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表现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彩是工笔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刺激着人们的视觉,给人们带来美的体验。当代工笔人物画家经过不断尝试与探索,在诠释当代绘画精神的同时,展现了不同于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表现方法。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画家对于色彩的使用呈现多样化的形式,这往往来自画家对客观事物感受的主观表达。本文主要从当代工笔人物画色彩的角度出发,分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表现特点,研究画家情感表达与色彩理论的运用,通过简要分析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用色特点,突出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工笔人物画色彩表现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主题、样式、题材等越来越丰富,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色彩作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方式相对于传统工笔人物画有了极大的转变。当代工笔人物画色彩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通过画家不断地试验与创新,呈现诸多特点,色彩样式既符合当代审美,也使得当代工笔人物画具有耳目一新的审美效果。
  一、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表现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到“随类赋彩”,其中“随”是随从的意思,也就是物象按照类别进行设色。传统工笔人物画色彩表现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与画家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张萱的《捣练图》描绘了在唐朝盛世的背景下人物辛勤劳作的景象,设色鲜艳、色块明亮、画面生动活泼;晚唐周昉的《执扇侍女图》色彩暗淡、画面沉郁,表现了晚唐国运衰败的情感。
  墨分五色,传统工笔人物画注重对墨色的使用,《韩熙载夜宴图》中不同的墨色使得画面古雅朴素,虽是夜宴但又不失稳重。传统设色观念对自然色彩的运用影响了工笔人物画的色彩选择。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的艺术理论,这影响了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表现。中国传统的“五色观”将青、白、红、黑、黄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也影响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表现。
  二、色彩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色彩的需求日渐强烈,审美变得多样化。画家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对色彩的使用各具特色,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是推动当代工笔画发展的动力,吸收西方色彩理论知识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优秀之处使得当代工笔人物画风格多样。新的绘画手段的出现与运用给予了色彩极大的发挥空间,用色变得更加自由。
  (一)突破规定而重感知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表现形式丰富,且继承了传统工笔人物画古朴典雅、注重气韵的色彩表现形式,更加注重感知。当代画家不再受传统色彩的象征性与规定性的限制,用色更加自由。
  当代画家注重主客观的统一,并由色彩反映出来。例如,何家英《十九秋》背景中淡淡的黄棕色使得画面充满空气的律动,柿子树颜色的浓淡变化造就了宁静的空间。
  秩序与相同的色彩易使人感到和谐,同类色结合工笔人物画设色的方式使得画面色调统一,呈现和谐的基调。例如,郑庆余的《心境·穿越》运用淡雅透明的同类色,不受自然现实的拘束,画面色调和谐统一,突出了情感取向,探求了人与生活的距离。
  当代工笔人物画中,人物与背景的关系通过色彩变得更加紧密。例如,李传真的工笔人物绘画通过色彩的运用,使人物与背景浑然一体,充满生活气息,又具有写意韵味。
  (二)色彩的装饰美感
  传统工笔人物画在设色上讲求“色不压线,色不离线”,而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随着色块意识的增强,线与色的关系更加主观自由化,有时线条是通过色块挤压而来。例如,庄道静的《放飞梦想》将线条位置留白或是对色块进行勾线。平涂的色块与晕染的色块以及线条使得画面具有装饰性。
  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色彩的装饰性美感体现在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大小关系中。画家通过对色块的设计来体现画面节奏,这成为传达作品内容的手段,例如,刘金贵的《祖国的花朵》通过对色块面积大小、距离的安排使得画面充满节奏感,画面虽然色块繁多却井然有序,具有层次感,人们的视线集中在以亮色块为主的人物身上,体现了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色彩表现上的
  一大进步。
  三、对其他绘画形式的借鉴与吸收
  墨分五色,即“浓、淡、干、湿、焦”,这在水墨画当中最为常见。文人画更是以墨为色,这凸显了文人气息和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气韵。当代工笔人物画中以墨色为主的设色方式使得画面气韵生动,轻质淡雅。例如,罗寒蕾的《日日是好日》虽以墨色为主,但人们仍能联想到人物与花卉的美丽色彩。
  我国壁画创作以石青、石绿为主,并加入棕褐、赫石、朱砂等单纯的色调进行点缀,色彩绚丽,具有代表性的壁画作品有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等。壁画颜色厚重,具有古朴气息,可以带给人们极强的视觉冲击感。例如,唐勇力的《敦煌之梦》系列工笔人物画便是以石青、石绿等传统色彩为主,配合意象造型方式,使得画面具有极强的意象感。
  传统工笔人物画中,光的因素在画面中不易被察觉,光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被与其相关的物象或符号所代替,代表光明的太阳、夜色中的蜡烛等。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受到西方光影造型的影响,进而将光元素引入当代创作中,这里的“光”并不是对光影造型的直接引用,而是通过色彩明度的对比来表现光感,以漫射的光或是光斑的形式存在。例如,田黎明的人物画通過轻质淡雅的色彩以及大大小小的光斑,营造出祥和、悦动的氛围。清淡的色彩为当代工笔人物画表现阳光明媚的画面效果增添了更多的可能。
  20世纪的西方油画通过对比色的搭配,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搭配提供了新的方式。例如,李传真的《花腰傣女青年》以橙、蓝色调为主,唐秀玲的花鸟作品《秋色》以红、绿色调为主,通过调整对比色块面积的大小,使得画面色彩和谐,为画面带来生机。
  四、绘画技法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支撑
  传统工笔人物画讲求“三矾九染”,用水色反复渲染使得色彩通透雅致,而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新绘画技法的使用使得画面色彩更加丰富。水墨当中的干笔皴擦、泼色等方法可刻画服饰、木纹等质感;对于繁杂的针织服饰,可用厚涂法将葛粉等白色颜料以点状组合来表现;喷涂法不仅可以刻画出点状肌理,还可以使颜色如油画《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般在纸面上进行排列调和,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当代工笔人物画家经过不断尝试,增强了当代工笔人物画色彩的表现力。
  五、结语
  当代工笔人物的色彩表现是在传统上的继承与创新,不仅能体现传统的意境美,而且能反映新时代的审美风尚。众多画家的创新以及绘画技法、工具的出现,使得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表现多样,从而产生了更多优秀的工笔人物画作品。
  (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耿昊(1996-),男,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
其他文献
简·奥斯汀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位拥有敏锐洞察力的女性主义作家。作为描写女性意识的先驱,她对英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产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当时英国女性面临的种种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  在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作品中,众多评论家认为《爱玛》是最成功且最成熟的作品。随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简·奥斯汀的作品,其小说《爱玛》中体现的女性意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简·奥斯汀
期刊
戏曲表演与其他艺术表演有很大的差异性,戏曲表演是多种艺术手法的融合体,有着特别的表现形式。演员必须掌握戏曲表演的基本功,只有经过不断练习,才能深刻掌握戏曲表演的技巧,如此方能在表演过程中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  戏曲表演的关键是演员能够塑造神态各异且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这要求演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掌握扎实的身段技术。  一、戏曲表演身段概述  身段是戏曲表演的专有名词。传统戏曲中,形体动作可以展现
期刊
秦腔以其浑厚俘获了人民的芳心,在中华大地上长盛不衰,向古往今来的人们展示它与众不同的魅力。秦腔的内涵十分丰厚,代表着陕西土生土长原著居民的朴实勤劳,彰显了我国鲜艳夺目的民族文化。  秦腔作为一种绵延久远、饱含情感的独特性戏曲艺术,是久居陕甘宁地区的人民用心血浇灌而成的文化瑰宝。历史长河浩浩荡荡,百花争鸣的戏剧类目融入历史脉搏造就了极富艺术色彩的中华文化。秦腔与中国的黄土地紧密结合在一起,见证了陕甘
期刊
戏曲表演源远流长,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愈加能够展现出美学的魅力,而这与戏曲演员直观的舞台呈现效果息息相关。在戏曲表演中,戏曲演员结合自身扎实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對戏曲中人物角色和情节进行情感把握后表演出来,并利用舞台经验、生活修养等使得情感体现更加生动,从而打动观众。此外,戏曲表演需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贴合实际情况,如此才能激发观众兴趣,进而使其深入体会戏曲美。  戏曲本身来源于生活,蕴含着丰
期刊
戏曲演员所呈现出的戏曲表演效果,与自身扎实的基本功底、深厚的艺术修养息息相关。不同的演员对于同一戏剧的舞台设计、动作设计等都各不相同,这取决于演员思想道德品格、生活经验积累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戏曲演员,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丰富自己的表演技术等,才能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使得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本文就如何增强戏曲演员的艺术修养进行简单阐述。  戏曲文化作为古老的传统文化之
期刊
音乐和服装表演同为艺术形式,两者间具有紧密联系。服装表演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展现形式,服装表演涵盖了听觉感与视觉感,并且以此为出发点,打造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音乐在服装表演中可以引起并激发观众的认同感,是服装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自服装表演诞生后就与其有着紧密联系,且在服装表演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服装表演是一個综合性表演过程,涵盖听觉、视觉效果,这两个功能的满足离不开音乐的
期刊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融合钢琴演奏和二度创作的演奏形式,是演奏者对音乐的乐理和曲式进行自我分析之后,演奏出作品内在情感的一种综合表现手法。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艺术表演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可以发挥音乐艺术的内在价值和艺术审美的重要途径。钢琴即兴演奏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同时对于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进行全面分析,感悟音樂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主旨,并且在演奏过程中熟练运用钢琴艺术的旋律节奏,
期刊
声乐是抒发人类情感的艺术,审美是人的主观意识,是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声乐演唱的审美体现在对作品的感受、鉴赏,通过个人的审美体会,再运用声音和专业技巧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声乐演唱的审美不仅仅是从声音上来审美,对情感的审美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情感的声乐演唱就没有了生命力。因此,对作品的审美情感体验是声乐演唱的必要前提。本文从对作品本身的审美情感体验以及基于体验的审美情感表现两个方面对声乐演唱中的审美
期刊
随着国家对艺术教育越发重视,国际间的艺术交流也日渐频繁。各类艺校、师范类音乐院校、综合类大学音乐系专业不仅开展音乐系列课程,也进行了扩招,产生了求量不求质的教育现象。特别是所谓艺校的艺体生,为了在短时间内学完音乐课程,不能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违背客观规律,在声乐学生以及初学者中留下了“病根”。其中,声乐演唱中气息的运用必然是被忽略的一大问题和难题。  本文通过对声乐初学者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朱光潜在美学著作《谈美》中认为这是道德家的人生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通常“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悬车之年时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笔者在多年的艺术工作过程中,愈发体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为创作箴言的辩证性与适用性。在艺术表现手法越来越多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