对原有环境的改造与重塑,创造出适于人类生产、生活、工作的新环境。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在“经济、使用美观”的原则下,从环境出发,做到尊重环境、协调环境、利用环境、美化环境,用发展的观点给周围的环境注入新的时代气息,同时引导周围环境的重塑、发展。
1. 项目历史文化背景与地域环境氛围
一拖集团5#-3综合楼基地位于洛阳市中州西路和长安路十字路口西南侧,一拖集团厂前广场的南侧,属于洛阳市涧西区工业遗产街保护范围内。
洛阳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而在现代洛阳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因此在保留下了大批的苏联时期的历史建筑及广场。本项目基地就位于一拖集团广场南侧,是涧西区工业遗产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本项目的建筑风格定下了一个庄重的基调。也就是体现了本项目周围环境的文脉。
2. 规划理念
文脉主义的设计思想实际上指的是从民族性、地域性及基地环境的角度考虑新旧建筑环境相互依赖及关联。
如何继承原有广场的文脉并根据时代特点发展它是摆在设计者面前的一个严肃的问题。文化既是一种设计上的特征,同时也是发挥设计创意构思的激发点。设计不仅应具备现代办公建筑的一切特征,同时更应注重周边的环境与气氛,以群体的观念,城市文化的观念入手,追求与建筑环境的相对整体性及与自然人文的结合,力求体现历史性,文化性和地域性特点。在实现整体均衡和协调的同时,用建筑空间语言书写一拖乃至整个涧西区工业遗址街的地域环境与人文特征。
3. 规划结构
基于对广场和周围建筑与环境的理解,想方设法使较大尺度的高层办公楼融入城市中去,而不是与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所以采用了打破传统的总体布局:大楼尽可能多退红线,以免外部空间被挤压,从而形成总体互融的双赢结局。而不是相冲的耗散结局,酿成建筑与广场空间关系失衡的刚性界面。会议中心置前,位于苍穹之下,为广场退让出宝贵的空间,办公楼尽量靠后布置,对广场呈梯度后退,视线通达无限,形成亦虚亦实、亦内亦外的弹性界面。建筑在布局上与广场,街道协和相契。以大面积的灰空间的处理形成了规划上对广场的尊重和发展。
5. 建筑外部空间规划
建筑的外部空间是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的室内空间向外延伸与室外的景观空间相结合的建筑空间,它不单单是建筑空间和室外景观的简单组合。
本项目的基地入口位于地块的北侧和东侧,避开了道路交叉口的繁忙人流,给上下班的人们相对轻松的空间,在会议中心的两侧布置停车场。通过主楼与裙房体块的组合,在两个体块之间形成一个半开放的公共空间,通过绿化景观的引入,把蓬勃的生机引入室内。人们在绿色与鲜花的指引下走向建筑入口,开始新的一天。建筑主体的环道和中间的道路也形成了顺畅的消防通道。
6.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主体融于环境、美化环境是在总的设计指导思想下确定的造型设计原则。建筑的尺度要与环境协调、适应,同时建筑与广场的比例尺度,建筑尺度还要考虑与人的关系,体现亲民性。在注重造型稳重、大方的同时,尽量追求亲切、宜人的尺度。
建筑主体采用矩形为母体,通过对建筑最基本元素的解构处理,把一个方的体形切割并使相对位置错位,构成了形体上的三角形的有机结合。其目的不是卖弄概念与手法,仍然是对广场的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尊重。采用突破常规的造型手法,同时也意味着有破有立的构思,即在改革的大潮中,不拘一格,打破常规的各种经营理念,开拓出一拖的新的青春。大楼形态方整,直率简约,没有过多粉饰,崇向淡其形,强其意,通过对体块的巧妙构成,使尖锐的建筑边角向广场周边扩散开去,对广场与雕塑有一个拥抱的态势。两个体部之间留有大面积的灰空间,即盈满又虚空,盈满是充满着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对拖厂辉煌历史的继承。虚空是因为留待着丰富的事件出演,意味着拖厂广泛的发展空间。
7.建筑立面设计
作为建筑环境的有机部分,建筑在立面设计上力求简洁、明快,体现现代办公建筑的风格。
立面的处理也采用了虚实对比的手法,大片的充满现代感的落地窗和秀美的构架组成主要的景观立面。采用传统与现代风格相济,造型简洁大气,舒展飘逸,建筑风格挺拔,稳重亲切,体现良好的办公环境。
本次设计是在对各种外在环境因素的提炼与发挥,在创造高效、舒适的室内外环境,满足现代化办公需求的基础上,反映了建筑所处的环境、人文特色,并最终使的建筑与环境、文脉协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