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逮捕羁押复查制度的思考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这是一项重大修改,目的在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羁押执行的法律监督,从而减少羁押、防止超期羁押和不适当关押。该条规定为探索建立逮捕羁押复查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空间。同时,该规定相对原则,操作性还不强。为此,笔者拟就建立逮捕羁押复查机制的范围和程序设计提出一些初步设想。
  一、逮捕羁押复查的范围。逮捕羁押复查机制是指由原批准逮捕机关,在执行逮捕后,根据有关人员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捕后在押人员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作出是否继续羁押一定期限的决定的一项机制。之所以称为逮捕羁押复查机制,其一是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批准逮捕时必须审查逮捕的必要性,而逮捕必要性实际上就是羁押必要性。逮捕后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继续审查,实际上是一种复查。其二是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也是对逮捕条件的审查。复查中可能发现有的已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不应当逮捕,但由于当时证明不应当羁押的证据没有收集到而作出了批准逮捕的决定,对此也应当作出纠正。故羁押必要性审查也是对逮捕决定是否正确的复查。因此,复查的范围不仅包括继续羁押是否必要,也包括原逮捕决定是否正确,重点是对证明是否有逮捕必要的原有证据和新事实、新证据的审查。
  二、复查程序的启动。检察机关对逮捕羁押的复查,可以依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的申请进行。申请可以由被羁押人自己提出,也可以由其近亲属、律师或者其他委托人提出。侦查机关或者部门、羁押执行机关或者相关部门在工作中发现在押犯罪嫌疑人不应当逮捕或者没有继续羁押必要的,也可以向检察机关提出请求或者建议来启动复查程序。检察机关也可以主动启动复查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延长羁押期限的,审批时必须审查继续羁押必要性。启动复查程序的时间,要区别不同情况,规定一定的间隔时限,不能反复启动复查程序。但是,对于申请撤销逮捕决定的,应当及时启动复查;检察院作出复查决定后没有新的证据不再启动复查;对于因为发现重大疾病等情况,不适宜继续羁押而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启动复查程序。
  三、复查方式和羁押必要性评估。复查方式包括审查原审查逮捕的案卷材料,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侦查机关、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被害人的意见,以全面了解案情及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复查机关在审查中,也可以委托驻看守所检察室对在押人员进行继续羁押必要性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审查的重要依据。所谓继续羁押必要性评估,是指驻看守所检察人员根据已经被逮捕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期间的表现,对是否存在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是否继续羁押的意见。
  检察机关对已经被逮捕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要综合犯罪嫌疑人逮捕时所依据的条件是否变化、羁押期间的具体表现、诉讼期间证据保全情况等因素,评判有无继续羁押的必要性。首先,需要对原逮捕强制措施正当性进行复查。如果原逮捕措施不是明显不当,并且没有新的事实和证据的,原则上应当维持原逮捕措施。其次,需要对涉案的犯罪行为的严重性进行审查。一般说,批准逮捕时没有发现而逮捕后发现涉嫌严重犯罪的,应认为有继续羁押的必要性。再次,要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进行审查,主要审查有无可以或不宜变更强制措施的新情况。最后,对嫌疑人在羁押期间的表现进行审查,主要考察嫌疑人是否可能妨害诉讼活动。
  四、复查后的处理。检察机关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如果认为原逮捕决定正确且有继续羁押必要的,作出维持原逮捕决定。如果认为原逮捕决定错误,可以根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94条的规定,撤销原逮捕决定,通知侦查机关执行。如果认为没有继续羁押必要,则应当向正在办理案件的机关或者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如果建议不被接受,必要时检察机关可以撤销原逮捕决定,通知办案机关执行。检察机关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作出维持逮捕(含继续羁押)决定的,可以只通知提出复查申请的个人或单位;作出撤销原逮捕决定或者建议释放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将处理情况通知侦查机关、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同时将复查结果通知提出复查申请的个人或单位。检察机关的复查决定和检察建议,应当由检察长决定,重大复杂的可以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对于检察机关的复查决定或建议,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办案部门应当及时办理,并将处理情况在10日以内通知人民检察院复查部门。
其他文献
一、“道德确定性”的本原内涵  可以看出,在刑事审判中使用的“道德确定性”这一概念,是依照17世纪的认识论中所定立的概念来使用的,最初并不是法律上的一个特殊概念。从在美国最早被当作模范的1850年Websters案件判决中法官关于“排除合理怀疑”的说明和加利福尼亚州刑法第1096条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德确定性”的本原内涵。Websters案件判决中法官是这样说明:“合理的适当的进行评价这就足够了,
期刊
南京国民政府是建立在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基础上的,其建立的必然是“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由此导致了南京国民政府对违反自己意志的社团的任意打压,甚至取缔,这与当时日益剧增的民主意识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南京国民政府定会被历史所抛弃。总结其结社自由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结社自由权立法和实践体现出“一党专政”思想  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由此宣布“军政
期刊
一、矫正的衔接机制:双见面移交制度  在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法律文书送达不衔接以及者被宣告社区矫正的对象不及时到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等情况,导致见档不见人、见人不见档等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现象,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规范法律文书送达程序、矫正对象的报到,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及其档案的“双见面”制度,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根据该制度,在社区矫正对象的衔接机制上存在两个必须的
期刊
摘 要:自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四次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规范后,以“人权”入宪作为标志,中国已经在把“人权”从政治概念转化为法律概念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在之后各部法律的修改过程中,“人权”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增强点,2012年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也不例外。本文就试从人权的角度看民事诉讼法的修改。  关键词:人权保障;民事诉讼法;修改方向;主体意志;特殊群体的保护
期刊
对于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承认当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刑事法律又具有民事侵权行为时,行为人应当同时承担刑事和民事两种不同性质的责任。对于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不同国家在以公法诉讼为主的刑事诉讼和以私法为主的民事诉讼的协调上主要采取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不同的模式。而我国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于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目前采取不予受理的态度。然而,建立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有助于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民事执行实践中,“执行难”、“执行乱”现象一直未能缓解。在现有监督体系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是保证民事执行活动公正性和有效性的新途径,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笔者结合实践,提出采取抗诉、检察建议、现场监督、纠正违法通知书、查处职务犯罪的形式对民事执行进行检察监督。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构建;程序设计  民事执行是指执行机关根据执行依据确认的内容,运用执行实施权,依
期刊
摘 要:执行难、执行乱已成为我国司法的一大顽疾,并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回应现实,此次民事诉讼修改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将从体质上遏制执行难、执行乱问题。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检察机关是否可以对民事执行进行监督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但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回应了实践和民众需求,我们还必须将制度具体化,协调检法的理念和关系,从而使这项制度能够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关键词:民事诉讼
期刊
2009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2009-2012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规范化建设的四个基本目标: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队伍专业化建设、管理科学化建设、保障现代化建设。为做好“十二五”时期的计财装备工作,我们认为,此“四化”中的保障现代化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保障检察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效率的手段,促进各项检察工作的开展。  一、保障现代化的普及
期刊
摘 要:民意对刑事审判的影响是双刃性的,有鉴于此,民意与刑事审判之间既不能完全融合,也不能完全分离,要积极架构刑事审判与民意的有效对接机制,使民意与审判成为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刑事审判;民意;对接  近年来,公众对司法裁判的关注度日益加强,作为社会最基本因素的“民意”在法治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刑事审判的“民意”是指当某一刑事个案受到社会各界格外关注,社会公众根据法律正义的外在价值形
期刊
当前,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已经进入学习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能否取得成效、干警是否通过学习教育得到提高?关键在于基层检察长自身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基层检察院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因此,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必须具有“三功”:  ——要有深细的“唱功”。对于一个基层检察院检察长来说,既要“带头干”,更要“善于管”。而“管”的第一个基本步骤就是“说”,“讲道理”,以理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