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芳姿傲霜梅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g676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行山,中国革命的传奇之地。1937年11月,不足万人的八路军一二九师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挺进太行山,创建了太行革命根据地。1938年1月,一个心怀革命理想的青年来到了这块热土,她就是齐云。
  齐云,1918年5月出生在河北省高阳县一个爱国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齐厚之就读于蔡元培任校长兼文学院院长的北京大学文学院法律系,曾任山西省政府科长,黎城、长治县县长及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部参议等职务。母亲邓耀珍是一位思想开明的女性。受其父母爱国思想和优良品德的熏陶,早在抗战前,齐云从太原平民中学初中毕业,进入北平师大附中读高中,就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为中共地下组织的党员发展对象,并担任学生会主席。
  1938年1月,齐云作为爱国知识青年,受中共冀豫晋省委和中共晋城中心县委的派遣,同魏健一道,以牺盟会会员的身份来到阳城开展抗日救亡工作。5月,年仅20岁的齐云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初,因蒋介石、阎锡山不断制造摩擦,破坏统一战线,齐云的身份暴露,遂转入长治区坚持抗日斗争,直到抗战胜利。1945年9月,齐云与魏健执行中央决定奔赴东北迎接新的任务。
  齐云在太行近8年的战斗生活中留下的太多记忆,与她共同奋战过的战友,她教过的学生,接触过她的妇女和乡亲,每每谈到她都充满了敬意和思念。她的不凡事迹与飒爽英姿,经历近70年的沉淀后,已如丰泽的雨露,润物无声地浸润在人们的心中。
  “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齐云同志表现得非常出色,被群众誉为女中豪杰”
  1938年1月,齐云与魏健初到阳城时,都在阳城县人民武装自卫队中当干事。随着党的各地方武装的建立和抗日斗争的广泛开展,担负抗日工作的军事政治干部稀缺的问题愈加突显。为此,中共晋豫特委和晋豫边游击队在阳城县吉德村创办了晋豫边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二人被党组织安排从事培养抗日干部的重要工作。魏健任军政干校的教务长,齐云任军政干校的辅导员且兼任阳城县第一民族革命小学政治教师。3月中旬,在中共晋豫特委的领导下,中共阳城工作委员会成立。魏健任阳城工委的宣传委员。5月,中共阳城县委成立,他任阳城县委秘书兼管宣传部工作,齐云任阳城县委妇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从1938年1月至5月,齐云在短短几个月中身兼数职,几乎同时担任着阳城县人民武装自卫队干事、军政干校辅导员、小学教师和妇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她按照党组织的指示,紧紧围绕抗战工作的重心,全身心地投入,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齐云天性活泼、多才多艺。她亲自给学生们编排文艺节目,并带领学生们在城乡巡回演出。她和牺盟会的其他同志一道,发动全县各机关团体和爱国青年组成宣传队伍,深入周围农村,走到群众中间进行抗日演讲和演出,教唱革命歌曲。她编排了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等文艺节目,激发了人们的抗日热情。她教唱的《工农商学兵,一起来救亡》等抗日歌曲,在全县广为传唱。
  当时,晋豫边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的条件十分艰苦,在齐云的影响下,学员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激情。得到过朱德、彭德怀等首长的多次表扬。曾在晋豫边抗日军政干校学习的卫祖青老人回忆道:“齐老师几乎每天都在教我们唱歌,《五月的鲜花》《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国际歌》等抗日救亡歌曲常常在学校响起。干校每期学员大概有七八十人,为给部队和机关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干校还在学员中挑选一批先进分子组成‘少年抗日先锋队’,这个组织就是由齐老师负责领导和组织活动的。她经常带我们去附近搞宣传、贴标语、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当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师生吃的都是粗茶淡饭,毫无高低贵贱之分,皆为同志关系,情同手足、互敬互爱。齐老师更是平易近人、令人尊敬。我们的粮仓在距干校几里路的西峪村和南坡村,学员有挑粮任务,但齐老师每次都和学员一样肩扛担挑,从不以老师自居。同学们也把她当成知心朋友。在齐老师的教导下,学员们的政治觉悟大为提高,思想进步极快。每期学员结业后,干校就将一些优秀学员介绍到县里的妇女救国会、青年救国会等救亡团体去工作锻炼。在我们的学员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在工作中加入了党组织,成为领导人民抗日救亡、翻身革命的中坚力量。”
  曾在阳城民族革命小学读书的韩国臣老人回忆道:“齐云老师是我的政治老师,她知识渊博,特别是在音乐方面是个奇才,再生疏的歌曲她拿着歌谱就能唱。齐老师向我们揭露日军侵华的暴行,大东亚共荣的阴谋;给我们讲八路军抗日的故事,中国将亡国灭种的政治形势。还教我们以唱抗日歌曲、戏曲表演等形式去宣传抗日,发动群众。我记得时任阳城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陈发贵编写了阳城秧歌剧《小能干定计杀倭奴》。齐老师组织我们进行排练,我主动报名,扮演一个老太婆。排练好后,乘着正月十五或庙会期间,齐老师带我们去巡回演出,每场演出都有上百上千群众观看。后来,我们宣传队发展成为阳城惟一的宣传大队,在当时影响很大,齐老师功不可没。”
  曾任阳城县委书记的胡晓琴回忆说: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齐云表现得非常出色,被群众誉为女中豪杰。她生性泼辣、能文能武,工作积极热情,在发动妇女动员丈夫参军参战,给部队做军鞋、缝洗衣服,组织妇女儿童站岗放哨,教唱歌曲以及组织妇女照顾伤病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此同时,她还在农村和县行政干部学校发展牺盟会员,也发展了一些党员。她和当时在地委妇委会工作的聂元梓由于妇救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上级和群众的赞扬。
  1939年,蒋介石和阎锡山首先在山西掀起了反共高潮。1月21日,国民党驻阳城九十三军一部顽军以军事演习为名,纠集军队地方工作队和土豪劣绅、流氓无赖,导演了一场反共闹剧。他们荷枪实弹直闯牺盟会驻地奎星阁院内,将牺盟会、《奋斗报》社以及抗日团体的所有办公、生活用品抄砸洗劫一空。事件发生后,中共阳城县委、县牺盟会在中共晋豫地委书记聂真的直接指示下,进行了严正的抗议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鉴于当时严峻的斗争形势,中共晋豫地委通过组织,对已经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立即进行转移。齐云等几位干部被党组织安排撤离到长治,同时撤走的还有赵树理、王良等数人。   “我的妹妹是一张白纸,你把她染成什么颜色,她就是什么颜色”
  齐云有个比她小5岁的妹妹叫齐心。齐云奔赴太行各地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时,正值齐心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齐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妹妹。在七七事变前,齐心考入北平市立第一女子中学。7月28日北平沦陷后,齐云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带着妹妹跟随平津流亡学生疏散队伍撤离北平,经天津、烟台、青岛、济南到达太原。姐妹二人先在太原平民中学读书,11月太原沦陷后,父亲便把她们接回阳城家中。期间,齐心在姐姐的影响下阅读了《毛泽东印象记 》《二万五千里长征》等革命书籍。1938年初,日军向晋东南发起“九路围攻”,3万日军肆意践踏着阳城。齐云身着戎装向亲人辞行,像很多热血青年一样义无反顾地参加了抗日队伍。姐姐英姿飒爽的形象深深刻在齐心脑海中,激励着年幼的齐心要像姐姐那样参加革命。她两次偷偷跑出去寻找抗日队伍,但都被父亲追回。只因她年纪太小,父亲真的很不放心。
  1939年3月18日,齐云将齐心送到屯留县故县村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学习,希望齐心在革命队伍中锻炼成长。齐云对校部的负责人说:“我的妹妹是一张白纸,你把她染成什么颜色,她就是什么颜色。”年仅15岁的齐心成为了一名八路军女战士。像齐云那样投身于抗日斗争中,开始了新的革命生涯。
  这年,日军以5万兵力对太行、太岳地区进行疯狂“扫荡”。7月,抗大一分校校长何长工带领全校师生从上党盆地经潞城、平顺辗转到了壶关。齐心所在的女生队就住在神郊村的真泽宫里。不久,日军对八路军再次发起围攻。在抗大一分校转往长治县西火镇的突围中,齐心表现得非常勇敢。8月14日,上级党委特别批准还不到入党年龄的齐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候补党员。齐心学成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治国民革命学校妇干队任指导员兼队长,1940年秋季,齐心在反“扫荡”中转为正式党员。同年冬,抗大总校决定派她赴延安学习,从此离开晋东南。1941年2月进入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齐心与创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主要领导人之一的习仲勋相识相爱,结为革命伴侣。
  “她鼓励广大妇女放足,上山开荒种粮,走出家庭参加革命”
  阳城“一·二一”事件发生后,中共晋豫地委经过周密研究,把齐云、魏健等部分暴露了身份的干部迅速调离阳城,他们随即转战长治区开展抗战工作。齐云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走进百姓家中深入浅出地向群众传达党的抗战方针政策,组织妇女纺花织布做军鞋,广泛发动群众参军参战。
  1940年5月,中共平顺地委为了便于对敌斗争,将潞城县分成潞东县和潞西县,同时建立了潞东和潞西两个县委。潞城县政府以邯长公路为界,建立了潞东抗日民主政府和潞西县佐公署。这年5月至10月,齐云担任潞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科长。1941年5月,潞东县和潞西县合并,恢复潞城县建制,组成潞城县抗日民主政府,齐云担任潞城县民教(民政、教育)科科长。
  抗日政府机关一直是敌人袭击的目标。1940年和1941年,潞城县政府机关因汉奸告密,两次被日伪军包围袭击而被迫转移。为了安全,政府机关驻地经常搬迁。潞城县政府机关曾在潞东的排珩、西赛、留村、土脚、南山岭村驻扎。曾任潞城县一区区党委秘书的郭太平老人回忆说,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后,潞城县政府机关要立即转移到南山岭。他接到上级指示,负责将齐云护送到南山岭。他俩趁着夜色悄悄走上崎岖山路。那条山路相当危险,两边都是悬崖。齐云一个女同志走这样的山路十分艰难,走到阎王鼻子那儿几乎没路可走了。她的脚肿得走不动了,加上是下山路,她只敢蹲下走。可路两边满是带刺的灌木,扎得人也不能蹲,他就一路搀扶着她忍着痛咬着牙走了整整一个晚上,好不容易翻过山,安全到达南山岭。
  同潞城险恶的战争环境一样,平顺县的抗战形势也处于艰难时期。在抗战的紧要关头,阎锡山在山西发动了“十二月事变”。平顺县党组织遭受挫折,组织瘫痪,党员掉队,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一。因此,平顺县委的工作更加隐蔽。根据平顺县的形势与条件,中共太南地委决定于1940年1月13日宣布成立平顺县抗日民主政府,魏健任县长,政府机关驻城关。除国民党平顺县政府(驻花园)控制县之东南边沿少数村庄外,全县为民主政府所统辖。这一年1月至6月,齐云任中共平顺县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长、平顺县工委委员。6月,中共平顺地委为加强平顺地区的工作,克服“面广分散”的弱点,将平顺县分为平南、平北两县。在平顺县南、北分建的同时,由中共平顺地委建成平南、平北两个县委。平顺县实行南北分治后,6月至7月,齐云任中共平南县委组织部长。
  齐云到平顺县工作后,把家安置在该县青羊镇刘家村,共搬过两次家。那时她先后生了女儿魏西平和儿子魏庄子,因工作忙碌无力照顾孩子,就把母亲邓耀珍接来帮她照看。母亲因此被誉为“骑着毛驴上太行”的革命老妈妈。
  越是环境恶劣越要与群众密切联系。齐云按照上级党委的指示,积极组织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她深入到各村老百姓家中访贫问苦,以拉家常、讲故事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向群众宣传抗日时事和有关政策法令。还在各村组织妇女参加识字班学习,教唱革命歌曲,鼓励广大妇女放足,上山开荒种粮,走出家庭参加革命。她常常是一个人往来奔波于刘家村所辖的6个自然村及莫流行政村开展工作,走到哪儿住到哪儿。当地老百姓总能隔三岔五地见到她的身影。
  刘家村刘金凤的丈夫当年是刘家村党支部书记,齐云经常与其丈夫一起开会,还曾在她家吃饭、住宿。刘金凤回忆道:“大齐来我家找我男人谈工作,只要有时间就教我识字,一句一句给我讲。那时大齐每逢三、六、九都到何家庄教妇女们识字。识字班共有十几、二十人,都是坂上、圪堆沟、何家庄3个自然村的媳妇们。直到现在,我还稀巴拉叽认得几个字。她还经常教我们唱歌。‘叫咱妇女把脚缠,日本人来了跑也跑不了,看也不好看,你看咱们妇女多受罪。要是让你上老顶山,一天除了打骂,还得挑煤又打水,日本鬼子真可怕!’大齐用唱歌的形式教育我们把脚放开。教唱‘中国山西省,贵在有精神,反帝反蒋民情高涨,太行山已是黎明前’。还教我们跳舞、踩高跷。学会踩高跷后我们还踩着高跷上县政府表演,去县政府的路是石坡路,她搀扶住我们上坡表演。”   由此,齐云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那时刘家村的妇女住得很分散,只要听说她要在刘家村开会都积极参加。她讲旧社会穷人受压迫,给地主当长工就是受剥削,现在咱自己有了权力,以后就不受地主压迫了。穷人要减租减息、分土地。那时正值困难时期,她还号召妇女上山开荒,种土豆等作物,自己养活自己。
  “老李成立初级社时,老魏就在这儿工作了,给了他很多的帮助”
  1941年至1943年,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时期。太行根据地遭受的灾荒尤为严重。太行区党政军民领导机关组织干部深入灾区,向村干部和群众进行思想教育,鼓励广大群众相信自己的力量,战胜自然灾害。那时,齐云经常深入到平顺县各村镇向群众进行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齐云在平顺工作期间与李顺达一家有着较为密切的接触。李顺达1915年出生于河南省林县东山底村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5岁时随母亲携带弟妹逃荒到太行山深处的平顺县西沟村,19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西沟村农民救国会组长、主席,民兵大队长和村党支部书记,是党培养起来的优秀地方干部。母亲郭玉芝也是抗日积极分子,任西沟村妇救会主任,后来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地年轻人和到西沟开展工作的党员干部都亲切地称她为干娘。抗战时期,李顺达家是党组织在西沟村开展工作的联系点,齐云等党员干部每到西沟村就住在他家。
  全国劳动模范、第一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西沟村党支部书记申纪兰回忆道:“常听老李(李顺达)提到大齐,说大齐、小杨到西沟时经常住在他家,叫老李的娘为干娘……老李还经常向我提起老魏(魏健),他跟老魏很熟悉,老李成立初级社时,老魏就在这儿工作了,给了他很多帮助。”
  1943年,李顺达28岁,正值青壮年。在与齐云、魏健等党员干部的往来中,深受党的抗战思想的熏陶。1943年2月6日,在魏健、齐云的启发帮助下,李顺达响应边区政府“组织起来”“生产自救”的号召,在1940年以季节性帮工互助的基础上,组织李达才、路文全、王周则、宋金山、桑运河5个贫苦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组织——李顺达互助组。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为了实现党的七大作出的争取东北的战略决策,中共中央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对外是指抗联组成的自卫军、原东北军将领组成的自治军和冀热辽的八路军)总部,并决定调2万干部、10万大军和100个“团架子”的军队干部迅速进入东北。齐云与魏健执行中央决定,携全家老小奔赴东北,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
  齐云自1938年至1945年,在近8年的太行革命历程中,始终以旺盛的革命热情,不遗余力地投身到抗日斗争中。她先后担任阳城县人民武装自卫队干事、晋豫边抗日军政干校辅导员、阳城县第一民族革命小学政治教师、阳城县妇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潞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科长、潞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民教科科长、平顺县委组织部长、平顺县工委委员、中共平南县委组织部长等职。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宣传抗日,培养军政干部,领导妇女上山开荒种地、纺纱织布、参加生产,发动组织群众与敌人斗争,先后辗转阳城、长治、潞城、屯留、平顺、壶关等县,足迹踏遍了每个村落。
  齐云,一个立志报效祖国的进步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在抗日的战火中怒放着光华。她有时是辅导员,有时是宣传员,有时是教师,有时是士兵。她跋山涉水,深入群众,时而用嘹亮的歌声宣传抗战,时而用手中的笔激励民众。艰苦的战争岁月把她锤炼成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坚毅、执着,在不同的任务中转换着角色;她果敢、顽强,在完成不同的任务中,表达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她美丽、聪慧,犹如傲霜的红梅,在太行抗日战场上尽显中国革命女性的铁骨芳姿。
  (责编 曲星)
其他文献
“当历史真正成为人们记忆的时候,它才会变成鼓舞人勇敢前进的力量。”在《党史文汇》杂志创办3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这样一行文字就突然闪现在我的脑际。我虽然不是该刊的工作人员,却因为爱好党史,又因为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多年来一直审读这本杂志,所以对它的了解还是比较深入的。在翻检该刊在自己心中的记忆时,我便被其编者和记者的辛劳与智慧深深地感动了!  历史,是岁月的记事,生活的化石,唯有成为人们鲜活的记
期刊
徐小岩,1947年2月出生,1968年2月参加工作。1972年作为工农兵学员保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习。“文革”后期,留学加拿大、英国等国家。曾任总参谋部通信部部长,2005年7月升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2006年1月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将军衔。  年轻时的徐小岩  徐小岩在清华大学学习时,我俩是同年龄、同专业,既是挚友又是老乡。我俩年岁最大(25岁),因入学前均为高中毕业,初中、高中、大学
期刊
1935年底至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不懈努力,实现了“内战吟成抗日诗”的伟大转变。  争取东北军和西北军掉转枪口对准日本侵略者  东北军对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丢失东北有刻骨铭心之痛,对在西北执行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命令持消极态度。  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1935年9至11月间,东北军在“围剿”红军的劳山战役、榆林桥战役、直罗镇战役中三战三败,损失兵
期刊
刘胡兰等七烈士(刘胡兰、石三槐、石六儿、张年成、石世辉、刘树山、陈树荣)离开我们已经68年了。今天的人们,无论是参观刘胡兰烈士纪念馆听讲解员解说,还是看相关的电影、电视剧和小说,都知道出卖刘胡兰的叛徒是石五则。但是,刘胡兰是1947年1月12日被敌人杀害的,而叛徒石五则却迟至1959年才被揭发逮捕,1963年2月14日才被枪决。叛徒石五则为什么解放后10多年才被揭发、处决?作为亲历者,我有责任把事
期刊
叔父:  你六月一日的手谕及匡家美君与燕如②信均于近日收到,因我近几月来在外东跑东[西]跑,值近日始归。  从你的信中己敬悉一切,短短十余年变化确大。不幸林哥③作古,家失柱石,使我悲痛万分。我以己任不能不在外奔走,家中所持者全系林哥,而今林哥又与世长辞,实使我不安,使我心痛。  叔父!我虽一时不能回家,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愿以我的成功的事业报你与
期刊
在采写《宋庆龄与她的三个女佣》 《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 《宋庆龄与她的秘书们》 《宋庆龄与她的生活侍从》 《宋庆龄与她的保健医生》这五部长篇系列报告文学时,笔者从宋庆龄上海与北京两地寓所的管理员周和康、安茂成及保姆钟兴宝、顾金凤乃至保健医生顾承敏等处,采访到大量有关宋庆龄艰苦朴素、廉洁从政的感人事迹。  只在申请修整花房的计划上签字  2007年11月18日上午,笔者在北京采访原宋庆龄北京寓所花匠
期刊
党史期刊是党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史工作者研究和宣传党史的重要园地。《党史文汇》创刊于1985年春天,是全国创刊最早的党史类期刊,是全国众多党史期刊百花园中一块春花烂漫、温馨厚实、备受欢迎的园地。创刊30年来,在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领导与关怀下,一拨又一拨的文汇人共同努力、智慧经营,为这本优质读物倾尽了心血,付出了汗水,辛勤地耕耘,收获着喜悦,将《党史文汇》打造成了以风格独特和品位不俗而独树
期刊
亲爱的平平:  祝贺你就要满十四岁了。希望你的十四岁生日过得有意义。满十四岁,在生理上,就己成长为青年;在智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我们希望你在满十四岁以后,认真地考虑一下:你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青年?……我们希望你能决心做个进步的、革命的青年,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雷锋式的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能够真正继续承担起革命前辈的革命事业。现在学习要认真、刻苦,热爱劳动,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
期刊
1949年9月1日,在山西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在此之前,从8月下旬开始,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各个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相对独立、各自为战的党、政、军领导机构,先后停止办公,9月1日,正式成立了统一的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山西省军区。程子华任省委书记兼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山西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赖若愚、赵林分别任山西省委第一、第二副书记,裴丽生、王世英分别任山西省人民政府第一、第二副主席;肖
期刊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人们深切思念的一种反映,许多人通过梦境来展现自己的思念之情。毛泽东思念故乡之情有“别梦依稀咒逝川”的诗句,鲁迅思念母亲之情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诗句。而作为开国少将的李中权,经常思念他牺牲的父母兄妹,曾写有“多梦萦绕夜夜”等诗句,反复表达他那无限凄苦的思念之情。  李中权,四川达县人。解放前,在家乡蒲家场上小学五年级时,老师张爱萍(地下党员)经常向他们讲述革命道理,给他看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