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尽洪荒之力穷村终换新颜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zhushu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沟村位于汝州市北部,距离市区15公里,207国道从村旁经过,辖区面积9平方公里,属省定贫困村,也是山区村。朱沟村共有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421户、1876人,其中贫困户65户、贫困人口274人。全村耕地总面积1600多亩,其中水浇地300亩,“靠天收”地1300多亩,无集体经济。
  2015年8月,河南省信访局接访一处副处长刘中伟到该村任第一书记。入村伊始,他便给自己定了第一个目标,就是要用脚走遍整个朱沟村。他心里是这样想的,嘴上是这样说的,实际也是这样做的。两个月的时间,刘中伟走遍了朱沟村的沟沟壑壑,召开了村两委会、村组干部会、全村党员干部会,拜访了部分从村里走出去的成功人士,也和镇党委、镇政府进行了多次沟通,同时多方面听取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与建议。
  朱沟村有养牛和养羊的传统,有多年烧制石灰的经验,以前全村60%以上劳动人口从事石灰烧制产业。近年来,受环保和市场因素制约,石灰烧制行业受影响较大,牛、羊饲养规模也不断缩小,外出务工人员连年增加。
  面对这样的村情,刘中伟不敢有一点懈怠。到村里报到的第一天,适逢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观摩,为了保证观摩团经过的207国道路面整洁,他二话没说,扛起扫帚与干部群众一起干,一个人扫完了两公里的路面,手上硬生生地磨出好几个血泡。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里有一位老党员当场就说,没想到省里下来的处级干部也能和我们一起扫马路!
  但大多数党员群众对第一书记的到来还是半信半疑的:“估计是来镀金的”“来不了几天就走了”“大机关的干部在咱们这儿估计干不成什么事儿”“长期在上面,哪能知道农村啥情况”,各种各样的议论都有。
  面对质疑,刘中伟在全村第一次党员大会上对朱沟村的历史、现状、困难、机遇、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整整讲了一个半小时。会议结束时,会场响起一片掌声。党员干部觉得这次省里来的第一书记,真是想干点实事儿的。
  经过认真准备,刘中伟把第一个工作突破口放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村集体没有钱,但干成了市里有奖励,没有退路,只有“干”。他和村“两委”一班人不等不靠,发动群众自己动手,干部个人垫资。2015年冬天的那场大雪也没有阻挡工程施工,看着村“两委”干部都变成雪人也顾不上休息,群众也深受感动。环境整治期间,朱沟村先后清理5公里路面和两旁垃圾,建设2000多米文化墙,清理陈年垃圾40多吨,购置了50多个垃圾桶,投入了20多万元。村里道路变宽了、变净了,群众私占乱占道路少了,乱扔乱倒垃圾少了,生产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朱沟村顺利通过了达标验收,不仅获得了名誉,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第一书记、党支部、村委会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
  朱沟村“两委”办公点在一个20世纪60年代建的老粮库里,和村小学一个院,房屋年久失修。为防止倒塌,屋子里面还拉起钢筋进行支撑。多少年来,村两委会都在支部书记家里开,党员会都要借用学校的办公室。刘中伟第一天报到的时候就在那里,屋内阴暗潮湿,会议室里桌椅破烂不堪,窗户、大门勉强能关住。
  这一天,刘中伟就暗下决心,一定要重新建设村部,把党的阵地巩固好,让党的红旗高高地在朱沟村上空飘扬。在整治人居环境的同时,他和村“两委”干部已经开始谋划村部建设项目。在山区找一块规整的地方建村部真的很难,地方好不容易找到了,村里却面临两个门市铺和一个小型石灰粉厂的拆迁,这无疑给本已十分拮据的预算增加了难度。
  为了节省资金,村“两委”干部自己拆房,找亲戚设计图纸、做工程预算,用自家的铲车平整土地,把所有能节省的资金全都“抠”出来。2016年元旦这一天,新的朱沟村党群服务中心动工,设计面积1000平方米,总投资近70万元。目前,朱沟村党群服务中心已经完工投入使用,巩固了党的基层阵地,树立了村级组织的威信和形象,让群众有了自豪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
  农历三月十二日是朱沟村延续多年的传统古刹会,请戏敬山神是村里多年的习俗,村里人把这一天看得比过年还重。多少年来,唱戏时,就在村里老河道的土坡上搭个简易台,能有个像样的戏楼是全村老少多年的心愿。
  刘中伟和村“两委”干部为建戏楼的事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决定要想方设法新建戏楼,并且还要将戏楼底座利用起来,建成老年活动中心。2016年农历三月十二日,投资15万元的戏楼建成了,村里请来的戏终于可以在美丽宽敞的戏楼里盛装上演了。与此同时,古刹会会场也搬到了新戏楼旁边。今年的古刹会,比往年热闹多了,戏楼前的广场上,密密麻麻坐满了来看戏的群众,有的甚至从十几里外的村庄赶来。“朱沟大舞台,看戏你就来”更是刷爆了微信朋友圈,电视台也来进行宣传报道,原来一天的古刹会整整火爆了三天,朱沟村一度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朱沟村也和全国其他村子一样,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2015年年底,刘中伟联系省内教育部门,为全村的小学生捐献了书包和教辅资料。2016年“三八”节,刘中伟所在单位的女同志也来到了朱沟村,和学校的孩子们一起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并为他们送来了课桌、椅子、冰柜和营养品。为了解决村里手机信号差的问题,刘中伟亲自跑到省铁塔公司进行协调,2016年5月,投资200万元的移动信号塔终于建成并投入使用。2016年春节期间,刘中伟还和村“两委”干部带领全村100多名群众到汝州市机绣产业园参观学习,并组织群众参加了务工培训。如今,村里一些接受培训的妇女已经开始在机绣产业园上班。今后,村里还会有更多的群众走出大山,走进工厂,走进城市,走向新生活。
  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刘中伟认为朱沟村目前正处于痛苦的转型期,发展面临诸多瓶颈,精准扶贫也存在很大困难。为此,他和村“两委”干部多次商议,多方面征求意见,对朱沟村的后续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一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再修3公里村内水泥路,架设30盏太阳能路灯,解决群众出行难和道路亮化的问题,并且要高标准建设警务室和体育健身中心配套项目。二是认真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为了确保贫困户农民增收,镇里在和平煤集团商谈小型太阳能发电站项目的同时,村“两委”也紧张地和汝州农业龙头企业坤元公司商谈规模化养殖项目。三是做好公司化运营的探索工作。村里准备充分利用荒山资源,开展绿化和农业结构项目调整,同时利用市里平台探索开展资产证券化工作,为后续发展提供积极动力。
  从2015年年底到2016年年初,朱沟村先后被评为汝州市平安建设先进村、生态文明村、二星级文明村、信访工作先进村、农村人居环境达标示范村、全市标兵支部,同时取得了全镇综合评比第一名的好成绩。刘中伟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朱沟村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其他文献
“我一生就干了两件事,让刘庄人跟党走,让刘庄人过上好日子。”这是史来贺在村支书任上的自我总结。简单朴实的一句话,概括了他50年的风雨历程,50年的道路自信。  刘庄,一个资源贫瘠的平原小村,能在岁月的长河中引领时代风流,关键在于史来贺有主见,有风骨,一心一意依靠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处处维护纯洁党风和营造文明村风,不论顺风逆水,不论激流险滩,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时刻践行党的宗旨。  “老史
期刊
5月1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李政新带队,率领人事处副处长郭景潮和《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编辑记者,并邀请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家赵勇、李春奇参加,再次前往河南省沈丘县卞路口乡南郭庄村调研指导驻村扶贫工作。  南郭庄村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口扶贫的国家级贫困村,社会处副处长马永华于去年9月被派驻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几个月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举中心之力,集中心之智,把驻村帮
期刊
5月13日,时值太平洋保险25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刘敏、郑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邓俊英、分公司办公室主任杨鲁予一行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孩子们带来了1200顶安全出行小黄帽,和孩子们共同献礼太平洋保险25周年庆,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做一家负责任保险公司”的品牌形象。与此同时,此次公益活动的分会场,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实验小学800名小学生,也兴高采烈地戴上了这顶凝聚太平
期刊
“虫蚁儿”,是李堂村民对鸟类的统称,是它们给这些乡野农家人带来了无限生机和美好的希望,是它们让那些依山傍水的村庄富有了许多灵气,变得鲜活起来。  【翅本儿叉】中文名“卷尾”,是常见的夏候鸟。上体、胸部及尾羽有灰蓝色光泽,脚短健,嘴形强健,先端具钩;翅形尖,尾长而呈叉形,外侧一对尾羽向外上方卷曲,故有卷尾之名。  这种鸟在繁殖期有非常强的领域行为,性凶猛,非繁殖期喜欢结群打斗。常成对或集成小群活动,
期刊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当太阳到达黄经90°时开始。夏至这一天,中午太阳直射地面,日影最短,古代又称“日北至”或“长日至”。有谚语说:“夏至夜短,冬至夜长。”意思是夏至这天白天最长,黑夜最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夏至这样描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古人云:“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在我国古代,夏至分为三候: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历程,但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2亿多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常住人口还没有享受与当地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财政支持保障不健全有关。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立财政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体系。 
期刊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精准扶贫工作中多次强调“因村派人要精准”,说的就是要选准派强第一书记。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战役中,只有选准派强第一书记,才能推动脱贫致富工作取得成效。  河南农村人口基数大,在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超过500万的6个省份中,河南排第三。打赢脱贫攻坚战,河南任重道远。  为了圆满完成这一重任,河南在因村派人上狠下功夫,选准派强第一书记,组织
期刊
近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认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意义、明确划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统筹做好相关工作、切实落实划定任务、加强特殊保护等方面提出要求。《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重点提出哪些要求?作出哪些部署?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划准、管住、建好、守牢永久基本农田  “《通知》明确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指
期刊
河南省汝南县老君庙镇小方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小方村之所以贫困,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基层组织基本陷入瘫痪,二是村中历史欠账较多。2015年9月下旬,河南省纪委专门召开常委会研究驻村和扶贫工作,并以素质较全面、自我要求严、吃苦精神强等方面的要求为标准,经过讨论,最终确定选派省纪委宣传部副处级纪检监察员侯宏力赴小方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对于小方村的发展现状,侯宏力在驻村之前已有所耳闻,只是让他没有想
期刊
结构调整方面,在政府主动引导与市场需求倒逼之下,粮食种植打出“优质牌”;产业模式上,生态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转入现实,为“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更多保障;经营主体构成上,从“三农创客”到新农人群体踊跃登场,给农业领域带来新气象……  “十三五”开局之年过半,笔者在河南、福建、黑龙江等地调研时发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表面波澜不惊的农业领域正在发生一系列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专家认为,相关变化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