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画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汇聚了我国绘画艺术家与理论家的智慧,承载着我国传统的艺术审美思想。现代艺术创作可以借鉴“画论”章法布局,以提升现代艺术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和传统文化内涵。本文分析了现代艺术创作与中国画的关联以及“画论”知识中的章法布局艺术,探讨了艺术创作中“画论”知识的融入对章法布局的影响。
一、现代艺术创作与中国画的关联
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绘画是开展设计工作的重要基础。毋庸置疑,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中国画,都是使用色、形等艺术语言开展造型艺术设计的艺术形式,二者同根同源,都承载着艺术家所具有的个人观念、个人情感以及我国传统的艺术思想。在现代艺术创作发展过程中,中国画所带来的影响始终存在,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我国现代艺术创作对我国传统艺术观与审美观的继承方面,也体现在我国现代艺术创作对中国画创作技法、创作风格的借鉴方面。从现代艺术创作对中国画创作技法、创作风格进行借鉴的意义来看,一方面,现代艺术创作对中国画创作技法、创作风格的借鉴,能够对我国传统艺术中色彩、图形等极具民族文化魅力的视觉符号和创作思想等进行传承,这对于弘扬中国画文化、彰显中国画艺术魅力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现代艺术创作对中国画创作技法、创作风格的借鉴,有利于强化我国现代艺术创作的本土化、民族化特点,这对于提升我国现代艺术创作的文化亲和力、激发社会大众的文化归属感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现代艺术创作有必要借鉴中国画艺术,这无论是对于中国画艺术生命力的提升还是对于现代艺术创作文化内涵的拓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二、“画论”知识中的章法布局艺术
画论包括绘画审美理论、绘画批评、绘画技法理论等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艺术家或者理论家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独创性理论。“画论”的发展能够反映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并且对绘画艺术的继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到我国的“画论”,就不得不提我国绘画艺术领域中最早的理论专著之一“六法论”。这一理论专著的产生与顾恺之的传神理论具有紧密的关系,反映着我国绘画艺术对神采、气韵的追求。
具体而言,“六法论”从六个方面对绘画创作提出了要求,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以及传移摹写。虽然“六法论”针对人物画而提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世对“六法论”的认知与理解深度也不断拓展,并在花鸟画、山水画等绘画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后世对“六法论”认知的发展,也能够反映出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在现代艺术创作中,“六法论”仍旧具有不容忽视的借鉴价值,而对“六法论”进行传承,也是现代艺术创作工作者需要承担的重要责任。
“六法论”对我国绘画艺术章法布局所提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经营位置”方面。我国绘画艺术在章法布局方面所作出的探索起源于六朝时期,而“六法论”所提出的“经营位置”则起源于顾恺之所提出的“置陈布势”。虽然“气韵生动”是“六法论”对绘画艺术提出的最高准则,但“经营位置”则在“气韵生动”的实现中发挥着统辖作用,即无论是色彩的使用还是用笔,都需要在“经营位置”的要求下开展,只有如此,绘画创作才能够实现“气韵生动”,由此可见,“经营位置”在我国绘画艺术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经营位置”理论的发展,许多绘画艺术家与理论家都对“经营位置”做出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与阐述,例如,荆浩提出了“去其繁章,采取大要”等。这些理解的提出,推动着我国绘画艺术更为重视整体与统一、虚实与疏密,同时也更为重视呈现动静结合的章法布局。
从中国画的经营位置来看,一是虚实,即通过虚实变化来提升绘画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其中,虚指的是在绘画中没有落笔的地方,而实则指落笔之处,二者相互依存,因此也产生了“虚实相生”的说法。例如,在中国画中,房屋、树木等一般使用“实”来表现,而烟雨、水雾等则多使用“虚”来表现,与此同时,通过虚实手法,绘画作品也能够从近景过渡到愿景,从而带来深远的视觉感受。二是开合,即画作中的脉络走势应当呈现出相互呼应的特征,这种审美要求与文学创作中的起承转合类似。其中,“开”要求艺术家能够在画卷中对各个元素进行铺开展现,而“合”则要求对各个元素进行收拢并突出主体,在此过程中,中国画的“气脉”发挥着收拢画面走势的作用,同时也是确保画作呈现出气势的重要保障。三是留白,它是中国画章法布局中十分重要的理念,这种理念也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重要差别之一。当然,留白并非空中无物,而是通过引导画作鉴赏者进行想象来让鉴赏者了解艺术家没有完全表现的内容。另外,在中国画的经营位置中,还包括对疏密、散点透视等内容提出的要求,这些要求对于我国现代艺术创作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三、艺术创作中“画论”知识的融入对章法布局的影响
现代艺术创作与中国画创作具有共通之处,即都需要对设计元素的章法布局做出把控,从而形成预期效果。从现代艺术设计对虚实手法的应用来看,创作者可以通过对创作元素进行虚实相生的处理,创作出具有明显虚实关系的视觉表现,这种借鉴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屡见不鲜。例如,《石窟印象》这一平面设计作品通过使用大小与深浅不同的色块,呈现出与石窟佛龛相似的视觉形象,而这种虚实相互呼应的视觉形象则与平面设计作品的主题相辉映。当然,在对虚实手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图形之外的字体也能够作为“实”的因素出现,行间距与字间距之间的空白则可以为“虚”,在此基础上所开展的创新设计,能够有效提升艺术作品的视觉张力和形式感,同时也能够促使受众联想起中国画中的印章。因此,这种设计手法不仅可以呈现出我国“画论”知识中章法布局之神韵,也能够促使艺术作品具有更为浓郁的中国传统风格。
当然,无论是在现代艺术创作还是在中国画创作中,如何“夺势”始终是一个难点。在这一难点的突破中,现代艺术创作者需要对“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特别是对“开合”思想做出准确而深入的把握,从而掌握我国“画论”章法布局对气脉和气势所提出的要求,通过在現代艺术创作中明确主次、呈现起承转合,确保现代艺术作品能够体现出开合呼应的特点,进而在强化现代艺术作品视觉表现力的基础上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眼球。另外,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留白多用于映衬主题物或者塑造意境。现代艺术创作者对留白的使用应当具有目的性,确保留白之处能够激发受众想象并确保受众所想能够与现代艺术创作者希望表达的思想不谋而合,从而充分发挥留白的达意作用。
四、结语
现代艺术创作要借鉴中国画创作手法和创作风格,促进中国画与现代艺术创作实现协同发展。其间,现代艺术创作者可以对“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进行理解与应用,通过合理使用虚实、开合与留白,提升现代艺术作品的视觉表现力与传统文化内涵,进而充分发挥“画论”知识对现代艺术创作的启示作用。
(黑河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传统文化背景下绘画的‘功能性’作用在艺术创作与实践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D0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姜冬梅(1986-),女,黑龙江黑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理论。
一、现代艺术创作与中国画的关联
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绘画是开展设计工作的重要基础。毋庸置疑,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中国画,都是使用色、形等艺术语言开展造型艺术设计的艺术形式,二者同根同源,都承载着艺术家所具有的个人观念、个人情感以及我国传统的艺术思想。在现代艺术创作发展过程中,中国画所带来的影响始终存在,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我国现代艺术创作对我国传统艺术观与审美观的继承方面,也体现在我国现代艺术创作对中国画创作技法、创作风格的借鉴方面。从现代艺术创作对中国画创作技法、创作风格进行借鉴的意义来看,一方面,现代艺术创作对中国画创作技法、创作风格的借鉴,能够对我国传统艺术中色彩、图形等极具民族文化魅力的视觉符号和创作思想等进行传承,这对于弘扬中国画文化、彰显中国画艺术魅力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现代艺术创作对中国画创作技法、创作风格的借鉴,有利于强化我国现代艺术创作的本土化、民族化特点,这对于提升我国现代艺术创作的文化亲和力、激发社会大众的文化归属感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现代艺术创作有必要借鉴中国画艺术,这无论是对于中国画艺术生命力的提升还是对于现代艺术创作文化内涵的拓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二、“画论”知识中的章法布局艺术
画论包括绘画审美理论、绘画批评、绘画技法理论等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艺术家或者理论家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独创性理论。“画论”的发展能够反映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并且对绘画艺术的继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到我国的“画论”,就不得不提我国绘画艺术领域中最早的理论专著之一“六法论”。这一理论专著的产生与顾恺之的传神理论具有紧密的关系,反映着我国绘画艺术对神采、气韵的追求。
具体而言,“六法论”从六个方面对绘画创作提出了要求,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以及传移摹写。虽然“六法论”针对人物画而提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世对“六法论”的认知与理解深度也不断拓展,并在花鸟画、山水画等绘画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后世对“六法论”认知的发展,也能够反映出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在现代艺术创作中,“六法论”仍旧具有不容忽视的借鉴价值,而对“六法论”进行传承,也是现代艺术创作工作者需要承担的重要责任。
“六法论”对我国绘画艺术章法布局所提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经营位置”方面。我国绘画艺术在章法布局方面所作出的探索起源于六朝时期,而“六法论”所提出的“经营位置”则起源于顾恺之所提出的“置陈布势”。虽然“气韵生动”是“六法论”对绘画艺术提出的最高准则,但“经营位置”则在“气韵生动”的实现中发挥着统辖作用,即无论是色彩的使用还是用笔,都需要在“经营位置”的要求下开展,只有如此,绘画创作才能够实现“气韵生动”,由此可见,“经营位置”在我国绘画艺术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经营位置”理论的发展,许多绘画艺术家与理论家都对“经营位置”做出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与阐述,例如,荆浩提出了“去其繁章,采取大要”等。这些理解的提出,推动着我国绘画艺术更为重视整体与统一、虚实与疏密,同时也更为重视呈现动静结合的章法布局。
从中国画的经营位置来看,一是虚实,即通过虚实变化来提升绘画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其中,虚指的是在绘画中没有落笔的地方,而实则指落笔之处,二者相互依存,因此也产生了“虚实相生”的说法。例如,在中国画中,房屋、树木等一般使用“实”来表现,而烟雨、水雾等则多使用“虚”来表现,与此同时,通过虚实手法,绘画作品也能够从近景过渡到愿景,从而带来深远的视觉感受。二是开合,即画作中的脉络走势应当呈现出相互呼应的特征,这种审美要求与文学创作中的起承转合类似。其中,“开”要求艺术家能够在画卷中对各个元素进行铺开展现,而“合”则要求对各个元素进行收拢并突出主体,在此过程中,中国画的“气脉”发挥着收拢画面走势的作用,同时也是确保画作呈现出气势的重要保障。三是留白,它是中国画章法布局中十分重要的理念,这种理念也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重要差别之一。当然,留白并非空中无物,而是通过引导画作鉴赏者进行想象来让鉴赏者了解艺术家没有完全表现的内容。另外,在中国画的经营位置中,还包括对疏密、散点透视等内容提出的要求,这些要求对于我国现代艺术创作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三、艺术创作中“画论”知识的融入对章法布局的影响
现代艺术创作与中国画创作具有共通之处,即都需要对设计元素的章法布局做出把控,从而形成预期效果。从现代艺术设计对虚实手法的应用来看,创作者可以通过对创作元素进行虚实相生的处理,创作出具有明显虚实关系的视觉表现,这种借鉴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屡见不鲜。例如,《石窟印象》这一平面设计作品通过使用大小与深浅不同的色块,呈现出与石窟佛龛相似的视觉形象,而这种虚实相互呼应的视觉形象则与平面设计作品的主题相辉映。当然,在对虚实手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图形之外的字体也能够作为“实”的因素出现,行间距与字间距之间的空白则可以为“虚”,在此基础上所开展的创新设计,能够有效提升艺术作品的视觉张力和形式感,同时也能够促使受众联想起中国画中的印章。因此,这种设计手法不仅可以呈现出我国“画论”知识中章法布局之神韵,也能够促使艺术作品具有更为浓郁的中国传统风格。
当然,无论是在现代艺术创作还是在中国画创作中,如何“夺势”始终是一个难点。在这一难点的突破中,现代艺术创作者需要对“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特别是对“开合”思想做出准确而深入的把握,从而掌握我国“画论”章法布局对气脉和气势所提出的要求,通过在現代艺术创作中明确主次、呈现起承转合,确保现代艺术作品能够体现出开合呼应的特点,进而在强化现代艺术作品视觉表现力的基础上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眼球。另外,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留白多用于映衬主题物或者塑造意境。现代艺术创作者对留白的使用应当具有目的性,确保留白之处能够激发受众想象并确保受众所想能够与现代艺术创作者希望表达的思想不谋而合,从而充分发挥留白的达意作用。
四、结语
现代艺术创作要借鉴中国画创作手法和创作风格,促进中国画与现代艺术创作实现协同发展。其间,现代艺术创作者可以对“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进行理解与应用,通过合理使用虚实、开合与留白,提升现代艺术作品的视觉表现力与传统文化内涵,进而充分发挥“画论”知识对现代艺术创作的启示作用。
(黑河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传统文化背景下绘画的‘功能性’作用在艺术创作与实践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D0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姜冬梅(1986-),女,黑龙江黑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