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外汉语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因其涉及诸多相关学科而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又因为其教学对象及工作环境特殊,而具有涉外专业和特种师范专业的特点,这就给对外汉语课程设置带来了全新的课题。
关键词:专业特色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设课模式
对外汉语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因其涉及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相关学科而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又因为其教学对象及工作环境特殊,涉及外语、外国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对外汉语教学论、第二语言习得等课程而具有涉外专业和特种师范专业的特点,这就给对外汉语课程设置带来了全新的课题。如何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对各个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恰当搭配,形成科学有效、合理适用的课程体系,成为各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我院于2007年设立对外汉语专业本科。随着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深入,我们发现已有的课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的比例问题,语言课、文化课、教法课的关系问题,汉语和外语的课程比例问题,教学方法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问题,与时俱进增删课程和更新调整教学内容问题。这些问题是一个尚未成熟的学科专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为此我们把针对课程设置问题的研究作为一项课题,边研究、边实践、边调整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必须紧密配合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人才规定性的体现。
我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熟练掌握汉语言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外语交际表达能力和良好文化素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教学研究、涉外企事业单位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明确了本专业的课程构成以汉语言知识、外语交际表达能力、文化素质为主;就业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研究、涉外语言文字工作,人才专业特色为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这体现了兼顾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突出中外语言和中外文化的密切联系、强调教学应用能力的设课思路,为调整现有的课程、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提供了依据。
一、课程设置科学与否,关键是要处理好几类课程的关系、搭配好几类课程的比例
1.汉语与外语的关系:作为对外汉语专业,汉语是学科基础,外语是辅助条件。汉语必须达到精与专,具备学术水平;外语应达到自如交际,能够辅助生活、工作和教学。
2.中国文化与涉外文化的关系:文化课程是语言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展,是汉语教学的核心,它能使学生具备较广博的文化知识,较高的中西文化素养,成为文化视野宽广的“通才”,文化使语言有所附丽。其中中国文化是重点,它既包括文学知识、文化知识讲授,也包括书法、武术、民族器乐等文化技能训练,它引导对外汉语教学向纵深发展;涉外文化侧重中国与外国在文化方面的沟通、交流、比较等内容,它使对外汉语学子容易融入工作环境,理解教学对象的独特文化,便于国际沟通、交流、合作,成为外向型人才。
3.教学方法与实践能力的关系:作为对外汉语专业,因教学对象特殊而使教学法占据了独特地位。对外汉语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的培养除了讲授教学法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留学生课堂上锻炼应用能力,在实践中熟悉掌握教学方法并根据需要灵活使用。因此教学法是教学能力的关键,教学实践能力是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使学生掌握的教学方法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我们除了重视课堂讲授教学法,也必须重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语言是基础,文化是核心,教法是关键,能力是目标。我们尝试通过更新调整课程实现新的设课模式,即“厚语言、宽文化、重教法、强能力”。
二、从2008年开始,我们逐步对课程进行了调整更新
1.调整各门类课程比例,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①精选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的9门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精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应用文写作)作为专业基础课,其中汉语外语系列占52%,文学文化类占39%,师范文秘类占10%。各类课程比例趋于合理,符合新的设课指导思想,同时填补了原有必修课中文化类、师范类、文秘类课程的空白。②精选与专业基础课密切相关、与过级、考证、考研、实践应用能力密切相关的14门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语法学、常用汉字形音义、普通话朗读、英语泛读、英语口语、文学概论、美学、汉语言文字与文化、跨文化交际学、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与实践、实用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作为专业主干课,其中汉语外语系列占50%,文学文化类占22.22%,师范文秘类占27.78%。这些课程紧密围绕专业基础课,体现了在知识结构上逐步向深广拓展,在社会实用性上逐步向应用型、实践性靠拢,同时填补了原有必修课中文秘类课程的空白。③围绕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设置22门选修课,形成多个课群。如:“汉语课群”、“外语课群”、“文学课群”、“文化课群”、“师范课群”、“文秘课群”等。
2.加强应用型、实践性课程比例。①调整更新课程内容,把原来偏重文学写作的“阅读与写作”课调整为偏重文秘写作训练的“应用文写作”课,以弥补涉外文秘方向学生在写作方面的不足。②把原来以讲授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与实践”课调整为针对留学生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实战训练课,以提高学生对外汉语教学能力。③把原来的“书法与书法艺术”、“中华武术”两门课程归入以文化技能训练为主的“中华才艺”课,形成中华才艺系列课程(含书法、武术、民族器乐、国画),以此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文化技能。④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增设新课。针对“中国文化热”、“国学热”持续升温、孔子学院数量激增以及全球性“汉语教师荒”现象严重的新情况,增设了涵盖庄子、论语、孟子等专题的国学系列课程和第二门外语——韩语、日语选修课。
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的设课理念不断更新,课程体系逐步完善,课程设置趋于合理,各门类课程比例越来越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基本形成了“厚语言、宽文化、重教法、强能力”的设课模式。国家汉办新近发布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从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知识、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师综合素质五个方面表述了国际汉语教师所需具备的能力[3],而我们的课程体系正好突出了这五个方面的课程,这说明我们走的课程更新调整的路子是正确的。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之路还很漫长,还有很多新课题要研究,只有抓住时机跟上形势发展,把专业办出特色,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1998.
[2]邢福义.关于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J].对外汉语教学五十年(语言文字应用),1997,(1).
[3]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关键词:专业特色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设课模式
对外汉语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因其涉及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相关学科而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又因为其教学对象及工作环境特殊,涉及外语、外国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对外汉语教学论、第二语言习得等课程而具有涉外专业和特种师范专业的特点,这就给对外汉语课程设置带来了全新的课题。如何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对各个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恰当搭配,形成科学有效、合理适用的课程体系,成为各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我院于2007年设立对外汉语专业本科。随着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深入,我们发现已有的课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的比例问题,语言课、文化课、教法课的关系问题,汉语和外语的课程比例问题,教学方法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问题,与时俱进增删课程和更新调整教学内容问题。这些问题是一个尚未成熟的学科专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为此我们把针对课程设置问题的研究作为一项课题,边研究、边实践、边调整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必须紧密配合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人才规定性的体现。
我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熟练掌握汉语言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外语交际表达能力和良好文化素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教学研究、涉外企事业单位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明确了本专业的课程构成以汉语言知识、外语交际表达能力、文化素质为主;就业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研究、涉外语言文字工作,人才专业特色为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这体现了兼顾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突出中外语言和中外文化的密切联系、强调教学应用能力的设课思路,为调整现有的课程、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提供了依据。
一、课程设置科学与否,关键是要处理好几类课程的关系、搭配好几类课程的比例
1.汉语与外语的关系:作为对外汉语专业,汉语是学科基础,外语是辅助条件。汉语必须达到精与专,具备学术水平;外语应达到自如交际,能够辅助生活、工作和教学。
2.中国文化与涉外文化的关系:文化课程是语言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展,是汉语教学的核心,它能使学生具备较广博的文化知识,较高的中西文化素养,成为文化视野宽广的“通才”,文化使语言有所附丽。其中中国文化是重点,它既包括文学知识、文化知识讲授,也包括书法、武术、民族器乐等文化技能训练,它引导对外汉语教学向纵深发展;涉外文化侧重中国与外国在文化方面的沟通、交流、比较等内容,它使对外汉语学子容易融入工作环境,理解教学对象的独特文化,便于国际沟通、交流、合作,成为外向型人才。
3.教学方法与实践能力的关系:作为对外汉语专业,因教学对象特殊而使教学法占据了独特地位。对外汉语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的培养除了讲授教学法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留学生课堂上锻炼应用能力,在实践中熟悉掌握教学方法并根据需要灵活使用。因此教学法是教学能力的关键,教学实践能力是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使学生掌握的教学方法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我们除了重视课堂讲授教学法,也必须重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语言是基础,文化是核心,教法是关键,能力是目标。我们尝试通过更新调整课程实现新的设课模式,即“厚语言、宽文化、重教法、强能力”。
二、从2008年开始,我们逐步对课程进行了调整更新
1.调整各门类课程比例,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①精选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的9门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精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应用文写作)作为专业基础课,其中汉语外语系列占52%,文学文化类占39%,师范文秘类占10%。各类课程比例趋于合理,符合新的设课指导思想,同时填补了原有必修课中文化类、师范类、文秘类课程的空白。②精选与专业基础课密切相关、与过级、考证、考研、实践应用能力密切相关的14门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语法学、常用汉字形音义、普通话朗读、英语泛读、英语口语、文学概论、美学、汉语言文字与文化、跨文化交际学、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与实践、实用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作为专业主干课,其中汉语外语系列占50%,文学文化类占22.22%,师范文秘类占27.78%。这些课程紧密围绕专业基础课,体现了在知识结构上逐步向深广拓展,在社会实用性上逐步向应用型、实践性靠拢,同时填补了原有必修课中文秘类课程的空白。③围绕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设置22门选修课,形成多个课群。如:“汉语课群”、“外语课群”、“文学课群”、“文化课群”、“师范课群”、“文秘课群”等。
2.加强应用型、实践性课程比例。①调整更新课程内容,把原来偏重文学写作的“阅读与写作”课调整为偏重文秘写作训练的“应用文写作”课,以弥补涉外文秘方向学生在写作方面的不足。②把原来以讲授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与实践”课调整为针对留学生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实战训练课,以提高学生对外汉语教学能力。③把原来的“书法与书法艺术”、“中华武术”两门课程归入以文化技能训练为主的“中华才艺”课,形成中华才艺系列课程(含书法、武术、民族器乐、国画),以此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文化技能。④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增设新课。针对“中国文化热”、“国学热”持续升温、孔子学院数量激增以及全球性“汉语教师荒”现象严重的新情况,增设了涵盖庄子、论语、孟子等专题的国学系列课程和第二门外语——韩语、日语选修课。
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的设课理念不断更新,课程体系逐步完善,课程设置趋于合理,各门类课程比例越来越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基本形成了“厚语言、宽文化、重教法、强能力”的设课模式。国家汉办新近发布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从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知识、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师综合素质五个方面表述了国际汉语教师所需具备的能力[3],而我们的课程体系正好突出了这五个方面的课程,这说明我们走的课程更新调整的路子是正确的。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之路还很漫长,还有很多新课题要研究,只有抓住时机跟上形势发展,把专业办出特色,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1998.
[2]邢福义.关于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J].对外汉语教学五十年(语言文字应用),1997,(1).
[3]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