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食材堪称夏季良药,家家都用得上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jintao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季具有“暑”、“湿”的气候特点,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出汗多、消耗大,常会出现睡眠欠佳,倦怠乏力等不适,出现这些症状时,除了去医院诊治,也可借助日常饮食来调节。下面为你介绍一些尤其适合夏季食用,并具有祛暑、开胃、泻火等效果的食材。
  苦瓜最泻火
  夏为暑热,五脏属心,容易让人心烦气躁、口舌生疮,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上火。《滇南本草》记载:苦瓜入心脾胃三经,可以泻火、清暑、益气、止渴。从营养学角度看,苦瓜含有苦瓜甙、苦味素,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缓解夏日食欲减退。苦味素还具有降糖作用,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在夏季食用。烹调方法并无太大局限,快炒、凉拌、煮汤都不错。不过,苦瓜性寒,易伤脾胃,特别是孕妇、儿童及体质较差或怕冷、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
  绿豆最解毒
  绿豆性凉味甘,能清热消暑、止渴利水,是夏季防暑佳品。《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绿豆甘凉,煮食清胆养胃,解暑止渴,利小便。”从营养学角度讲,绿豆皮富含多酚类物质,盖上盖煮沸,尽量避免接触到氧气,溶出的多酚类物质尚未氧化,此时清热解毒作用最强,特别适合烦渴、咽喉肿痛、小便发黄的人饮用。绿豆的食用方法更是多种多样,绿豆粥、绿豆糕等都是极佳的。
  陈醋最开胃
  许多人一到夏天就没食欲,这是因为夏季易出现津液耗伤,暑湿困脾,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此时,可适当吃点醋。醋入肝、胃经,可以开胃,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炒菜或拌凉菜时点几滴陈醋或米醋,不仅能改善菜品口感,也有助消化吸收,增进食欲。平时还可以吃些老醋木耳、老醋花生、老醋蛰头等凉拌菜。夏天各种微生物容易生长繁殖,而醋酸还具有抑菌作用,能对食物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大蒜最杀菌
  大蒜是夏日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大蒜富含铁、硒等微量元素及有机硫化物等有益成分,可杀菌抑菌。特别是生吃杀菌效果最好,其中的蒜氨酸、蒜酶等有效物质会互相接触,形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大蒜素。吃饺子加点蒜泥,拌凉菜加点蒜末,炒青菜加点蒜蓉,都是很健康的吃法。需要注意的是,用大蒜炝锅时油温不宜过高,烹调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高温会对大蒜素造成破坏。
  海带最降脂
  夏季出汗多,血液黏稠度高,高脂血症患者不妨吃点降脂食物,而海带是不错的选择,其中含有的褐藻酸钠、海带淀粉等有降脂、降压功效。夏天还是吃夜宵的时节,摄入大量油腻食物也会升高血脂,此时将海带煮熟后切丝,加入陈醋或米醋,与白菜丝一起拌着吃,不仅美味,还能消食解腻。
  鸭肉最滋补
  夏季消耗较大,清热解暑的同时也应该适当进补。鸭属水禽,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而且鸭肉不温不热,可补虚生津、利尿消肿,适合容易上火的夏季吃。但由于鸭皮中的脂肪含量较高,食用时最好将鸭皮剔去。
  生姜最驱寒
  大家都知道“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夏天很多人贪凉吹空调、吃冷饮,易受风寒;冷热交替可能导致受凉感冒、腰腿酸痛。生姜可解表散寒,温肺止咳。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有助增进食欲。早上胃中之气有待升发,此时吃点姜能健脾胃。可以喝生姜大枣汤或晨起含姜片。最后提醒大家,夏季一定要避免病从口入,饮食上应清淡、节制,注意补充水分,切忌恣食生冷,损伤脾胃。
  编辑/倪萌
其他文献
我是从朋友圈里意识到自己终究是老去了。  眼睁睁地看着当年晒作业和烤串的,变成了晒婚纱与钻戒的,再变成晒巴厘岛和马尔代夫的,最后变成霸着整个屏幕的一群群哭哭笑笑的孩子,和他们的进口奶粉,尿不湿,贵死人的玩具熊和代步车。  大概百分之九十的妈妈都这样认为,“有趣是要花钱的。”我看到朋友圈一个妈妈的更新,在一个周末的晚上,她晒出了两个孩子的笑脸和他们的纸箱子城堡。  纸箱子城堡有模有样,一扇门两个窗均
期刊
我在奥克兰见到了多年未见的朋友王先生,一个台湾人。他父亲是圆山饭店创办时的财务总监。他们家的产业做得非常大,但是人非常低调。他有一个习惯和爱好,就是跟任何人见面,包括吃饭和会谈,手里永远不离的是一部摄像机。一开始我有点不自在,我说:“你就不能好好坐下来和我们吃点东西吗?”他笑笑,就不拍了。后来才知道,在告别前,他会连夜不睡觉,把所有的片断剪辑好编成一个小短片,甚至还配上一段音乐,给你刻一张光盘。我
期刊
星期天一大早,提子把我从学校叫出来陪她去商场买空调。  在一家专卖店门口,销售人员迎上来为我们推销产品。“这台是今年的新款,既环保又智能。除了除菌和氧吧功能,还有许多互动功能,可以将空调和手机进行绑定播放MP3,也可以当闹钟……”  听完销售的介绍,提子却说:“请帮我找台小一匹的,只要有制冷功能就行。”  销售大哥几次想要让提子回心转意,尽管他把新机型说得天花乱坠,但提子仍旧决定要买那台小一匹。她
期刊
梭罗曾说:“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或许,这便是“极限民”在人群中越来越流行的真正原因。  “极限民”,源自英文“Minimalist”,意为“极简主义者”。“极限民”的精髓在于舍弃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只保留极小限的生活物品。他们推崇“最小限的物品,最大限的幸福”。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极限民”涌现。不过“极限民”并不是让自己过上无欲则刚的贫苦日
期刊
为农民父母在城里安个家  2007年6月,闫学晶被中国海政文工团特招入伍,丈夫林越、儿子及继女,跟随她一道进京。在北京安定下来后,闫学晶格外牵挂远在吉林东辽农村的父母。此时闫家父母都年过六旬,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常见老年病;两个弟弟常年在哈尔滨工作,平时父母身边没有亲人,闫学晶放心不下。与丈夫商量后,她给父亲打电话:“爸,你和妈来北京生活吧。”父亲闫怀忠婉拒道:“闺女,以前你的婚姻一直是我和你妈的
期刊
“我又不是孔融,为什么每次非得我让梨?”好友十岁的女儿果儿歇斯底里地对妈妈喊出这句话。果儿的尖叫瞬间吸引了正在用餐的顾客,大家纷纷好奇看过来。  妈妈觉得很尴尬,瞪着她,压低声音说“你是姐姐,不应该让着弟弟吗?”然后准备伸手拿走果儿手上的冰淇淋。“弟弟自己不小心把冰淇淋掉地上,这是我的,为什么每次都要我让给他,你好偏心!”果儿转过身背对着妈妈,死死护着冰淇淋,整个人像只刺猬抗拒着妈妈的靠近。我赶紧
期刊
奇葩规定让她想辞职  刘桂霞今年38岁,来自河南安阳滑县。为了让两个孩子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刘桂霞和丈夫用攒下来的钱,并四处筹借了一部分,在县城买了套房。  2017年春节后,刘桂霞把两个孩子托付给公婆照管,和丈夫来到郑州打工。刘桂霞做过裁缝,又在制衣厂干过。很快,她应聘到了当地的一家制衣厂。  应聘那天,负责业务的副厂长黄天成与刘桂霞达成口头协议,与刘桂霞约定试用期为三个月,工资每月2500元
期刊
公益电影《一辈子的姐弟》感动了很多人,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今已有亿万身家的何荣峰,他说自己永远也忘不了那段往事,还有那个被他称为“神仙姐姐”的戴杏芬……  一次流浪,得遇善缘  何荣峰与戴杏芬的结缘,源于他少年时的一次流浪。1995年,家住重庆市酉阳县宜居乡元丰村的何荣峰,由于父亲不慎把乡亲们的卖猪款丢失,导致家里债台高筑。父母担心儿子何荣峰会受到连累,决定让他远走躲
期刊
从采油工做起  采访阴艳芳,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是她工作非常忙。“很少能在办公室找到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会主席高静说。其次,当我翻看她的简历的时候,更加迷茫:她从事的工作太专业了,不花点功夫,根本弄不懂她在做啥。  “没啥好说的。我觉得自己除了工作,就不会别的。高中同学聚会,大家说我是穿越来的。”联系上阴艳芳,电话那一头传来温柔安詳的声音。  石油工人,从哪个时代穿越来的呢?记者马上想起
期刊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有个智障的儿子。每天深夜,儿子都要起床,为避免儿子因不知道穿衣服而着凉,大江健三郎就起来帮他披上衣服。这样的日子大江健三郎坚持了40多年。73岁时,他回首往事,颇有感慨地说:“20多岁时,如果我知道这种日子会成为永远,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人生,我也许会没有勇气面对;40多年后,回头看真实的日子,我反倒不觉得悲苦,对儿子的照顾给我增添了无穷的精力,让生活变得有意义。”  我们做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