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探索了跨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将其应用于高职财经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并以“国泰安”杯全国大学生商务谈判大赛为例,具体说明了财经类大学生跨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在技能竞赛平台中的的运用。
【关键词】 技能竞赛 跨学科 商务谈判大赛
一、通过大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打造跨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标志,技能竞賽是高职教育实现能力本位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技能竞赛传达了高职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强化技能训练、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理念,对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技能竞赛能够引导高职学生技能活动向系统化、规范化、常规化方向发展,不但活跃了校园学习气氛,体现了师生团结奋进、精诚协作、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而且展现了学院日常教学效果和管理工作水平、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同学们在竞赛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技能水平得到突破性提高,同时也锻炼了教师队伍。可以说,举办学生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检阅质量、促进学习、彰显能力、树立典型的有效形式。目前这几年的国家级和省级的竞赛平台都开始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跨学科,跨专业的能力,而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多侧重于单一学科的课堂内、外教育,即使已有的跨专业培养也多强调知识层面的课堂教学,忽视了能力层面的课外实践及内外结合。因此,研究如何将具有综合实训功能的大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打造为跨专业人才的培养平台并付之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二、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商务谈判课程及比赛中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商务谈判》课程为基础,以“国泰安”杯全国大学生商务谈判大赛为平台,实践了跨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并对比了跨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市场营销的专业的学生中,《商务谈判》课程是他们的专业核心课程有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为基础知识,第二学期为综合实训。而在其他相关财经类专业,例如会计、会计电算化、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专业开设的是《市场营销与商务谈判》为公共基础课。这为后续挑选商务谈判的团队成员打好坚实的基础。
这次参加的“国泰安”杯全国大学生商务谈判大赛是第五届大学生商务谈判大赛,但笔者所在的学校是首次参加。此次大赛是由中国沟通与谈判委员会(CNCC)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承办的全国规模的高校商务谈判大赛。大赛全国各地报名踊跃,从2017年6月1日至9月30日,80多所高校近100支参赛队。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高职院校,在这近百支队伍中大部分是本科院校,所以在备赛阶段从宣传商务谈判大赛,到招募团队成员,再到培训、对练、选拔,最终确立了两支队伍。一支队伍是全部来自市场营销专业的15级的1班和2班的5名学生组成的商务谈判1队,另外一支队伍则是由来自市场营销专业、会计专业、国贸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物流专业的5名学生组成的商务谈判2队。这样的组队方式,也是笔者有意为之,这样两组可以形成对照。
三、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商务谈判课程及比赛中的启示
从对战情况来看,两支队伍的综合实力都很不错。商务谈判1队由于受过两学期的专业商务谈判课程的系统学习,基本功扎实,知道如何开局、推进、周旋,整体的节奏和谈判技巧运用的较好。商务谈判2队的队员来自不同专业,一开始合作的默契程度不高,且商务谈判的基础和技巧不如1队。但在谈判过程中特别是案例背景涉及到财务、税法、物流配送、货运等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时,比如BOT模式、现金折扣、税点等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商务谈判2队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随着对战的深入和团队成员的不断磨合,商务谈判2队的默契程度也越来越高。从中笔者发现,专业知识在短期内其实是无法速成的,这是靠学生平时的专业知识积累的;而商务谈判的技能却是可以在密集的对战训练中,在较短时间里有比较大的提高。事实也验证了笔者的观点,在通过地方赛层层选拔的过程中,商务谈判2队的成绩优于1队,代表学校进入了总决赛,成为45支代表队中的一员,也是仅有的进入总决赛的两所高职院校之一。
2017年11月4日、5日,在首都经贸大学进行了商务谈判的总决赛,45支代表队通过买卖角色互换,每支代表队以两场比赛积分,确定6个分赛场前3名的晋级资格再进行对战决出前三名。笔者所指导的商务谈判队伍以一胜一负的战绩,获得了三等奖,作为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商务谈判的同学来说虽败犹荣。
在这次商务谈判大赛中,评委们对每场比赛的双方都给予专业讲评,不仅同学们从中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商务谈判的技巧,作为这次带队的指导老师也受益良多。也切实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训”的目的,并让笔者深刻的认识到跨专业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史文生。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6。
[2] 陈利,张天明。简论职业技能竞赛的职业教育功能。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3] 彭年敏。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热的辩证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10,4。
【关键词】 技能竞赛 跨学科 商务谈判大赛
一、通过大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打造跨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标志,技能竞賽是高职教育实现能力本位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技能竞赛传达了高职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强化技能训练、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理念,对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技能竞赛能够引导高职学生技能活动向系统化、规范化、常规化方向发展,不但活跃了校园学习气氛,体现了师生团结奋进、精诚协作、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而且展现了学院日常教学效果和管理工作水平、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同学们在竞赛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技能水平得到突破性提高,同时也锻炼了教师队伍。可以说,举办学生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检阅质量、促进学习、彰显能力、树立典型的有效形式。目前这几年的国家级和省级的竞赛平台都开始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跨学科,跨专业的能力,而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多侧重于单一学科的课堂内、外教育,即使已有的跨专业培养也多强调知识层面的课堂教学,忽视了能力层面的课外实践及内外结合。因此,研究如何将具有综合实训功能的大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打造为跨专业人才的培养平台并付之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二、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商务谈判课程及比赛中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商务谈判》课程为基础,以“国泰安”杯全国大学生商务谈判大赛为平台,实践了跨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并对比了跨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市场营销的专业的学生中,《商务谈判》课程是他们的专业核心课程有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为基础知识,第二学期为综合实训。而在其他相关财经类专业,例如会计、会计电算化、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专业开设的是《市场营销与商务谈判》为公共基础课。这为后续挑选商务谈判的团队成员打好坚实的基础。
这次参加的“国泰安”杯全国大学生商务谈判大赛是第五届大学生商务谈判大赛,但笔者所在的学校是首次参加。此次大赛是由中国沟通与谈判委员会(CNCC)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承办的全国规模的高校商务谈判大赛。大赛全国各地报名踊跃,从2017年6月1日至9月30日,80多所高校近100支参赛队。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高职院校,在这近百支队伍中大部分是本科院校,所以在备赛阶段从宣传商务谈判大赛,到招募团队成员,再到培训、对练、选拔,最终确立了两支队伍。一支队伍是全部来自市场营销专业的15级的1班和2班的5名学生组成的商务谈判1队,另外一支队伍则是由来自市场营销专业、会计专业、国贸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物流专业的5名学生组成的商务谈判2队。这样的组队方式,也是笔者有意为之,这样两组可以形成对照。
三、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商务谈判课程及比赛中的启示
从对战情况来看,两支队伍的综合实力都很不错。商务谈判1队由于受过两学期的专业商务谈判课程的系统学习,基本功扎实,知道如何开局、推进、周旋,整体的节奏和谈判技巧运用的较好。商务谈判2队的队员来自不同专业,一开始合作的默契程度不高,且商务谈判的基础和技巧不如1队。但在谈判过程中特别是案例背景涉及到财务、税法、物流配送、货运等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时,比如BOT模式、现金折扣、税点等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商务谈判2队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随着对战的深入和团队成员的不断磨合,商务谈判2队的默契程度也越来越高。从中笔者发现,专业知识在短期内其实是无法速成的,这是靠学生平时的专业知识积累的;而商务谈判的技能却是可以在密集的对战训练中,在较短时间里有比较大的提高。事实也验证了笔者的观点,在通过地方赛层层选拔的过程中,商务谈判2队的成绩优于1队,代表学校进入了总决赛,成为45支代表队中的一员,也是仅有的进入总决赛的两所高职院校之一。
2017年11月4日、5日,在首都经贸大学进行了商务谈判的总决赛,45支代表队通过买卖角色互换,每支代表队以两场比赛积分,确定6个分赛场前3名的晋级资格再进行对战决出前三名。笔者所指导的商务谈判队伍以一胜一负的战绩,获得了三等奖,作为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商务谈判的同学来说虽败犹荣。
在这次商务谈判大赛中,评委们对每场比赛的双方都给予专业讲评,不仅同学们从中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商务谈判的技巧,作为这次带队的指导老师也受益良多。也切实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训”的目的,并让笔者深刻的认识到跨专业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史文生。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6。
[2] 陈利,张天明。简论职业技能竞赛的职业教育功能。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3] 彭年敏。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热的辩证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