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1h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必须通过设计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倡导合作探究,实现情感体验来实现。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处理问题的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用合理的教学行动的引领。
  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衡量教学目标设计是否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一是看教学目标设计是否符合学情,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是否相契合。二是看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具体,目标阐释是否细化、多层次,具有可操作性。三是看教学目标设计是否落实到位,是否贯穿到整个课堂活动中。例如,针对“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这两项核心素养,在设计《辛亥革命》这课的教学目标时,不能简单笼统的设定为“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应该将其设计为“通過情景再现分析材料,明确辛亥革命建立的背景,在梳理和概括中华民国成立的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分析《临时约法》相应理念,并对比辛亥革命前封建王朝相应理念。认识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里程碑意义。”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的指向性很具体、明确,而且操作性很强,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行动引领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努力便可达到学习目标。
  二、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是实现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切入口,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可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例如,教师在上《古代的商业》这一课的时候,学到“隋唐宋明清商业发展”状况时,可以创设《挑战自我畅游百年商海》图文故事情境。分别以“梦回盛世唐朝”、“重温繁荣宋”、“再现明清特色”为标题。以商人苏老板一家的发展为主线。设定不同的时间、地点,以图文故事的形式展示苏老板及其后人可能遇到的情境,每个图片故事展示后都提出相应的小问题,让学生在看趣味故事的同时,思考不同朝代商业发展的相应信息。在这种情境创设下,学生就会很快对该课产生兴趣,主动查找资料,急于找到答案。这样在情境创设与问题探究中,他们会很快对“飞钱”、“柜房”、“邸店”,唐代外贸设置“市舶使”、大唐对外贸易繁荣、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明清商帮出现等史实有具体了解并留下深刻印象。
  三、坚持创导合作探究引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抓牢“合作探究”这个关键词做文章。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展示相关阅读材料,可以确定“探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微课题,引领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解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质疑,并进一步修改,补充与完善本组的研究成果。这种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探究活动,一方面,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材料,搜集史料,促进学生带着证据意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既培养了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于学生形成史料实证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对研究成果的不断完善,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营造情感体验氛围引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需要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相互交织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但情感教育不是在短时间内便可以形成的。而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历史课堂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开辟新航路)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在讲授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之后,可以向学生展示具体数据材料:“达·伽马船队,出发170人,生还者54人;麦哲伦船队,出发260人,生还者18人,麦哲伦自己也命丧中途”和麦哲伦船队船员的日记节选。让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是人类对自身生理极限的挑战,对大自然的伟大征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深化对史事的认识和判断,进而生成鲜明的历史价值观。
  总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一线历史教师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提升专业技能,通过教学渗透引领进行学生日积月累,以形成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課程整合情况
期刊
学生是种子,家庭是土壤,教师是园丁,社会是环境。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在茂密的森林里,或长成高大乔木、低矮灌木、绿色植被、动物、微生物……家庭是土壤,孩子在这里出生和成长。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社会是成长的大环境。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这是我每次开家长会时都会跟家长说的一段话。从教11年来,我一直是一
期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手拉手模型的基本构图  2、掌握手拉手模型的全等与七大结论  3、会利用手拉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和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找出手拉手模型中的全等三角形及
期刊
一、知识要点与目标  1.积累“衰微”“赫然”“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等词语,了解闻一多、臧克家的相关情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整体把握课文结构,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  3.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体会精致凝练富有诗意的语言。  4.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叙事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二、学法指导与建议  1.本文是一篇精粹短小的散文,感情充沛,語言精警。可以引
期刊
从教工作至今,我担任接近30年的班主任工作,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麻烦不断的工作,在本人看来,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不容易,经过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明白,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爱自己的学生,以及如何爱自己的学生,有了对学生的爱,我们在处理班级问题的时候,就会做到事半功倍。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赏识,以此来确认自身的价值。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怎样给孩
期刊
教师的工作是为托起明天的太阳。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事业和事情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把事情当作事业,才能让它们每一步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学校工作主要是围绕学生而开展,而学生工作又是靠班主任来领导而开展,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我以《数一数》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课题:《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习乘法打基础。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
期刊
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2、借助文字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学习重点:  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学习难点:  如何借助文字展开想象去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学习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熟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2.教师准备:研读教材,预设学情,准备教学需要的阅读材料、相关视频和道具。  学习过程:  一、
期刊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贬官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凭借丰富想象,写下千古名篇。  2.解析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文中除了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句子的翻译理解外,还要学习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1)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
期刊
摘要:恰当的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目的。“恰当”即精准选用案例,精准选用案例就是:案例的选用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案例的选用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习惯、案例的选用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案例的选用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选用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针
期刊